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進行的新產品推廣方案
分析自己企業的優缺點
分為4部
優勢,不足,機會,風險
然後分析業內對手,回想三答到四個最強最具競爭力的,分析一遍。找出突破口,也就是你產品獨特的優勢。
然後是市場調查,看同類產品或者竟似產品的市場份額,做出比較,找出產品賣點,越能吸引人越好。
然後分析你的產品的適用人群,到底哪個階層或者年齡段的人適合你的產品,會對你的產品感興趣,越全面越好。
以上是准備工作,然後開始擬定適合你產品的一套推廣方案,開始分析方案的可行性,風險,投入,回報,推廣周期,等等,那麼,你的計劃草案就大致形成了,細節的地方就要看你搜集資料的細致程度和寫作能力,因為不知道你是做什麼產品,所以我只能說個大概。
B. 新產品的促銷方案有哪些最好是有創意一點的。
新品上市消費者往往不了解,所以最好用試用、試吃、派送的辦法。但是顧客不清楚價格,所以盡量不要用價格促銷。路演、捆綁、搭贈等也是常用。如果要有創意,建議用針對目標消費群進行的派送。
C. 新產品營銷方案
以一個小的預算,為一項新的產品或服務製造輿論和曝光
和更大的、根基深厚的競爭對手相區別
並獲得定價權建立比實際市場份額更大的領導力眼光
以下是實現這些目標的七個策略,這七項策略中多數會包含到完整故事的鏈接,而不僅僅向你提供通常那種沒有什麼實際內容的廣告用語。
01
影響有影響力之人
大家都知道,你的公關戰略部分將迎合分析師,並且推銷給權威人士和博客主。我說的是將影響這些人作為你的最高公關優先考慮。和他們閑聊,吸引他們參與,和他們建立關系,聘請他們作為顧問,幫助你制定你的營銷和定位,不管花多大代價和他們面對面,讓他們聽你講故事。正如伴隨的圖表顯示的,這是對你的營銷投資的最好的利用。
02
產品定位策略
將一項產品或服務推向市場的方法有很多。在高度競爭和全球化的市場中,找到最合適的策略被稱為產品定位,而且這是種藝術。產品定位能夠幫助你避免的是在價格、性能和技術規格上的競爭。坦率地講,客戶真的並不在乎你的產品;他們只關心它帶給他們的利益和價值。
03
突破性公關
請忘記商業展覽,廣告,甚至直接營銷—公共關系提供了更充分的利用,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是這樣。不幸的是,大多數公司都沒有秘密的公關秘籍,坦率的說,絕大多數機構也是如此。這里是來自一位大師,Hoffman Agency的總裁和CEO盧·霍夫曼的十個突破性公關技巧,這家全球性公共公司坐落於矽谷,是許多突破性公關成就的幕後智囊。
04
找到你獨一無二的價值主張
你比其他任何人都擅長的事情是什麼?你的公司所提供的哪些產品是競爭對手無法匹敵的?客戶為什麼會購買一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而不是另一家的?你的競爭優勢是什麼?這些都是被稱為「價值主張」的關鍵商業概念的定義。如果你想不出一個經得起推敲的價值主張,那麼,你就真的需要重新考慮你的產品或服務了。不,這並不容易,但是這里的五步驟流程對如何提出一個價值主張會有所幫助。
05
掌控活動
大多數公司將大筆的錢投入到眾多展覽會上,但在那種炫目的燈光和嘈雜之聲中,他們很難受到任何人的關注。相反,正確的方法是選擇一次活動—一次展覽會,會議,諸如此類—掌控它,或者至少通過將所有的促銷廣告放在你身後不遠的地方,使你受到大家的關注。在此項活動之前預先大致了解有影響力的媒體,讓你的合作夥伴和客戶參加你的新產品或技術的展示,並且在活動中進行發布或公開。如果你方法得當,你才能真正發揮你的促銷預算的作用,並創造一次大名鼎鼎的宣傳造勢。
06
講述一個可信而引人入勝的故事
如果你能講述一個可信而引人入勝的故事,你可以抓住你的觀眾,有時甚至是整個行業的想像力。如果你能提供一次令人信服,高效的演講,也會很有幫助。不幸的是,我們多數人生來缺乏講故事的基因。這太糟糕了,因為我聽過那種鼓舞自己改變生活的演說家的演講。與一位觀眾交流,溝通你對一個主題的理想和激情,這是鼓勵和激發你的目標受眾的難得機會。
07
以草根營銷製造輿論
如果你擁有一個突破性的概念、產品或技術,製造一次轟動事件或輿論的最好辦法是組織一個由支持者組成的核心團隊,並且將他們變成不知疲倦的宣傳者。這是如施耐普、哈雷戴維森這樣的公司的做法,甚至早期的蘋果也藉此闖入由大玩家主導的擁擠不堪的市場。尤其是對Y一代而言,千萬不要認為互聯網是傳播的唯一方式。事實並非如此。有一本很好的書討論這個主題,但我得抱歉地承認,我沒記住書名;無論誰有什麼技巧,請在評論里說說吧。傑弗里·摩爾的跨越鴻溝談論的也是如何利用一個細分市場,一個類似的概念。
01
影響有影響力之人
大家都知道,你的公關戰略部分將迎合分析師,並且推銷給權威人士和博客主。我說的是將影響這些人作為你的最高公關優先考慮。和他們閑聊,吸引他們參與,和他們建立關系,聘請他們作為顧問,幫助你制定你的營銷和定位,不管花多大代價和他們面對面,讓他們聽你講故事。正如伴隨的圖表顯示的,這是對你的營銷投資的最好的利用。
02
產品定位策略
將一項產品或服務推向市場的方法有很多。在高度競爭和全球化的市場中,找到最合適的策略被稱為產品定位,而且這是種藝術。產品定位能夠幫助你避免的是在價格、性能和技術規格上的競爭。坦率地講,客戶真的並不在乎你的產品;他們只關心它帶給他們的利益和價值。
03
突破性公關
請忘記商業展覽,廣告,甚至直接營銷—公共關系提供了更充分的利用,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是這樣。不幸的是,大多數公司都沒有秘密的公關秘籍,坦率的說,絕大多數機構也是如此。這里是來自一位大師,Hoffman Agency的總裁和CEO盧·霍夫曼的十個突破性公關技巧,這家全球性公共公司坐落於矽谷,是許多突破性公關成就的幕後智囊。
04
找到你獨一無二的價值主張
你比其他任何人都擅長的事情是什麼?你的公司所提供的哪些產品是競爭對手無法匹敵的?客戶為什麼會購買一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而不是另一家的?你的競爭優勢是什麼?這些都是被稱為「價值主張」的關鍵商業概念的定義。如果你想不出一個經得起推敲的價值主張,那麼,你就真的需要重新考慮你的產品或服務了。不,這並不容易,但是這里的五步驟流程對如何提出一個價值主張會有所幫助。
05
掌控活動
大多數公司將大筆的錢投入到眾多展覽會上,但在那種炫目的燈光和嘈雜之聲中,他們很難受到任何人的關注。相反,正確的方法是選擇一次活動—一次展覽會,會議,諸如此類—掌控它,或者至少通過將所有的促銷廣告放在你身後不遠的地方,使你受到大家的關注。在此項活動之前預先大致了解有影響力的媒體,讓你的合作夥伴和客戶參加你的新產品或技術的展示,並且在活動中進行發布或公開。如果你方法得當,你才能真正發揮你的促銷預算的作用,並創造一次大名鼎鼎的宣傳造勢。
06
講述一個可信而引人入勝的故事
如果你能講述一個可信而引人入勝的故事,你可以抓住你的觀眾,有時甚至是整個行業的想像力。如果你能提供一次令人信服,高效的演講,也會很有幫助。不幸的是,我們多數人生來缺乏講故事的基因。這太糟糕了,因為我聽過那種鼓舞自己改變生活的演說家的演講。與一位觀眾交流,溝通你對一個主題的理想和激情,這是鼓勵和激發你的目標受眾的難得機會。
07
以草根營銷製造輿論
如果你擁有一個突破性的概念、產品或技術,製造一次轟動事件或輿論的最好辦法是組織一個由支持者組成的核心團隊,並且將他們變成不知疲倦的宣傳者。這是如施耐普、哈雷戴維森這樣的公司的做法,甚至早期的蘋果也藉此闖入由大玩家主導的擁擠不堪的市場。
D. 如何做好新產品上市營銷
新產品剛出來時,外界對它的了解很少。要想盡快為外界所接受,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適度宣傳
在宣傳上,用詞要准確,要客觀地將新產品的優點告訴消費者,不能夠誇大其詞,更不能漫無邊際的亂吹。因為在消費者群體中不乏很多內行,這些人都是有一定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如果亂吹,很容易被識破,那麼,這些內行只要稍稍一點破,就足以將胡亂宣傳的效應抵消得無影無蹤。另外,過分誇大的宣傳還會給消費者一個不好的印象,那就是生產企業的誠信度受到懷疑。如果成了這樣,該企業的宣傳就成了一個公知的假話,再也沒有人相信了。
新產品生產出來後,也可以組織一些產品推介活動。將一些新產品推介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實際接觸到新產品。「耳聞不如眼見」。消費者親眼所見所產生的效果要遠遠大於「傳聞」。也可以將一些新產品送給一些比較有影響的人士試用,擴大其產品的影響。
(2)保證產品質量
新產品生產出來之後,人們對其會有一定的新奇觀念。如果該新產品能夠一直堅持保證優秀的質量,就會一直以比較好的勢頭擴大影響,佔領市場。這也是企業所希望的。如果新產品的質量並不穩定,一陣子好,一陣子差,則消費者就會對該新產品產生較差的印象。有時候,很長時間優秀產品所帶來的印象會被短時間的次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所抵消。「一粒老鼠屎壞一鍋湯」,其結果,對企業整個產品的銷售是很不利的。
為了保證企業的生產質量,可以在社會上聘請一些有影響的人作為企業的質量監督員,利用這些企業監督員來促進企業質量提高,保證企業質量的優秀。
(3)合理的價位
在給新產品定價時,需要考慮生產與管理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不能以新產品為由無限提高價格,那樣很容易走向短期行為。民間有「三分利吃飽飯,對半利餓死人」的說法,就是這個道理。
(4)不斷增加新產品的內涵
新產品長久佔領市場是企業的希望。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可以在不改變新產品名稱的前提下,在一段時間內將新技術添加到原產品中。通過新的技術內涵的補充,不斷增強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量。
E. 新產品上市如何進行策劃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前就已經提出,每一次的戰爭都必須「運籌於帷幄之中,方才能決勝於千里之外」。當今商場也一樣,為了保持企業的市場活力、擴大市場份額,很多企業試圖通過持續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來推動企業銷售增長,單大多數結果是出現了「產品結構亂,品種上量難,品牌提升慢」的現象,打亂了整體市場的銷售布局。推出新產品的策略是對的,但沒有哪一個新產品的上市能隨隨便便成功! 眾多失敗的和成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新品的上市,不僅僅是策劃方案如何如何?更重要的我們有沒有良好的PDCA循環能力的系統?我們的系統有沒有準確的預測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強大的執行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快速的信息反饋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糾編和糾錯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預警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補救能力?…… 一、大量的市場調研與分析 任何一項產品,如果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果沒有有別於其它對手的特性,如果沒有自己的實力支撐,如果沒有叫得響的賣點、訴求點和利益點,很難在市場上一炮打響! 因此,一項產品需要具有以上的特性,就必須進行前期的市場調研和分析。只有調研,才能夠准確地把握消費者的需求,避開競爭對手的壁壘和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以強有力的賣點、利益點來滿足消費者。也就是說:只有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我們才可能以合適的方式把合適的產品以合適的價格賣給合適的人群。調研要務實、簡單、快速,切不可盲目照搬西方營銷學理論,一定要和國情、企業多方面務實接合,如腦白金前期的市場調研論證就非常值得國內企業學習。市場調研一般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產品調研,包括已有產品的上市調研和研發產品的調研,主要通過定性定量的調研方法確定出產品、品名、定位、定價等課題,二是新產品上市前的市場測試調研,主要是針對消費者展開試用、首次重購、採用和購買頻率的調研;三是對企化方案的調研;而此處針對主要是對產品商機的論證。總之,經過調研就是要論證自己的產品商機是填補市場空白,而不是填補企業空白。 二、產品包裝設計 包括產品的概念提煉,商品名稱,商品規格,內、外包材的選擇,外包裝的設計。首先 產品命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就像一個女孩子,叫柳小花和柳如煙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好的產品名本身就是一個直白的廣告語,直截了當的表明產品的獨特之處,還能給消費者以積極的聯想。其次要有精美的包裝,一個新產品的包裝是很重要的,這就象年輕女性朋友穿上一件飄亮的衣服,不但能吸引異性的眼球,最重要的是増加了自信。當企業的新產品有著飄亮的包裝,和客戶介紹產品時會給你添加上你的底氣,我們知道在食品行業,我們拿著新產品去找客戶的第一句話。往往是:您好,你看我們公司的新產品,你看這包裝是用…。,這多好看,美麗的外表是贏得別人好感的第一步。怎麼樣才能設計出一個好的包裝呢? 1:色彩。產品的色彩是關繫到品牌,比如我們看到很多紅色東西的視覺時,首先想到是鮮血,要想到產品一定是可口可樂,這就是視覺給人的第一印象,藍色想到大海一樣,我想沒有企業會在春節的禮盒設計中用黑色加白色的搭配色彩吧!如果你在春節中,用黑色配白色,既是你的產品再好,白送都不會有人要。色彩一定要迎合目標消費群的喜愛和偏好,兒童需要的是五彩斑斕,年輕人則要浪漫,而跳躍性色彩卻是中老年人所喜愛,因為他們所追隨的是永遠的年輕和歡快。 2便利:這里是指包裝袋要讓你的消費群感到購買後便利,而不設計出大大的包裝裡面很小的內容,前幾年我們在市場上看到一些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設計出大大的包裝,裡面的產品不到1/3。這樣消費者即使購買一次也不會重復消費,筆者認為設計出的產品包裝,一定要讓你的消費群感到物有所值。食品營銷的根蒂就是重復購買。 3關聯:我們上市一個新的產品,我們的包裝袋要盡量和產品所表達的東西接近,比如安徽的家酒設計就很好,它的包裝盒象房子而酒的名字叫家,非常吻合。因此,上市一個新產品一定要把脈它的內涵,意義是深遠的。 外包裝是最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媒體,一個醒目、視覺沖擊力極強的產品包裝十分有助促進終端的購買,如果再能在陳列時達到生動化,它就是一支非常優秀的廣告。好包裝自己會說話,要達到在狹窄的空間里做到最大化傳遞有效信息,產品包裝必須能在眾多的產品當中「跳」出來。 三、上市全方位評估 自身的產品評估,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產品是否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有沒有閉門造車的「嫌疑」。2、產品的定位是否合理。其戰略使命是什麼?是形象產品,還是利潤產品,抑或是規模分攤成本產品。其在企業產品群中的地位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3、產品的資源匹配度如何。即新產品推廣,資源配置是否到位?渠道是否匹配?推廣費用、宣傳費用是否充足或跟得上?在對以上幾點進行了合理的評估和檢核後,新產品上市就有了基礎和相應准備,從而能夠讓企業一鼓作氣,讓新產品一下子火起來。比如,金星啤酒集團咸陽分公司在2年前推出了一款「野刺梨」果啤,這款產品介於啤酒與飲料之間,能夠滿足更多的消費人群,把原來不適宜飲用啤酒的老人、孩子、婦女、司機、學生等人群也納入了產品消費范圍。在渠道方面,除了在農村流通市場大力推廣外,也在城市各類餐飲、酒店、零售、夜場等渠道進行陳列與展示,最大限度地增加產品的能見度,同時,還通過當地電視、報紙等媒體進行大力度的宣傳推廣,對市場及消費者進行培育及引導,經過2年多的市場運作,目前該產品已經佔到了當地60%左右的市場份額,該款產品獲得了極大的推廣成功。 市場評估。無論是多麼完美的新產品,如果推到了一個功能缺失的「濫市場」,新產品推廣工作也難免會栽跟頭。有些企業的新產品在上市後,往往不顧市場實際,盲目進行硬性推廣,最後帶來遺留問題一大串,讓企業很「受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市場進行客觀評估。1、評估該市場的潛力。有潛力的市場更容易讓新產品推廣成功,那種人口基數小、經濟水平低、消費能力弱的市場,是很難讓一些高品質、高價位的新產品順利推廣的。2、市場資源是否遭到破壞。市場基礎好的區域更容易成功推廣新產品,那種「夾生」市場,往往會讓新產品推廣「胎死腹中」,因此,在新產品推廣前,一定要「物色」那些成熟或相對成熟的市場,這樣的市場由於品牌認知度高,網路資源好,因此,更容易切入市場、融入市場。3、市場能否打造為樣板市場、明星市場。再也沒有比樣板市場的打造更有說服力的了,因此,在新產品上市前,一定要選擇那些能夠順利打造成樣板市場的區域進行推廣,因為這樣的市場一旦成功啟動,往往就可以勢如破竹,快速讓新產品銷量獲得突破。比如,雪洋公司幾年前曾經推出了一款「紅燜羊肉面」,在切入豫東市場時,經過一番調查研究,鎖定了有130多萬人口,擁有多座國家級煤礦、消費水平較高的永城市場,由於永城地處三省交界,輻射和帶動能力較強,因此,該新產品在永城成功上市後,很快就帶動了周邊市場的銷售,企業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經銷商評估。新產品能否得到順利而成功的推廣,經銷商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由於經銷商的能力、觀念、經營側重點不同,所以,很多新產品推廣的失敗,往往不是由於產品原因「自殺」而亡的,更多的時候是被經銷商「掐死」的。因此,作為廠家要想更好地推廣新產品,那麼,有針對性地對經銷商進行有效評估和選擇必不可少。1、經銷商的經營能力。有些經銷商推廣新產品不是自己不積極,而很多情況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也想更好地推廣新產品,但卻由於自己網路資源、資金、運輸、人力等不足,因此,不能為新產品上市更好地造勢、借勢,從而更好地予以推廣,因此,選擇有實力、網路好的經銷商對於新產品推廣尤其重要。2、經銷商的經營重點。即要評估經銷商會把企業的新產品放在什麼樣的市場地位,在其所代理的產品群里的佔比情況。只有那些能夠把新產品推廣當成第一要務的經銷商,才能更好地把新產品推向市場,從而讓新產品「一鳴驚人」。3、經銷商的經營理念。有一些經銷商,尤其是一些從計劃經濟時代走過來的經銷商,由於殘存的陳舊的經營理念,因此,抗拒新產品的思想尤其嚴重,所以,在選擇新產品經銷商時,就要避開這些保守的經銷商,盡量去找思路超前,思想活躍的經銷商,從而為新產品找到一個好的「婆家」,比如,河南的某一啤酒企業,其推廣的箱裝酒近年來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其成功的訣竅就是除了體現專業人做專業事之外,最總要的就是為新產品找到了合適的經銷商,其挑選經銷商有如下條件:年齡原則上不能超過40歲,經營思想超前,重視終端的運作,有較好的服務意識等,通過這種近乎苛刻的挑選經銷商,該廠家的新產品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取得了銷量和效益的雙豐收。 營銷團隊評估。新產品上市前需要做的最後一個評估,就是營銷團隊的評估,很多新產品推廣的失敗,往往不是敗在競爭對手手上,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這個自己人,就是指企業的營銷團隊組成成員。因此,新產品推廣前,一定要對自己的營銷團隊進行充分評估。1、是否具備成功推廣新產品的經驗,是否具備新產品推廣的戰略眼光,有沒有投機鑽營思想?推廣新產品經驗豐富,做事有計劃、有步驟、有長遠眼光的營銷團隊,可以讓新產品的推廣如虎添翼。2、營銷團隊考核是否科學。新產品推廣是否納入薪酬或績效考核?在團隊新產品激勵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在新產品推廣當中,是否存在「軟抵抗」,是否存在出工不出力,出力沒效率現象?3、團隊是否有沖勁。有激情、豪情滿懷的營銷團隊,可以讓新產品推廣銳不可擋,能夠快速讓新產品在市場上火起來。4、團隊人員優勢互補情況。團隊成員裡面,是否有足夠多的善於開發市場的「騎手」,有沒有善於運作市場的「操盤手」,一支有共同的遠景,能力互補型的營銷團隊,更容易讓產品一馬當先,獲得快速的推廣成功。比如,某方便麵企業2005年推出了一款「棒骨拉麵」產品,為了讓該產品能夠推廣成功,並獲得可以復制的經驗,負責豫北的大區經理抽調相關的人員進駐該區域市場,該團隊組合中,有的善於開發新客戶,有的善於打策略戰,有的長於客情維護,因此,通過培訓進入市場後,很快這支隊伍就發揮了合力作用,新產品「棒骨拉麵」不僅增量迅速,而且還成為了當地市場的主流產品,企業獲得了新產品推廣的成功。 四、市場預測 1、概念預測 :我們的產品概念和產品品質是否一致?我們的產品品質是否與消費者的需要結合在一起?我們的產品概念是否能夠深受消費者喜歡從而深入人心?我們的產品概念是否與眾不同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還是一般的大眾化被掩蓋在人流中無從被人知曉?否則,我們的產品概念和品質,永遠就是兩張皮無法貼在一起!或者是被掩蓋在澎湃的廣告潮流中! 2、銷量預測 :銷量預測,一方面來源於企業組織的產品戰略目標,另一方面來源於市場容量和消費需求的結合,再次是來源於競爭的激烈程度,最後還要考慮企業組織的自身的資源力量。有了銷量預測,就可能比較合理地確定我們的資源跟進力量和後續資源力量以及資源的整合與二次分配。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廣告資源、促銷資源、人力資源及服務資源。如果沒有一個比較准確的預測,我們就會跟著感覺走,滑西瓜皮!要麼是產品滯銷,賣的比買的人多,而後又追加資源,不行再又跳樓大甩賣,新品還沒上市,就已開始准備退出市場;要麼是產品脫銷,各項後續資源跟不上,二次分配更不用談。 3、對手預測:對手預測,主要是預測其反應及反應的程度和力度。如果對手沒有反應,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如果對手反應一般,我們也無所謂;如果對手反應非常快,且力度非常大,那我們就要考慮我們如何扼制其反應,使其永遠跟在我們後面被動地應變,而且其程度和力度一定不能不能超過我們組織的,否則,最後的「眼球」和「秋波」都是屬於對手了,那我們以前的「媚眼」和「白銀」算是白花了!!! 五、渠道的選擇產品通過渠道,產生銷售,才會為企業創造利潤,現代通路中銷售渠道是多種渠道,企業要為新產品找到合適的渠道,因為渠道不適,新產品夭折的案例數不勝數,那麼如何為新產品找到合適渠到呢? 1:信用,:這是一個經商最基本條件,了解你的客戶是不是適合你的產品渠道,不一定要看他的規模大不大,人員多不多,而是從他的出貨單上就可了解的的資信和他下游的渠道,切記不要貪大,合適就好。 2。資金,你的新產品進貨量佔用的的資金百分比就能推算出他適合不適合你。一般來說,如果他現有資金你能佔有30%以上,那他定和你風雨同舟。 3。控制:無論是傳統渠道還是現代賣場,特殊通路,如果有一項你有絕對控制權,那將是新產品上市的保障。 六、新品上市計劃一個企業的新產品上市一般都有個完整的上市計劃,及促銷,廣告方案,並且是兩至三套計劃,因為新產品上市有很多的不可估算因素,需有多種的營銷手段來為新產品上市保駕護航。那麼為什麼要做這樣多計劃呢? 因為後來的計劃是前面的補充,在完整的計劃在營銷實踐中都有不足之處,後面能填前面的不足,我本人曾遇到一次錯誤的理解而失去定單,一次美麗的誤會而喪失一個產品,這是何等的可惜。因此,兩至三套計劃非常有必要,也就是說有了預警系統的同時,開起危機公關的按鈕。比方說,一個新產品上市,無論產品,價格,渠道,促銷都游刃有魚時,一個突然的事件,可能就是至命的一擊,所以說,新產品上市時風險及危機和解決它們的方案並存,那麼風險的系數就小很多了 七、決策決策,從其本質來說,是根據現有的背景、預測的數據、推定的結論,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案中選擇最優的解決方案的過程。新品的上市也不例外。而且,這個決策的過程更是一種持續決策的過程,要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包括不可預估的情況的發生及不可掌控的變化。從狹義上來說,產品上市一般是指產品的上櫃和出貨這兩個階段和過程;但從廣義上來說,則是指從上市(渠道研究)——推市(媒介促銷研究)——穩市(滿意度研究)——拓市(忠誠度研究)——提市(完全品牌研究)這一個完全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過程。各位看官可以參考在國內做新產品策劃比較知名的麥肯光華國際營銷策劃機構的案例發表,定將有所收獲。確定了新品上市的過程的決策研究後,針對每一個過程,我們都要有詳細的細分決策。上市階段之前的渠道決策?我們的渠道怎麼定?是長線還是短線?是直營還是代銷或經銷?是縱向經營還是橫向發展?推市階段的媒介怎麼組合?「高空部隊」與「地面部隊」如何結合?有了「正規軍」要不要「游擊隊」?有了「飛機」「大炮」的常規打擊還要不要「原子彈」和「中子彈」的非正常關鍵性打擊?還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的考驗? 做好了上市和推市階段的決策後,其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但一個產品要持續比較長的生命周期,絕對少不了穩市、拓市和提市。否則,只會是「流星雨」和「曇花一現」。穩市階段的產品滿意度決策和研究、服務滿意度的決策和研究,拓市階段的顧客忠誠度決策和研究(尤其是快速流轉消費品)及提市階段的品牌決策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不同的階段,決策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也不一樣。從側重點上來講,上市階段的主要內容是整合傳播和形象佔位,重在拉力的建設;而推市階段的主要內容便是互動推廣和銷售促進,重在推力的建設。通過上市階段與推市階段的相輔相成,推拉結合,從而實現決策的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八、執行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形象地道出了決策與執行矛盾的一面。的確,再好的一個決策,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執行,絕對是一紙空文;但當然,如果一個鱉腳甚至是錯誤的決策,執行力越強,破壞力就越大。這就是「做正確的事」與「正確地做事」如何地結合的問題了! 市場就是戰場!軍令如山倒!一旦一項市場決策經過討論,決定下來,所有的駐地營銷機構就都要不折不扣地去執行。否則,只會是自亂陣腳自取滅亡。從目前來看,國內企業的營銷策劃大多數都很好,有創意,有思路,但最後的結果往往都不理想,為什麼?就是因為缺乏強有力的執行。而國外的企業恰恰相反。我們也很少看到國外企業有什麼比較新穎的策劃創意,但是往往最後了出業績了出成果就是他們。因為他們哪怕是再怎麼鱉腳的策劃方案,他們都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水滴都會石穿!何況乎人?這就是執行的力量。 從廚具行業來看,櫻花算是一個沒有什麼創意的企業。熱水器就是「免費安檢」,油煙機就是「免拆洗」和「免費送油網」,從廣告到服務,從安裝到維修,十幾年如一日,都是如此,但不知不覺地,也擠身行業前幾名。相反,國內的企業不是今天說「投資幾千萬進軍小家電」,就是明天說「我們半年就產銷一兩個億」,或者今天就說「雙油路」明天就說「雙層面板」再後天沒什麼說的就編一個「自動清洗」!不知道是中國企業太聰明了,還是外國企業太笨了!但往往「誰笑到最後誰就笑得最好!」櫻花重在執行,一步一個腳印,進入了前幾強,而那些「雷聲大雨點小」的國內企業卻總是不見走貨。 九、市場反饋 反饋是市場鏈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營銷系統PDCA閉合循環中最重要的一環。沒有反饋,我們就無法判斷我們的決策力,也無法判斷我們的執行力?有了反饋,我們就知道我們的決策是否可行?我們的執行是否到位?我們的市場是否走在了銷售之前?我們的產品概念怎麼樣?我們的銷售有沒有壓力?有沒有出問題?我們的推廣是否與銷售進行很好地結合?是否避開了競爭對手的沖擊?我們的促銷是否獨樹一幟?我們的促銷物是否真正到達終端消費者的手中?流失率多高?我們的發貨、出貨、回款三者的數字是否統一?我們價格體系是否混亂?我們最大的成績是什麼?我們最大的不足又是什麼?競爭對手的銷量怎麼樣?我們能否在第一時間不僅拿到自己的分產品分區域分型號的分價位的准確市場數據,也能拿到對手的?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釐清和反饋。 當然,反饋不僅僅是從市場中來的數據和反饋,還包括到市場中去的反饋。 事中的反饋主要是為了解決問題,事後的反饋可能更大程度是為了維持和改善現狀,而不僅僅是問題的解決,可能很大程度是一個系統的改善或機構的調整等等。 十、上市後市場評估 有了反饋的信息和數據,我們就要進行評估:從決策到管理到執行的每一個環節及其循環的橫向評估,到從成本到效益的每一個環節的評估及其結合的縱向的評估,到最後的系統的立體評估。這包括決策評估、管理評估、執行評估、成本評估、效益評估、系統評估等幾方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總結過去,面向未來;反思不足,發揚優點;檢討失誤,走向成功。 系統有沒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沒有良好的PDCA循環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準確的預測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強大的執行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快速的信息反饋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糾編和糾錯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預警能力?我們的系統有沒有補救能力?……單個系統的最優化並不代表整個組織有系統會最優化,只有當各個子系統達一最佳組合時,整個系統的力量才會達到最大。新產品的上市,表面上是營銷系統的事,而實際上是整個組織系統能力的最好檢閱。 總之,新產品推廣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營銷價值鏈各個環節進行聯動和互動。其實,作為廠家,只要做好了新產品上市前的各項准備工作,並及時、認真地做好產品、市場、經銷商以及營銷團隊的系統評估,因地制宜的採取一些相關策略,實施資源聚焦,不盲目、不投機,新產品的成功推廣並不是夢。
F. 關於新產品的銷售方案
產品銷售方案必須要寫完整,不然的話會在實踐中出錯誤,所以必須考慮周全.首先,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方案的目的是什麼?是賣產品,那你就得先定了目標,以便以後可以參考看自己有沒有答到目標.但是在這之前,你要說清楚,你的產品是剛上市的,還是已經存在的?如果是剛上市的,方案和已經賣的還不同.如果是新的產品,你的銷售目的就是讓人們知道你的產品,了解你的產品,你要讓人們知道你產品的好處和優點,以及為什麼要選買你的,而不是別人的.這時候的目的就可以寫:爭取在3個月之內,讓廣東省的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產品上架,並且,要讓**%的人了解或者知道你的產品.之後,你就要寫,你如何能夠達到或者實現你的目標,你就該寫出你的策略來,比如說:進行產品促銷,會打折30%,多做廣告啦,再或者,送免費的試用裝給消費者試用等等,而且你選在哪賣,給多少人試用,還要寫出將要花多少錢來完成這些事情等等/ 之後你再寫,為什麼要這么做,這么多的好處是什麼,缺點有會有哪些.如果產品是已經賣了一段時間的了,那你就寫,促銷的目的是什麼,比如說:增加買你產品的消費者數量,(在2007年,有10萬人買你的產品,那麼你打算,2008年,讓13萬人買你的產品),這個一定要加上時間,比如說,在2008年一年內,要多增加3萬消費者.如果這是你的目的,同樣,你要寫出,你將採用什麼樣的策略來完成這個指標.比如說,搞些活動提高自己產品聲譽啦,改進產品,賣新一代,讓消費者知道新的更有效果的啦之類的,你自己想.最後再分析這樣做的好處和缺點.千萬別忘記,要計算,這么做要花費多少.希望我有說清楚,並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