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在三轉中提升紀檢監察機關履職能力
一、創新為先。紀檢監察機構作為監督部門必須圍繞自己的主業,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全面推進紀檢監察工作理念、工作體制機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創新,進一步探索「監督的再監督」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在監督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工作中,各地各部門把監督工作全程融合到業務工作中去,堅持把權力監管的薄弱環節作為監督重點,前移監督關口,確保權力和監督同步運行,著力打造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體系,在此基礎上有力整合各級紀檢監察、政府督查部門、社會監督資源的力量,構建多層面、全方位的大督查機制,向一切有損黨和群眾切身利益的不良現象說不。推進明查暗訪常態化有助於提高監督力度,拓寬監督范圍,查訪中運用暗訪新技術新手段、增加督查新力量、增強制度的新合力。一是植入新技術,及時配備和更新暗訪攝像器材,拓展明查暗訪的覆蓋面、提高證據的精準度。二是更新查訪力量,除了抽調機關內的精幹力量進行明查暗訪以外,加強各層面的督查力量建設,查訪人員的組成要不定時更新,人員的組合不能一成不變,加大查訪威懾力。三是提高制度實效性和執行力,相關地區和部門之間要形成合力,把制度這張網織牢織密,讓違規違紀現象無所遁形,無縫可鑽。
實現紀檢監察的全面創新,一套完整完善的工作機制不可或缺:一是確立部門協調機制。確立定期的、有本單位、本部門特色的工作例會制度,由分管紀檢監察工作的領導通報日常工作中督查到的問題,各部門負責人就有關「四風」問題問責整改工作進行切實的研究部署。二是形成督查考核機制。堅持全過程監控和目標考核,定期審閱各單位、各部門工作計劃,分階段聽取工作進展匯報,由分管領導對分管工作績效進行點評。將對各部門工作的督查結果及時通報,並作為效能測評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據。三是完善信訪監督管理機制。指定專人負責受理群眾信訪舉報投訴,並根據不同訴求和特點分別採取直辦、轉辦和督辦的方式予以處理。紀檢監察部門對交辦件分類處理,明確時限,明確責任到部門、到人,並嚴格督促各辦理部門將辦理情況按時限回復並定期進行匯總統計並上報。四是優化明查暗訪機制。明查暗訪要嚴格履行相關工作程序和紀律,做到記錄真實、台賬完整,不斷配齊配強軟硬體和人員力量。查訪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報告、及時研究、及時處理。五是強化監督制約機制。綜合運用多種監督形式,逐步改進和完善監督職能,充實監督內容,推進好的工作方法常態化,保證政務公開,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著力健全整改、問責機制,倒逼職能部門依法行政;以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為重點,推進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科學化,創新評議活動,努力實現為民、務實、清廉。
二、履職為重。在三轉後要積極履職,首當其沖必須明確職責定位,紀檢監察部門要聚焦主責、回歸主業,緊緊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監督執紀問責,落實好監督責任,立足「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的定位,按照「防止越位、補上缺位、糾正錯位」的思路開展工作,變「鬍子眉毛一把抓」為「術業有專攻」,變個人作戰為團隊作戰。一是在監督層面上把握好側重點。一方面,可以探索採取領導幹部財產公開、黨委(黨組)重大決策公開等方式,切實強化對同級黨委(黨組)和各級「一把手」、「三重一大」,決策執行情況的監督,進一步促進主體責任落實。另一方面,必須精簡議事協調機構,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主責部門,進一步收縮戰線,明確重點,突出主業。二是在監督方式上要把握好「進與退」。一方面,要主動退出「貼標簽」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在拓寬監督舉報渠道,嚴肅查處違紀行為的曝光、約談、查處、通報措施上做好歸位,在創新監督平台和監督手段如加強輿情監督、建立群眾監督機制上做好進位,使監督執紀更為有力有效。三是在監督環節上要把握好「強與弱」。比如,在「三公」經費控管方面,可以年初通過明確「三公」經費降幅指標、各部門承擔責任的方式來倒監督相關部門,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責成問題單位追究責任,同時追究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
三、自身為本。一是帶頭轉變工作作風。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反對「四風」要求,結合整治重點,以群眾滿意為標准,對工作作風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著重解決工作作風不實、服務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真正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紀檢幹部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紀檢幹部首先堅決不做。要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促進紀檢幹部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二是自覺主動接受監督。堅持「監督力度有多大,被監督力度就有多大」,自覺樹立鐵軍形象。引入外部監督,把自己拿出來「曬一曬」,接受社會檢驗和評價,開門倡廉,通過紀檢監察網路公共服務平台、工作開放日,打造「陽光紀檢」。三是深入開展路線教育。堅持紀檢監察幹部聯系服務企業制度,深入企業一線,在服務企業中錘煉自身作風,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中提升自身形象。按照「在全國有影響、在全省有地位」標准,以實施績效管理、特色工作評選和素質能力提升為平台,激發自身改革創新、爭先進位積極性,提升紀檢監察工作水平,增強紀檢幹部隊伍活力。
⑵ 紀委如何做好三轉工作
紀檢監察機關職責定位,提出了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和強化對黨風政風的執紀監督要求,實際工作中要突出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堅持從嚴治黨,切實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切實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把保持黨的純潔性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將其貫穿到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的各個方面,體現到教育、制度、監督的各個環節,為保持黨的純潔性提供堅強保證。
二是加強監督檢查,全力保證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加強對黨員幹部遵守政治紀律的教育和監督,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圍繞中心工作落實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圍繞生態保護、土地利用等重大決策部署,嚴肅查處污染環境、違規用地等問題,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
三是深化宣傳教育,精心打造特色廉政文化品牌。認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從政道德教育,深入開展示範教育、警示教育和崗位廉政教育。開展廉政公益廣告展播活動。建立完善反腐倡廉輿論引導和宣傳機制,做好網路輿情信息和網路評論工作。大力開展廉政文化「六進」活動。
四是規范權力運行,扎實推進源頭治腐工作。健全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機制。積極推進行政權力、公共服務公開透明運行。進一步提升廉能風險預警防控能力。
五是注重以人為本,集中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堅決整治幹部作風突出問題,努力創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扎實開展專項治理工作,不斷深化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更加註重案件查辦工作,突出查辦案件重點,統籌協調辦案資源,科學落實辦案機制。
⑶ 如何落實企業紀檢監察"三轉"工作
紀檢監察機構進一步轉變職能,轉變方式,轉變作風,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執紀監督職責,是落實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提出的新要求。現階段,我國正處於改革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各種矛盾的集中凸顯期。面對新形勢,如何科學推進紀檢監察機構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成為提高紀檢監察機關的履職能力的關鍵。如何順利在國有企業中實現「三轉」也成為國企紀檢監察幹部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結合國企特徵,接地氣地理解「三轉」
中紀委提出的三轉是面向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的,如何將「三轉」真正落地,就要切實結合國企自身的特點,結合本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特點,焦點,風險點,不能照本宣科,教條地推進本單位「三轉」工作的開展,否則就失去了「三轉」的真正意義。因此要接地氣地認識「三轉」。
一要聚焦主業,強化職能發揮。要通過對外收縮戰線、對內優化重組的方式,集中力量突擊主業。按照「明確要求、牽頭負責、直接相關」的處理原則,全面梳理、精減紀委監察部門牽
收集線索、信訪初核、查辦案件的工作量非常小,有的小單位甚至幾年都無線索可查,紀委、紀檢監察部門查辦案件職責幾乎沒有實現。轉變職能後,實現「再監督、再檢查」後,「沒有必要參加的不參加」、「不該管的交出去」,原來參與主業中的「陣地」要退出來,是否降低了紀委在圍繞單位中心工作中發揮的作用,使紀檢監察工作邊緣化?
2、環境顧慮:一起「轉」才是真的「轉」。「三轉」的根本是轉職能,但僅有紀委「轉」是不夠的,要其他相關部門一起「轉」,才能真正實現職能的轉變,各司其職,發揮其他職能部門的自我監督作用和紀委的再監督作用。長期以來形成的工作習慣不是短時間就能轉變的,如何帶動相關部門一起實現「轉職能」,也是開展「轉職能」的難點問題。
3、風險顧慮:紀委實現「再監督、再檢查」的職能,退出「過程監督」的環節,其他部門自我監督若跟不上,「過程風險」將如何防範,要成為重點考慮的問題。
4、能力顧慮:「三轉」就是改「種別人的地」為「種自己的田」,但是大多數企業中的紀檢監察幹部的工作經驗都是師傅帶或者自己在實踐工作中摸索,或者延續以往的工作經驗,要開展「監督的在監督,檢查的再檢查」,對紀檢監察人員的崗位職責和業務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很多單位紀檢監察隊伍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對實現「三轉」效果有所影響。同時聚焦查案主業之後,很多同志認為,紀檢監察崗位的「天花板」效應更為明顯,紀檢監察幹部職業通道更窄,更難吸引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從事紀檢監察工作,也為隊伍建設提出難題。
三、找准「關鍵點」,推進「三轉」順利實現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進行「三轉」,要結合自身特點,在找準定位、創新方式、強化作風上下功夫,這樣才能紮根企業的土壤中,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1、准確定位,為落實「三轉」夯實基礎
紀檢監察機構在「三轉」中,應著力轉變越位、錯位的職責范疇,在轉變職能中強化職能。要找准職能地位,強化主業意識,突出工作重點,分清責任任務,發揮好「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作用,認真落實各級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和各級紀委的監督責任,釐清各職能部門工作邊界,堅決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把該管的事管住、關好,避免出現「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情況的發生,在實際工作中切實做到「四個改變」。
一是改變原來成立或參加議事協調機構,參與業務部門業務檢查等工作的習慣,運用廉政約談匯報、提出監察建議等方式,履行監察職責,開展監察業務。
二是改變過去沖鋒在前,牽頭主抓的工作思路。堅持「誰主管、誰負責」,把監督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對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承擔監管職能的監督上來,把監察力量從復雜的具體檢查事務中解脫出來。
三是改變過去參與一般性業務的做法,向履職監督轉變,採取問題導向,聚焦腐敗問題、作風問題、紀律問題,集中精力開展監督檢查,防止將監督主體錯位為執行主體。
四是改變過去事前、事中、事後全程參與的做法,把事前、事中的職責交還給業務主管部門,把職能回歸到問責、問廉、問效上來,對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工作失職以及違紀違規問題進行查處,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
⑷ 紀檢監察如何實現三轉,其主要職能定位是什麼,主要有那些職責,如何創行監督方式,實現對本單位領導干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個中心任務,明確職責定位,突出主業主責,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以實實在在的「成績單」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
轉職能:收攏五指攥成拳,理清職責抓主業
2013年,各級黨委不斷推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的主體責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會議多次聽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匯報,審議通過《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和《中央巡視工作2013-2017年規劃》。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各級黨組織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增強。
中央紀委監察部認真履行好黨的紀律檢查和政府行政監察兩項職能。圍繞發揮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作用,對參與的125個議事協調機構進行調整,取消或不再參與各類議事協調機構111個,對確需參加的予以保留,避免出現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職能「越位」「錯位」等問題。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緊跟步伐,對所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進行大幅精簡。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平均減少60%以上。
為進一步將主要精力集中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上,中央紀委監察部對內設機構進行整合優化。委部機關撤銷黨風廉政建設室、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室,新設立黨風政風監督室(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撤銷執法監察室、績效管理監察室,新設立執法和效能監督室,增設第九紀檢監察室和第十紀檢監察室。通過調整,減少了機構重疊和職能交叉,機構設置、人員配置進一步向辦案和監督工作傾斜。各地紀委也紛紛啟動內設機構調整工作,目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辦案人員數占總數的22%。
轉方式:創新方式方法,增強監督實效
中央紀委監察部把查辦案件作為最基礎、最根本的職責,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信訪舉報是發現腐敗問題線索的重要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加強信訪舉報工作,對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強化問題線索全過程管理,研究制定擬立案、初核、暫存、留存和了結五類線索處置方式和標准。嚴格辦案程序,完善和細化側面了解、初核、立案、採取黨內審查措施等各項制度。下發《關於切實加強和規范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通知要求全面清理線索,執行分類處置標准。
對於發現的問題,堅持「快查快辦」,進一步嚴格時限要求、縮短辦案周期,集中力量查清主要違紀事實,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懲治腐敗,積極改進辦案工作模式。
中央八項規定頒布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創新監督方式,約談派駐中央國家機關紀檢組組長、省(區、市)紀委書記,督促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落實。元旦、春節、「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假日是腐敗行為易發多發的節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抓住這些重要節點,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狠剎公款送月餅、賀卡、煙花爆竹、年貨節禮等不正之風,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反對「四風」。對違紀違規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持續通報、曝光查處結果,向全黨釋放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不教而誅謂之虐。在嚴懲腐敗的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抓早抓小」,建立健全早發現、早處置機制,對一般性問題及時教育提醒,充分利用函詢、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等方式,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打招呼早處理,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如,河南省積極開展信訪監督工作,採取信訪談話或發信訪通知書等形式,對被反映對象進行監督。5年來,全省共對21357人實施信訪監督,教育挽救了一大批黨員幹部。為更好地找出「老虎」和「蒼蠅」,中央對巡視工作進行了加強和改進。把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作為巡視主要任務,強調「對重大問題應該發現而沒有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沒有客觀匯報就是瀆職」。強化對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監督,著力發現貪污腐敗、違反八項規定精神、違反政治紀律、違反組織人事工作紀律等四個重點問題。工作中嚴格落實迴避制度,實行巡視組組長、被巡視對象、巡視組與巡視對象關系「三個不固定」,建立巡視組組長庫,一次一授權。加強對巡視成果的運用,將問題線索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對重點線索逐一核實,做到件件有著落。
目前,第一輪巡視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已移交相關部門,第二輪巡視工作正在開展。
轉作風:正人先正己,把自己擺進去
「中央紀委常委會要在加強自身建設方面作出表率,帶頭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頭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在2013年初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王岐山同志對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改進工作作風提出明確要求。
正人先正己。在改進作風過程中,中央紀委監察部始終把自己擺進去,以實際行動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2013年,以中央紀委監察部名義召開的全國性會議只有3個,數量與往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同時,會議活動的規模和時間也得到了嚴格控制,全國紀檢監察系統會員卡專項清退電視電話會議僅用時20分鍾,並且把會直接開到了鄉(鎮)。委部機關公文從原來的41種減少到19種,精簡幅度達54%。機關各單位自有文號從原有的78個精簡到43個,精簡幅度達45%。「雖然會議數量減少了,時間縮短了,但效率更高,內容更充實,更有利於我們提高工作效率」。中央紀委辦公廳一名幹部有感而發。「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中央紀委監察部從機關用水、用電、取暖等小事做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2013年春節前下發《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儉朴舉辦年終總結活動的通知》,機關各單位取消了原定舉辦的總結、聯誼等活動。委部機關會議費下降59%,招待費下降61%,印刷費下降13%。同時,進一步加強外事管理,委部機關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和人次數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38%和26%。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前,全國紀檢監察系統開展了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81萬名專、兼職紀檢監察幹部全部遞交了零持有報告書。其中,中央紀委監察部領導班子成員、在編幹部職工100%填寫了零持有報告書,唱響了教育實踐活動「前奏曲」。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委部領導班子密切聯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認真查擺問題,廣泛聽取意見,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對徵求到的161條意見逐一整改落實。從辦案工作、隊伍建設、後勤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務實管用的規定,推動機關作風建設經常化、規范化。
打鐵還需自身硬。對紀檢監察幹部強化紀律約束,堅決查處紀檢監察系統中存在的違紀違法行為,糾正幹部隊伍中存在的工作漂浮、口大氣粗、衙門習氣、特權思想等現象,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幹部隊伍。圍繞中心工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根據黨章、黨內法規、行政監察法和中央的統一部署,進一步落實「三轉」要求,更好地履職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