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於中醫葯文化進入校園,你支持嗎
現在很多的教育部門正在大力地開展中醫葯文化進入校園的工作,這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因為中醫葯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對醫學的發展也有著突出的貢獻。中醫葯文化有很重要地學習和傳承的價值,進入校園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學習它,更能為人類造福。
在中西文化強烈碰撞的當下,要懂得文化的包容性,讓醫學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要取百家所長,中醫葯文化歷經傳承,留下了更多的精髓,如果能不斷地發展,不斷地融入新思想,必將變得更加的完善,更有利於造福人類。所以中醫學文化要和西醫文化一樣,走進校園,讓更多的學子去探討學習。
Ⅱ 求中醫節策劃書
首屆中醫養生文化節策劃案
一、活動主題:
發揮中醫養生優勢,為打造和諧社會和人民健康服務
二、活動背景:
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中醫葯報社主辦的首屆中醫葯文化節將與2008年11月7日-9日在北京太申祥和山莊隆重舉行。此次以弘揚中醫葯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將集中展示中醫、中葯在百姓生活、人民健康中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加百姓對中醫、中葯的了解;親身感受中醫葯文化、中醫養生、中醫療法、中醫食療等;提高百姓對中醫葯養生的認識,增加中醫保健意識,共享和諧社會成果。
三、出席人員:
出席本次活動的主要領導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衛生部副部長王國強等;中醫葯行業專家及重要嘉賓150人;影視體育明星50人;觀眾15000人;敬老院常住高端人群500人)。
四、活動目的:
健康就是生產力,養生的目的也在於保持身體健康。但內涵比保持身體健康更為豐富。所謂「養生」,實際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人要經過長、壯、老、衰四個階段,在這四個階段中,人人都免不了要生病或遇到其他不測,為使人類都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就須要講究「養生」。養生文化節從生活多個方面,多角度解析現代人養生理念和生活方式。
五、養生文化節活動特色:
(1)中醫養生文化論壇
(2)中醫養生保健體驗
(3)中醫養生文化展示
(4)文化節娛樂活動
六、中醫養生文化節組織策劃
主管單位: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主辦單位:中國中醫葯報社
協辦單位:濟葫網
支持單位:中華中醫葯學會、中國中葯協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針灸學會、中國民族醫葯學會、世界中醫葯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媒體支持:中國中醫葯報、健康報、中國醫葯報、北京電視台
活動時間:2008年11月7日—9日
活動地點:北京太申祥和山莊
七、活動形式
1. 中醫養生文化節開幕式(領導講話)
2. 中醫高端論壇(論壇、中醫之家成立儀式)
3. 中醫體驗(診療、針灸、按摩等)
4. 養生文化節娛樂活動(展示區、娛樂區)
5. 京劇表演
6. 宴會
八、組織與實施
1. 成立活動組委會,明確責任分工;
2. 確定活動方案,明確工作任務;
3. 前期准備,監督工作進度與質量;
4. 活動招商、活動預算;
5. 活動現場執行;
6. 總結與表彰。
九、日程安排
1. 9月16日—9月23日 提交執行方案討論、修改、通過、簽訂合作協議。
2. 9月23日—9月25日 設計初稿、討論、修改、通過。
3. 9月26日 第一次工作會議:成立組委會,明確責任分工。
4. 9月26日—10月3日 相關部門聯絡與協調、活動申報工作。
5. 9月25日—11月6日 招商。
6. 10月 6日 第二次工作會議:通報工作進度,匯總工作情況。
7. 10月7日—10月17日 確認嘉賓名單、嘉賓邀請、送邀請函。
8. 10月13日—10月31日 新聞媒體的傳播、張貼海報及宣傳資料。
9. 10月17日—11月6日 門票發放。
10. 10月17日—10月31日 活動相關物料製作與准備完畢。
11. 10月20日 第三次工作會議:檢查工作情況,緊急調整方案。
12. 10月20日—10月30日 現場工作人員培訓。
13. 10月31日 第四次工作會議:動員工作會議。
14. 11月6日 現場布展、現場綵排。
15. 11月7日—11月9日 活動進行中。
16. 11月9日—11月11日 活動結束、撤展。
17. 11月11日 工作總結會議。
Ⅲ 中醫葯文化走進中小學課堂了嗎
江西首批中醫葯實驗班日前在南昌市灣里區開班。全國中醫葯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走進小學一年級課堂,為小學實驗班的孩子們講第一課。
學生們通過課程學習,可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中醫葯常識,既可以培養對中醫葯的認知和興趣;也可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明確起居有常、飲食有節,獲得一生都有用的中醫健康教育。
Ⅳ 中醫葯文化進課堂800字議論文
基礎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都是中國中醫葯出版社
四大經典,內經,傷寒,金匱,溫病。也都是有教材的,不是古籍,但是,我們還是會自己買原文來看。
《內經選讀》-中國中醫葯出版社
《傷寒論》-中國中醫葯出版社
《溫病學》-中國中醫葯出版社
《金匱要略講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我們學弟學妹現在一般都用的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的教材,中國中醫葯出版社的教材也還是不錯的。只是上海出版的排版新一點,有一些稍微的改動吧。
Ⅳ 以傳承中醫葯文化主題開展的校園文化藝術實踐活動包括那些
1.宣傳。宣傳中醫葯,對常見中醫葯的功效加以推廣。
2.利用中醫院防治傳染病,譬如流感等。
3.從養生方面開辦大講堂講座等
Ⅵ 為何要倡導中醫葯進校園
中醫葯文化是提升中華文化自信的突破口。普及中醫葯文化知識,既有培育人才的現實意義,更有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意義,有助於增進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同;有助於青少年提升健康素養,養成健康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使中醫葯文化的精華和智慧成為他們健康行為的動因。
趙會長的第二項提案早在2006年以政協委員的身份提交了「把中醫葯文化知識寫進中小學生課本」的提案,令人欣慰的是趙會長的第二項提案事隔10年已經落實,國家決定正式啟動中醫葯文化進校園。
Ⅶ 關於中醫葯文化進校園,你支持嗎
我是非常支持的,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傳統文化。
Ⅷ 中醫葯文化進校園引發社會熱議,看看王國強到底怎麼說的
re are those, of course, who would ado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