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劉強東回應優勢是怎麼說的
劉強東回應京東對比阿里的優勢:我們只賣真貨
2018年7月16日,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參加了美國財富頭腦風暴科技論壇,當主持人問及京東與阿里巴巴相比最大的優勢在哪裡是,劉強東表示,京東和阿里有著不同的商業模式,京東有全國性的平台,有直營系統,也有自己的市場模式。
劉強東表示,京東很關注用戶的體驗,我們只賣真貨,並稱京東有最好最快的快遞服務,這樣京東和中國的任何競爭對手都不一樣,劉強東最後表示,「美國人多數只知道阿里巴巴,來中國購物你永遠不會忘記京東」。
2018年6月份端午節期間,劉強東曾發表內部信,稱在今後的十年,京東的供應鏈服務將大力輸出到全球市場。
劉強東在內部信中表示:「兩年前我們以物流為載體開始了在東南亞地區的布局,今年通過與谷歌的合作,我們也將繼續開拓歐美和其他市場,將中國模式反向拓展到海外,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中國製造通全球、全球商品通中國。」
(1)劉強東談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京東在華人氣上升 正蠶食阿里巴巴優勢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規模達2.8萬億人民幣(合4510億美元)的中國在線零售市場上,阿里巴巴(Alibaba)長期占據著主導地位。然而,目前有跡象表明,規模比它小的競爭對手——京東(JD.com)正在逐漸縮小與它的差距。
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研究服務「投資參考」(FT Confidential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京東的人氣在近幾個月升至歷史新高。
《中國投資參考》2015年第一季度對近2000名網購者的調查顯示,接近4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經常在京東購物。在2013年第一季度的調查中,表示經常在京東購物的受訪者還只有30%。
盡管阿里巴巴仍是當仁不讓的市場領先者,其旗下兩家消費電商網站——淘寶網(Taobao)和天貓(Tmall)——的人氣在今年第一季度都有所下降,京東的人氣則大幅上升。
京東人氣躥升,主要是因為其在中小城市迅速擴建物流體系,並且自2014年年中以來跟中國互聯網集團騰訊(Tencent)結成了戰略聯盟。
盡管一線城市和東部沿海富裕城市的消費者很早就接受了電子商務,但中小城市和內地省份的消費者對網上購物有著更大的需求,因為他們所在的地方實體店不夠發達。電商企業在中小城市的發貨速度有多快、覆蓋范圍有多遠,直接關繫到自身在網購者中間的受歡迎程度。
近年來,京東已投下巨資向中小城市擴張,使其人氣大為提升。到2015年第一季度末,京東在全國1961個縣市擁有3539個配送站和自提點;2014年底在1862個縣市有3210個配送站和自提點;2014年第二季度在1780個縣市有2523個配送站和自提點。
另一方面,京東與騰訊建立合作之後,可以接觸後者的龐大的用戶基礎——僅微信(Wechat)和QQ這兩款移動應用便擁有約10億用戶。
❷ 劉強東為什麼會認為電商不再是最好的發展行業,將被
因為已經被巨頭壟斷了,新企業進入投入大,不好做起來。騰訊、網路都沒做起來,除非有新的模式,創新是取代傳統電商模式最好方式。比如興起的社交模式,小紅書,購拉拉為代表的分享經濟模式,還是很容易讓大眾接受的,自用省錢,分享賺錢。
❸ 劉強東揭穿謊言,電商不僅沒有增加就業,還造成了大量失業,你認可嗎
在電子商務的國家是否增加就業的爭論變長了。有人說這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有人反對很多就業機會都消失了。今天來聽京東集團理事局劉強東主席的意見。他作為與電商界和馬雲並列的超級聽眾,對這個問題應該有最發言權。
通過上述講話,劉強東的觀點非常明確,電器商不但沒有增加就業,反而帶來了大量失業。他認為這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模式的必然結果。
為什麼最近受歡迎的社區集體購買被人民日報提名了?事實上,網路的大企業們打著新經濟的旗號,爭奪蔬菜銷售商們的生意。我看不到管理人員了。
由此可見,自然競爭的法則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為了在社會上生存,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見識。只有自己變強了,才能成為時代進步的犧牲品。
劉強東是農村窮人逆襲的典型,小時候家裡很窮,只能在正月吃肉。夏天為了省錢光著腳,到了四年級才第一次在街上看到電燈。
之後,以宿遷大學入學考試的形式進入了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為了治療奶奶的病,我准備了錢,辭掉了穩定的工作,在中關村開了一個攤子,創辦了京東多媒體。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員工現在有幾十萬人。獲得「2020新財產500富豪排行榜」第31名。
❹ 馬雲和劉強東大意了,中國又一電商黑馬崛起,創始人是誰
在目前的中國電商格局當中,馬雲所創立的淘寶天貓以及劉強東的京東是家喻戶曉的網購平台,在網友的口中有這樣一句調侃的話:幾十元的小事就問淘寶,幾千元的大事就問京東。這句話像極了當年孫策託孤於孫權時說過的一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要知道微信作為中國目前最龐大的現象級APP之一,騰訊這種做法直接就相當於為拼多多徹底開放了微信那十幾億用戶的巨大流量。
好在最終拼多多也非常爭氣,不僅將月活用戶拉到了近6個億,而且作為創始人的黃崢還積累了一大批財富。在前段時間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黃崢以1820億的財富身價排在中國第三名,僅次於成名已久的馬雲和馬化騰身後。
❺ 京東老總劉強東接收采訪稱未賣過假貨是否屬實
劉強東接受外媒專訪:我從沒賣過一件假貨。
英國《金融時報》北京分社社長吉密歐與京東CEO劉強東共進午餐,聊到「第一桶金」,劉強東回憶道,1998年的電腦硬體商大多依靠賣假貨和「斬客」賺錢,而自己靠著明碼標價和賣真貨迅速積累起信譽。
這樣的前景讓劉強東,這位目前中國排名第16位的富豪,對未來充滿信心:
「五年內,我們將超越所有對手,成為中國最大的B2C(企業對個人)平台」,超過阿里巴巴。阿里目前佔中國B2C市場份額的57%(京東佔25%),阿里還主導了移動支付,並且投資線下的實體零售和娛樂產業。阿里盈利能力也非常好,凈利潤率接近30%,而京東最近才開始盈利,今年第一季度他們的營收達1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0億元),凈利潤為3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
但劉強東對盈利能力並不太在意。
電子商務過去三年是盈利的,他說,「但由於我們在技術和金融方面有大量的投入,集團總體來說略有虧損。阿里巴巴的利潤率比較高,但他們收入較少。」
「兩者是不同的商業模式」,他繼續說,「京東控制大部分供應鏈,類似亞馬遜,貨物從自己的倉庫直供顧客,所以在線銷售額就是我們的收入。而阿里本質上只是一個平台,其他公司和個人在上面交易,他們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廣告。」
2009年,京東只有300名員工,而現在公司員工超過12萬人,其中有6.5萬名物流人員,從而能夠確保貨物能夠在當日或次日送達消費者。相較而言,亞馬遜等公司承諾的是「2到5個工作日送達」。
❻ 劉強東早期的創業道路是怎樣艱辛的
1998年劉強東開始自主創業,於1998年6月18日,在北京中關村創辦了京東公司,自己擔任總經理。公司早期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在短短兩年內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光磁產品代理商;
❼ 你怎麼看京東商城劉強東說的"所謂電商人才只是一個傳說,只要懂商業、懂用戶就足夠了"
樓主 其實劉東強說的很對 何為電商人才 就是懂電子商務的 這塊呢分為兩種 一個是電子 一個是商務 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商務 因為電子就是懂得計算機就行了 而商務人才需要懂得市場的分析 自己產品的分析等等 最關鍵的還是客戶的心態 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商務人員所必備的 但是現在的好多企業都打出80W 的年薪 請問中國有多少這樣有實力的公司呢 這個就是10年前的IT熱一樣 都是現在看起來40歲就能退休的職業 但是用不了5年 就會滿大街的電子商務人才了 並且學歷也會越來越高 到時候所謂的電子商務人才 和現在的IT人才差不多了 都是挨踢的人才了
❽ 劉強東談創業,劉強東為什麼能成功
之前看過一本書叫做《創京東,劉強東金是個創業之路》。
劉強東,他身上就有著成功者的個性特徵,是那種有著梟雄氣質的人。
做一個創業企業本身就是難上加難的事,他最早期的創業也經歷了很多不容易的階段。但是他有遠大的目標,並且有魄力和能力去實現他,一個創始人的認知邊界就是企業的邊界,他的邊界不斷在擴展。
一、劉強東是蘇北人,確切地說是宿遷人,個性剛強,做事果斷,說一不二,性格堅毅,常常能在關鍵的時刻做出有魄力的決策。他在農村出生,所以他把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體恤基層員工的情懷都用在了領導企業上面。
四、他有超前的眼光,能夠有提前布局的能力和魄力,盡管創業過程中有許多難關,但是最終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身上有領袖的氣質,胸中有溝壑,眼裡有堅毅,果敢張揚的那種。
❾ 劉強東懟社交電商說了什麼
不管怎麼樣,這是一個趨勢,也是商業發展的必然道路
❿ 劉強東懟社交電商的原因是什麼
6月6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接受了《央視財經》的專訪。劉強東表示,便宜沒好貨,社交電商出售假貨的問題仍未解決,商品質量得不到保證,消費者仍需要市場的教育才能明白天上掉不下餡餅。
此外,劉強東對央視財經談到了京東未來戰略布局只專注兩件事。一是以物流為載體的供應鏈業務,包含金融、保險、汽車、房產、健康等。二是技術。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需要1000億甚至幾千億的投資才能做成,但是一旦做成,不僅是一個企業具備核心競爭力問題,而且能夠為社會和行業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如果一件事情一年、半年就做成了,那價值一般,因為如果半年做成,別人也一定能半年做成,只有做一件事情需要20年的時間,這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企業家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