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字經濟如何助力脫貧
四川大學商學院、封面新聞、螞蟻金服研究院以汶川災區十年來的脫貧工作為研究樣本,於11日發布了國內首份系統探究數字經濟如何助力全面脫貧工作的調研報告。
這份名為《數字經濟紅利下的脫貧攻堅戰》的調研報告,梳理了數字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研究顯示,目前數字經濟在貧困地區的發展已經進入普惠階段,其規模越大,當地的貧困發生率越低,數字紅利正在為脫貧攻堅做出重要貢獻。
梁學棟認為,數字經濟革命消除了區域間的空間邊際,使任何一個地方不再偏僻,每一個區域都站在一個新的起跑線上,這是貧困地區後發趕超的一次歷史機遇。為了讓數字經濟更好助力脫貧攻堅,未來還需進一步增強人們的數字經濟意識,重視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
② 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
壽光蔬菜,揚名四海。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總部坐落於著名的「中國蔬菜之鄉」壽光,是一家跨地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組建於2009年,下轄5家集團公司,總資產達50多億元人民幣。集團專注於蔬菜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和一體化運作,經營業務涵蓋蔬菜種苗研繁推、標准化基地生產、高科技蔬菜種植、精深加工、物流配送、農批市場經營、電子商務、溫室工程等整個蔬菜產業領域,業務范圍遍及全國。
集團擁有雄厚的綜合實力,高標准運作了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壽光蔬菜研究院。中國蔬菜產業科技創新大平台、中國(壽光)蔬菜種業科技創新孵化器、國家蔬菜行業星火技術推廣培訓中心、國家設施蔬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也都落戶在這里。
集團通過「購買已有成果、聯合定向開發和自主創新」三步走戰略,打造研繁推一體化國家重點種業龍頭企業。在旗下山東壽光蔬菜種業集團的帶動下,壽光「中國蔬菜種業矽谷」的雛形已現。
為快速融合國際一流種業研發資源和技術設備,集團探索了國際合作研發的新模式,實行兼並、收購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在荷蘭與阿克西亞(AXIA)種子公司控股組建了蔬菜種子研究所,收購了荷蘭貝爾亨蔬菜育種農場。2012年9月27日,中荷兩國農業部在京簽署了共建「壽光蔬菜科技示範園」的戰略合作協議,集團被確定為中方具體承擔實施主體,集團的國際合作邁出了新步伐。
集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率先奔赴汶川地震重災區北川實施產業援建,經過5年拓展,旗下北川維斯特農業科技集團正迅速崛起為「中國高山農業第一品牌」,為推動中國西部農業發展貢獻力量。
為緩解我國農特產品賣難買難的局面,集團在天津投資打造了全國最大的農特產品網上購銷平台——易特商城,「中國特產,網購首選」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贏得了廣大客戶及眾多合作夥伴的信賴與支持。
秉承「帶領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為全國老百姓提供優質安全農產品」的企業宗旨,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企業責任與經營理念,不斷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勇於進取,與社會各界通力合作,共謀企業發展並更好地回饋社會。
志在千里,行者無疆。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將以嶄新的姿態,領航中國蔬菜全產業鏈!
③ 平武縣的歷史沿革
今平武縣境,周秦時期為氐羌民族聚居之地,是氐人所建白馬國的一部分。
東漢,永初二年(108年),析廣漢郡北部地域設廣漢屬國,治地在今甘肅省文縣,剛氐道改隸廣漢屬國。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改廣漢屬國為陰平郡,剛氐道改隸陰平郡。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事集團為防備曹操軍事集團越摩天嶺南下,在剛氐道境內設置了軍事要塞江由戍,後習稱江油關,關址在今縣城東南50公里處的南壩鎮老街。
三國,蜀漢後主建興七年(229年),蜀漢政權在剛氐道境內南部分置廣武縣,同時改剛氐道為剛氐縣,治地未變,兩縣皆隸陰平郡。魏元帝景元四年(蜀漢炎興元年,263年)十月,曹魏徵西大將軍鄧艾兵出陰平邪徑,突襲江由戍,蜀漢守將馬邈不戰而降。魏軍由此長驅直入,攻陷成都,蜀漢滅亡,廣武、剛氐二縣歸於曹魏。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代魏,建立西晉,廣武、剛氐二縣歸於西晉。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東吳滅亡,天下歸晉,乃更廣武縣名為平武縣,此為縣境內第一次以「平武」為名建縣。「平武」之名,系取「陰平」之「平」與「廣武」之「武」組合而成,乃「天下從此太平,永遠休兵罷武」之意。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年),巴氐李雄建大成國,史稱成漢,平武、剛氐二縣歸於成漢。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桓溫伐蜀,成漢滅亡,平武、剛氐二縣入於東晉版圖。是年,省剛氐縣入平武縣,仍治今平武縣南壩鎮,上隸陰平郡,郡治今江油市小溪壩鎮。
南北朝,南朝宋、齊兩代,平武縣建置未變,隸北陰平郡。其時,北陰平郡與所轄陰平縣同於治今江油市小溪壩鎮。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西魏趁南梁內亂,遣大將軍尉遲炯伐蜀,蜀地盡入西魏版圖。西魏佔領蜀地後,復置龍州,並將其治地由陰平(今江油市小溪壩鎮)遷徙到江油關(今平武縣南壩鎮)。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撤銷江油、靜龍、馬盤、建陽四郡,江油、平武、陰平、馬盤、秦興五縣直隸於龍州。開皇十三年(598年),改秦興縣為方維縣。大業三年(607年),改龍州為平武郡,仍治今平武縣南壩鎮。時陰平縣改隸普安郡,平武郡領江油、平武、馬盤、方維四縣。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平武郡為龍門郡,其年又加一西字,稱西龍門郡,仍領江油、平武、馬盤、方維四縣。武德四年(621年),撥出方維縣,郡領江油、平武、馬盤三縣。貞觀元年(627年),改西龍門郡為龍州,又稱龍門州,屬羈糜州,歸茂州管轄,至武則天垂拱年間(685~688年)始為正州。貞觀八年(634年),省平武縣入江油縣,州領江油、馬盤二縣。天寶元年(742年),改龍州為江油郡,改馬盤縣為清川縣,郡領江油、清川二縣。至德二年(757年),賜江油郡為靈應郡,並置龍州都督府。《李龍遷祠記》碑載,至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詔曰:「江油古邑,地帶靈山。自梁迄唐,屢蒙顯貺。眷茲龍境,禮合褒崇。可升龍州為都督府,賜號靈應郡。」「靈山」即南壩鎮之牛心山。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靈應郡為龍州,仍領江油、清川二縣。
五代,前蜀、後蜀政權承唐舊制,龍州及江油、清川二縣建置、治地均無變化。
北宋,仍置龍州,領江油、清川二縣。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改龍州為政州。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5年),復改政州為龍州,仍領江油、清川二縣。宋理宗寶慶三年(1226年),南宋朝廷設龍州三寨長官司,授予龍州判官王行儉世襲長官司之職,龍州土司正式產生。王行儉成為境內王姓土司始祖。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州境內發生兵亂,清川縣廢。理宗寶祐六年(1258年),龍州與江油縣徙治於雍村(今江油市大康鎮)。此後直至明初的130年間,今平武縣境內無縣級以上政區建置,為龍州江油縣及龍州三寨長官司轄地。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南宋朝廷授予龍州知州薛嚴世襲土知州之職,龍州全境皆成為土司領地。薛嚴成為境內薛姓土司始祖。
元朝,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龍州土司歸附元朝,今平武縣境仍為龍州江油縣及龍州三寨長官司轄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省江油縣入龍州,今平武縣境為龍州及龍州三寨長官司管地轄地。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升龍州為龍州宣慰司。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又升為龍州元帥府,並將龍州三寨長官司納入其中,今平武縣境為龍州轄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復改龍州元帥府為龍州宣慰司。元順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割據政權占據龍州,次年,仍置龍州宣慰司,並復置江油縣,州、縣同治興教鎮(今江油市武都鎮)。今平武縣境為龍州江油縣轄地。大夏開熙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改授龍州等處軍民宣撫司。
明朝,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今平武縣境為龍州江油縣與青川守御千戶所轄地。明神宗萬曆十八年(1590年),新設寧武縣附郭,與龍安府同治今平武縣城龍安鎮。萬曆十九年(1591年),改寧武縣為平武縣。此為縣境內第三次以「平武」為名建縣。此後,縣名及治地至2009年底未變。
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清軍攻佔龍安府,各土司亦相繼歸順清朝。清政府仍設龍安府,下轄平武、江油、石泉三縣,黃羊關土長官司、陽地隘土通判、龍溪堡土知事三土司和青川守御千戶所。順治十年(年),省江油縣入平武縣。順治十六年(1659年),裁青川守御千戶所並入平武縣。康熙元年(1662年),復設江油縣隸龍安府,仍治今江油市武都鎮。雍正七年(1729年),撥松潘衛隸龍安府。雍正九年(1731年),撥彰明縣隸龍安府,改松潘衛為松潘廳。同年,平武縣設縣丞署於青川(今青川縣青溪鎮),分管原青川守御千戶所轄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松潘廳由散廳升為直隸廳,脫離龍安府管轄范圍。嘉慶七年(1802年),平武縣設主簿署於大印,管轄縣南平通河流域。
④ 真空超市是川北真空電商商城嗎
對,上次我們公司買過一些真空配件,也是後來才知道是川北的,他們網站上的產品好像都有cbvac的logo。
⑤ 急求 作文《家鄉的變化》關於北川的! 萬分感謝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北川,有一次「媛媛,回家鄉看看吧?」爸爸再一次問我。我還是那句老話:「不,永遠也不!」這時,勾起了我以前在家鄉的事:我們睡覺的地方是睡在乾乾的茅草上,沒有蚊帳,晚上蚊叮蟲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門前是一堆堆的牛糞,又臭又臟,一腳踩下去,腳也不知變成了什麼樣;泥濘的路到處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個腳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可鞋子卻留在泥潭裡……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這是真的嗎?於是我就跟著爺爺坐著汽車回家鄉了。
來到了家鄉,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以前那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已變成一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樓大廈撥地而起。我和爸爸來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變了,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裝玉砌的,好像是銀裝素裹的。傢具也嶄新的,刻著龍鳳圖案。房子很大很大,他們再也不用灶頭煮東西了,都換成煤氣爐,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間仙境。叔叔帶我走進一個房間,掀開一塊花布,呀,這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電腦。叔叔熟練地操縱著電腦,猶如在談鋼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電腦,她也挺會打電腦。以前那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觀念現在也沒了。我想不到家鄉人的素質提高得那麼快!吃過午飯,我悠閑地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樣的拖拉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贊揚家鄉的變化。
家鄉的人變了,地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話什麼的都有了。可是什麼讓這些變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兩個婦女在談笑風生。一個說:「還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輕女了。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女孩兒也是那麼棒!」「我的女兒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政府的功勞哇!我想:假若到了未來,這里一定變得更美好!
令人欣喜的變化
小時候,常聽大人告訴我說,世界不斷在變,所有你周圍的東西都不會保持原有的狀態一輩子的,那時候的我,還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所有的事物都會變,甚至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來了。就好像電影里的變臉一樣。
過了幾年,我已經懂事了,似乎有一點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發展的,就好像時間不停的流失一樣,盡管發展有快有慢,但它們都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發展的魔力,也是促進它們不斷發展的動力。
長大後,看見周圍的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而環境也不斷在變,我便完全懂得了,發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說吧。不對,若要說杭州的變化,恐怕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了。還是縮小范圍,說說文二路這一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吧。
聽長輩告訴我,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那兒還沒有那麼多的房子,而多數是農田和墳場,十分的荒涼。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大抵也可以想像得到那時候的情形。
我從小就住在那一帶,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由於學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別頻繁的在那裡走動,在那時候,那條路雖然比起原來要好上許多,但終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小小的弄堂罷了。刮風時灰塵飛舞,眼前一片霧茫茫的,而下雨時也好不到哪裡去,在那裡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為地面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泥。
現在大概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文二路也完全變了一個樣,它像一個成長了的孩子,正在展現著它的魅力。雖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較,但也是有模有樣了,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然後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馬路也變寬了,汽車在上面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著新世紀最顯著的變化,代表著杭州正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前進。
欣喜,在於變化。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九江,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些勇於創新與探索、勤勞質朴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麗的甘棠湖,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湖。在那幾年裡,我們這位母親並不美麗,她顯得是那樣憔悴與蒼白,那樣的憂慮與無奈!污泥濁水,小魚小蝦不願把它當作自己可愛的家園,就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願在她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母親面對此情此景她流淚了,她傷心的向我們傾訴與吶喊,那聲音曾經久久地回盪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與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麼碧綠,那麼透明!微微的波紋閃爍著點點金光,彷彿一塊翡翠鑲嵌了許多金片,一閃一閃,讓你覺得她是那樣輕柔、可愛。湖堤上,梧桐樹、柳樹像一個個英勇的戰士,挺起身子,守衛著生育它們的這方土地,守衛著我們的母親湖。只聽「啪——」一條魚躍出水面又鑽了回去,給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生氣。每當夜幕降臨,湖壩燈火輝煌,猶如繁星灑落人間。此時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彷彿看到了母親欣慰的面龐,我彷彿看到了母親那深情的目光,我更彷彿聽到了母親無比激動與亢奮的心!「孩子們,感謝您,您用那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親您說得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電腦、電話進入了家庭,家家都有電視有線、電話購物、網上購物、家庭就醫,一卡通、一線通、電子商務等好多名詞躍然在我們面前,坐在家裡我們就可以周遊世界,通過網際網路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墓,我還可以在美國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會工夫我又變成了一個悠閑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愜意呀!
朋友,你能說我的家鄉不美嗎?面對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建設成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顆明珠,讓天下的遊客都來游覽觀光!
⑥ 北川食哈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北川食哈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5-11-2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永平街與蔣家河路交匯處5號6號。
北川食哈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10726MA6241W08E,企業法人祝憲智,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川食哈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子商務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計算機系統設計;平面及立體設計製作;網頁設計;計算機系統集成;網路設備安裝與維護;計算機技術服務與技術咨詢;智能網路控制系統設備、網路系統工程設計與安裝;安全防範設備的安裝與維護;電腦圖文設計製作;企業營銷策劃;企業形象策劃;美術設計製作;企業管理咨詢;電腦及配件、包裝材料、服裝、農副土特產、茶葉銷售。(依法須經審批的項目,憑許可證在有效期內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北川食哈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⑦ 北川維斯特商品交易所的交易所簡介
北川維斯特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位於北川農業高科技園區,是由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現代化的電子交易平台。主要從事果品蔬菜、特色農產品電子交易,提供信息、物流、金融、倉儲等配套服務。 交易所憑借優秀的專業管理團隊和豐富的電子商務運營經驗,挖掘北川乃至周邊地區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運用強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通過網上商城、現貨掛牌交易、招標拍賣交易、訂單交易等多種交易模式,實現果品蔬菜和特色農產品資源與電子商務的優勢互補,逐步建設成為果品蔬菜和特色農產品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定價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致力打造中國西南部最大的電子交易平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日益加快,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行業正在逐步向電子化邁進,為交易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交易所將積極推進北川及周邊地區農業電子化、信息化建設,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拉動災區經濟快速發展,為打造「數字北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