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速公路養護安全培訓知識
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養護管理工作做為高速路建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卻處於相對滯後的階段,山東省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全國首位,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就更凸現其重要性,作為一名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者,我根據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談一下在這方面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養護管理的重要作用
1、正確了解及評價公路的運營狀況及服務水平,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養護維修,創建暢、安、舒、美的良好行車環境。
2、預防道路及設施病害的發生,及時修復隨時出現的道路病害及設施損壞,盡可能延長道路及設施的使用壽命,延緩大修周期,降低運營管理成本。
3、發現並及時彌補由於設計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設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較完善的使用及服務功能。
4、減少或杜絕由於道路及設施維護不當給用戶及使用者帶來的意外損害,避免為此引發的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二、高速公路養護的特點
1、養護工作的經常性、及時性
由於我國高速公路既是國家基礎設施又具有收費的特性,因此,必須經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狀態,及時修復損壞部分,保證行車安全、暢通、舒適,以提高運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養護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僅會對道路及其設施本身造成潛在危害,也會對高速行車的駕乘人員構成嚴重生命威脅。
2、高速公路行車密度大、車速快,養護作用具有較大的危險性。
3、養護對象的廣泛性
高速公路的養護對象除道路、橋涵、隧道及其沿線附屬設施之外,還應當包括交通工程設施,監控、通信、照明設施,綠化、環保、園林設施,棚亭建築設施,以及各種生活服務設施等等。這些設施的養護和管理幾乎涵蓋了道橋、建築、園林、機電、光電、機械、計算機等多種專業,形成了一個內容廣泛、互有聯系、缺一不可的綜合養護體系。
4、養護的高成本性、復雜性及科技性
高速公路養護標准較高、機械規模及使用比例較大,成本較高。同時施工工序復雜,並應不斷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技術。
三、高速公路養護原則、方針
高速公路養護必須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方針,堅持「機械化養護為主,防止中斷交通」的原則。同時在養護技術措施中應遵循「調查研究、科技創新、協調發展」的原則。
四、目的和主要任務
採取正確有效的技術措施,提高公路的使用質量,延長公路的使用期限,保持公路及沿線設施的完好狀態。及時維修損壞的路產,達到行車安全、舒適、暢通,以提高公路的運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現今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養護信息化、機械化水平較低。
2、職工總體素質不適應高速公路養護科學化、現代化水平要求。
養護管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普遍較低,一般從事養護的技術人員比例不足30%,掌握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能力差,直接影響了養護的質量和水平。
3、缺乏對高速路總體養護管理狀況的研究、了解。
4、規范建設不完善。
目前還沒有統一的養護管理辦法、技術規范、質量評定標准等,使具體工作內容不統一,標准不一致。
5、內部體制建設不夠完善。
內部關系不理順,工作效率低下,單位內部缺乏活力和競爭力,從而影響到養護工作的總體水平。
六、需要做好的幾點工作
鑒於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使高速公路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日後應做好以下幾點重要工作:
1、加大資金投入,全面提升養護管理信息化、機械化水平,並在工作中合理運用信息管理系統、養護機械設備,提高工作效率。
2、普遍提高養護職工素質,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養護隊伍。可以通過對職工進行教育、培訓等方式,使養護人員經過學習,增加專業技術知識及責任意識,達到高速公路養護對人員的要求。
3、在日常養護工作中多了解、多總結,在實際工作中掌握系統、全面的養護狀況,為養護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4、盡快制定和完善高速公路有關養護管理規范和管理辦法,使養護管理科學化、規范化。
5、加強養護體制內部改革,理順關系,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發展高速公路,必須堅持建、管、養並重原則,不能因等級高、質量好而放鬆正常養護管理。實踐證明,只有科學、嚴格的養護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
㈡ 高速公路票證培訓方案
培訓方案的制定需要明確培訓目標、培訓對象、培訓目的、培訓方式、培訓流程等回,培訓目標答可以制定為短期、長期。培訓對象必須明確,因為針對不同的對象培訓是完全不同的。培訓方式是為了培訓內容而定的,有些培訓可以採用平台培訓法,即學員通過登錄平台,自我進行學習、練習以及最後的考試。當然也可以舉行比賽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進行相關比賽。培訓方式可以選擇是講師講授、老員工經驗傳授、影片觀看、自由討論等等。
E學雲海——高速公路崗位在線學習培訓管理系統
㈢ 淺談如何提升高速公路快速施救效率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逐漸成為我國陸路交通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將來有可能成為陸路交通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也正逐漸被各級機關和社會所關注。高速公路作為國家的經濟大動脈,它的快捷暢通直接關繫到一個地區或者地區之間經濟發展進程。高速公路是全封閉、多車道、具有中央分隔帶、全立體交叉、集中管理、控制出入、多種安全服務設施配套齊全的高標准汽車專用公路。高速、快捷、安全是高速公路的根本,快速施救是確保高速公路安全快捷、有序暢通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高效快捷的施救保通模式?作為一名從事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人員,就此我粗淺的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從道路交通事故方面說說施救的重要性。其一,由於高速公路設置有中央分隔帶後實行單向通行,一般情況下,高速公路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往往是單向事故,對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交警勘查事故現場所需時間都比較短,即使遇到用一般程序處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交警勘查事故現場所需也會盡量縮短,對於事故車輛損害無法移動需要施救撤出事故現場的時間,少則1、2個小時,多則5、6個小時以上,施救的高效、快速直接關繫到撤出事故現場所用時間的長短。其二,高速公路上車輛行駛速度較高,一但車輛發生故障,擺放在高速路上,會給其它車輛行駛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快速的將故障車拖移到安全的地點,消除安全隱患,是高速公路安全快捷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高效快捷的施救模式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把施救部門的准入關 當前施救部門已實行社會化,交警部門僅僅起到通知和現場指揮作用。由於施救部門往往把追求部門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為此,高速公路施救部門作為一支專業化的隊伍,在其准入資格的審核上把關要嚴,應嚴格按照競爭擇優的原則,從單位資質、社會信譽度、風險承受能力、配套軟硬體設施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選擇最具有競爭實力的單位參與此項工作,決不能放任無資質、裝備差、信譽不良、無視安全的小公司、小作坊參與高速公路的施救業務。同時,要求准入的單位嚴格遵守高速公路作業規范,單位內部也要出台相應的安全作業規范。在人員的資質要求上,除了必須具備駕駛技能、熟練的操作技能外,還需掌握車輛維修技術,且經過高速公路安全作業培訓後方可從事這項工作。 二、訓練有素的施救人員、精湛的施救技術、精良的裝備是快速施救的重要保障 高速公路車流量大,車輛發生故障或交通事故,難以移動且妨礙交通的,如果沒有在短時間內將車輛拖離,就會引起車輛滯留甚至造成大規模的交通堵塞,甚至會引發事故,這就要求施救人員在施救過程中,做到「三快」:一是出動快、二是行動快、三是撤離快。施救人員必須具備精湛的施救技術,能夠熟練的運用施救裝備,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拖走故障車或肇事車,救出被困人員。對於短時間能排除故障的,要短時間內排除。為此,對於施救單位和員工,除了要有高標準的准入制度,在源頭上予以把關外,還要注重員工的繼續教育和培訓,使員工能迅速掌握新技術,不斷增強業務水平,以適應高速公路施救的需求。此外,施救單位應該配備精良的施救設備和應急設施,要跟著社會的發展、車輛的變化、不同施救要求及時更新已逐漸老化的設備,購置科技含量更高、裝備齊全、施救能力強的設備(比如拉煤車發生故障或交通事故,需先撥貨後拖、吊車輛的情況,採用挖機或裝載機撥貨就要比人工撥貨快得多),增強實力,提高效率,來保證快速施救。 三、規范社會救援市場,統一監管、加強監督 如今,施救部門已經社會化,高速公路交警部門只是在路面安全上予以監管,在具體業務和單位管理上並沒有介入。根據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關於規范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在尊重當事人自主選擇施救單位基礎上,藉助社會力量,引進市場機制,按照"就近、快捷、安全"的原則,對社會救援單位進行統一規范,提高施救效率。施救部門作為一個社會企業,其最終目的是營利,且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素質距要求也有一定差距,很多員工,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專業素質不高,造成收費高和服務差等問題,社會各界對高速公路施救服務工作不滿意仍然存在。應由地方政府牽頭制定地方性法規,由交管、工商、稅收等多家部門來對其進行統一監管,並向社會布施救服務單位、項目、價格等信息,來規范施救單位的運作。高速交警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地對施救單位的人員裝備配置情況和員工的培訓情況進行檢查,對員工掌握交通安全法規、安全作業規范的程度進行督促,在路面作業過程中,路面執勤交警要對施救人員安全作業規范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於不符合要求及不達標的施救單位,要責令立即改正,對於履次違規操作的員工要建議單位堅決予以辭退。 四、改革勘查施救工作模式 為提高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和救援工作效率,打破過去區域施救工作模式,在高速公路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可能形成嚴重交通堵塞時,由轄區交警支、大隊領導統一指揮調度大、中隊警力共同勘查現場,統一指揮調度各施救單位進行施救。各施救單位要樹立大局觀念,增強協作意識,把高速公路保暢工作作為第一選擇,嚴禁為了各自經濟利益而影響救援工作的正常進行;要按照"誰施救、誰收費"的原則,嚴格依據物價部門的規定進行收費;遇有多車相撞事故時,為節約施救時間,施救時可將事故車輛拖至應急車道、就近服務區、收費站等安全場所暫時存放,並派專人看管,待道路恢復通行時,再將事故車輛拖至轄區交警大隊涉案車輛停放地點停放。轄區交警大、中隊和施救部門要全力配合,快速勘查,快速施救,確保高速公路安全、暢通、有序。 五、建立聯勤聯動制度和規范勤務建設 目前施救單位只滿足於被動地接受高速交警、路政部門指派的施救任務,而沒有主動與交警、路政聯勤聯動,及時為駕駛員排憂解難和排除路面隱患。在接到施救任務後,有的施救人員出現拖拉、消極怠工、貽誤時機等情況,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要解決這些問題,施救單位內部必須加強單位的勤務規范,實行24小時的值班備勤制度,每輛專業施救車,應該配置足夠的工作人員,防止員工超負荷工作。同時,施救單位應將執班備勤點設在收費站口或高速公路的服務區,已確保施救時的快速出動。高速公路交巡警支隊昆玉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