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農村可以使用聚超網進行購物嗎
肯定可以,以前互聯網某寶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大家只會到實體店買東西,後來某寶普及了,就開始用某寶,再後來有了聚超網,發現在農村地區用聚超網買東西會更加方便,因為每次都會免費送貨上門。
② 農村電子商務是什麼有什麼發展趨勢
2016開年,國務院及各部委密集出台關於農村電商的重磅文件,力挺農業專電商發展。2016中央1號文件比屬2015年更為加大了關於「農村電商」的篇幅,並4處提及農村電商發展問題。為農村電商落地實行提供了諸多有利保障。
未來農村電商的發展趨勢:
農村電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隨著「三網融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涉農電商規模將向多樣化發展,與智能農業、智能流通、智能消費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涉農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
農村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各類專業服務商開始進入農村,提供貨源供給、倉儲、攝影攝像、圖片處理、網店裝修代運營、策劃運營、融資理財、支付、品牌推廣與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物流、法律等一系列服務;
村電商產業鏈不斷延伸:農村從零售商轉為分銷商,從單純的渠道商轉為品牌商,從原材料采購到設計,尋找生產廠家代工,最後將貨品分銷給其他小型網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為主體的電商縱向產業鏈層級;
農村電商上線下融合趨勢:農產品批發市場將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推動實體與網路市場融合發展,實現線下實體市場的轉型。
③ 2016年國家對農業互聯網有哪些內容
2016年,「互聯網+農業」由資本熱捧逐步回歸理性,甚至遭遇資本的寒冬。在潮起潮退之間,一些定位清晰的電商平台開始嶄露頭角。
中國農業正在經歷四大變革:土地變革、品種變革、渠道變革、組織變革;通過四大變革,將誕生四大新型農業綜合服務體系:新型智慧農業種植體系、互聯網新型農業流通體系、新型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和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一、國家」互聯網+農業」新政密集出台
2016年1月27日,《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即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3年聚焦「三農」。「互聯網+」現代農業成為今年一號文件的亮點。2016年國家出台了多項關於互聯網+農業的政策,鼓勵促進互聯網+農業快速發展:1月11日農業部辦公廳印發《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方案》,3月17日商務部等六部門印發《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4月22日農業部、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等8部門聯合印發《「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7月4日商務部發布《關於開展2016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8月21日農業部與商務部等1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9月1日農業部正式發布《「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改革攻堅規劃》。這些政策大力推進了「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也加快了現代化農業發展和互聯網與「三農」領域的融合發展,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這些對於互聯網+農業發展都是重大利好。
二、「三權分置」為農村土地變革鋪平道路
2016年,中央提出了農村土地三權分置。也就是把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明確歸於國家,承包權歸於農民,使用權歸於種植者。這樣的好處是,以後農民往外流轉土地,手裡還握著承包權,只是把土地的使用權租出去了。
「三權分置」是實踐探索的產物,是家庭承包經營制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而不斷變革創新的結果,它孕育於中國國情,著眼於解決現實問題,具有深厚的實踐依據、豐富的創新內涵和重大的政策意義。
「三權分置」為土地流轉提供了法律基礎,從而使規模化的平整土地,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成為可能,促進農業的產業化發展。
三、新《種子法》為品種變革保駕護航
歷經5年調研、修改和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我國種業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
與新種子法配套,2016年7月8日農業部下發《農作物種子標簽及使用說明管理辦法》,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在我國境內銷售的種子在包裝上都要有標簽二維碼,應當包括生產經營者名稱、品種名稱、單元識別代碼、追溯網址信息,否則不允許銷售。
為了滿足廣大種子企業的迫切需求,有種網推出農作物種子標簽二維碼平台,完全符合農業部《農作物種子標簽及使用說明管理辦法》要求,供廣大種企免費使用,實現種子標簽的製作和管理,為種子建立「電子身份證」。種子購買者可以通過掃描種子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快速查詢到相關生產信息,准確了解從生產、加工、物流、倉儲、銷售等全過程的信息,從而實現「全程可追溯」。
四、電商巨頭引領農業渠道變革
正大集團、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強強聯手 深度助力農村電商
2016年12月28日,正大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在武漢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三方基於良好的信任,著眼各方長遠發展戰略,強強聯合,共同攜手,在農牧食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農業服務、物流、商業零售及精準扶貧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三方的合作將充分發揮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示範帶動效應,共同推動中國農牧業互聯網化的產業升級和高效發展,順應國家號召,利國、利民、利企業。
京東「3F」戰略布局農村市場
京東的農村電商「3F戰略」,包括工業品進農村戰略,農村金融戰略和生鮮電商戰略。在「互聯網+」和城鎮化的大潮下,京東將逐步構建從城市到農村的新型銷售網路、提供面向農村的普惠金融服務和建立從農村到城市的農業品直供渠道,通過縮短城市與農村的距離,消除城鄉的價格歧視,推進消費的公平透明。未來在惠及城市和農村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同時,還能逐步解決農民買好東西難、借款貸款難、農民賺錢難的「農村三難」問題。
蘇寧推農村電商「三化、三雲、五當」戰略
圍繞農村市場的發展,蘇寧制定了「三化目標」、「三雲服務」、「五當模式」為一體的農村電商戰略。「三化目標」即「運營產業化、產品品牌化和人才的專業化」;「三雲服務」是通過物流雲、金融雲、數據雲向農村市場的廣泛滲透;五當模式」即「造富在當地、銷售在當地、服務在當地、就業在當地、納稅在當地。」
五、政府社會共同推動農業組織變革
發改委、農業部聯合印發農業領域PPP指導意見
2016年12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農業部發布了《關於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簡稱PPP),這是農業領域首個PPP指導文件。《意見》明確提出了農業領域PPP的重點領域與路徑。在重點領域方面,重點支持社會資本開展高標准農田、種子工程、現代漁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及追溯體系、動植物保護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規模化大型沼氣、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物聯網與信息化、農產品批發市場、旅遊休閑農業發展。
六、頂層設計、民間智慧共促農業繁榮
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
2016年9月6日,農業部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暨新農民創業創新大會,總結交流各地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的好做法和好經驗,研究部署「十三五」期間「互聯網+」現代農業重點工作,為在全社會掀起「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熱潮營造良好氛圍。
會議同期還舉辦了「互聯網+」現代農業暨新農民創業創新論壇及分論壇,展覽展示「互聯網+」現代農業和新農民創業創新成果,發布推介「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和新農民創業創新百佳成果,有種網等一百家農業互聯網公司及平台被評選為「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成功舉辦,農業電商表現搶眼
2016年10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由農業部和雲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省部長推介品牌農產品專場」在昆明市舉辦,來自農業部、各省(區、市)主管農業的20位省部長集中亮相,講述中國農業品牌故事,聯合為我國品牌農產品代言,這是建國以來省長首次站台,宣傳農產品。
京東、淘寶、蘇寧易購、永輝超市、北京新發地、本來生活、網庫集團、有種網、禾中味道等30個來自大型批發市場、零售商超及網路采購平台組成超級買家團齊聚現場。各大公司、平台參會代表變身超級買手,對中意產品快速下單,納入批發銷售采購計劃。
七、新型智慧農業種植體系前景廣闊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實現行政村寬頻全覆蓋,創新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推進農村互聯網提速降費。
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落實14項重大工程 聚焦智慧農業
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從五大領域布局「十三五」期間全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任務,並具體落實到智慧農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14項重大工程。《規劃》強調加快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力爭到2020年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比例達到17%、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2%、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到80%。
《規劃》提出智慧農業引領等多項重大工程。對大田種植、畜禽養殖、漁業生產等進行物聯網改造,建成1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省、1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區、10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基地。建設村級益農信息社,到2020年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建設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改造升級國家農業數據中心。建設基於衛星遙感、航空無人機、田間觀測一體化的農業遙感應用與研究中心。
農業部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2016年6月23日,農業部對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提出意見,提出了建立追溯管理運行制度、搭建信息化追溯平台、強化農業部門追溯管理職責、提升智慧監管能力、加強政策扶持等要求。意見指出,目標建立全國統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規范和技術標准,選擇蘋果、茶葉、豬肉、生鮮乳、大菱鮃等幾類農產品統一開展追溯試點,逐步擴大追溯范圍,力爭「十三五」末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有條件的「菜籃子」產品及「三品一標」規模生產主體率先實現可追溯,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生產經營主體的質量安全意識明顯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
④ 聚超網是農村電商網站嗎
據我所知,聚超網就是一個農村電商,在農村的話,用某寶買東西沒有那麼方便,因為很多時候投遞員只把快遞放在鎮上的代收點,還要自己去拿,聚超網就很好半個小時能送貨上門。
⑤ 聽很多人都在談論農村電商樂村淘,這家公司如何的
據了解道:屬於一家創新型的農村電商平台公司。公司以促進一個開放、協同、繁榮的農村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為目標,旨在對農村消費者,商家以及縣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
看起來,聽起來,都很好的哈,還會挺靠譜的,他們也有網站那些的。
⑥ 國內的電商網站都有哪些
綜合類電子商來務平自台:阿里巴巴、慧聰網、中國製造網、敦煌網、環球資源網、百方網、中國供應商、世界工廠網。
行業類電商平台:中國化工網、礦山機械網、裝備製造網、現代農業網、紡織服裝網。
購物類B2C平台:淘寶商城、京東商城、QQ商城、新蛋網、蘇寧易購。
⑦ 中國做得好的土特產(農特產)電商平台有哪些
有京東啊、本來生活、雲優特、中糧網等等
⑧ 農業電商運營模式是怎樣的
南梨電子金犁淘 帶您走近你農業互聯網時代
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也就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一定是大於二」。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這才出現了互聯網+農業的概念。「互聯網+」代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也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徑、新方法。依託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和通信平台,使農業擺脫傳統行業中,消息閉塞、流通受限制,農民分散經營,服務體系滯後等難點,使現代農業坐上互聯網的快車,實現中國農業集體經濟規模經營。
在新方向,新趨勢的指引下,各大電商平台也相繼發揮了各自優勢,積極啟動農資電商的項目,南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積極落實國家農業發展趨勢,在農業領域大展拳腳,2018年正式啟動「金犁淘」app農業服務平台項目。及農資采購,農技學習與農村娛樂文化傳播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
於農戶、消費者而言,它增進了互聯互動。真正以農民為中心,滿足農戶省心、省時、省事、省力、省錢的需要。為了農業生產需要,農資購買成了農戶消費結構中的重要支出,佔比40%,合理的農資價格、購買方式、物流配送、農技服務是農戶購買決策的重要考慮因素。
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導致了數字鴻溝的出現。上網條件差、不會上網成為農戶獲取信息的主要瓶頸,從而造成了信息不對稱,農民無法做出有效判斷。傳統農資市場上,當產品到農戶手上時,價格已經翻番或幾番,購買成本高昂。同時農民為了購買農資,要自備交通工具,去就近市場購買,還要預防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金犁淘」項目的開展,能有效消除信息不對稱,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網路終端下單,咨詢,農戶省心、省時、省事、省力、省錢,不再為農資產品購買所累。
⑨ 農業e管家,注冊電子商務平台會被騙嗎
「E商管家」是抄農業銀行順應互聯網金融大潮推出的全渠道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利用農業銀行強大的網路和客戶資源,為傳統企業轉型電商提供集供應鏈管理、多渠道支付結算、線上線下一體化、雲服務等於一體的定製化商務金融綜合服務。企業通過「E商管家」能夠全面打通實體渠道與網路銷售、訂單採集與資金收付、生產經營與市場營銷,實現對自身以及供應鏈上下游財務結算、采購銷售、營銷配送等的全方位管理。 企業無需自行搭建平台,利用農業銀行提供的商務金融雲服務,即可完成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快速部署,成功構建實體與虛擬、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的互動式、立體化經銷網路和管理體系,極大降低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的時間和資金成本。
⑩ 武漢農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武漢農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2015年8月創建農雲網,是集農業政務綜合服務平台、農業物聯網應用平台、農業電子商務平台為一體的科技智慧平台,湖北省互聯網+農業示範平台。
法定代表人:尹維坊
成立時間:2015-08-19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11500010116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熊廷弼路東城關村綜合辦公樓1-4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