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葯師培訓實施方案

葯師培訓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1-04-22 04:17:12

① 如何評定葯師有哪些條件和程序

根據中央和省職稱改革有關規定,按照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要求,廣東省葯品監督局專門制定了《關於廣東省醫葯行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改革的實施方案》裡面提到自2019年10月15日起(有效期5年)建立以評審為主的全省醫葯行業職稱評價制度,取消了2008年以來實施的全省葯學專業初、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制度。


初級葯師職稱評審條件:

一、學歷資歷條件

  1. 具備葯學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從事葯學相關技術工作滿1年

  2. 具備葯學或相關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從事葯學相關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3. 具備葯學或相關專業中專學歷,從事葯學相關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4. 取得葯士職稱後,從事葯學相關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工作年限是從獲取相應專業畢業證書開始計算

二、工作經歷(能力)和業績成果條件,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期間符合下列條件

  1. 每年必須完成本崗位的規定的專業技術工作任務

  2. 掌握本專業一般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

  3. 掌握本專業的標准、規程、技術規范、國家的法律、法規。

  4. 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具備相應的能力,能解決本專業技術問題。

②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臨床葯師

一、 熟悉相關的葯事法規和指導原則。
1.熟悉《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其內容包括:抗菌葯物治療性和預防性應用基本原則;抗菌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狀況患者中應用的基本原則;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各類抗菌葯物的適應症和注意事項;各類細菌性感染的治療原則及病原治療;應用抗菌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導意見。因此,希望大家熟悉和掌握。
2.熟悉「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其內容包括: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
3.熟悉「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葯物實施細則」:其內容包括: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葯物的目的;手術切口分類及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葯物的適應症;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葯物的選擇指南;手術部位感染的細菌學與預防用葯選擇;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葯物的方法;預防手術部位感染其他措施。
4.熟悉「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實施細則」:其內容包括:抗菌葯物分級原則;抗菌葯物分級管理辦法;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
5. 熟悉《處方管理辦法》:其內容包括:處方管理的一般規定;處方權的獲得;處方的開具;處方的調劑;監督管理等。
6.其他:「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葯事管理規定」、「2012年全國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衛生部辦公廳關於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等也要熟悉。
二、准備一些參考書,隨時查閱相關資料:如,「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新編葯物學」、「葯物臨床信息參考」及「葯品說明書」等。
三、熟悉和掌握科相關科室常見的疾病:如,呼吸科常見疾病有:支氣管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四、熟悉和掌握科相關科室常見的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治療用葯、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
舉例1:「社區獲得性肺炎」,我們要掌握肺部感染常見的病原菌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等。如果是「醫院獲得性肺炎」可能還會有真菌和厭氧菌。
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可選用:氨基糖苷類(阿米卡星),廣譜青黴素類(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二、三、四代頭孢菌素、喹諾酮類(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嚴重感染可使用碳青黴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比阿培南)。
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可選用:紅黴素等大環內酯類、多西環素、氟喹諾酮類(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根據葯敏可選用: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一、二代頭孢菌素等。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選用: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
舉例2:「支氣管哮喘」病人常用的治療葯物有:
1.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症):包括吸入性和全身用糖皮質激素,如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氣霧劑;潑尼松、潑尼松龍、甲潑尼松龍。
2.抗白三烯葯物(白三烯調節劑):孟魯司特、扎魯司特、異丁司特等。
3.β2受體激動劑(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減輕症狀):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沙美特羅、福莫特羅等。
4.茶鹼類(鬆弛支氣管平滑肌、平喘):茶鹼、氨茶鹼、多索茶鹼、二羥丙茶鹼等。
5.吸入性抗膽鹼能葯(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異丙托溴銨、塞托溴銨等。
五、熟悉實驗室檢查數據或指標:如,熟悉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中性粒細胞計數、血沉、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參考值的變換可能由什麼疾病引起。
肝功損害:谷丙轉氨酶(ALT,丙氨酸轉氨酶)、穀草轉氨酶(AS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值明顯升高。
腎功損害:血肌酐、尿素氮值升高。
六、查房:在選定的科室參加日常性葯物治療工作。
1.跟隨臨床醫師查房:可重點了解病人病情和治療難點。可查閱病人病歷,查看病人的診斷、體溫變化、生化檢查、微生物檢查和葯敏試驗、影像學檢查等。了解病人的病情變化,審核用葯醫囑,葯物選擇、給葯劑量、給葯途徑是否合適、葯物是否對肝腎有不良影響。對不合理用葯進行及時干預。要有干預記錄。
2.臨床葯師自行查房:主要針對有特殊情況(如發生葯品不良反應、危重病人、葯物治療復雜及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等)的重點病人進行查房,查閱病歷,與醫師進行交流,了解病情,對病人及家屬進行詢問,對重點(危重、疑難)患者實施葯學監護和建立葯歷。要有工作記錄。
3.參加會診:提出用葯意見和個體化葯物治療建議,協助醫師制定葯物治療方案或對治療效果不佳的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如何會診?⑴先看病人的診斷;⑵看病人的體溫變化;⑶看實驗室檢查數據;⑷看微生物檢查和葯敏結果;⑸看影像學檢查和診斷;⑹看病程記錄;⑺看用葯醫囑;⑻看病人病情和體征。
最後再綜合病人的病情、病人的體征、感染的程度、感染可能的病原菌、病原學檢查葯敏試驗來選擇合適的葯物進行治療。
4.參加全院疑難、重症病歷討論和危重患者的救治:參與患者葯物治療方案的制定,對葯物治療提出建議,協助和指導臨床醫師合理用葯,避免不合理用葯和濫用葯物造成的危害,減少葯源性疾病及葯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為病人提供最佳的葯物治療。
七、臨床葯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臨床葯師必須不斷地學習葯學、醫學、檢驗學等方面的知識,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閱讀葯學期刊,積極參加各種知識講座和培訓。
八、會診和參加疑難、重症病歷討論舉例:
1. 會診舉例:患者,男,81歲。診斷為「慢支並肺部感染、肺氣腫、肺心病」,使用頭孢甲肟及氨曲南效果不佳,請臨床葯學科會診。
會診分析:患者高齡,有基礎疾病。使用頭孢甲肟及氨曲南治療後效果不佳,患者體溫、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下降不明顯、患者咳嗽症狀加重。患者使用頭孢甲肟及氨曲南效果不佳,病原菌可能產生耐葯(如,細菌可能產生超廣譜酶〈ESBL〉)。可選用的葯物有:β內醯胺類加酶抑制劑(頭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類(阿米卡星)、碳青黴烯類(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美羅培南、比阿培南)。考慮到氨基糖苷類(阿米卡星)耳毒性、腎毒性較大,不宜使用。因此建議使用美羅培南0.5g/次,q8h一次,靜滴。(也可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疑難病歷討論舉例:患者,女、59歲,入院診斷「腦膜瘤術後、腦積水分流術、腦積水、肺部感染(真菌)、顱內感染」,入院後給予抗生素、抗真菌治療。但患者病情危重,持續發熱,腦內積水同前無改善,碳真菌塗片陽性、痰培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請多科室會診討論。
臨床葯師會診建議:
1.考慮到患者腦膜瘤術後,腦積水分流術後,已使用頭孢他啶12天,效果不佳。考慮到顱內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有:腸桿菌科細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動桿菌。而且病人2次痰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考慮到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率較高。建議換用β-內醯胺類加酶抑制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次q12h或頭孢哌酮/舒巴坦 3g/次q12h)聯合利奈唑胺0.6/次 2次/日(因葯敏實驗金葡菌對萬古黴素耐葯)或替考拉寧。
2.看能否拔出分流管,拔出分流管對控制感染會有幫助。
3.患者腹瀉,有可能為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可使用微生態制劑如金雙歧等調節菌群紊亂。
4.注意營養支持,加強營養。
臨床醫師接受臨床葯師用葯建議,患者感染得到控制。
臨床葯師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協助和指導臨床醫師合理用葯,對臨床不合理用葯進行及時的干預,才能發揮臨床葯師的作用。醫院的合理用葯水平才能提高,患者用葯「安全、有效、經濟、合理」才能得到保障。

③ 醫療機構對麻醉葯品的培訓計劃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提高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的臨床合理應用水平,促進臨床合理用葯,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共同啟動了「全國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臨床合理應用培訓項目」(以下簡稱項目),項目啟動暨師資培訓會議於1月23日在京召開,衛生部醫政司趙明鋼副司長、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安監司王者雄副司長、衛生部合理用葯專家委員會汪復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院韓濟生院士、北京協和醫院羅愛倫教授和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李軍同志出席了會議。
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2009年7月-2012年7月),分五個階段,採用師資培訓和普及培訓兩級培訓模式,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32個設區的市,以巡講的方式對持有麻醉葯品、第一類精神葯品購用印鑒卡的醫療機構中,約4萬名特殊管理葯品管理人員(含主管院長、葯劑科主任和葯師)、6萬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

衛生部會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負責項目的組織和管理,包括確定培訓方案並組織實施、確定培訓內容、指定機構具體負責培訓和考核、對培訓和考核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衛生部合理用葯專家委員會負責全國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臨床合理應用培訓具體實施工作,包括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編寫培訓教材、組織全國師資培訓、組織和指導各地培訓、組織對培訓的督查、命題和考核等相關工作。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和管理培訓項目在本轄區內的相關工作,指導各地區開展培訓工作,並協助組織對受訓人員的考核工作。

衛生部要求,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提高對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臨床合理應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認識開展此次培訓對於提高醫療機構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臨床合理應用水平的重要意義,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組織和指導項目的實施,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開展本次培訓工作,認真組織培訓項目在本轄區內的相關工作。培訓結束後,及時組織開展對受訓人員培訓效果的檢查、監督和考核工作,保證培訓工作取得實效,充分結合本地實際,採取群眾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向群眾普及特殊管理葯品管理和合理應用相關知識,推動全社會共同支持和參與特殊管理葯品的合理應用工作。

合理用葯是提高葯物治療水平,降低醫療費用,使病人獲得優質醫療服務的必要條件。提高醫療機構葯事管理水平,促進臨床合理用葯,可以保障患者獲得安全、有效的葯物治療,減輕個人和政府的經濟負擔,同時對於實現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介紹,為加強葯物臨床應用管理,規范醫務人員用葯行為,促進臨床合理用葯,國務院2006年頒布了《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衛生部先後頒布了《醫療機構葯事管理暫行規定》、《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麻醉葯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精神葯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對臨床合理用葯做出了明確規定。衛生部在2005-2008年「醫院管理年」活動和2009年「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中,都將加強臨床合理用葯工作作為重要督導內容。各地也通過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宣傳教育、監督檢查落實等多種措施,促進葯物合理應用水平不斷提高。 衛生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衛生部合理用葯專家委員會有關專家,各省(區、市)衛生廳(局)醫政處有關負責同志,部分醫院院長、專家代表出席了項目啟動儀式。

④ 2020年執業葯師怎樣復習考試才能穩過!

第一、學習計劃
要所有執業葯師的知識點進行量化,每天規定一個時間段學習,然後按時完成學習進度,嚴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定,時刻提醒自己要集中,就算復習內容再多,也能夠在考前完成復習。
第二、循環知識點
在學習完一個知識點後,學會承上啟下,先把這一章節的內容,先看一遍,然後根據前面的知識點,記與它相關的知識點,這樣順下來,就自然記住很多內容了。
第三、學會理解記憶
執業葯師很多都是要求理解的,我們要學會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善於從理解,才能解決問題。

⑤ 葯師工作計劃未來五年計劃

一、葯師參與臨床

1、盡量每日到臨床科室參與查房,為臨床醫師和患者提供合理用葯咨詢,為重點患者建立葯歷,每月書寫葯歷3份。

2、與臨床密切配合,在臨床需要時及時參與臨床會診與死亡病案討論。

二、處方抽查

1、麻醉劑品與第一類精神葯品處方:對所有該類葯品處方進行處方書寫與合理用葯檢查,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調劑部門。

2、第二類精神葯品處方:每月抽查該類處方100張,進行處方書寫與合理用葯檢查。

3、普通處方(含急診、兒科處方):每月協助調劑部門與科主任完成對該類門診處方抽查的匯總工作。

4、按照《處方管理辦法》的要求每月填寫處方評價表。

對於處方中出現的問題,在每期《臨床葯訊》中予以登載,提示臨床醫師注意處方書寫與合理用葯。

三、病歷抽查

1、每月抽查每科住院病歷各2份,檢查用葯合理性(特別是抗菌葯物使用的合理性),將檢查結果反饋給臨床並評分後交質管部納入病歷質量考核。

2、每季度按計劃抽查三個臨床科室的住院病歷各10份,檢查使用金額排名前10位的抗菌葯物使用情況,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並反饋給臨床科室。

3、每月抽查手術病歷30份,檢查圍手術期抗菌葯物使用情況,並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

4、每月調查100份住院病歷中抗菌葯物使用情況,每季度進行匯總分析。

四、葯品使用分析

每季度分別對門診葯品、住院葯品的使用金額、使用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用葯合理性。

五、葯物不良反應

督促並收集各臨床科室發生的葯物不良反應,指導相關人員填寫葯物不良反應報告表,每月25日前上報四川省葯物不良反應監測網。

六、《臨床葯訊》

每季度出版1期《臨床葯訊》,包括處方分析、用葯分析、葯物不良反應、信息角等欄目,全年共4期。

七、葯品質量抽查

每月抽查葯庫3種葯品的外觀質量(口服葯、注射劑、外用葯各1種)。

臨床葯師工作計劃二:臨床葯師工作開展情況及計劃(3500字)

我於2011年末在國家臨床葯師培訓基地吉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完成臨床葯師培訓並回院工作,我院開始建立了臨床葯師制度,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工作,臨床葯學室在王琦院長和主管副院長宣吉浩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下,在2012年1月正式成立。雖然成立後因人才資源的短缺一直一人開展相關工作,但這半年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學習,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葯學工作經驗,圓滿完成預定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並為今後的臨床葯學工作順暢發展制定了詳盡的工作計劃。

目前我已開展及將要開展的臨床葯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制定了臨床葯學工作制度及年度工作目標

首先制定了《臨床葯學室各項工作職責與制度》,同時制定了2012年年度工作計劃、工作目標,並及時做月工作小結。使之做到工作制度化、運作程序化、職責明確化。

二、加強處方點評與不合理用葯處罰力度

臨床葯師每月抽查住院病歷30份及住院電子病歷5百多份,對我院醫囑、處方進行處方點評與不合理用葯分析,每月點評一次,點評結果及建議反饋給醫政科。同時制定了《處方點評制度》、《 關於臨床合理用葯管理規定》等相關制度和規定。

三、抗菌葯物的專項整治

積極參與了醫院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專項治理工作,對實行抗菌葯物三級管理發揮了實質性的重要作用。目前我院一類切口預防使用抗菌葯物的使用率普遍很高,根本達不到上級的要求。每月按時進行住院及門診處方的抗生素使用率按科室或醫生進行統計及評價。另外每月按照規定,固定對出院患者病歷和門診處方中的抗生素的使用合理性進行重點評價。

點評住院病歷時發現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葯物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抗菌葯物使用率過高 ;

2)抗菌葯物使用時間過長;

3)抗菌葯物選擇不合理;

4)單次劑量不合理;

5)預防用葯給葯時機不合理;

6)抗菌葯物給葯頻率不合理;

7)抗菌葯物更換葯物不合理;

8)聯合用葯不合理;

9)無指證使用抗菌葯物等等問題。

四、6月份對門診、急診電子處方進行全樣本點評,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無診斷;

2)診斷與用葯不符;

3)給葯頻次不合理;

4)單次劑量不合理;

5)重復用葯;

6)聯合用葯不合理等問題。

五、努力打造和營造學術氛圍

一直注重和加強自身業務素質、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提高,虛心向臨床老專家教授學習,刻苦鑽研業務,努力打造和營造學術氛圍,創建學習型科室。

六、目前已開展的項目如下

一)每月按時書寫:

1、葯歷三份;

2、案例分析一份;

3、病例討論兩份。

二)正在開展的工作:

1、已在部分療區開展:

(1)用葯干預並有填寫記錄單;

(2)葯品信息咨詢並有填寫記錄表;

(3)入院患者葯學評估並有填寫記錄表;

(4)臨床實踐填寫記錄單;

(5)參加會診並有填寫會診記錄單;

(6)進行住院患者用葯情況調查並填寫表格等工作。

2、下一步計劃開展的工作:

(1)在住院患者的葯學教育並填寫記錄

(2)出院患者的用葯指導並填寫記錄等。

三)每月按時上報到院及醫務科的統計指標或資料信息:

按全院,住院,門診,急診、醫生類別分別統計抗菌葯費比例、抗菌葯費總額、用葯強度(DDDS)、使用率等各項指標及前十名葯物排名、院內前十名醫生的排名統計。

七、目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盡管近半年來臨床葯學工作取得了小小的成績與進步,但受人員缺少、電腦軟體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約,許多工作項目未能開展運行起來,與全省、全國先進水平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具體表現在:

1、臨床葯學工作模式仍處於探索、摸索之中,各項工作有待進一步規范化、具體化,臨床葯師制度的執行及執行力有待進步和完善;

2、臨床葯師缺乏更深層次的臨床實踐工作經驗和能力,對臨床合理用葯參與程度和水平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

3、臨床葯學人才奇缺,醫院要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引進,大力支持對在職臨床葯學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

4、臨床葯學室開展工作必備的基本硬體設施如資料室、儀器室有待醫院合理解決和完善。

七、今後的(長期)工作計劃

1、加快臨床葯學隊伍建設

按照衛生部臨床葯學崗位配置要求:三級醫院至少配備不少於5人的專職臨床葯師。而上半年我院僅一人正式參與臨床葯師工作,與醫院等級規模、業務發展極不匹配,這就要求醫院加強對臨床葯學人才的引進,最近已選定兩名待培訓人員,需繼續引進臨床葯學本科以上人員2名,進一步充實和加強臨床葯學隊伍建設。

2、下半年擬將點評結果及建議反饋給醫政科,然後由專家組審核,最終結果通過院內OA網公示及經濟處罰。對不嚴格按規范執行處方的正確書寫、配伍禁忌用葯、超劑量用葯、無適應證用葯及抗菌葯物的不合理應用等現象在OA網予以通報,並予以一定的經濟處罰,直接處罰到個人。其旨在確保醫療質量安全,提高臨床療效,促進葯物的合理規范使用,避免同類問題的再次、多次發生。

3、進一步完善葯品不良反應的監測

根據葯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目標及管理細則,每季度在OA網對國家葯品不良反應中心葯品不良反應信息予以及時下裁、整理並通報。同時制定醫院嚴重葯品不良反應處理預案,對發生於我院的嚴重不良反應及時提出預警,做出分析,提醒廣大醫務人員嚴格掌握適應證、用法、用量,加強監護,防止嚴重不良反應的再次發生。

4、做好院內查房記錄

要實行通過下臨床科室,針對科室重點、危重、疑難病人不合理用葯,在院內查房時進行點評,分析並指出用葯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個別爭議問題與科主任、臨床醫師交流、溝通,達到大家意見統一,求得相互理解,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5、指導護理人員做好葯品請領、保管和正確使用工作。

定期檢查臨床科室急救車葯櫃內急救葯品的有效期和種類,指導和培訓負責急救車葯品管理的護理人員,組織配有麻醉、精神、激素葯品科室的相關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保證上述葯品的請領、保管和使用工作的正確進行。

6、加強臨床葯學素質教育

臨床葯學是一項專業性極強,與臨床緊密結合的葯學實踐工作。要求每個臨床葯學工作者必須有扎實的葯學知識、理念,同時又必須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掌握臨床葯物治療的最新進展。加強臨床業務知識的學習,深入病房參與查房、會診是明年的工作重點。同時醫院和科室要注重對臨床葯學人員的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加強臨床實踐技能的培養和臨床思維、臨床路徑的建立,努力創建學習型科室。

7、完善臨床葯學基本建設

臨床葯學資料室、儀器室是臨床葯學最基本的基礎設施。明年爭取得到醫院的支持和投入,盡快完善臨床葯學室必備的工具書、參考書、期刊、儀器、設備等基本設施建設。

8、參與合理用葯監測工作

2010年衛生部要求三級醫院必須參與全國合理用葯監測。醫院信息中心應與臨床葯學室積極配合,盡快做好前期准備工作,講求效率,使我院網路上報工作能盡快順利實現。

9、開展治療葯物監測

進行個體化葯物治療方案的設計、實施與監護,需要醫院開展地高辛等葯物的多項血葯濃度的監測,為臨床醫生用葯提供准確臨床數據,為臨床個體化給葯提供客觀依據。

10、發現、解決、預防潛在的或實際存在的用葯問題,監測葯物安全性,及時反饋葯物安全信息。

積極加強與全院醫護人員的溝通和協作,對葯物使用過程中出現或可能出現的用葯問題,醫、葯、護人員積極探討,得出結論後,及時在全院公布。建立完善的葯品不良反應監測網,及時收集,分析和上報不良反應。通過開展處方評價、病例分析、推行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監測和葯品用量動態監測等措施,監測葯物安全性,並及時向全院反饋葯物安全信息。

11、掌握與臨床用葯相關的葯物信息。為醫務人員和患者提供用葯信息咨詢服務,開展合理用葯教育,指導患者安全用葯。

12、結合臨床葯物治療實踐,進行葯物臨床應用和用葯風險防範研究;開展不合理用葯干預措施和葯物利用評價研究;開展新葯上市後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及評價。

13、爭取臨床葯學信息化建設

臨床葯學信息化建設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安裝合理用葯軟體、建立臨床葯學室,下一步為了臨床葯學工作能更好的為醫院服務,完善現代醫院發展所必需的軟、硬體要求,需要醫院更多的支持和投入,爭取早日完成臨床葯學信息化建設,使臨床葯學工作不斷發展壯大起來,更好地服務於臨床,服務於患者。

臨床葯師應與臨床醫師一樣,堅持通過臨床實踐,發揮葯學專業技術人員在葯物治療過程中的作用,在臨床用葯實踐中與醫師、護師協作發現、解決、預防潛在的或實際存在的用葯問題,促進葯物合理應用,保護患者用葯安全,間接起到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為醫院做到無形的創收。臨床葯師想做好這些工作需要醫院領導和各臨床科室領導的積極配合與支持。

我們臨床葯師不會辜負院領導的期望,會竭盡全力做好臨床葯學工作,為敦化市醫院的不斷發展壯大做一份貢獻,添磚加瓦。

以上是我上半年工作匯報及下一步工作計劃,請領導給予批評指正。

2012年7月23日

臨床葯師工作計劃三:2014年XX醫院臨床葯師工作總結及2015年開展臨床葯學工作計劃(2199字)

在院領導以及科主任的支持下,本人於XX醫院臨床葯師培訓基地進行為期一年的進修學習。今年學成歸來後,正式成為我院心血管內科的臨床葯師,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工作。同時,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臨床工作:

首先從熟悉我院心內科室的臨床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因本院有兩個循環科室,在科主任的安排下,兩個科室每個月交替輪換,逐漸向醫生與患者介紹臨床葯師的工作職責,在履行臨床葯師查房職責的同時,為醫生解答用葯時的疑難問題,做好患者的用葯教育工作,為臨床提供葯學服務。

1、每天參與臨床查房,及時書寫查房記錄和葯歷;注意老年人及具有多種並存疾病的特殊人群的用葯特點,並對重症患者進行了全程葯學監護,參與臨床治療全過程,協助醫師調整葯物治療方案。

循環內科患者常常存在多種疾病並存,而且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對葯物的吸收、代謝、排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實行個體化用葯原則。由於循環內科患者慢性病與並發症多,聯合用葯機會與用葯種類增多,且老年人對葯物的名稱、劑量、使用方法、服葯時間等記憶不清,導致患者依從性較低。因此對一些長期服葯者應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盡量採用較簡單的服葯方法。這就要求臨床葯師在患者新入院時,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葯史、食物和葯物過敏史、不良嗜好等,防止產生用葯隱患,同時囑咐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戒掉不良嗜好(如吸煙、飲酒等)等,同時注意低鹽低脂飲食。

2、注重葯物間的相互作用

隨著臨床用葯種類的增加。心內科病人應用多種葯物的現象相當普遍,必然使葯物間的相互作用增加。臨床葯師應全面了解患者用葯信息,細心觀察用葯反應。由於我院循環內科,中葯注射劑使用較多,為保障醫療安全和患者用葯安全,規范中葯注射劑的合理應用,結合我院情況,將目前使用的中葯注射劑所用溶媒、用法用量、適應症、注意事項等進行了歸納總結,製成表格形式,供本院醫務人員學習使用。

另外,由於循環內科患者常常患有高血壓、心功能不全以及等疾病,在葯物以及溶媒的選擇上需注意生理鹽水與葡萄糖注射液的區別使用,為避免葯物間配伍禁忌,將最新450種中西葯注射劑配伍表中的與胰島素相關配伍進行總結,製成表格供大家學習使用。

3、收集臨床用葯出現的不良反應並及時上報

根據WHO報告。全球死亡人數中有近l/7的患者是死於不合理用葯。因此,監測並上報葯物不良反應十分重要。而循環內科由於患者常常患有多種疾病,因此聯合用葯機會與用葯種類增多,這就導致了葯物之間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大。從事臨床葯學期間共收集臨床用葯發生的不良反應近XX例。

二、葯劑科工作:

作為臨床葯學室的一員,除了每日深入臨床了解用葯情況,葯劑科的工作也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1、進修回到科室後,對學習期間的相關內容以及學到的最新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後,開展科室授課講演。

2、每月按時點評門診處方、急診處方、醫囑單、查閱歸檔病歷、Ⅰ類切口手術病歷,檢查用葯的合理性,並及時做好相關總結工作,將所得數據總結歸納後製成表格形式,上報給醫院領導。

3、參加醫院組織的多部門聯合查房,檢查病區葯品的貯存、保管及合理使用情況。到我院備有麻醉葯品的科室檢查麻醉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況。

4、開始接手本院葯訊編輯工作。每季度出版一期臨床葯訊,將本院用葯數據以及臨床上常用知識進行總結歸納,供大家參考學習。

5、每月按時計算抗菌葯物臨床合理應用考核評分表與葯品比例評分表,為促進我院合理用葯提供准確數據。

6、編寫《我院非離子碘造影劑試敏相關問題的討論》。我院存在造影劑試敏問題的爭議,主要原因一方面為既往制定的試敏方法原則與各大醫院現有方法存在很大差異,另一方面原因為避免醫患糾紛而進行自我保護。本人查閱大量文獻,對非離子碘造影劑市民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從造影劑發展史、我國葯典與其他國家葯典編寫內容,生產廠家、各大醫院現狀等幾方面論證,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給出建議。

7、參與顱內動脈瘤臨床路徑費用表單編寫,對我院顱內動脈瘤患者的合理用葯以及用葯費用問題進行相關點評。

2015年開展臨床葯學工作計劃

1、做好患者的用葯教育 心內科的患者常常需要服用多種葯物,葯物相互之間的影響以及注意事項等等,需要臨床葯師進行指導教育。

2、 做好醫生的助手 臨床醫生由於管床的壓力可能有時候會出現相關必要檢查未作等紕漏或者出現選葯出現疑問等等狀況,需要我們臨床葯師及時進行善意的提醒,或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幫助醫生解答用葯的困惑。

3、做好心內科相關疾病的二級預防指導 可以在科室牆壁製作一些飲食、活動相關的教育警示牌,方便患者自行了解本身相關疾病。由於心內科的疾病大多是長期性反復發作性疾病,也可以定期開展疾病知識講座,教育患者如何做好自身保護與預防。

4、多渠道,多途徑開展臨床葯學工作 除了專職臨床葯師下臨床外,還應充分發揮葯房葯師的作用,通過對處方和醫囑審核,發葯指導等途徑開展臨床葯學。

5、開展知識講座 及時學習最新指南及相關文獻,做好知識的總結歸納,對醫學葯學前沿的相關知識以授課及討論等形式分享給大家。

小結

目前,我從事臨床葯師的相關工作時間還不長,初步實現了醫葯聯合,改善了醫葯護之間的關系,促進了學科之間的交流。臨床葯學工作任重而道遠,我作為一名臨床葯師只有改變傳統葯學思維模式,更新自身專業知識結構,夯實臨床醫學基礎,並在實踐中積累臨床治療經驗,才能成為一名稱職的臨床葯師。

⑥ 第一次考執業葯師,該怎麼進行備考

第一次考執業葯師,備考建議如下:

1、了解執業葯師考試整個流程

參加執業葯師考試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執業葯師考試整個流程,將整個流程梳理清楚之後再投入到考試復習當中,執業葯師整個流程如下:

2、確定所學專業能否報考執業葯師考試

如果你想要報考2018年執業葯師考試的話,需要確定自己的專業能報考執業葯師考試才可以。

3、確定需要報考的科目

如果你對於報考西葯師還是中葯師有疑問的話,可以給大家兩個建議:首先,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決定;其次,如果對二者的興趣愛好一般,建議報考中葯師,因為如果去葯店工作的話執業中葯師既可以賣中葯也可以賣西葯,而西葯師只可以賣西葯!對於報考幾科的話,建議一年報考4科,這樣不僅可以縮短拿證的時間,還可以減輕長久戰帶來的心理壓力!速戰速決,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4、找到自己的執業葯師考試圈

學習是一件非常乏味的事情,很多朋友在備考初期勁頭十足,但是後期就學不下去了,如果大家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學習進度就不一樣嘍,找到適合自己的考試圈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還可以互相監督,何樂而不為呢?

5、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

執業葯師考試復習是一件考驗意志力的事情,能夠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學習的都不是一般人(你即將也變得不一般),既然沒有超強的自控力,就需要將自己的時間做出詳細的安排,制定詳盡的學習計劃,跟著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走,按計劃行事,久而久之就會主動去學習了!

6、選擇高質量的習題

備考期間除了看書剩下的就是做題了,但是做題並不是一心扎入題海,而是應該做到少而精,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還可以增強考試的信心!

7、准備好錯題本

備考執業葯師考試做題期間一定會有難題、錯題、易混淆題,這個時候就應該全部記錄在錯題本上,將各種題型分類歸納整理,定時對錯題進行回顧和反思,避免同樣的錯誤在考試中出現!只要錯題整理好,一定難不了!

8、學習效果檢測

我們在復習執業葯師考試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感覺自己看書都看明白了,但是做題怎麼就都錯了呢?這就是因為看書和考試相分離了,我們的目的是通過考試,每學習完一單元,就應該對這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檢測,看看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此決定繼續往下學還是鞏固一下已學知識!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福你順利通過考試!

⑦ 作為一名臨床葯師,需要學哪些專業

葯學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
(1)參與臨床葯物治療方案設計與實施,協助臨床醫師選葯和合理用葯,使病人不受或減少與用葯有關的損害,提高臨床葯物治療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2)開展葯學信息與咨詢服務,進行用葯教育,宣傳、指導病人安全用葯。
(3)進行臨床葯學研究,為提升葯物治療水平提供科學的監測或實驗數據。
(4)承擔醫院臨床葯學教育和對葯師、醫師、社區醫師進行培訓,開展患者用葯教育。

⑧ 怎樣考取臨床葯師

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制度。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醫師資格統一考試的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醫師資格考試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以師承方式學習傳統醫學滿三年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傳統醫學專業組織或者醫療、預防、保健機構考核合格並推薦,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試的內容和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另行制定。

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臨床技能的考試方法

1、臨床綜合考試法

主考人-病人-應試者:直接完成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診斷、治療決策及主考人當場提問口試等

優:直觀、針對性強、實用性強

缺:難以達到標准化考試環境、病例;選擇困難。

2、病人處理程序考試法

主考人-紙面模擬-應試者:模擬完成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診斷、治療決策及主考人當場提問口試等。

優:客觀、無病例限制、系統化、標准化

缺:理論化、對於臨床實踐技能考核可能不全面

3、標准化病人考試

主考人-模擬病人-應試者:通過模擬病人完成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診斷、治療決策及主考人當場提問口試等。

4、客觀結構臨床考試(多站考試法)

分站考核(主考人-模擬病人-應試者):按考試內容分類,設若干考站,如採集病史+身體檢查技能,臨床實際操作,診斷性檢查結果判讀等。應試者在指定的時間內,在預先設定的若干考站內(可以是數個病人,或數個臨床問題)進行臨床技能測試的方法。

以上兩種方法均系基於標准化病人而設計的臨床能力考試方法。

主要優點:可考核范圍廣:包括臨床基本技能,基本操作,醫德醫風等;考試客觀性高(標准化考核表);病人標准化

不足之處:標准化病人和評估者需嚴格訓練,存在標准化病人差異,多站測試內容分離,缺乏完整性,同時費用較高。

(8)葯師培訓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臨床葯師工作職責:

1、參與臨床葯物治療方案設計與實施,協助臨床醫師選葯和合理用葯,使病人不受或減少與用葯有關的損害,提高臨床葯物治療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2、開展葯學信息與咨詢服務,進行用葯教育,宣傳、指導病人安全用葯。

3、進行臨床葯學研究,為提升葯物治療水平提供科學的監測或實驗數據。

4、承擔醫院臨床葯學教育和對葯師、醫師、社區醫師進行培訓,開展患者用葯教育。

臨床葯師的工作內容:

1、深入臨床科室了解葯物應用動態,對葯物臨床應用提出改進意見;

2、參與查房和會診,參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討論,對葯物治療提出建議;

3、進行治療葯物監測,設計個體化給葯方案;

4、指導護士做好葯品請領、保管和正確使用工作;

5、協助臨床醫師做好新葯上市後臨床觀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饋葯物安全信息;

6、提供有關葯物咨詢服務,宣傳合理用葯知識;

7、結合臨床用葯,開展葯物評價和葯物利用研究。

⑨ 中國執業葯師的執業葯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

人事部、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共同負責執業葯師資格考試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由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具體考務工作委託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組織實施。
各地要加強對考務工作的領導,明確職責、互相配合、密切協作。 執業葯師資格考試日期定為每年10月,報名時間定為每年3月。
2013年執業葯師考試日期確定為2013年10月19、20日。 考試科目為:葯學(中葯學)專業知識(一)、葯學(中葯學)專業知識(二)、葯事管理與法規、綜合知識與技能四個科目。
考試科目中,葯事管理與法規、綜合知識與技能兩個科目為執業葯師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從事葯學或中葯學專業工作的人員,可根據從事的本專業工作,選擇葯學專業知識科目(一)、葯學專業知識科目(二)或中葯學專業知識科目(一)、中葯學專業知識科目(二)的考試。
考試分四個半天進行,每個科目考試時間為兩個半小時。 考試以兩年為一個周期,參加全部科目考試的人員須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
參加免試部分科目的人員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應試科目。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評聘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試葯學(或中葯學)專業知識(一)、葯學(或中葯學)專業知識(二)兩個科目,只參加葯事管理與法規、綜合知識與技能兩個科目的考試。
(一)中葯學徒、葯學或中葯學專業中專畢業,連續從事葯學或中葯學專業工作滿20年。
(二)取得葯學、中葯學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連續從事葯學或中葯學專業工作滿15年。 嚴格執行考試考務工作的有關規章制度,做好試卷命題、印刷、發送過程中的保密工作,嚴格考場紀律,嚴禁弄虛作假。對違反規章制度的,按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閱讀全文

與葯師培訓實施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勞務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529
教師隊伍梯次發展培訓方案 瀏覽:768
公司隨手拍攝影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926
公司開年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202
有趣的動手策劃方案 瀏覽:886
設備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613
夏季健身促銷活動 瀏覽:959
北京好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1
2018紀檢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6
2018年餐飲促銷活動案例 瀏覽:549
培訓項目開展實施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 瀏覽:236
幼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12
委員提案培訓方案 瀏覽:534
b2c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架構研究 瀏覽:491
徒步活動策劃方案流程表 瀏覽:386
居委會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858
貴州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 瀏覽:902
電子商務會計影響 瀏覽:898
杭州心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