A. 鄉鎮黨委組織委員工作如何開展
1、學習上頭發的各項文件和通知,然後落實到行政村
2、熟悉你所在的所有行政村的情況、路況、人況(各村的書記等)
3、落實好黨員學習及培訓任務(8+X,小語種等)
4、管理好你們鄉鎮的大學生村官
5、聯系好鄉鎮黨與政之間的工作
6、每年還有入黨積極分子的工作及黨校培訓等
暫時就想起那麼多 ~
B. 鄉鎮組織委員是什麼級別
1、鄉鎮組織委員是副科級,同副鄉長一樣都是鄉領導班子成員。副鄉長不專參加黨委會,屬從政治待遇上來看,鄉鎮組織委員要高於普通副鄉長。
2、在一些地方從副鄉長調整為黨委委員就算升格了,但在有些地方二者的待遇區別不太大。鄉鎮機構改革前,鄉鎮組織委員較多,分別負責組織、宣傳、統戰、辦公室等工作,但機構改革後,鄉鎮專職委員只有一個,協助副書記負責黨委日常工作。
3、副鎮長一般都是鄉鎮組織委員,鄉鎮組織委員分管不同的工作,通常每人主管幾個部門。單純的鄉鎮組織委員則一般不分管工作,例如宣傳委員、組織委員、紀委書記都不分管工作。
4、理論上鄉鎮組織委員當然級別高,但主管工作多自然實權大,主管越大的部門,權力越大,工業、民政、計生都是比較好的部門。
(2)鄉鎮組織委員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鄉鎮組織委員的主要任務是:
1、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組織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抓好組織工作的各項改革按照幹部四化方針。
2、加強領導班子的組織、思想、作風建設和幹部隊伍的建設發展黨的組織,抓好黨組織和黨員的管理,發展黨員教育,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為全市的經濟建設服務。
C. 組織委員應該怎麼干好
組織委員在支部委員會的集體領導下,分工負責黨支部的組織建設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了解和掌握支部的組織狀況,根據需要提出黨小組的劃分和調整的意見,檢查和督促過好組織生活。
2、了解掌握思想情況,多方面地關心和幫助黨員,做好黨員的管理教育工作;搜集、整理黨員的模範事跡,及時向支委會提出表揚、獎勵黨員的建議。
3、安排好黨的組織生活,了解黨員過組織生活和遵守紀律的情況,幫助黨員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4、做好發展黨員工作,認真學習和掌握發展黨員工作的方針,了解黨員積極分子的情況,提出發展黨員的意見。
如何當好鄉鎮組織委員
——節選自昌先耀同志在全區街鄉鎮組織委員會議上的講話
2006年7月22日
在座的各位都是街鄉鎮組織委員,是專門從事基層黨務工作的組工幹部,上對組織、人事和勞動部門等多個職能部門,下對全街(鄉鎮)所有黨員;既管人事、又管工資;既要抓黨務,又要抓中心工作,是基層組織建設中的橋梁和紐帶,在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上肩負著重要的職責。關於如何當好鄉鎮組織委員,大家在基層工作多年,都是「行家裡手」,下面,我僅談幾點個人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講究工作方法,學會「彈鋼琴」
鄉鎮工作千頭萬緒,我們有的鄉鎮組織委員不僅分管組織工作,還要分管紀檢、宣傳、統戰、武裝和計劃生育等等工作,甚至有的還在負責招商引資工作。在眾多的工作面前,不能說哪項工作重要,哪項工作不重要,每項工作都十分重要。如何做到把每項工作都抓好,確保齊頭並進,關鍵是要講究工作方法,學會「彈鋼琴」。作為街鄉鎮組織委員,我認為在具體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積極爭取重視。也就是要當好「參謀長」和「辦事員」。作為分管組織工作的副職,要為黨委書記當好參謀,做到勤匯報、多請示、常提醒。要積極主動把上級組織部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時向書記傳達,並結合本鄉鎮、本部門的實際,積極、主動、超前為黨委出思路、出主意、出點子,出謀劃策,讓黨委書記了解上級精神和要求,並知道你在想什麼、干什麼、幹得怎麼樣,從而主動為你撐腰壯膽。只有這樣,工作才能減少阻力,你的工作在班子集體和主要領導心目中才有位置,工作才會有成效,才能事半功倍。
二是要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作用。也就是要當好「聯絡員」。「竹高數尺不倒,因為有節;千軍萬馬不亂,因為有序」。要想把組織工作抓扎實,不能僅靠個人力量,那樣只能培植「盆景」,難以形成「花園」。鄉鎮組織委員要在黨委和班子成員之間架起「橋梁」,充分發揮黨委集體和每個班子成員的作用,調動所有黨員幹部的積極性,只有這樣,基層組織建設才能整體推進、百花齊放。
三是要搞好信息反饋。也就是要當好組織部和街鄉鎮黨(工)委在抓黨建、抓基層組織建設上的「信息調研員」。談到信息調研工作,這里要著重強調一下。區委組織部前些年創辦了《組工信息》專刊,全區廣大基層黨組織特別是各街鄉鎮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認真開展調查研究,踴躍投稿,刊物辦得有聲有色,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刊物停辦,街鄉鎮對信息調研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有所減弱。今天,我們在這里強調信息調研工作的重要性,就是要增強大家對做好組工信息、調研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盡職盡責,為區委做好組織工作決策提供基礎和依據。組工信息、調研工作絕不是所謂的「虛功」、「虛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尤其要加強調查研究,唯有這樣,各項決策才有牢靠的基礎,才能避免和減少工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組工信息工作是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收集、整理和反饋組織工作的信息,為領導決策服務的專門性活動。我們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去認識和把握組工信息、調研工作。如何提高信息調研工作的水平和質量,當好參謀和助手,帶動和促進全區組織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要圍繞全局和中心工作來抓信息。我們的信息工作一定要圍繞組織工作的中心工作和全黨工作的大局來抓,只有這樣,信息才有生命力,只有這樣,信息的上稿率才能提高。怎樣圍繞中心工作抓信息呢?首先,要把握中心。從大的方面講,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是大局。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是我們黨建的指導思想,這一點我們要牢牢把握。具體地講,黨的建設、組織工作的階段性工作各有側重,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中心。我們要注意不斷地分析、研究上級組織部門布置的中心工作是什麼,並據此來抓信息。其次,要適時研究「中心」。因為一項工作布置以後,工作階段發生變化,領導關心的重點也會發生變化,對信息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我們就要研究「中心」在不同階段的不同變化,來把握、琢磨領導的興奮點,有針對性地報送信息。再次,要選准角度。作為信息工作者不能光站在本地區、本部門的角度來觀察問題,報到中組部的信息要站在全國的高度,報到省組部的要站在全省的角度、報到市組部的要站在全市的高度來看待這個信息的價值所在,這樣,信息才更具有普遍性。信息工作者要勤於學習,要認真研究上級組織部門的有關文件,認真領會上級組織部門領導講話精神,從中發現上級組織部門對組工信息的需求動向,來提高信息的質量。這樣,我們信息的上稿率就會大大地提高。二是要圍繞熱點和難點來抓信息。組織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就是領導關心的焦點,也是我們信息上稿量的增長點。關鍵是要圍繞「熱點」和「難點」來開拓信息源。如這些熱點、難點問題的症結是什麼,我們對此來做些調查研究,寫些信息,上稿率就會比較高。再一個,基層在解決這些熱點、難點問題中有什麼好的辦法和進行了哪些有益探索,也要注意收集整理,哪怕是一孔之得也可以。我們要牢記信息工作的服務對象是領導,不是普通群眾,要站在領導的高度,圍繞熱點和難點來抓信息,而不是寫成宣傳稿件。三是要圍繞重大題材抓信息。每個寫信息的同志都要擅於分析和把握好題材。有時候有些題材表面上看好象不是重大題材,但實際上是重大題材,這就需要有政治敏感性。中央領導的一些重要講話,要注意學習。如改進幹部作風方面,關於組織工作方面,中央領導有什麼樣的講話,如果見諸報端,一定要注意收集上來,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重大題材。中央的一些重大決策和中央領導的重要指示,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來後在幹部群眾中的影響怎樣,如果在當時一提出來時就抓住這個做文章,絕對可以上信息。再如中央最近出台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辦法」文件,各地反映怎樣,我們的基層寫信息的及時跟上,注意時效性,這個信息就上去了。需要注意的是,重大題材一旦抓住了,就要緊抓不放,就要分層次、分階段從不同的側面報送信息,不可淺嘗轍止。四是要圍繞特色抓信息。也就是說,我們上報信息一定要有地方特色。日常性的信息,價值就不大,人們看後也不會有所啟發。沒有特色的、人雲亦雲的信息是很難被採用的。越具地方特色的,就越易引起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重視。報送信息,要報送本地區、本部門的「拳頭產品」,要反映自己的獨特做法,反映出「一招鮮」、「獨一份」。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我區下派到村(社區)幫助工作的幹部認真當好「五員」的做法被《人民日報》登載以後,許多媒體和網站都相繼刊登轉發,影響面很廣。所以講有特色的好信息是受人關注、招人喜歡的,用不著你去操心。要使信息具有本地特色,首先要把本地實際情況吃透,要對基層的一些材料進行歸納分析。要把信息的內容放在全省、全國的組織大系統中去考察,看有沒有普遍性;要同左鄰右舍比較一下,看有沒有獨創性;要放在本地組織工作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縱向比較一下,看有沒有突破性。五要圍繞問題抓信息。問題性信息比較容易引起領導注意,也是比較容易被採用的。采寫問題性信息是我們基層感到難辦的事,對於這一點,我們的思想要解放一些。中組部領導多次談及這個問題,他們說:信息不具備評價一個地方的工作水平、工作狀況的功能;我們敢於向上級反映問題,是我們對黨的事業負責的表現;如果知道有問題卻隱瞞不報,讓上級對下面情況不了解,這是對黨的事業不負責的表現。所以,我們要勇於克服不敢報問題性信息的觀念。但報送問題性信息時,我們要慎重,要履行一定的審批手續,同時,還要注意立足於如何處理問題來報信息,要報本地黨組織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對問題的鮮明態度,即「反面信息正面報」。在這里我舉一個曾國藩的例子。曾國藩在鎮壓太平軍時,屢吃敗仗,他的幕僚在向朝廷的奏摺中寫道「屢戰屢敗」。曾國藩看後隨即將之改為「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是不是事實?是事實。「屢敗屢戰」也是事實。但「屢敗屢戰」卻充分體現了曾國藩鎮壓農民起義軍的那種一戰到底、不折不撓的反革命精神。角度不一樣,得出的效果也就不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同樣一個信息就看你怎樣報。
四是要強化組織幹事的作用。也就是要當好組織幹事的「教導員」。有的同志不善於發揮下屬的積極性,要麼喜歡越俎代庖,搞「一桿子插到底」;要麼事必躬親,束縛部下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組織工作業務強、工作要求高、事多且具體,組織委員在眾多的事務面前,不可能件件都親力親為,任何工作都自己親自來完成,沒有那個精力,也沒有必要。每個黨委都有組織幹事,幹事幹事就是幹事的,要充分發揮組織幹事的作用,日常事務由組織幹事處理。但是,放權並不是不管,組織委員一定要選准配好組織幹事,加強業務指導,對各項工作嚴格審核把關,嚴格監督落實,確保落實到位。
(二)明確主要職責,努力履職盡責
當前,在個別鄉鎮客觀存在組織委員不管組織的現象,這是明顯的位置不正、職責不清、責任不明。說實話,上面千條線、萬條線,鄉鎮工作一線穿,組織委員分管工作確實比較多,比較繁雜,但是,顧名思義,組織委員就是以組織工作為主,這是本職工作,是「責任田」,必須盡職盡責抓好。如何履職盡責,耕好「責任田」呢?。
首先要明確主要職責。從組織工作的角度來說,主要職責就是一個黨委的班子建設、幹部管理、基層組織建設、遠程教育、制度建設等。每個組織委員都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有的放矢抓好工作。
其次要精研組工業務。這主要體現在:(1)知識面要寬。也就是要多學,說到學習,就是要善於學習積累,知識和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更重要的是來源於工作實踐中的學習積累,只有「厚積」才能「薄發」。組織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很強,涉及面廣,有很多的政策法規。比如發展一個黨員,就包括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列為發展對象、接收為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等五個程序,而且每個程序都有政策規定,比較復雜。作為一名組織委員,必須對組工政策法規深入學習,弄懂弄精。有部分組織委員是今年幹部調整中上來的,對業務比較生疏。還有的組織委員,因以前培訓少,自學少、鑽得少,業務也不夠熟。因此,大家要注意業務的學習,通過學習,使自己成為熟悉組工業務的「政策通」、掌握基層情況的「活字典」、勤思多寫的「筆桿子」。只有吃透了業務,了解了下情,具備了較高的政策水平,才能對上謀到點子上,對下指導在得力處,才能做到與時俱進,處理矛盾和問題得心應手,游刃有餘。(2)悟性要強。所謂悟性,通俗點說就是「靈氣」,是指一個人對某一項工作或一件事情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快慢以及同樣情況下工作效果與質量的好壞。這一方面和個人的天賦有關,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積累、摸索、體驗和總結等。因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觀察,善於積累,善於動腦筋,善於從紛紜復雜的事物與現象中發現和總結規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找出捷徑。(3)工作標准要高。做事要講究高質量,高效率,不要將就事、湊和事、糊弄事,不要對安排部署的工作拖拖拉拉、不推不動、不催不幹。要做到同樣接受一件工作或一項任務,在同一時間里,幹得比別人既快又好,精益求精。黨建工作有很多的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政策性和業務性很強。組織委員作為具體從事黨建工作的同志,要就這個領域中的重大問題,切實加強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及時向領導提出建議、意見或措施,才能在工作中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為黨委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具體地說,要做到「四勤」:腦勤,多動腦筋,善於思考;「手勤」,多動筆,善於寫作;「嘴勤」,善於調查研究,多問,多了解掌握情況;腿勤,善於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對情況摸得准、吃得透。
第三是要抓好督導落實。狠抓落實是做好新時期組織工作的重要一環。督查指導是確保落實的主要途徑。督導工作既要勤、又要細。「勤」就是要經常下基層督導。督導工作很瑣碎,很麻煩,也很辛苦,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經常深入農村、企業等生產第一線,檢查情況,指導工作,杜絕落實過程中的虎頭蛇尾、有頭無尾的現象。「細」就是要求督導工作深入細致,不搞形式主義,不能只滿足於聽聽匯報、看看材料,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要注意檢查落實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確保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同時,督導工作要把「督」與「導」結合起來,不能只「督」不「導」。
第四是要樹立組工幹部的良好形象。(1)原則性和紀律性要強。做好組織工作,原則性是第一位。要堅持實事求是,敢說真話,敢說公道話,不說假話,不見風使舵,自覺抵制人情風、關系網,反對好人主義;嚴守黨的紀律和工作機密,嚴格按照程序開展工作,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比如在辦理幹部的評先、調資問題上,有的明知道某某不能通過,還是上報,回頭就說,「我給你報上了,不知上頭能不能批?」矛盾上交,「落個好人」,這是黨性不純的表現。還有,在幹部考察談話時,說好話的多,講問題的少,好人主義嚴重,哪怕是今後努力的方向也不願意提。這些都是原則性不強的表現。(2)要淡泊名利。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不要做越職、越權、越位的事兒。要正確對待個人進步與升遷,既要積極要求進步,又要淡泊名利,別把當多麼大的官看得太重,也不要把升遷的快慢當作一個人素質高低、能力大小的衡量標准,只要干好工作,組織上肯定會有一個客觀公正評價,領導和同志們也肯定會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要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寵辱不驚。
(三)突出工作重點,善抓特色亮點
組織工作千頭萬緒,要出成績,要出成效,必須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時,善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特色,採取有力措施加以突破,以此帶動全局,提高整體工作水平。
一是要抓重點。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項工作,都有一個工作重點,怎麼確定組織工作重點。首先,要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確定重點。經濟建設是全黨的中心任務,是大局,只有抓住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找准組織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組織工作才能由虛變實,才能出特色、出成效、出政績。其次,要圍繞黨建工作中心確定工作重點。就當前來說,黨建工作的中心就是鄉鎮黨委換屆,重點也是鄉鎮黨委換屆,大家務必要以換屆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實。最後要圍繞組織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確定重點。比如今年上半年的工作重點就是先進性教育活動,而下半年就要圍繞區鄉換屆,做好黨代表、人大代表的選舉等有關工作。
二是要抓典型。要善於抓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導向、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全局工作的深入開展。首先要從工作需要出發樹立典型。要善於發現各行各業中的各類典型,為各項工作需要出發樹立典型,為各項工作樹起引路的旗幟。其次,要採取各種形式宣傳典型,形成輿論合力,使典型深入人心,讓典型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再次,要講求實效推廣典型。推廣典型要立足實際,講究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力求每樹立一個先進典型,都能對整體工作有一個較大的推動。最後,要嚴格管理典型。能否持久地保持典型的先進性和生命力,關鍵在於對典型的管理。許多事實表明,如果疏於管理,一些典型可能會「曇花一現」,衰落沉寂。因此,一定要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加強對典型的管理,抓好典型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引導、幫助典型單位或個人正確對待成績,虛心學習,自我加壓,不斷前進。
三是要抓特色。只有特色特,才能優中優。抓工作就是要抓特色,抓亮點。每個街鄉鎮都有具體的實際情況,各街鄉鎮要結合實際情況創新工作方法、創新工作理念、創新工作特色。作為全區的組織工作,近幾年來,我們創新了一些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星光創建工作在省市乃至全國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支部+協會」模式,發展黨員實行「票決制」等都是我區基層組織建設的亮點、特色。各街鄉鎮也要圍繞經濟建設,圍繞找准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圍繞區委組織工作的思路,在抓特色和亮點上下功夫,通過各基層黨組織特色和亮點工作的體現,促進全區組織工作上新台階。
D. 如何當好鄉鎮組織委員
一是要精業務。一做熟悉組工業務的「政策通」。 比如:鄉鎮組委不但要掌握選拔任用幹部的政策、條件和程序;也要熟悉發展黨員的方針標准、程序、手續;還要精通黨組織設置的原則、要求和方法等等。二做掌握基層情況的「活字典」。 比如:村級黨組織建設情況、黨員隊伍結構、黨員發展人數、村級後備幹部的表現情況、農村經濟發展狀況等等。三做了解時事政治的「時政員」。比如:要了解國內外的新形勢,國家的一些重大決策和部署,自治區、本市、本縣和中組部、區組、市組的工作部署,從中敏銳捕捉一些與我們工作相關的信息,使我們的工作更具有前瞻性。
二是要勤練筆。組織委員要在「筆桿子」上下功夫。平時要完成文件草擬、方案撰寫、活動總結、情況上報等相關工作,這些都離不開「筆桿子」。
三是要掘潛力。時常要問自己:「我有什麼特別的才能?」,「我有什麼素質是其他人沒有的?」,「我做什麼事情做得特別好?」為此,要敢於迎難而上,勇於接受各種困難的考驗和磨礪,用行動證明自己,真正把組工幹部思想敏銳、與時俱進、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潛質彰顯出來。
E. 淺析怎樣當好鄉鎮組織委員
一、要加強學習,力戒自滿。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增強政治堅定性。要持之以恆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抓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精髓,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在領會精神實質和把握科學體繫上下功夫,努力養成學習理論的濃厚興趣和對現實問題進行理論思考的習慣,學會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 (二)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增強知識系統性。要掌握自身工作中所需要的理論、政策、業務知識,熟知組織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原則及工作程序,練好基本功,使自己成為組織工作的行家裡手。同時要加強對國情、市情、縣情、鎮情的了解,以便在正確了解以上「四情」的前提下,認真思考和研究本鄉鎮的組織工作。 (三)不斷總結經驗,增強工作創新性。要正確把握組織工作發展趨勢,不斷總結經驗,理清工作思路,在把黨的政策規定與本鄉鎮實際情況相結合上做文章,大膽實踐,增強工作的創造性。在工作中力求做到將組織工作的目標、重點、成果與經濟社會建設工作的目標、重點與成果相結合。要注重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工作上水平、上台階。 二、要恪盡職守,力戒漂浮 (一)要熟悉情況。鄉鎮工作千頭萬緒,「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針穿」,工作頭緒多、壓力大。作為組織委員,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對全鎮黨組織、黨員的基本情況以及基層支部班子運行情況全面掌握,對鄉鎮管理許可權內的幹部了如指掌,對其基本情況、工作表現、能力特長瞭然於胸,真正成為「活字典」。只有這樣,才知道如何去做組織工作,怎樣做好組織工作,才能在組織委員這個崗位上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幹。 (二)要有敬業精神。從事鄉鎮組織工作,是鄉鎮黨委的信任與重託,應當具備無比的自豪感和政治責任感。要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組織、奉獻與所得、名利與榮譽、權利與責任的關系,發揚甘當人梯、無私奉獻的精神,盡心盡力履職盡責。同時要積極進取,充分珍惜組工幹部崗位這一平台,強素質,增才幹,特別是對待困難和問題,要主動面對,迎難而上,不能看到問題不開口,遇到難題繞道走,復雜工作不插手,當「太平組工幹部」,要安下心來為自身能力勤煉、研煉、苦煉,才能具備做好本職工作的信心與能力。 (三)要真抓實干。要在「嚴、細、准、真」四字上下功夫。「嚴」就是各項工作嚴格要求;「細」就是工作中處處細心;「准」就是判斷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要准確,既能到位,又不過頭;「真」就是要敢於反映真情,講真話,辦實事。工作中,要力求做到腦勤、眼勤、腿勤、手勤、自覺地養成雷厲風行的好作風,加快工作節奏,力戒拖沓。要學會彈鋼琴,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善於抓典型帶一般,整體部署,重點突破,全面發展。 (四)要發揮好作用。首先要在黨委工作中發揮參謀作用。要勤於觀察、善於思想,及時從組織角度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尋找途徑;要深入調查研究,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為黨委決策提供依據;要在黨委工作中出現疏忽時,及時提醒,幫助加以完善。其次要在經濟工作中發揮助手作用。積極參與鄉鎮經濟工作中的調查研究,提出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觀點、新建議,幫助制訂經濟發展規劃。堅持以「五個好」為目標,把黨支部能否帶領群眾增收致富作為組織工作的重點內容來抓,協助黨委、政府制訂綜合目標責任制,組織開展一些抓黨建促經濟的有關活動,量化指標,並簽訂責任狀,加強督查考評。第三要在組織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協助黨委主要領導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協助黨委切實加強幹部管理與考核工作。積極主動地做好上級組織部門布置的業務工作。 三、要有自律意識,力戒傲氣 (一)要自重。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崗位。要以事業為重,寬以待人。充分尊重他人的工作和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諒解和寬容他人的不足,切實做到諒解與幫助、領導與尊重、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要坦盪磊落。在班子成員之間相互支持、坦誠相處,經常與班子成員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切磋工作,以增強彼此之間的了解、配合;光明磊落,公正處事。 (二)要自省。經常檢查和反省自己,檢點自己的行風和行為。工作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勤於檢點,防微杜漸,一旦發現問題,立即改正,決不能因小而為、不拘小節而鑄大錯。
F. 組織委員該做什麼
組織委員是黨、團組織成員之一,主要負責黨、團委活動的組織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1、了解和掌握支部的組織狀況,根據需要提出黨小組的劃分和調整意見。會同宣傳委員提出組織生活。適時做好支部委員會換屆改選補選支部委員的准備工作。
2、了解和掌握黨員的思想狀況,協助宣傳委員、紀律檢查委員對黨員進行思想教育和紀律教育;收集和整理黨員的模範事跡材料,向支部委員會提出表揚和鼓勵的建議。
3、做好發展黨員工作,了解入黨積極分子情況,負責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教育和考察,提出發展黨員的意見,具體辦理接收新黨員手續;做好預備黨員的教育考察,具體辦理預備黨員轉正手續。
4、做好黨員管理工作,根據本支部實際情況,做好民主評議黨員工作;認真搞好評選先進黨小組和優秀黨員活動,接轉組織關系;收繳黨費,定期向黨員公布黨費收繳情況;做好黨員和黨組織的統計工作。
(6)鄉鎮組織委員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支部委員會書記和委員的設立。一般設書記1人、副書記1人,並根據支委名額的多少和實際需要,酌情設組織委員、紀律檢查委員、宣傳委員、保密委員、保衛委員、青年委員、統戰工作委員。
黨員少的支部,也可設3名支委(一般設正、副書記和組織委員),或不設支委,只設正、副書記。支委名額少的支部,一個委員可以兼管幾個委員的工作。
G. 怎樣當好鄉鎮組織委員
一、要加強學習,力戒自滿。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增強政治堅定性。要持之以恆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抓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精髓,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在領會精神實質和把握科學體繫上下功夫,努力養成學習理論的濃厚興趣和對現實問題進行理論思考的習慣,學會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
(二)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增強知識系統性。要掌握自身工作中所需要的理論、政策、業務知識,熟知組織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原則及工作程序,練好基本功,使自己成為組織工作的行家裡手。同時要加強對國情、市情、縣情、鎮情的了解,以便在正確了解以上「四情」的前提下,認真思考和研究本鄉鎮的組織工作。
(三)不斷總結經驗,增強工作創新性。要正確把握組織工作發展趨勢,不斷總結經驗,理清工作思路,在把黨的政策規定與本鄉鎮實際情況相結合上做文章,大膽實踐,增強工作的創造性。在工作中力求做到將組織工作的目標、重點、成果與經濟社會建設工作的目標、重點與成果相結合。要注重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工作上水平、上台階。
二、要恪盡職守,力戒漂浮
(一)要熟悉情況。鄉鎮工作千頭萬緒,「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針穿」,工作頭緒多、壓力大。作為組織委員,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對全鎮黨組織、黨員的基本情況以及基層支部班子運行情況全面掌握,對鄉鎮管理許可權內的幹部了如指掌,對其基本情況、工作表現、能力特長瞭然於胸,真正成為「活字典」。只有這樣,才知道如何去做組織工作,怎樣做好組織工作,才能在組織委員這個崗位上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幹。
(二)要有敬業精神。從事鄉鎮組織工作,是鄉鎮黨委的信任與重託,應當具備無比的自豪感和政治責任感。要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組織、奉獻與所得、名利與榮譽、權利與責任的關系,發揚甘當人梯、無私奉獻的精神,盡心盡力履職盡責。同時要積極進取,充分珍惜組工幹部崗位這一平台,強素質,增才幹,特別是對待困難和問題,要主動面對,迎難而上,不能看到問題不開口,遇到難題繞道走,復雜工作不插手,當「太平組工幹部」,要安下心來為自身能力勤煉、研煉、苦煉,才能具備做好本職工作的信心與能力。
(三)要真抓實干。要在「嚴、細、准、真」四字上下功夫。「嚴」就是各項工作嚴格要求;「細」就是工作中處處細心;「准」就是判斷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要准確,既能到位,又不過頭;「真」就是要敢於反映真情,講真話,辦實事。工作中,要力求做到腦勤、眼勤、腿勤、手勤、自覺地養成雷厲風行的好作風,加快工作節奏,力戒拖沓。要學會彈鋼琴,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善於抓典型帶一般,整體部署,重點突破,全面發展。
(四)要發揮好作用。首先要在黨委工作中發揮參謀作用。要勤於觀察、善於思想,及時從組織角度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尋找途徑;要深入調查研究,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為黨委決策提供依據;要在黨委工作中出現疏忽時,及時提醒,幫助加以完善。其次要在經濟工作中發揮助手作用。積極參與鄉鎮經濟工作中的調查研究,提出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觀點、新建議,幫助制訂經濟發展規劃。堅持以「五個好」為目標,把黨支部能否帶領群眾增收致富作為組織工作的重點內容來抓,協助黨委、政府制訂綜合目標責任制,組織開展一些抓黨建促經濟的有關活動,量化指標,並簽訂責任狀,加強督查考評。第三要在組織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協助黨委主要領導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協助黨委切實加強幹部管理與考核工作。積極主動地做好上級組織部門布置的業務工作。
三、要有自律意識,力戒傲氣
(一)要自重。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崗位。要以事業為重,寬以待人。充分尊重他人的工作和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諒解和寬容他人的不足,切實做到諒解與幫助、領導與尊重、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要坦盪磊落。在班子成員之間相互支持、坦誠相處,經常與班子成員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切磋工作,以增強彼此之間的了解、配合;光明磊落,公正處事。
(二)要自省。經常檢查和反省自己,檢點自己的行風和行為。工作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勤於檢點,防微杜漸,一旦發現問題,立即改正,決不能因小而為、不拘小節而鑄大錯。 本回答由科學教育分類達人 包建英推薦
H. 鄉鎮組織委員工作都包括什麼
組織委員是黨務工作者,即協助書記組織黨員會議、發展黨員、做好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組織各項政治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