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方案
1. 幼兒教育學
了解現代教育、幼兒教育的新觀念、新思想、新信息,結合我國幼兒教育改革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將理論的闡述和幼兒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結合起來,進行具體分析和指導。
2.幼兒衛生保健學
深入了解並掌握幼兒的解剖生理特點和生長發育規律,幼兒健康評價的方法、常見心理問題的矯治、營養需要及膳食的配製、疾病的預防和護理及意外事故的急救處理等知識,能正確和理解幼兒衛生保健領域存在的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提高學生從事托幼機構保育實際活動的專業素養。
3.幼兒心理學
了解幼兒的認知和言語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幼兒的情緒、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的關系及幼兒的活動心裡。能依據幼兒特點,利用所學相關知識,初步具備幼兒園基層崗位幼兒教師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誠實守信、善於溝通和合作的品質。
4. 幼師英語
根據幼師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特點,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全方位的培養學生,讓學生掌握基本語法知識、語音知識、日常用語,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和綜合閱讀、寫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音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5.幼師英語口語/聽力
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有目的、有計劃的去創造讓幼兒聽的機會,激發幼兒注意傾聽的興趣,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然的英語語言價值大小的重要指標。
6.幼兒英語教學法
了解我國幼兒英語教學的歷史和現狀,知道幼兒英語教學是可行的,明白幼兒英語教學與幼兒英語教學法的關系,了解我國幼兒英語教學法的目標。
7.幼兒園實習指導
理論:了解實習過程與組織管理、保育實習、教育實習的目的、意義,實習全部內容的概括和一般方法。實踐:從幼兒園實習入手,指導學生在實際環境中的實踐,參照國家中級保育員職業資格標准,突出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8.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理論:通過幼兒教育指導的發展、幼兒園課程的發展、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要素以及各領域的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幼兒園最基本的最實用的知識。注重體現新的教育觀念,反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實踐:根據幼兒園課程模式的相關理論及案例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跟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形勢。
9. 幼兒園組織與管理
讓學生了解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內容,掌握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規律,學會用所學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管理問題。結合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為學生今後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10.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實踐
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及興趣,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與開展教科教研活動結合起來,以個個是主人,人人能創造"的教育理念,激發幼兒探索、參與,使環境創設融入教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為一體,成為幼兒展示自我的窗口,通過環境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發展。
② 如何加強全縣幼兒園教師培訓活動
(一)建章立制、組織健全,保障園內師培順利進行為了使師訓工作順利進行,成立師訓工作領導小組,由園長、副園長、中層骨幹組成。園長兼任組長負主責,業務園長負責園本培訓計劃的制訂,課程的開設,培訓的考核,時間、地點的安排。分管後勤的園長其主要職責是做好園本培訓的後勤服務工作,滿足培訓所需要的教材、教育設備等各種物質的需要。
(二)加強師德學習,提高教師道德修養和業務素質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重視教師職業情感的培養。學習教育政策法規,增強法規意識。定期開展師德講座報告會,師德演講會,人生觀、教育觀討論交流會等形式多樣的師德陶冶專題活動,讓老師在體驗性活動中凈化心靈、樹立理想,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每學期撰寫好一篇學習體會文章。
2、繼續開展"為人、為師、為學",講述身邊的師德小故事主題活動。開展"師德論壇"、師德小故事徵文演講、職業道德知識測試、教師規范用語、教師忌語和愛生格言徵集、建立"愛心助學社"等活動。
3、在教職工中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使每位教職工成為創新的主體。
(三)立足園本培訓,堅持研訓教一體化,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1、依託各教研組,開展專題研討,深入實施新課程的實踐探索。
(1)大教研活動,每單周一次(業務園長負責),以"以新課程背景下優質集體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為突破口,聚焦教師的教學實踐,聚焦理念轉化為實踐下的幼兒發展。通過專題培訓、案例分析、實踐研討、專家支持等提高教師對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能力;(2)骨幹研究組活動,每單周一次(科研組長負責),結合課題和主題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和教育反思,為教師提供具體實在的一些教育策略和方法;(3)小教研組活動,每雙周一次(年級組長負責),認真鑽研新教材,保質保量的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在生活、運動、學習、游戲四大領域滲透"新健康"教育,並針對年級組工作實際,認真開展專題研究。
通過學習與實踐,發揮好各教研組的交替互補作用,使園本教研真正成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階梯。
2、加強實踐研究 ,提高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1)以上級教學督導為契機,開展上好一堂優質課的實踐研究。對於怎樣的活動是一節優質的集體活動要進行認真分析和研討,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
(2)創設條件,加強指導,注重管理。盡量滿足各班開展主題活動、音樂、繪畫活動所需的材料、設施。
(3)繼續開展環境創設、早鍛早操評比、區角材料交流、骨幹教師展示、教師論壇等多樣化活動,不斷搭建教師成長和發展的舞台,提高保教質量。
(4)重常規教學管理,經常深入班級,了解幼兒發展和表現,看、聽老師的活動組組織和指導,及時給予教師建議,幫助教師專業成長。
3、實施分層培養,促進不同層次教師的專業發展?骨幹教師培養。加強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工作小組的領導,完善培養計劃、措施、獎勵方法,使在實踐中有成效的教師脫穎而出。
(1)利用我園的名師優勢和骨幹教師資源,帶教園內的部分青年教師,並送部分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學習。
(2)開展骨幹教師"四個一"活動(即每學期一次實踐展示活動、一次專題講座、發表一篇文章、帶教一位青年教師)通過活動,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帶頭、示範、輻射作用。
(3)建立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對骨幹教師的獎勵考核制度。
青年教師培養。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通過分層帶教、分層培訓,強化訓練等形成,促進青年教師成熟發展。
(1)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成長、培訓、培養規劃。
(2)以"師徒結對"的方式,通過傳、幫、帶來加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期末在師傅指導下向全園展示實踐活動一次。
(3)開展青年教師彈、唱、跳、畫、講等教學基本功比賽活動,加快成長步伐。
③ 如何加強幼兒教師培訓力度,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一、加強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首先,幼兒園應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規范教師培訓管理制度,按教師的學歷、年齡、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實踐經驗,分層提出培訓目標。 其次,發揮現有教師的潛能,盤活存量,通過外出學習、教學觀摩等方式,以加快優秀教師的成長,形成名師促名園,名園出名師的良性循環。 再次,還應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提高學歷層次的進修,使其理論水平得到提高。在教學實踐中,可以要求教師互相聽課、說課,特別是對青年教師要給任務,壓擔子,提出「一年像樣,二年出樣,三年榜樣」的工作要求,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二、勇於反思,做個研究型教師 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習,特別是向別人學習,如學習幼教專家的最新教育理論,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學習同行好的教學方法等。在向別人學習的同時,還應學會反思,做一個善於思考的研究型教師。因為教師每天都和幼兒在一起,進行著具體的、豐富的、生動的教育活動,具有豐富的教育感受和經驗,如果因為自身的無心,讓這些經驗就這樣白白流失了,確實很可惜,而如果教師把這些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再用這些理論來指導實踐,完成實踐——理論——再實踐的教育過程,這樣教師不僅在教育思想和理論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而且在專業素質方面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三、採用多種形式,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要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首當其沖地要從教師的教學方面入手,通過教育教學,從而使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 首先,為提高教師的備課能力,體現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幼兒園可採用集體備課、教案檢查、課後評析等方式,有目的地分析討論和設計教法,為全體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 其次,通過說課展示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理論與備課能力。教師不僅要說出教什麼,怎樣教,而且還要說明為什麼這樣做,這就要求教師要潛心鑽研教材,把握重點、難點,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敘述教案的設計過程。 再次,上課是在備課、說課的基礎上進行的實際教學過程,是教師教育觀念、業務水平、專業技能、技巧、教學特色等綜合能力的體現,而評課則應關注教師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所運用的教育方法是否合理,教材內容是否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教學方法是否以幼兒為主體等。另外,幼兒園還可以通過不定點、不定時聽課的形式,督促教師提高教學水平;還可以組織一些業務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不定時、不定班地進行跟蹤聽課,聽完後則提出本節課的不足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促使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水平。教師通過上課、評課、聽課,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如能採取「自評、互相結對子評,一人說課、上課大家評,一人說課、上課專家評」等多種形式,則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以往教師業務學習大多是採用聽讀式,致使個別教師對新的觀念、新的方法聽得很熟,但在實踐中卻不知如何運用。如果將聽讀式的學習方法改變成討論式的學習方法,必將大大提高其學習效率。 總之,要全面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教育能力,還需要幼兒教師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探索和研究,以便成為真正的幼兒教育工作者。
④ 如何設計幼兒園教師培訓方案的設計
一、培訓目的 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專業基本功與教育教學水平,使新教師的專業技能技巧得到鍛煉與提升,能盡快熟悉崗位工作,嫻熟、規范地安排、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豐富實踐工作經驗,快速成長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幼兒教師,特製定以下培訓方案。 二、培訓方式與內容 1、師帶徒:骨幹教師與新教師「一對一」、「一幫一」...結對學習。重點是對新教師進行「如何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指導。 2、集中學習:由骨幹教師組織專業基本功及教材教法、教育理論等方面的培訓。 音樂:學習簡單樂理知識、風琴演奏方法、幼兒園常用律動、樂曲的彈唱等。 美術:學習簡筆畫、色彩的運用、教具製作等。 舞蹈:學習幼兒基本舞步、各民族舞基本動作、小型幼兒舞蹈。 3、個人自學:新教師自學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幼兒園班級管理、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教雜志等內容,並做好筆記,勤於反思積累,多寫心得體會。(每兩周檢查一次,汪先霞) 三、具體安排 1、骨幹教師與新教師結對: 姜帥華——汪先霞* 馮曉霞——金素芳* 江培倫——張 健 * 占 婷——易琴蓮* 唐水香——塗 宏* 何 蘭——梅琴花 * 陳 麗——曹漢霞 * 劉 瑋——周華為 * 陳 靜——曹進軍* 周 婷——劉詠英 * 鄒錦秀——梅琴花* 鄭宏玲——金素芳* 蔡明月——易琴蓮* 註:帶*教師為骨幹教師 2、授課教師: 教材教法、教育理論培訓:汪先霞、梅琴花、金素芳、易琴蓮 音 樂:曹漢霞 美 術: 汪 艾 舞 蹈:周華為 3、時間安排: 第一次(10月第四周):學習一日生活常規與保教人員工作程序(梅琴花) 第二次(11月第一周):音樂 ( 曹漢霞) 第三次(11月第二周):綱要解讀與教材的使用(金素芳、易琴蓮) 第四次(11月第三周):舞蹈 (周華為) 第五次(11月第四周):美術 (汪 艾) 第六次(12月第一周):音樂 ( 曹漢霞) 第七次(12月第二周):舞蹈 (周華為) 第八次(12月第三周):美術 (汪 艾) 第九次(12月第四周):考核 (含基本功、筆試試卷、亮相課) (汪先霞、金素芳、梅琴花、易琴蓮、張健、曹進軍、周華為、劉詠英、王建玲、陳利娟、塗 宏、曹漢霞、汪 艾) 篇二:幼兒園教師培訓方案 為不斷提高我校教育質量,努力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使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化發展程度再上新台階,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自主、多元、實效」為主題,以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為根本,更新培訓理念,完善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模式,豐富培訓內容, 使培訓更具自主性、選擇性和實效性,促進我校師資隊伍向「師德高尚,業務精諶,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培訓目標建立教師培訓領導小組,初建以園本培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積極開展以教師發展需求為著眼點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包括園本培訓、集 中培訓、遠程培訓等。努力探索提高教師培訓活動的實效性,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教有特色」的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提高我校教育質量提供強 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培訓任務 1、本學年在職教師參加專業發展培訓時間平均達到72學時,其中園本培訓24學時。盡量安排每學科不少於10%的教師參加脫產集中培訓。保證每位教師參加培訓時間一般不低於48學時,最高不超過144學時。 2、為完成班主任周期內應參加不少於30學時的專題培訓任務,積極開展班主任專題培訓。 3、按要求組織園長周期內在職提高培訓,完成相應時數。 4、在培訓周期內退休的教師(退休前)每年應參加24學時的園本培訓和不少於24學時的其他短期培訓。 四、培訓內容 1、師德專題培訓。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深入開展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重點的專題培訓活動。 2、教育理論培訓。從教育基礎理論入手,通過專家引領、教育理論專著自學等途徑,主動吸收和借鑒國內外教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最新理論成果,對教師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以提高教育水平。 3、學科實踐培訓。著眼深化素質教育,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充分運用專題教研、等有效形式,幫助教師更好把握理念、駕馭教材,並將其轉化為先進的教學行為。 4、教育科研培訓。引導教師充分認識科研的先導地位,帶領和指導廣大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幫助教師確立基於教育教學實踐的科研課題,同時進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訓。 5、心理健康培訓。推進心理健康培訓,培育德育工作特色。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做好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資格認定上報工作,切實提高心理 健康教育者的專業水平和自我調節保健能力,使廣大教師能運用心理學原理改善教育教學方法,從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有所收獲,取得成就,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 出更大的貢獻。 五、培訓層面 1、全員園級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教育,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技能訓練,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突出課程教材改革對教師知識能力的新要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班主任培訓。按照《中小學幼兒園班主任工作規定》有關要求,圍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等方面內容,提高班主任工作藝術水平,營造和諧班級氛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3、青年教師培訓。繼續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指導青年教師科學制訂並認真執行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積極創設有利於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學術環境。 4、骨幹教師培訓。繼續探索實施「骨幹教師工程」,既要著眼培育市級骨幹教師、名師,又要探索校級骨幹教師培育選拔。把握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原則,為富有潛力的教師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寬專業知識層面、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 5、其他分組培訓。要積極探索並充分發揮各小組的教育培訓功能,促使教師在組內互幫互學、內化成長。 六、培訓形式從加強針對性、注重實效性出發,立足園本資源開發和利用,充分發揮現有教師的作用,堅持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相結合、集中研修與分散自學相結合,通過集中學習﹑專家講座﹑專題培訓、讀書交流﹑樂群講壇、教師沙龍、自我反思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 七、主要策略 1、建立教師培訓機制。幼兒園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分管領導和負責科室,形成專題研究園本培訓工作的良好氛圍。及早開展科 學規劃,明確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與要求,制訂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從提高辦學水平,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與執教能力出發,建 立以園本培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規范管理,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開展。 2、制訂教師成長規劃。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和教師個人實際,指導教師制訂個人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面向全體教師,狠抓青年教師培訓,關注骨幹教師成長,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3、有效開展園本培訓。繼續加強調研力度,使教師教育教學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成為教師討論的熱點,堅持幼兒園組織培訓和自主參與培訓有機結合。開展重 自主,講實效的園本培訓,要求教師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設計的教案,上一堂觀摩課,參加一次論壇,點評一節功課,做好一個博客,撰寫一篇教學論文等。 4、規范運行師徒結對。實施「一年入門,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系列培訓模式,為青年教師成才創造條件。完善崗位設置中全面師徒結對制度,制訂師徒結對計 劃,完成師徒共同成長目標。師徒之間互相聽課,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研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