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課外閱讀推廣方案

課外閱讀推廣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25 07:03:45

❶ 如何開展小學閱讀推廣活動

引言:
小學生正處於人生的起步時期,如一株株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採集。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在談到課外閱讀的作用時曾經說過:「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於老師課堂上講的佔多少,得之於課外閱讀的佔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於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對語文課來說,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最便捷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是要靠長期的大量的積累才能形成的,正如莊子所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並且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閱讀總量應不少於150萬字。要讓學生有大量的積累,必須讓其廣泛地閱讀,不能只滿足於課內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閱讀內容。而要讓學生在課外能廣泛地閱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成為兒童生活中的一種人生體驗,成為他們的一種新的自覺的生活方式。
一、 課外閱讀的概念
閱讀是一個人個體生命的擴展,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應該關注學生內部動力的生成,形成課外閱讀場。同時,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提供適合其閱讀的讀物,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促進孩子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對課外閱讀推崇備至,他曾說過:在小學里,獨立閱讀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道德發展和審美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給教師的建議里》一書中不下百次談到了閱讀,他認為那種只會死讀教科書不會真正閱讀的人,是「不善於思維」的人,是將「受到精神空虛的威脅」,並由此「產生許許多多的災難」的「命運不值得羨慕的」人。我國歷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對閱讀的價值給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指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也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說。的確如此,我們從各種課外書中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跨越時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和各種名人對話。而且,多讀課外書還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也可以這樣說,凡是作文寫得好的同學,都是喜歡課外閱讀的,因為我們可以從課外書中學到一些好詞佳句,可以學到一些寫作的方法,可以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當然,讀課外書的好處還有好多,我想喜歡課外閱讀的同學都能深切地體會到。
三、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小學生都喜歡課外書,但主動閱讀的卻很少。每周兩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已經算較多的,並且這些課外讀物大多是與語文教材相配套的《自讀課本》或父母選定的作文指導之類的書。學生對這類書興趣不大,大多是應老師或家長要求才去看,也沒有認真仔細的看,讀書筆記自然也沒寫。這是讓學生為完成任務而讀書,這樣讀書有何樂可談?雖然部分家庭有與教材無關的課外書,但書的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書的質量不高,使學生收獲較少,學生自身素質不利提高。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誘惑讓學生沉迷於網路,根本無心於讀書。這些必然導致小學生知識面狹窄,學習或閱讀的興趣下降,最終導致無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嚴重點會誤人子弟。
四、指導小學生搞好語文課外閱讀的方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在當今信息量激增的社會里,讓學生學會搜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較強的課外閱讀能力至觀重要。那麼該如何指導小學生搞好語文課外閱讀呢?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需求的內驅力,只有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已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激發學生興趣:
1 、榜樣激勵。榜樣能使學生產生看齊的向上心理。平時,老師可以有意地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學家高爾基、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老舍、葉聖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樹立典型來激勵學生,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只有多讀書,肯讀書,才能有較高的閱讀能力,鼓勵學生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無窮無盡的語言營養,精神食糧。
2 、賞析片段,激發興趣。教師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聲有色地向學生朗讀,或介紹文章的開頭、結尾,來激發學生對文章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有興趣主動的把該篇文章閱讀完。
3 、活動激趣。開展與課外閱讀有關的活動,在有趣、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可以開展與課內閱讀有關的收集活動,以課外促課內,相得益彰,體驗收獲的喜悅。還可以定期舉辦各類主題競賽,如故事大王賽、詩王競賽、手抄報賽、成語接龍賽,.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二)做好讀物推薦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正確合理的選擇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確的運用閱讀方法,做好讀書筆記,課外閱讀才有效率,才有收獲。由於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課外書包羅萬象,良莠不齊,並不都適合學生閱讀。作為教師,必須做好帶頭作用,平時就要多積累,老師的知識面豐富,就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推薦工作。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所以教師不光要熟知圖書內容,更要加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書時才會游刃有餘。在讀物推薦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途徑向學生推薦書籍:
1、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推薦讀物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如上完了《卡羅納》,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愛的教育》,學習了《景陽岡》,可以向學生推薦《水滸傳》。
2、推薦與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小學六年,跨度較大。我們推薦讀物時,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每一級段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提供書籍名單。如:三、四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識字量比較豐富,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我們就可以向他們推薦《格林童話》、《兒童科幻小說》、《十萬個為什麼》、等書籍。
3、推薦與習作要求相關的文章:習作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大量的閱讀可以為習作作鋪墊。如學習《新的跨越》,明確了消息的寫法,動員學生閱讀報刊上的新聞報道,進一步明確報道的寫法,為習作《寫板報稿》打下基礎。
4、從時空結構上推薦有關內容:在實踐中,大膽地將報紙、雜志、小說、影視、廣告、標語等語文信息引入課堂,豐富深化教材內容。教師授課的時候盡量多講些書本上沒有的內容,但又與課文有點聯系的內容,並告之學生是在哪個地方看到的。讓學生懂得老師所知的知識也是通過各個渠道閱讀得來的。從而讓學生關注各方面的信息,等到機會展示,讓老師刮目相看。
(三)教學生如何閱讀
閱讀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千篇一律的方法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教師應根據文本的特點,給學生傳授最為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以提高閱讀效果。根據相關資料我認為閱讀四字訣是:一「想」、二「畫」、三「寫」、四「讀」。
1、想,即想像。學生的想像力非常的豐富,無論讀什麼樣的文章,甚至是一個小故事、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讀後讓學生養成閉上眼睛想一想的習慣,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畫,即勾畫和繪畫。就是邊讀邊按要求畫出有關內容,或邊讀邊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加深理解,根據閱讀內容,描繪出表述的物象。如學習古詩只要藉助繪畫,效果更佳。
3、寫,即仿寫和摘記。就是照某個精彩片斷或句子仿寫一下,以加深理解;邊讀邊記文中的佳詞佳句,不斷積累素材,以後寫作文才有詞可寫。
4、讀,即精讀。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讀這類文章時要熟讀精思,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和作者同悲同喜同愛同恨,讀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四)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類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詞好句,科學珍聞,生活常識等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啟迪思維,陶冶情操。提綱型:在讀過一本讀物後,把其中的要點或基本內容提綱挈領寫下來,掌握讀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路,從中學習表達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讀完一本讀物後,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及感想和體會,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像型:主要是續編故事,改寫故事,發展聯想和想像能力,從而培養創新思維。「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應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我們要通過提示範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
(五)鞏固和擴大閱讀效果。
1、辦班級圖書角。 讓學生走近圖書,讓圖書靠近學生。我號召學生和自己一起把自己家裡的好書捐獻到班級圖書角,讓學生有書可讀。規模不大的圖書角可以為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課外閱讀園地,創設課外閱讀環境。成立專門的圖書管理員,制定嚴格的借閱制度。
2、建立讀書興趣小組 。 組織一部分平時在課外閱讀中表現較突出,取得效果較好的學生,建立讀書興趣小組,通過興趣小組的活動進一步提高閱讀水平和動用知識的能力,再讓這部分學生到自己的班級中帶動其他同學,使班級的整體閱讀水平有所提高。
3、創辦班級「百草園」讀書交流展示角,學生可以自由

❷ 急求大學生讀書節活動方案(主要是活動)

本學期《讀書論道會》安排
《讀書論道會》的主旨是能夠讓咱們系的同學們通過讀書活動,激發讀書熱情,使同學們養成愛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通過讀書能使我們的在校生活更加充實,也可以增加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這對於同學們平常學習專業知識也有一定的幫助,也能使同學們學習到專業課之外的一些知識,這對於同學們未來也有很大的幫助。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還能帶給你許多重要的好處。
多讀書,可以讓你覺得有許多的寫作靈感。可以讓你在寫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往往可以運用一些書中的好詞好句和生活哲理。讓別人覺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讀書,可以讓你全身都有禮節。俗話說:「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讓別人看出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答禮,頗有風度。
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增長了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了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向。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多讀書,可以讓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對困難。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出了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里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實的基礎!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這也是學校以及系裡老師所希望看到的。
一.《讀書論道會》活動原則:
1、 教育性原則。通過大量閱讀,增長同學們的知識,開闊同學們的視野,陶冶同學們的身心,培養同學們的文學素養,並在閱讀中感悟真善美的真諦。
2、 活動性原則。把閱讀與活動相結合,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課外閱讀興趣,把學生從繁重的專業課中解脫出來,增長他們的才幹,努力達到樂學善教的境地。
3、 指導性原則。重視對讀物的推薦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幫助同學們積累知識,主動接受教育。
二.《讀書論道會》活動安排:
1、 繼續遵循之前的時間,把活動定在每周四的晚自習。
2、 每周的活動主題都要在之前制定好,做到有目的、有方向的讀書和學習。
3、 在活動中,添加一些娛樂性元素,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讀書論道會》活動是有趣味的,是不單調不枯燥的,這樣能夠使知識性與趣味性同在。
4、 讀書不僅要讀課外書,也要讀專業書,所以選一些時間,組織同學們閱讀自己的專業書,讓大家樹立先把專業知識學好的思想。
5、 拓展閱讀方式,脫離單一的閱讀書本的方式,開展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閱讀等多彩閱讀方式。
6、 發揮專業優勢,以PPT、Flash等方式製作演講動畫,讓大家交流讀書感受的同時,鞏固專業技能。
7、 鼓勵同學們自己在圖書館借書,組織論道會會員去圖書館借書看書。
8、 在四月二十三號「世界讀書日」舉辦活動,主題圍繞「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用處在哪裡」等活動。
9、 鼓勵同學們將私有藏書或愛看的書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讀書心得,促進會員們之間的交流。
10、 為了實現與現實接軌,推薦同學們把自己的讀書心得和讀書體會發到網上,這樣能夠提高我們《讀書論道會》的影響力,使更多的參與進來,帶動周邊人養成讀書好習慣。
11、 定期舉辦演講或朗誦比賽或者開展「背詩大王」、「讀書小博士」、「閱讀明星」、「讀書小狀元」以及「讀書活動先進個人」等多種評選活動。
附錄:,對於表現比較好的同學進行獎勵。
12、 將會員分為小組形式,以後各種活動均已小組為代表。
13、每位學生要有「讀書摘抄本」,記錄自己在讀書時學到的好詞好句以及讀書心得。
14、舉行讀書徵文比賽:徵文形式可以是書評,可以是讀後感,也可以敘述讀書過程中發生的小故事(這個可以在全系推廣,讓大家都到讀書會上說出自己關於讀書的事)。
15、與圖書館方面聯系,安排同學們集體去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學習閱覽書籍。
《讀書論道會》精神及文化:
我們系的《讀書論道會》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取得了很多成效和收獲,讓同學們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系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
1、 通過讀書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大力促進學生知識的更新、思維的活躍、綜合素質的提高。1、
2、 通過讀書活動,推進書香院系、書香校園建設,在信息系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不斷提升我系的辦學品位。
3、 通過讀書活動,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使學生養成愛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組織讀書活動也是為了擴大學生閱讀量,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活躍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每一位學生與書為伴,養成愛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並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

❸ 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1、激起需要,形成興趣
需要是對事物的慾望或要求。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版興趣是在需要的權基礎上,通過課外閱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
2、優化環境,激發興趣。
良好的閱讀環境,能夠充分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3、加強指導,培養興趣。
無意注意是小學生的主要特徵。
4、開展活動,鞏固興趣。

❹ 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計劃實施方案

語文老師在努力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使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習慣,讓學生從廣闊的課外閱讀中吸取營養,使語文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定基礎。下面就談些看法與建議。
一、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
要想讓學生樂於讀,自願讀,把課外閱讀作為自己學習生活需要的一部分,才能使其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1、營造氛圍
優雅的校園讀書氛圍是學生喜愛讀書的前提。要讓每個角落、每一面牆壁都成為學生讀書、學習的地方,隨時都可以讓學生自由、快樂地接受書香的感染。比如,在教學樓走廊用玻璃鑲嵌上名人名言、科學家的故事、成語故事等,還有班級牆報,圍繞「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天空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來設計文化用語,而且內容可每周更換,使校園里洋溢著濃濃的書香氛圍。
2、開展活動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最大的功效就在於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引導學生持之以恆,堅持閱讀。除此以外,課外閱讀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互相交流閱讀心得,進行合作式的閱讀。
讀書交流活動的形式豐富多彩,可以是專題性的活動,如朗誦會、故事會;也可以結合校園文化的建設來舉行,以發揮閱讀活動的綜合效應,如語文節、校園童話節、團員讀書讀報活動等。每學期一次的故事會,評選出故事大王;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評選最佳讀書筆記或優秀小讀者。在班級布置一個讀書心得展示台,交流讀書體會等。通過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使他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
二、加強學習指導,提高閱讀效率
閱讀是一種生命行為,是一種生存狀態,教師在閱讀指導時,應著重引導學生學會選擇,以好書為師友;學會思考,讀而不思則惘;學會吸收,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隨時提筆在手,及時地畫一畫精彩處,摘一摘精美句,寫一寫批註、評點或讀後感的好習慣;學會運用,就是要讀而有記,讀而有思,讀而有疑,讀而有悟,讀而致用,讓閱讀成為知識的發酵劑,成為靈魂的營養液,讓人生變得更加精靈、智慧、美麗、高尚。為了保證閱讀的效率,具體要做好兩件事:
1、固定課外閱讀時間。
這是保證課外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比如,學生在校的集中閱讀時間可以是早晨上課前及早讀課,或是下午的課外閱讀時間,每班學生在學校規定集中閱讀時間內,都要有一名教師在班內伴讀,幫助學生解疑釋難,維持閱讀秩序。為了擴展讀書空間,學校最好在學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學生家長介紹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學校的閱讀計劃,要求家長為學生創設優良的讀書環境。通過學校與家庭的一般化的運作,學生有書可讀,天天可讀,閱讀習慣才能逐步得到培養。
2、開設閱讀指導課。
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閱讀時的盲目性、隨意性,讓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一些常用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周或每兩周必須從語文課中擠出一節作為課外閱讀指導課。
閱讀指導課一般要做:
⑴、推薦優秀讀物。根據學生閱讀能力和基礎,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向學生推薦各種有益的課外讀物。
⑵、讀書方法指導。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應注重教會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指導內容包括:怎樣選擇書籍,怎樣閱讀一本書,如何做內容摘要,怎樣在書上批註,怎樣寫讀書筆記、讀後感,利用「閱讀參考資料」閱讀,從而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要指導學生做「讀書卡」。在閱讀中,見到特別欣賞的語言片斷,有了臨時觸發的感想,都應記錄下來,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⑶、優秀讀物欣賞。讓學生把閱讀的書籍中自己最喜歡、最感興趣的部分通過表情朗讀、配樂朗誦、背誦片斷、格言及表演等方式表達出來,使大家在進一步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鑒賞,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❺ 如何在中學生中開展閱讀活動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及所要解決的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認為,影響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因素是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和質量,學生的閱讀僅局限於課內教學時間,而學生課外閱讀幾乎一片空白。其原因關鍵在於學生沒有閱讀的興趣,閱讀習慣是在學校養成的,而學校的讀書,屬語文科最為需要,因為語文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學生一生發展奠定寬厚的文化根基,為學生人文素質的形成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但由於某些學生的父母認為學生在學校能把課本讀好就不錯了。學生自然是課外閱讀量少,知識面過於封閉、狹窄、單一,習作上常是畏難情緒重,且內容單調、乾巴,無真情實感。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深層次思考,反復琢磨,由於我們一直從事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最終將課題鎖定為《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研究》。
(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解決小學生的老師、家長對課外閱讀無用論觀點的轉變,並能師生共讀、親子共讀。
2、解決針對學生閱讀方面條件的局限性,制定相應的讀書方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3、培養學生選擇優良書籍的能力及有效的閱讀方法。以確保學生小學階段不少於145萬字的課外閱讀量。
三、課題的界定和依據
(一)課題的界定
課外閱讀:課外,學校上課以外的時間。閱讀,看(書報等)並領會其內容。本課題課外閱讀就是指學生利用教學作息時間以外進行的一種自主性閱讀行為。從本質上說,一切的語文改革都應當指向大量閱讀,因為只有當學生的閱讀量上去了,語言積累才能成為現實,只有具備了豐厚的語言文字積累,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才有基礎。
調查與對策:本課題主要採用的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分析學生課外閱讀情況,並根據不同的原因制定相應對策。

閱讀全文

與課外閱讀推廣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培訓方案 瀏覽:695
新疆乾果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761
中專市場營銷專業技能 瀏覽:652
幼兒園青年教師學期培訓方案 瀏覽:678
滅火器的使用培訓方案 瀏覽:851
酒店謝師宴促銷方案 瀏覽:324
教育培訓立項報告方案 瀏覽:136
簡述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瀏覽:223
永恆印記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688
2014北京電子商務大會 瀏覽:418
信息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48
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哪個專業好 瀏覽:592
銀行企業客戶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32
工廠開業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539
電子商務產業優惠政策 瀏覽:138
幼兒園新學期家長策劃方案 瀏覽:218
業務交流培訓會方案 瀏覽:586
教師普通話培訓達標實施方案 瀏覽:50
美麗說網路營銷策劃 瀏覽:669
賓士最新促銷活動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