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寺廟推廣方案

寺廟推廣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15 01:48:12

㈠ 跟寺廟合作,使它幫我們產品開光然後銷售給客戶的營銷方案怎麼寫

哪裡的寺廟?直接找那裡的師傅合作就可以了啊,好像挺貴的

㈡ 國內寺廟想做佛教文化推廣有什麼好平台嗎

師兄 阿彌陀佛
天天佛最近開通免費 雲端道場 你可搜索網路看下
所謂:佛寺藏深山,一鍵天下聞

㈢ 智慧寺廟整體解決方案是什麼

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是各個行業的需要,宗教行業是也需要智慧發展,從寺院整體的管理做到細致服務體系。

㈣ 寺廟如何做好網路運營推廣

「名」與「利」向來與佛法無緣。但是近些年來,以少林寺為首的不少寺廟紛紛開啟了它們的商業化之路,短短十幾年間名利雙收,這無疑顛覆了我們傳統的思維觀和價值觀。什麼推動了寺廟的商業化?寺廟如何商業化操作和品牌化運營?寺廟的商業化又對寺廟以及周邊帶來了什麼?

從少林寺釋永信事件看中國寺廟的品牌化營銷?

7月25日,河南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釋永信被一個自稱「釋正義」的人舉報,稱其具有雙重戶籍、非婚生子、侵吞少林寺財產等等「罪行」。對此,少林寺官網隨後發布報案材料,要求查處造謠者,而釋永信則表示「不辯解脫」。隨著「釋永信事件」的升溫,大眾媒體逐漸把此次事件推上了中國寺廟和商業化的高度。而寺廟本是一處清修之地,為什麼又與名利牽扯不清呢?

妄談還是事實?寺廟商業化探索

報道往往夾雜了大量失實的數據和分析,從而導致了結果的偏差和誤導,再加上評論者或者媒體人的主觀意識,大眾往往得不到真實的結論。而真相須建立在客觀的、數據的、邏輯的分析之上的,本節將主要針對「中國寺廟是否正在商業化,如果有,有多少正在商業化」做一個客觀的的分析和解答。

1、中國寺廟現狀

8月16號,中國佛教協會公布了一條名為「中國寺廟近80%沒有完全商業化」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指明了在中國目前現存的32600座寺廟中,漢傳佛教商業化比較嚴重,但是整體形式近80%的寺廟沒有被商業化,商業化的寺廟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等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省市和河南、四川、浙江等一些佛教文化古城。換句話說,中國有20%以上的寺廟都被商業化了,總數量在6500座以上。

據悉,目前四大佛教名山九華山、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都被地方政府及國企作為旅遊開發的重點。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股市上市十幾年,國有獨資的九華山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普陀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積極推動控股企業上市,五台山旅遊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兩年前宣布暫停上市,但有傳言稱仍在時刻准備中。

以下是幾家著名寺廟的相關報道:

(1)少林寺:少林寺雖然不直接參與門票的管理,但是卻能得到30%的門票收益;香火錢也是少林寺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有人爆料少林寺的最高一柱香可以賣到10萬元,這正是抓住了遊客的心理。

(2)法華寺:北京佳士凱國際拍賣公司於2011年6月份聲稱,將於2011年7月28日在北京舉辦「中國首場寺廟冠名權拍賣會」,這場拍賣會的拍品非常特別,是杭州最著名的寺廟---法華寺的兩個冠名權。可見法華寺似乎想把自己的招牌產品化了。

(3)法門寺:在「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鼓吹下,曾有意上市的法門寺成為了產品化的樣本。從法門寺文化景區入口開始,一直到合十舍利塔內,各種售賣開光寶物、手鏈、佛珠等紀念品的攤點幾乎無所不在。延佛光大道10尊大佛,每尊佛像的供養價格都高達千萬,而這只是各種價格高昂的供養中的一種。合十舍利塔前的請香處,一盒香的售價也高達199元,另外贈送一盞蓮花蠟燈。同時在合十舍利塔內, 還有其他諸如解經、抄經、供養佛燈等項目。無處不在的還有一個叫「陝西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組織,在景區每一尊佛像前面的功德箱上,都寫有「陝西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字樣。合十舍利塔前,這一組織的工作人員不間斷地通過廣播向遊人宣傳:「開光寶物,捐款迴向,只要您捐一百元善款,現場為您刻功德碑留名,同時還有一件開光寶物會送給您,大家都可 以過來了解」。

2、中國寺廟商業化誘因

商業化就是把原來不賺錢的事物變成了賺錢的產品和服務,而商業化變革我們也可以根據PESTEL分析模型找到其誘因。

(1)社會因素:社會的構成要素是人,人的整體決策決定了社會發展動向,而一個國家的人就是集體決策的根本。分析「人」我們可以藉助Hofstede的文化維度分析模型來確定其集體本質:

1.jpg

從圖中不難看出,中國人容易崇拜權威、重視家庭、喜歡安定的無風險的生活。這也是佛教在中國能大行其道的原因。佛教的教義勸人向善,素來有因果報應和六道輪回之說,但是在中國本土道教的影響下發生了變化,在初始教義的基礎上,佛教融入了道教元素,人們逐漸相信求神拜佛可以驅災辟邪,保佑一家平安,剛好契合大眾需求,所以,從這方面來看,佛教是符合中國人集體訴求的。

(2)經濟發展:中國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人民的可支配收入越來越多,這時候人們更希望能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被侵犯,在這種影響下,中國人便把希望寄託在信仰上。同時,人們也願意在自己的信仰上投入相當的錢財去獲得保佑和心靈的慰藉。

(3)政策影響:有些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宗教相關的旅遊業,比如少林寺,少林寺的門票從80元漲到260元,這筆錢其實是被政府的園林管理處和旅遊局共同收取和管理的,少林寺並不參與門票費用的流程。這很大一部分促進了寺廟的商業化進程。

(4)無相關法律限制:國家沒有相關法律限制佛教的商業化。

(5)領導者決策:往往寺廟的方丈就是國家承認的「一把手」也即法人,一個領導者的決策往往影響著組織的長期發展。釋永信是西南大學2006級的MBA學生,作為一個MBA的學生,有時候我們第一反應往往就是從「錢」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信」。所以,釋永信才能那麼好地利用起少林寺那麼好的一個資源去創造財富。仔細看一下,其實釋永信每個決策都是一個商人在用他靈敏的商業嗅覺在運營一家不是盈利機構的組織。

(6)僧侶訴求:佛教「三寶」即是佛、法、僧,而僧人是確實生活在凡塵俗世中的,他們也需要吃飯穿衣,他們也會有自己利益的訴求。說白了,現在的僧人的工資和贍養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尤其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催生了僧人對於高質量生活的期望。如果寺廟僅僅依靠「三寶錢」是很難滿足僧人和寺廟的日常開銷的,在這種內部動因下,寺廟需要走商業化之路以獲取更多的收入來贍養僧侶和寺廟。

3、嚴謹的產品結構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商業模式再怎麼變,寺廟還是離不開以「佛教三寶」為核心的業務群,我們可以劃分業務板塊如下:

2.jpg

4、品牌化傳播

我們可以在少林寺身上找到很多品牌化的蹤影。當然,這些促成品牌的手段有些是正面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負面信息,正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很多的負面信息其實被誇大了,下面讓我們來客觀地看一下少林寺和中國寺廟如何宣揚品牌。

(1)正面品牌價值傳播:從1982年的一部《少林寺》電影開始,少林功夫便開始出現在全世界人們的眼睛裡,也是從那時候起,少林寺初被認識,人們的印象中「少林=武術」。後來,在1998年少林文化公司成立以後,少林寺開始大批註冊以與少林寺一切相關的產業,也是從這時候開始,釋永信上台,他利用以前少林寺的影響力,打造新的周邊關系,先後邀請胡錦濤、普京、奧巴馬等國家元首以及李嘉誠、張士平等商界知名人士造訪寺廟,為他們祈福,為國家祈福等。這時候,人們逐漸開始相信「少林寺=武術=賜福」,這就完成了一套誘導式信息傳遞模式。

(2)負面品牌價值傳播:隨著少林寺的商業化加快,內外部關系開始紊亂,信息控制能力開始變弱,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些少林寺的負面信息也開始傳播開去,就像很早以前,「少林寺方丈袈裟門」「釋永信豪車門」「少林寺開光門」等等;以至於前陣子的「釋永信事件」,我們尚無真憑實據證明這個事件的真假,但是確實讓少林寺和釋永信「火」了一把,雖然這把火看起來並不是那麼溫暖。

其實,不止少林寺,峨眉、法華寺、九華山等等寺廟紛紛在電影或者大眾媒體中出現。綜上來看,中國的寺廟往往藉助了自身的歷史價值和神秘色彩去博取廣大受眾的眼球,一些大型寺廟還會把自己的能力拆分,像運營SBU那樣去進行品牌推廣,就像少林寺會以大眾最喜歡的的功夫入手,隨後逐漸擴散到禪、葯、影視、游戲等領域。

5、盈利模式

隨著對寺廟產業的分析,我們也可以開始總結寺廟的價值鏈模型了:首先是購入:佛教用品企業,包括建築、佛雕、建築配套、佛教消耗品(香燭、佛燈、燈油等)。其次是產出:「佛法僧」產業。支持性費用:三寶錢(佛法僧)、周邊產業人力資源成本、市場費用、公關費用。我們可以構圖如下:

3.jpg

6、活力能力預測

既然寺廟已經形成商業化運作模式,那麼它也將會像所有的產業一樣,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會經歷一個介入、增長、成熟、衰落的過程,如下圖示。

4.jpg

(1)短期預測: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寺廟開始朝錢看了,這在一定程度上面刺激了經濟的增長,是好事。首先,寺廟的商業化進一步滿足了寺內僧人的在生活方面的需求;再次,滿足了周邊產業的擴張需求;最後,滿足了政府方面的財政需求。人們也逐漸對佛教文化更加了解和贊同。

(2)中期預測:隨著寺廟的商業化進程的加快,寺廟的內外部環境也逐漸復雜,寺廟的影響力迅速擴張,中華文化也被更好地發揚和傳承。但是,卻有一些反對的和質疑的聲音越呼越高,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信仰要比金錢更重要。

(3)長期預測:紅極一時的商業化寺廟經歷了波峰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人們逐漸意識到信仰的重要性,各界輿論壓力進入高潮期,國家開始制定相關法律政策來控制寺廟的商業化,商業化寺廟走到盡頭,重新返璞歸真。

少林寺商業化模式分析

在商業化的道路上,少林寺是極具代表性的,在找尋很多資料的時候總少不了對少林寺的報道和介紹。基於以上的行業商業化分析,我們對寺廟的商業化的動因、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已經有了一個全方位的了解。下面,我們就單拿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商業化寺廟---少林寺來做對其市場戰略做更深入探討。

1、少林寺的現代化組織結構

少林寺,於1998年注冊成為「河南少林事業發展有限公司」後改名為「少林無形資產管理公司」,他也是中國第一家寺廟注冊的公司,目前已拿到了45個類別、200多項商標的注冊證書,下設十幾個子公司,大體圖如下。

5.jpg

大家肯定會唏噓不已,這還是一座僧院嗎?這不就是一個綜合性集團嗎,並且每個下屬職能公司都處於在當下最火最熱的產業鏈中,環環相扣,每環都有很強的盈利性,可以說沒有專業的設計和深思熟慮是不可能出現那麼完善的組織的。

2、少林寺的轉變

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少林寺的商業化之路是怎麼走的。

(1)無意中的光彩。1982年的一部《少林寺》可謂紅遍大江南北,少林寺憑借其神乎其技的武藝被大家尊為「功夫鼻祖」,而這個無意中的光輝成為了少林寺重新崛起的原動力。

(2)釋永信上台。1998年,釋永信開始擔任少林寺方丈,這也是少林寺一個新的開始。1998年隨著「非公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構成的主要元素」這個概念的提出,很多企業和組織開始收為個人管理,釋永信也受到此思想的沖擊,不斷加強對少林寺的商業化管理深度。

(3)注冊公司,重新定位。少林寺在1998年正式注冊為少林實業公司,公司成立以後,少林寺開始了公司模式的運營機制,主要涉及旅遊產業。

(4)公司集團化。公司在成立公司以後,不斷強化自身職能部門的力量,逐漸發展為以旅遊為核心,以影視、醫葯、房地產、表演等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集團,並更名為少林無形資產管理集團。

3、少林寺的市場戰略

寺廟是一個不稱為產業的產業,它的公司層戰略的載體是建立在上層精神領域的意識產物,而不是傳統的產品和服務。如果市場營銷策略要成功對接公司層總體戰略,就需要轉化,也就是從意識到物質的轉化,比如:拜佛→香火、禮佛→佛燈,再以此為核心而逐漸形成多物質的、多元化的產品及服務。

我們在分析市場營銷戰略的時候往往用到STP模型,也就是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和市場定位。少林寺的市場細分依據是人的信仰程度和財富擁有度,然後通過配備不同定位的產品和服務來佔領主要目標市場。

通過下圖來進一步闡釋:

6.jpg

這也是我們經常使用的細分市場的辦法,也就是雙指標市場容量法,先定性,再定量,然後再確定雙指標下的市場容量大小,從容量的大小指標確定市場定位及市場策略。

確定了主要客戶後我們往往需要進行定位和策略選擇,如下圖所示:

7.jpg

*保護策略:注重文化傳遞,滿足基本需求。

*穩定化策略:跟進文化傳遞,滿足基本需求,宣傳高級需求。

*滲透策略:跟進文化傳遞,滿足基本需求和高級需求,創造新需求。

*強力滲透策略:滲透策略升級。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少林寺的市場戰略本質。其實在我們經常看到的報道裡面就能充分反映這點,比如少林寺每天都有固定信徒前來禮佛參禪,少林寺無償送香火,這就是保護策略;少林寺內的加持法器就是穩定化策略的體現;和尚集體為豪車開光,這就是強力滲透策略的一個體現等等。

4、市場戰術

戰術層次的市場營銷分析是基於4P和4R模型基礎之上的,分析側重點更偏向於具體可操作流程,而寺廟行業以產品為中心,而價格機制又與其他行業不同,所以以下將展開對少林寺產品和價格的市場營銷戰術分析。

(1)產品:經過意識到物質的轉化,少林寺可以提供兩種產品:物質產品和精神服務。

物質產品包括圍繞「佛法僧」展開的一些列產品和服務活動,同時進行同心多元化的延伸:

8.jpg

(2)價格:傳統的定價策略如撇脂定價和成本加價法等都不適用於宗教行業,因為寺廟的產品是基於精神的,而精神無價。一炷香,成本幾毛錢,可以免費,可以賣到10萬,關鍵是附加了什麼價值,所以,向來有「心誠則靈」的說法,而心不誠的人只能通過加價提高價值含量。這不是由「商家」主導的價格,很大一部分上是由「消費者」決定的。這也是寺廟的天然優勢,絕對不怕高價賣不出去。

(3)競爭戰略:同樣地,所謂的競爭三大戰略的總成本領先、差異化、集中戰略同樣不適用於寺廟產業,因為價值鏈的結構根本完全不同(寺廟行業有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文化加工」,在上文的價值鏈分析中有提到)。而這種信仰類的行業口碑顯得尤其重要,放到可分析因素上來其實就是品牌塑造和傳播推廣。

(4)品牌:與其說品牌不如說口碑。少林寺很會樹立口碑,少林寺有一批長期研究佛經的真正的高僧。

(5)傳播:少林寺的傳播策略是充分利用自身能力和資源,緊貼「消費者」需求進行定向宣傳,主要宣傳手段是軟傳播和口碑傳播。首先,《少林寺》電影的播出是傳播的突破口,大家開始逐漸了解少林寺的武術文化,武術是中華瑰寶,同時貼近「消費者」生活,是「消費者」的興趣點,所以一經播出引起來很大的反響;然後,少林寺並沒有讓這股風波消沉下去,而是開始深挖需求點,並且有效引導至「面」的層次,比如少林寺的「佛光」和「真龍」事件其實就是網上的炒作而已;最後,少林寺在網路上面也下了相當大的功夫,在某些特定的報道模塊,少林寺也不惜財力物力去跟進報道一些新聞。在這樣一套傳播策略下,少林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總結來說,少林寺的推廣策略就是傳統SBU策略的升級版,首先通過單一產品製造爆點,吸引眼球;其次轉移視線至少林寺整體品牌;然後再次轉移視線至其他的SBU;最後創新SBU體系,進行新一輪的推廣策略。

(6)公共關系管理:寺廟屬於清修之地,但是少林寺的公共關系卻格外復雜,從國內的政府、媒體、企業、學校到國外的政府、寺廟、企業等等幾乎都可以與少林寺扯上關系。少林寺也憑借其出色的公共關系管理能力進行了其他寺廟無法模仿的高難度活動:普京、奧巴馬、胡錦濤這些世界公眾人物的出現、贊助學校、藉助媒體力量、吸引企業組織投資等等一些列公關活動。

(7)「連鎖」反映:連鎖的本質就是復制模式去建立新的根據地。2008年4月,河南嵩山少林寺和雲南省昆明市簽署協議:正式託管昆明市的四所寺院,並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親任四所寺院的方丈。年底前,少林寺將派出僧人,從深山少林赴鬧市昆明,全面接管四家寺院。這也是少林寺的擴張手段之一的「連鎖化」。2015年3月,少林寺更是躊躇滿志地做起了澳大利亞「連鎖店」的准備工作,預期2015年底將會落地實施規劃。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少林寺現在的擴張之路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走傳統連鎖企業的道路,為了實現擴張,少林寺將一些運營有困難的寺廟,通過「扶植」的手段逐漸實現少林寺化運作,在不久的將來,少林寺更將會建新寺立新廟,進一步拓展其國際業務。

周邊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隨著寺廟的商業化進程,它們對佛教用品的需求也將逐步提升。這時候,我們往往需要藉助客戶行為研究去分析客戶的現有階段決策過程以及遠期需求。本小節將著重分析這兩個維度的需求,在這個基礎上分析論證在這個情況下會給周邊產業帶來怎麼樣的機會與挑戰。

1、寺廟采購業務決策流程

往往我們需要藉助客戶和消費者的行為決策研究來制定相應的產品、傳播和公關策略。就目前的市場來看,佛教企業的主要客戶來源還是寺廟,而寺廟的決策者和出資人往往是方丈,搞定了方丈也就搞定了項目。寺廟的采購決策往往有如下流程:方丈認為有擴張需求→集體決策擇址→與當地政府商談立寺事項→規劃規模→規劃風格→規劃預算和采購→產生佛教用品需求→業內詢問、網路查詢、特殊關系→招標→投標→訂單合同→施工生產。這一套決策流程不算復雜,但是幾乎每一環都涉及到政府和政策性問題,所以如何在每一環把握住客戶和政府的動態和喜好就非常重要了。

2、寺廟現階段的需求

拿少林寺舉例,在過去的五年裡,少林寺擴張的速度驚人,先後在四川、昆明等地下設了「分公司」。並且橫觀整個寺廟產業,現在每個寺廟也正在極力擴充自己的「勢力范圍」。在這個情況下,基本建設需求就被拉大,包括古建築群、佛像等大宗業務;另外也包括了如牌匾、對聯、神龕等古建築配套產品;在這個基礎上還有更大的一塊市場是消耗品,比如香燭、佛燈、燈油等容易消耗的物品。

在寺廟商業化的道路上,無疑給佛教產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和機會。這時候佛教產品企業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盡量把公關工作做好(上篇文章分析過,公關要素是佛教產業的成功要素),如果可以,盡量以低價和戰略聯盟的形式搶占市場份額。

3、寺廟的遠期需求

寺廟這個行業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因為它的運營核心是建立在一種信仰之上。如果核心一旦丟失,那麼這個行業將不攻自破。結合我們的分析,從長遠來看,寺廟商業化並不是一條維持信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消費者」將逐漸對這個信仰失去信任和崇拜。所以,只做寺廟的生意只是短期或者中期的選擇,而長期來看,佛教產業需要轉型,否則將遭遇黑天鵝的麻煩。

就現在來看,個人市場是非常火爆的一塊市場,因為它不管從短期、中期、長期來看都是一種剛性需求,並且與外界無關,是消費者從內心而來的信仰,所以,佛教產業應將目標市場逐漸往個人轉移。另外,佛有很多,各司其職,所以應當更加精細地細分市場,創造概念,而不是大一統地理解為「香就是香,佛燈就是佛燈」了。
來源,網路百家

㈤ 佛教文化產品如何做品牌推廣我們寺廟想要做宣傳。

其實寺廟也是可以做一下的,比如他的文化,有點知名的法師等,應該是得被廣泛人知道的,像做推廣這方面的,我們這邊一般都是找的上海百帝,聽說他們做的還可以,案例也有很多。

㈥ 寺廟地宮銷售方案

確定你的論點
查閱相關的書籍
論文研究的論點
最主要的字眼
我和你一起

㈦ 我要為當地寺廟做一個籌款方案,哪位高人給指點個方向應該從哪些地方入手

第一、人物。此寺院將由哪位高僧大德住持,此大德有何成就,戒德如何、回修證如何。僧眾如答何,是否安心道德,不愛名聞利養,維樂於正法與戒律。
第二、地點。此廟宇建於何處,周邊環境如何,是否遠離喧囂,是否利於出家人修行。
第三、時間。什麼時候興辦諸事,日程表如何,工匠如何。
廟宇籌款,核心在於說服大眾供養聖賢而不是白吃。 廟宇是聖賢修行之地,不是企業不得經營,不是神廟不得占卜擇吉,不是藏污納垢之處,男女進出自有規矩禮儀。所以,造福業要小心,莫要好心辦了壞事,福業做成地獄因。考察考察考察,謹慎謹慎謹慎。

㈧ 幾千年來,寺廟為什麼昌盛不衰呢他們是怎麼做品牌推廣的

1.寺廟的品牌形象始終如一,當我們來到寺廟,就會見到獨特的建築群,和尚的袈裟、木魚、供奉的神靈、阿尼陀佛等等,這些與眾不同的形象,幾千年未變。2.品牌文化博大精深。它有一套完整的價值體系,崇尚「善」的價值觀,比如不殺生、不吃肉、普度眾生、因果關系等3.品牌個性凸顯張揚,我們只要閉上眼睛,就會使人聯想「木魚、袈裟、念經、、、、、、」,耳邊時不時還聽到「敲鍾」的聲音,它警醒人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頭是岸」等經典名言。4.品牌執行可圈可點。寺廟的完善制度,讓它每一個角落充滿著佛教文化氣息,它從選址、構造、色彩、飾物、獨特的櫥窗、幽暗的油燈等方面,再加上,每日定時念經、鍾聲、作息、素食等制度,以及一致的傳播訴求,成立戒律院等等,維系著寺廟日常運轉,它們始終做到有理有據。上海有家品~牌推廣公司還不錯,再推廣的時候特別注重企業文化和品牌述求的提煉。

㈨ 我是**寺院的主持 想做百度推廣 但是不知道如何做關鍵詞設置

不想通過關鍵詞找到網站的話,那可以做軟文方面的。比如藉助節假日,熱門事專件,旅遊等相關的行業活動,寫內容屬在大的媒體上發布,在媒體或網路上也都能看到那種新聞樣式的。這也是一種方式。而且開下媒體後台就可以了。

閱讀全文

與寺廟推廣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
給教師培訓作文的講座方案 瀏覽:574
服務型企業網路營銷模式 瀏覽:150
在房間浪漫策劃方案 瀏覽:838
鄉鎮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960
美亞電子商務平吧 瀏覽:115
元旦社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7
鞋店特價促銷活動詞 瀏覽:931
促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培訓方案 瀏覽:804
安大江淮市場營銷試卷 瀏覽:45
菜市場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540
安防維保培訓方案 瀏覽:271
感恩節的營銷方案 瀏覽:55
街兩新黨組織書記培訓方案 瀏覽:865
退休老幹部春遊策劃方案 瀏覽:28
早教開業預售策劃方案 瀏覽:656
青年骨幹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375
酒店廚師培訓方案 瀏覽:99
職業培訓投標方案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