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企業分銷渠道策劃方案

企業分銷渠道策劃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18 03:12:37

⑴ 渠道分銷的設計方案

企業在選擇自身渠道類型時要進行一定的設計和規劃,綜合考慮市場、產品、企業自身、中版間商、環境等因素權,可借鑒行業內標桿企業渠道設計與規劃經驗,也應結合自身優勢創新渠道模式。目前常見的分銷渠道類型有以下幾種:直銷——廠家直接到消費者。比如雅芳、安利、完美等產品就是採用這種分銷類型。區域代理制——按照地域、區域設置各級代理商,如區域代理(華南、華北)→省級代理→市級代理→縣/鎮級代理。品牌加盟制——按照區域及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由公司總部根據品牌運營發展需要發展加盟商,也會有部分直屬總部經營的直營店。比如KFC、McDonald's等。網路分銷方式——利用網路平台廣泛的受眾群和快速傳播能力,由廠家直接或者經由分銷商和終端用戶建立業務關系的方式。比如,我們常講的B2B、B2C、C2C就是利用網路建立起來的分銷模式。廠家渠道自建式——由生產廠家在主要大中型城市建立起自己的分銷渠道,渠道人員隸屬工廠總部,甚至包括建立起全部直營的專賣店網路。

⑵ 分銷渠道設計的步驟有哪些

一、確定渠道模式。

企業分銷渠道設計首先是要決定採取什麼類型的分銷渠道,是派推銷人員上門推銷或以其他方式自銷,還是通過中間商分銷。如果決定中間商分銷,還要進一步決定選用什麼類型和規模的中間商。

二、確定中間商的數目

即決定渠道的寬度。這主要取決於產品本身的特點,市場容 量的大小和需求面的寬窄。通常有三種可供選擇的形式。

1、密集性分銷。運用盡可能多的中間商分銷,使渠道盡可能加寬。消費品中的便利品(卷煙、火柴、肥皂等)和工業用品中的標准件,通用小工具等,適於採取這種分銷形式,以提供購買上的最大便利。

2、獨家分銷。在一定地區內只選定一家中間商經銷或代理,實行獨家經營。獨家分銷是最極端的形式,是最窄的分銷渠道,通常只對某些技術性強的耐用消費品或名牌貨適用。

獨家分銷對生產者的好處是,有利於控制中間商,提高他們的經營水平,也有利於加強產品形象,增加利潤。但這種形式有一定風險,如果這一家中間商經營不善或發生意外情況,生產者就要蒙受損失。

3、選擇性分銷。這是介乎上述兩種形式之間的分銷形式,即有條件地精選幾家中間商進行經營。這種形式對所有各類產品都適用,它比獨家分銷面寬,有利於擴大銷路,開拓市場,展開競爭;

比密集性分銷又節省費用,較易於控制,不必分散太多的精力。有條件地選擇中間商。還有助於加強彼此之間的了解和聯系,使被選中的中間商願意努力提高推銷水平。因此,這種分銷形式效果較好。

4、復合式分銷。生產者通過多條渠道將相同的產品銷售給不同的市場和相同的市場。這種分銷策略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三、規定渠道成員彼此的權利和責任。

在確定了渠道的長度和寬度之後,企業還要規定出與中間商彼此之間的權利和責任,如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中間商和不同的購買量給予不同的價格折扣,提供質量保證和跌價保證,以促使中間商積極進貨。

還要規定交貨和結算條件,以及規定彼此為對方提供哪些服務,如產方提供零配件,代培技術人員,協助促銷;銷方提供市場信息和各種業務統計資料。在生產者同中間商簽約時應包括以上內容。

(2)企業分銷渠道策劃方案擴展閱讀

設計渠道一般包括分析服務產出水平、確定渠道目標、確定渠道結構方案和評估主要渠道方案四個方面。

一、分析服務產出水平

渠道服務產出水平是指渠道策略對顧客購買商品和服務問題的解決程度。

影響渠道服務產出水平的有五項:

1、購買批量,是指顧客每次購買商品的數量。

2、等候時間,是指顧客在訂貨或現場決定購買後,一直到拿到貨物的平均等待時間。

3、便利程度,是指分銷渠道為顧客購買商品提供的方便程度。

4、選擇范圍,是指分銷渠道提供給顧客的商品花色品種數量。

5、售後服務,是指分銷渠道為顧客提供的各種附加服務,包括信貸、送貨、安裝、維修等內容。

二、確定渠道目標與限制

渠道設計的中心環節是確定達到目標市場的最佳途徑。渠道目標應表述為企業預期達到的顧客服務水平(何時、何處、如何對目標顧客提供產品和實現服務)以及中間商應執行的職能。無論是創建渠道,還是對原有渠道進行變更,設計者都必須將企業的渠道設計目標明確地列示出來。

三、確定渠道結構方案

有效的渠道設計應該以確定企業所要達到的市場為起點,沒有任何一種渠道可以適應所有的企業、所有的產品,盡管是性質相近,甚至是同一種產品,有時也不得不採用迥然不同的分銷渠道。

1、影響渠道結構的主要因素

市場因素,渠道設計深受市場特性的影響。

產品因素,產品因素是影響渠道結構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企業因素,企業在選擇分銷渠道時,還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狀況。

2、設計渠道結構方案

明確了企業的渠道目標和影響因素後,企業就可以設計幾種渠道方案以備選擇。一個渠道選擇方案包括三方面的要素,即渠道的長度策略、渠道的寬度策略和商業中介結構的類型。

四、評估主要渠道方案

評估主要渠道方案的任務,是解決在那些看起來都可行的渠道結構方案中,選擇出最能滿足企業長期營銷目標的渠道結構方案。因此,必須運用一定的標准對渠道進行全面評價。其中常用的有經濟性、可控制性、和適應性三方面的標准。

1、經濟性標准,企業的最終目的在於獲取最佳經濟效益,因此,經濟效益方面主要考慮的是每一條渠道的銷售額與成本的關系。

2、控製程度,企業對渠道的控制力方面,自銷當然比利用銷售代理更有利。

3、適應性,市場需求和由此產生的各個方面的變化,要求企業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⑶ 企業分銷渠道的設計步驟

1.確定渠道目標
2。設計各主要渠道交替方案
3。評估選擇分銷方案
評估標准1。經濟性標准(最重要)
2。可控性標准
3。適應性標准

⑷ 企業的網路營銷渠道規劃方案運行

給你一個實例,自己套一下:

下面的供你參考:

營銷策劃方案樣本

一、 封面:方案名稱/方案製作者 ××××全程營銷方案 ×××製作二、 方案目錄將方案中的主要項目列出。三、 方案內容(一) 企劃客體環境 1、 企劃客體宏觀環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 2、 當地企劃客體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技術環境、自然環境、人口環境)。 3、 上述環境現狀及趨勢所提供的機會與威脅。(二) 競爭對手基本情況 1、 競爭對手概況:過往銷售情況、市場佔有率、銷售額、利潤等經濟指標。 2、 銷售理念及文化:公司哲學、共同價值觀、經營方針、經營風格、企業使命、目標。 3、 策劃項目概況。(三) 市場分析 1、 市場調查 2、 市場研究:研究題目、研究方法、研究結果(數據、圖表)。 3、 市場規劃。 4、 市場特性。 5、 競爭對手排隊——上位、同位、下位競爭對手(以市場佔有率或銷售額為依據)。 6、 競爭格局辨認——是否形成市場領導者、挑戰者、追隨者、補缺者。 7、 主要競爭對手的市場表現、營銷方案、競爭策略、競爭優勢。 8、 本項目的營銷機會。 9、 周邊同類項目市場分析(特定區域行業市場規模及其趨勢、特定區域行業市場結構、特定區域行業市場環境形勢)。 10、周邊同類企劃客體分布圖 11、項目綜合市場分析(該行業市場佔有率、銷售額等行業市場統計數據)。 12、項目優劣勢分析(總體上的優勢與劣勢;在市場營銷方面的優勢與劣勢。在市場營銷上做得最好的與做得最不好的方面,在市場營銷上最擅長、最成功的方面或領域。) 13、市場機會點與障礙點(四) 項目定位 1、 項目定位點及理論支持 2、 項目訴求及理論支持(五) 市場定位 1、 主市場(目標市場)定位及理論支持點 2、 副市場(輔助市場)定位及理論支持點(六) 業主情況 1、 業主分類/分布。 2、 業主特點(這些業主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怎樣生活、怎樣接受該服務及相關服務?) 3、 有多少業主? 4、 業主消費行為/心理(為什麼裝修,在裝修過程中尋求何特性?裝修過程,裝修前的影響因素)。 5、 裝修誘因的設置。(七) 營銷活動的開展 1、 營銷活動的目標。 2、 目標市場。 3、 面臨問題。 4、 競爭策略、競爭優勢、核心能力。 5、 營銷定位(區別性競爭差異點的確定)。(八) 營銷策略 1、 企劃策略:(1) 企劃概念;(2) 品牌與包裝規劃。 2、 價格策略:(1) 定價思路與價格確定方法;(2) 價格政策;(3) 價格體系的管理。 3、 渠道策略:(1) 渠道的選擇;(2) 渠道體系建設/管理;(3) 渠道支持與合作;(4) 渠道沖突管理。 4、 促銷策略:(1) 促銷總體思路;(2) 促銷手段/方法選擇;(3) 促銷概念與主題;(4) 促銷對象『 (5) 促銷方案/計劃原件、廣告計劃、廣告策略、廣告腳本;(6) 促銷活動過程;(7) 促銷活動效果;(8) 促銷費用。 5、 企劃活動開展策略(1) 活動時機(2) 應對措施(3) 效果預測(九) 營銷/銷售管理 1、 營銷/銷售計劃管理。 2、 營銷/銷售組織管理:(1) 組織職能、職務職責、工作程序;(2) 人員招聘、培訓、考核、報酬;(3) 銷售區域管理;(4) 營銷/銷售人員的激勵、督導、領導。 3、 營銷/銷售活動的控制:(1) 財務控制;(2) 商品控制;(3) 人員控制;(4) 營銷/業務活動控制;(5) 營銷/業務活動控制指標、方法以及使用表格。(十) 銷售服務 1、 服務理念、口號、方針、目標。 2、 服務承諾、措施。 3、 服務體系(組織結構、職責、程序、過程、資源)。 4、 服務質量標准及控制方法。(十一) 總體費用預算(十二) 效果評估

⑸ 求一份某企業營銷策劃書

蘭曉華談理財,窮人與富人六大不同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貧窮的人嗎?如果是,你是否想過改變自己的現狀,從現在起積累自己的財富,邁向富人的行列?讀讀以下的這些理財哲學,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香港商報傳媒首席品牌官著名網路營銷專家蘭曉華認為人窮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觀念,命運里缺的是選擇,骨子裡缺的是勇氣,肚子里缺的是知識,事業上缺的是毅力,行動上缺的是改變。每個理財致富的人,只不過是養成了一般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即投資理財的能力。如此,那些令人困擾的貧富問題就有了「基本標准」的答案:一個人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賺了多少,也非一味開源節流,而是取決於如何理財。這便是致富的關鍵。
蘭曉華老師認為通過改變你的觀念,你也可以掌握窮變富的哲理邁向富人行列,蘭曉華老師認為有窮人與富人有六大生活法則不同:

第一法則,貧窮者的財富只有大腦
人與人之間在智力和體力上的差異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大,一件事這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樣,往往是一些細節的功夫,決定著完成的質量。
假如一個恃才傲物的職員得不到老闆的賞識,他只是簡單地把原因歸結為不會溜須拍馬,那就太片面了。老闆固然不喜歡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價值。同樣,假如你第一次去辦營業執照,就和辦證的人吵得不可開交,可以肯定,你開的那個小店永遠只能是個小店,做大很難。這樣的心態,別說投資,連日常理財都難做好。
很多投資說到底是一種賭博,賭的就是將來的收益大於現在的投入。投資是件風險極大的事,錢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
貧窮者是個弱勢群體,從來沒把握過局勢,很多時候連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說影響別人。貧窮者投資,缺的不僅僅是錢,而是行動的勇氣、思想的智慧與財商的動機。
貧窮者最寶貴的資源是什麼?蘭曉華老師認為不是有限的那一點點存款,也不是身強力壯,而是大腦,以前總說思想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思想不僅是精神財富,還可以是物質化的有形財富。一個思想可能催生一個產業,也可能讓一種經營活動產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蘭曉華財富哲學: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差別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裝著經營知識、理財性格與資本思想的大腦。

第二法則,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
假如有兩個人,每個人都有100元,第一個人用100元買了50雙拖鞋,拿到地攤上每雙賣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個人,每個月領取100元生活補貼,全部用來買大米和油鹽。同樣是100元,前一個100元通過經營增值了,成為資本,前一個人肯定成為富人。後一個100元在價值上沒有任何改變,只不過是一筆生活費用。
蘭老師認為貧窮者的可悲就在於,他的錢很難由生活費用變成資本,更沒有資本意識和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所以,貧窮者就只能一直窮下去。
蘭曉華財富哲學: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動力,只有對財富充滿渴望,而且在投資過程中享受到賺錢樂趣的人,才有可能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同時,積累資本意識與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獲得最後的成功。

第三法則,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有一位偉人的話,大意是一個人的價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會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貢獻多少。相比之下,按勞分配並不是按你的勞動量來分配,而是要你生產出更多的價值。只要你願意,你勞動的能力越強,創造的價值越多,就越可能獲得高的收入。多勞多得的根本是質而不是量,貧窮者最根本的投資是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蘭曉華財富哲學:說到資本家,貧窮者就聯想到那些剝削工人剩餘勞動價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種抵觸。實際上,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當資本家,資本市場是向每一個人開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第四法則、勿以運氣為貧窮開脫
關於資本的故事每個人都聽過不少。比如某個美國老太太,買了100股可口可樂股票,壓了幾十年,成了千萬富翁;某位中國老太太,捂了10年深發展(000001,股吧)原始股,也成了超級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頭笨腦,居然一彎腰就撿了一個金娃娃。
從理論上講,美國老太和中國老太的投資都是成功的,但對更多的人而言,卻很難有什麼推廣價值。兩個老太憑什麼能夠堅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堅定的信心,而是什麼都不懂,要麼是壓在箱底忘在腦後了,要麼是運氣的因素。貧窮者把很多事情都歸於運氣。因為只有運氣是最好的借口,可以為自己的貧窮開脫。「運氣不好」是所有失敗者的療傷良葯。
蘭曉華財富哲學:在商品經濟時代,人人都會有運氣,不勞而獲不僅是可恥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之所以有權獲得收入,是因為他為社會生產出了產品,社會才給了他的回報

第五法則,最初幾年困難最大
其實,貧窮者要變成富人,最大的困難是最初幾年。蘭曉華財富學中有一則財富定律:對於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如果第一個百萬花費了10年時間,那麼,從100萬元到1000萬元,也許只需5年,再從1000萬元到1億元,只需要3年就足夠了。
這一財富定律告訴我們:因為你已有豐富的經驗和啟動的資金,就像汽車已經跑起來,速度已經加上去,只需輕輕踩下油門,車就會疾駛如飛。開頭的5年可能是最艱苦的日子,接下來會越來越有樂趣,且越來越容易。
蘭曉華財富哲學:貧窮者不僅沒有資本,更可悲的是沒有資本意識,沒有經營資本的經驗和技巧。貧窮者的錢如不是資本,也就只能一直窮下去。

第六法則,教育是最大投資
學歷只是一般教育的證明,學校里學到的只是一些綜合性的基礎知識,人一輩子都需要重新學習。有一篇報道,江蘇省2003年高學歷者人均年收入超過11萬元,小學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經濟收入的懸殊,已經造成實際上的高低貴賤。在當今社會,要想過上稍稍像樣一點的生活,就必須有一個高學歷。
蘭曉華財富哲學:教育是最大的投資,對很多貧窮者來說,他們的命運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的。因為貧困不是一種罪過,但貧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惡果。

⑹ 如何進行分銷渠道設計

怎樣進行分銷渠道設計

市場環境特別是終端市場發生了重大變革的環境下,我們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新的渠道模式。
筆者認為,中國市場新渠道模式的發展將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系統與規范

未來渠道建設的基礎

目前中國分銷渠道的管理體繫上存在六大問題:
一是渠道費用過大,
導致渠道成員利潤減少;
二是賒銷帶來的拖賬和死賬問題;
三是由於渠道促銷和返利帶來的地區串貨問題;
四是渠道
成員之間的過度、
無序競爭帶來的市場秩序混亂;
五是零售超市、
連鎖化發展帶來復雜的零
售終端管理問題;六是各級經銷商開發市場、推廣新產品缺乏積極性和運營能力問題。

以上六大問題都出在分銷體系的系統性與規范化上,
因為分銷渠道形成機制是一個系統,

括規模形成機制、組織形成機制、管理形成機制和調控形成機制。

如分銷渠道管理的主要內容有:

流通管理

成員管理

部門管理

物流管理

選擇成員

業務部結構

所有權流管理

激勵成員

銷售隊伍設計

付款流管理

評價成員

銷售隊伍招聘與培訓

信息流管理

成員調整

銷售隊伍管理

促銷流管理

沖突管理

銷售隊伍整頓與提升

不加強系統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只是「頭痛治頭,腳痛治腳」,顧了這頭,顧不了那一頭。
上述的六大問題還有更多、
更具體的問題,
如果孤立地去解決,
不僅難以解決,
而且只是「治
表不治里」。
一旦將其放在分銷渠道大體系的系統設計、
流程管理中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所以,不斷加強分銷渠道系統性與規范化的基礎建設將是渠道變革的基本任務。

個性化與創新

未來渠道的主旋律

康乃皮鞋建立了全國性的分銷專賣店、
娃哈哈飲料分銷渠道卻是區域責任制的經銷商聯銷體
網路。「以我為主」進行渠道再造,顯示出來的積極主動性與「以人為主」進行渠道選擇,
文檔沖億季,好禮樂相隨
mini ipad移動硬碟拍立得網路書包
所表現的是消極被動性已經越來越明顯。
我們不應僅從現有渠道入手,
單純地進行評估和選
擇,
而應該從產品及消費需求入手,
設計、
創新、
構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較理想的分銷渠道。

分銷渠道設計大體分為四大步驟:

一是分析消費者的服務需求:購買批量、等候時間、出行距離、選擇范圍和售後服務。

二是分析各種影響因素並確立分銷渠道目標:
要考慮五大因素,產品因素、
企業因素、
中間
商因素、
競爭者因系、
營銷環境因素。
明確分銷渠道目標的選擇:
購買便利性、
較大利潤性、
成員支持度、售後服務。

三是設計可選擇的渠道方案:
確定分銷渠道目標之後,
就要考慮設計、
選擇哪些渠道有可能
實現這一目標,至少應有四大基本內容:長度、寬度、廣度和系統。

四是對方案進行評估與選擇:經濟性標准、控制性標准、適應性標准。

分銷渠道規模選擇模型的基礎有兩個:一是廠商追求利益最大化,表現為交易成本的節約;
消費者追求利益最大化,
表現為購買的便利性。
廠商交易成本節約與消費者購買便利矛盾的
平衡,
就是理想分銷渠道規模;
二是廠商交易成本的節約程度和消費者購買便利的需要程度
直接受產品本身因素的影響。
而利潤最大的基礎是銷售額最大和分銷成本最低,
前者是由產
品與需求的適應程度來確定的。
分銷渠道規模最重要的影響為消費需求,
產品和成本三個變
量。

設計出最符合產品特徵和企業實際情況的具有個性化的渠道後,
還要有先進的經營理念、

誠的合作意識、
有效的激勵和指導、
第一流的管理才能保證這一渠道模式的成功地運行,

而達成出色的銷售業績。

整合與細分

未來渠道的主要形式

馬克思在揭示商品流通的經濟實質時說:
「每個商品的形態變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環,
同其他
商品的循環不可分割地交錯在一起,
這全部過程就表現為商品流通。
」分銷渠道的基本要素
在組合為某一條分銷渠道的同時,
也造就了全社會的商品流通網路。
可見,
渠道的整合與細
分是在商品流通母體基礎上的重新排列與組合。

筆者認為渠道整合與細分應該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和產品的特徵將
單一的分銷渠道逐步構建成多元化的分銷渠道;
二是將分散、
無序、
少規模的分銷渠道逐步
改造為規模化、系統化、嚴密型的分銷渠道;三是在兼並、整合的

⑺ 簡述分銷渠道戰略設計的步驟包括哪些內容

一、確定渠道模式。

企業分銷渠道設計首先是要決定採取什麼類型的分銷渠道,是派推銷人員上門推銷或以其他方式自銷,還是通過中間商分銷。如果決定中間商分銷,還要進一步決定選用什麼類型和規模的中間商。

二、確定中間商的數目

即決定渠道的寬度。這主要取決於產品本身的特點,市場容 量的大小和需求面的寬窄。通常有四種可供選擇的形式。

1、密集性分銷。運用盡可能多的中間商分銷,使渠道盡可能加寬。消費品中的便利品(卷煙、火柴、肥皂等)和工業用品中的標准件,通用小工具等,適於採取這種分銷形式,以提供購買上的最大便利。

2、獨家分銷。在一定地區內只選定一家中間商經銷或代理,實行獨家經營。獨家分銷是最極端的形式,是最窄的分銷渠道,通常只對某些技術性強的耐用消費品或名牌貨適用。

3、選擇性分銷。這是介乎上述兩種形式之間的分銷形式,即有條件地精選幾家中間商進行經營。這種形式對所有各類產品都適用,它比獨家分銷面寬,有利於擴大銷路,開拓市場,展開競爭;

4、復合式分銷。生產者通過多條渠道將相同的產品銷售給不同的市場和相同的市場。這種分銷策略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三、規定渠道成員彼此的權利和責任。

在確定了渠道的長度和寬度之後,企業還要規定出與中間商彼此之間的權利和責任,如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中間商和不同的購買量給予不同的價格折扣,提供質量保證和跌價保證,以促使中間商積極進貨。

還要規定交貨和結算條件,以及規定彼此為對方提供哪些服務,如產方提供零配件,代培技術人員,協助促銷;銷方提供市場信息和各種業務統計資料。在生產者同中間商簽約時應包括以上內容。

四、評估主要渠道方案

評估主要渠道方案的任務,是解決在那些看起來都可行的渠道結構方案中,選擇出最能滿足企業長期營銷目標的渠道結構方案。因此,必須運用一定的標准對渠道進行全面評價。其中常用的有經濟性、可控制性、和適應性三方面的標准。

1.經濟性標准,企業的最終目的在於獲取最佳經濟效益,因此,經濟效益方面主要考慮的是每一條渠道的銷售額與成本的關系。

2.控製程度,企業對渠道的控制力方面,自銷當然比利用銷售代理更有利。

3.適應性,市場需求和由此產生的各個方面的變化,要求企業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7)企業分銷渠道策劃方案擴展閱讀

分銷渠道的職能在於它是連接生產者和消費者或用戶的橋梁和紐帶。企業使用分銷渠道是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者和消費者或用戶之間存在空間分離、時間分離、所有權分離、供需數量差異以及供需品種差異等方面的矛盾。分銷渠道的主要職能有:

⑴調研。調研是指收集制度計劃和進行交換所必需的信息。

⑵促銷。促銷是指進行關於所供產品的說服性溝通。

⑶接洽。接洽是指尋找潛在購買者並進行有效的溝通。

⑷配合。配合是指所供產品符合購買者需要,包括製造,分等,裝配,包裝等活動。

⑸談判。談判是指為了轉移所供物貨的所有權,而就其價格及有關條件達成最後協議。

⑹物流。物流是指從事產品的運輸,儲存,配送。

⑺融資。融資是指為補償分銷成本而取得並支付相關資金。

⑻風險承擔。風險承擔是指承擔於渠道工作有關的全部風險。

閱讀全文

與企業分銷渠道策劃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乾果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761
中專市場營銷專業技能 瀏覽:652
幼兒園青年教師學期培訓方案 瀏覽:678
滅火器的使用培訓方案 瀏覽:851
酒店謝師宴促銷方案 瀏覽:324
教育培訓立項報告方案 瀏覽:136
簡述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瀏覽:223
永恆印記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688
2014北京電子商務大會 瀏覽:418
信息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48
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哪個專業好 瀏覽:592
銀行企業客戶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32
工廠開業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539
電子商務產業優惠政策 瀏覽:138
幼兒園新學期家長策劃方案 瀏覽:218
業務交流培訓會方案 瀏覽:586
教師普通話培訓達標實施方案 瀏覽:50
美麗說網路營銷策劃 瀏覽:669
賓士最新促銷活動 瀏覽:418
證券公司電子商務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