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洪災後消毒培訓方案

洪災後消毒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17 04:54:50

A. 洪災過後,飲用水的消毒殺菌成為抑制傳染性疾病大規模爆發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劑.(1)

(1)①實驗室制備氯氣是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依據原子守恆配平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

.

B. 洪災過後,飲用水的消毒殺菌成為抑制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爆發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劑.(1)

(1)氯氣與鹼反應生成金屬氯化物和次氯酸鹽,工業上將氯氣通入石灰乳[Ca(OH)2]製取漂白粉,氯氣和石灰乳[Ca(OH)2]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次氯酸鈣以及水,方程式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故答案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次氯酸鹽是漂白殺毒劑的有效成分,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Ca(ClO)2,故答案為:Ca(ClO)2
(3)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鈣與空氣中的水和CO2作用生成的次氯酸是一種很好的殺菌消毒劑,反應方程式如下:Ca(ClO)2+CO2+H2O=CaCO3↓+2HClO,故答案為:Ca(ClO)2+CO2+H2O=CaCO3↓+2HClO;
(4)反應(1)中存在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反應(3)中沒有元素化合價變化,所以(1)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故答案為:(1).

C. 洪災後民眾自身該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1、將家裡的衣物等等全部拿出來進行清洗晾曬,防止寄生蟲的滋生;
2、房屋周圍盡可能的通風和消毒,仔細的去檢查周圍的環境,看下是否有潛在的危險;
3、個人衛生一定要注意,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是去做一個體檢,平時多注意做好防衛。

D. 消毒隔離培訓內容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醫療廢物處理條例》。

2.重點檢查治療室、換葯室及病房等區域的布局、分區及物品擺放的合理性。

3.對於無菌物品應保證100%合格,專櫃專放,按消毒滅菌先後順序排放,包裝外應標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失效期、滅菌器編號、批次、打包者姓名;包裝內應有化學指示卡,包裝應無潮濕、破損,松緊適度;開包以後標注時間,有效期24小時。

4.無菌盤:應現用現鋪,標注時間(有效期4小時),並及時更換(肌注小壺加葯)。

5.無菌溶液應標注開啟時間,根據用途有效時間為——無菌溶液有效時間≤4小時;配葯、霧化等溶媒≤24小時;抽出葯液≤2小時,故應現用現配;特殊葯品如胰島素,肌注常溫保存,輸液冰箱保存,應查看說明書。

6.酒精/碘伏容器應保持密閉,每周滅菌2次,容器上標注滅菌日期。

7.持物鉗單包裝一用一滅菌,II類環境,干罐標注滅菌日期、啟用日期和時間,4小時更換。

8.一次性無菌物品注意有效期,包裝完好(打開的不可再存放),應一次性使用。

9.治療車物品擺放有序,上層清潔(治療盤、手消液及輸注液體等),下層污染(利器盒、垃圾袋及使用後的物品等)。

10.醫務人員手衛生根據操作內容選擇洗手、衛生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並定期監測消毒效果。

11.冰箱應整潔,無過期私人物品,每周清理,定期除霜,保存葯品需登記。

12.床單元晨、晚間護理,應一床一套(一次性)濕式清掃,掃床套總數不少於床位數,掃床套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

13.患者轉出、出院或死亡時,床單位應終末消毒,且病室通風,空氣紫外線照射,物表用含氯消毒劑擦拭。

14.對桌面應一桌一布,不少於床位數,用後消毒晾乾。

15.設備帶面板各管道(氧氣吸引管道)未用時封閉。

16.病室內清潔,空氣新鮮(晨晚間護理後通風30~60分鍾),地面濕式清掃,污染時即刻消毒(含氯消毒劑擦拭)。

17.每周更換床單、被罩、枕套一次,污染時隨時更換,被褥定期拆洗消毒,更換污衣,被服放於污衣袋內或治療車下層(不可再病房、走廊清點)。

18.含氯消毒液濃度達標(一般500mg/L,特殊感染2000mg/L),護理人員應掌握配置使用方法。

19.定期進行環境衛生學檢測,對紫外燈進行擦拭和強度監測。

20.葯杯每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晾乾備用。

21.止血帶一人一用一消毒。

22.使用後含氯消毒劑浸泡後乾燥保存。

23.吸氧管/面罩一次性使用。

24.治療器械、器具如換葯包、清創包等用後先清洗後由消毒供應中心消毒,特殊感染實行雙消毒。

25.對於公共用具,如體溫計應保證數量足夠,使用後含氯消毒劑浸泡後晾乾備用,血壓計袖帶應保持清潔,污染時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聽診器、手電筒用75%酒精擦拭消毒。

E. 洪澇災害後,怎麼對環境進行清理,消毒

您好!
疫區及災區應使用300ppm的二氧化氯溶液噴灑消毒,沒立方米空間噴灑不得少於20ml。

F. 洪災教會我們哪些防疫消毒知識

1、飲用水源的消毒處理:一般情況下,若取用的水很渾濁,可經過自然澄清後,再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劑為漂精片或泡騰片,用量為每擔水(50公斤)加入漂精片1片或泡騰片半片~1片。先將漂精片或泡騰片壓碎加水攪拌,配成消毒液,再放入水中攪拌混合半小時,使用水源時充分煮沸,即可放心飲用。
2、食物和餐具的消毒衛生:災區群眾應盡量避免食用過夜和生冷食物,對從廢墟中「搶救」出來的食物,不必覺得浪費而直接食用,應該煮熟煮透。對這些受災區域,要加強衛生防疫意識,必須使用康寶消毒櫃對餐具進行高溫滅菌。
3、住所和周邊的清理:特大暴雨導致的洪澇災害,積水能到達樓房的二、三層,嚴重地侵蝕房屋內的傢具和電器。洪水退去後,應清除住所內外的污穢雜物,把傢具晾乾洗凈再放進屋內;對於嚴重浸水的電器,應找專業人員進行檢測,防範漏電故障,避免二次傷害。住所附近蓄養家禽的,應該配比消毒液進行消毒殺菌,經常噴灑殺蟲葯水,消滅蚊蟲及幼卵,切斷病菌傳播途徑

G. 洪水過後有哪些衛生防疫知識

洪水過後的衛生防疫知識包括注意飲食衛生、注意個人衛生、注意環境衛生和注意臨時居所防護。

一、注意飲食衛生

1、不食用被水淹過、腐爛的蔬菜、水果。

2、罐頭類食品應當密封完好,並用潔凈水清洗外包裝後方可打開食用。

3、不吃隔夜或變質的食品,不吃有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味道異常的食品。

4、不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產品。冰箱內食品須煮熟後再食用。

5、不喝生水,只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

6、對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臨時飲用水,一定要進行消毒。

7、被洪水淹過的食品容器、工具若要再使用,必須先清洗消毒。

二、注意個人衛生

1、注意手部清潔,不用手、尤其是臟手揉眼睛。

2、各人的毛巾、臉盆、手帕應當單用,如果不得不與傳染病人共用臉盆,則應讓健康人先用,病人後用,用完後用肥皂將臉盆洗凈。

三、注意環境衛生

1、洪水過後,須及時清掃被洪水浸泡過的房屋,清洗被浸泡過的傢具。

2、在天氣允許的條件下,可選擇將清洗過的傢具物品在太陽下曬一曬。

3、積極配合相關防疫人員做好消、殺、滅的工作。

四、注意臨時居所防護

1、新建臨時居所應設在地勢較高、乾燥、向陽地帶,定期噴灑消毒殺蟲葯水。

2、床鋪應距離地面兩尺以上,不要睡地鋪。

(7)洪災後消毒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洪水過後要做好防蠅防鼠滅蚊工作:

做好防蠅防鼠滅蚊工作,預防腸道和蟲媒傳染病。居民可在居所內安裝紗門、紗窗、蚊帳等防蚊、蠅設施;推薦使用蚊香、氣霧罐、蒼蠅拍等家庭滅蚊蠅措施;抗洪值守人員應配備防蚊帽、穿長袖衣褲,裸露部位可噴塗驅避劑。

應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殺鼠劑滅鼠;滅鼠後及時搜尋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燒;水災鼠類死亡或遷徙時,體表寄生蟲會脫離或逃逸,滅鼠時,應在居民安置點噴灑殺蟲劑,消滅離開鼠體的游離蚤等寄生蟲,做好鼠蟲並滅。蚊蠅鼠等病媒生物異常增多時需及時報告當地政府部門。

H. 水災過後如何進行災後防疫

1.洪水後家庭要徹底消毒


如果家中被雨水泡過,容易孳生各種病菌,必須要進行消毒。一般的居民家庭用含氯的消毒葯物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的稀釋液消毒即可。

2.重點預防疾病


水災過後,各種生活設施被破壞,污水、糞便、垃圾污染環境,導致蚊、蠅、鼠類等病媒生物孳生,極易引發霍亂、傷寒、痢疾、甲肝、流行性出血熱、血吸蟲病等疾病發生,特別是痢疾和鼠疫等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幾率更高,要重點防疫。

3.把好「病從口入」關


不要喝生水,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要用可能被污染的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不要食用發霉、腐爛的食物,牢記「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趁熱吃」的防病口訣。

4.死亡的家禽、家畜要深埋


如有家禽、家畜被淹死亡,要對屍體進行焚燒或深埋處理。深埋時要在動物屍體底下和表層各撒一層漂白粉或石灰粉進行消毒。災後蚊蠅密度有可能會快速上升,疾病控制部門要帶領群眾採取消滅蚊蠅的措施。

與洪災後消毒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街兩新黨組織書記培訓方案 瀏覽:865
退休老幹部春遊策劃方案 瀏覽:28
早教開業預售策劃方案 瀏覽:656
青年骨幹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375
酒店廚師培訓方案 瀏覽:99
職業培訓投標方案 瀏覽:304
區域市場營銷與促銷策略答案 瀏覽:529
俄羅斯市場營銷 瀏覽:74
好利來網路營銷 瀏覽:585
酒店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6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培訓方案 瀏覽:695
新疆乾果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761
中專市場營銷專業技能 瀏覽:652
幼兒園青年教師學期培訓方案 瀏覽:678
滅火器的使用培訓方案 瀏覽:851
酒店謝師宴促銷方案 瀏覽:324
教育培訓立項報告方案 瀏覽:136
簡述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瀏覽:223
永恆印記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688
2014北京電子商務大會 瀏覽:418
© Arrange www.tui18edu.com 2011-2021
湘ICP備2021004405號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