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份電商倉庫管理制度
績效考核
1、入庫單編制錯誤(如供應商名稱,產品編碼、產品名稱、裝箱數等),導致倉儲及財務的數據不準確性,造成應付賬款及發貨錯誤,財務部發現,前兩次通報批評,從第三開始,每次給予20元處罰;
2、如遇貨未到倉庫,直接發貨,要求前台編制入庫單的情況,需采購部相關人員提交一份申請,由其主管和運營總監或總經理簽字確認後方可開單,否則一經發現,開單人員50元/每次處罰。
3、漏單或漏件情況
外圍產品提貨,依據司機提交的「提貨登記表」,先核對總提貨件數,確保不會丟件;然後根據司機在外包裝的數字編號,進行分類;再次根據箱內供應商提供的發貨清單,仔細核對,務必確保供應商名稱、件數與司機提供的「提貨登記表」、供應商發貨清單一致,入庫單要求附贈:提貨單或供應商發貨清單,如財務部發現沒有此單,不得做入庫數據,直至相關人員提供可信的入庫憑證,方可做入財務系統;如其他部門發現漏單(未開入庫單)或漏件情況,每月前2次,做口頭批評,從第三次開始,每次給予50元/次;
供應商送貨,而未開具入庫單。其他人員核對發現此情況,由前台承擔此責任,月累計3次以上,直接給予開除;如需補開此漏單,由相關負責人提出申請,先由倉庫盤點此產品,並提出有效數據,可證明確實有該筆產品入庫,盤點負責人、倉庫主管、運營總監(總經理)三方簽字,方可編撰此單。
Ⅱ 出入庫管理流程
一、物料采購入庫管理流程
1.
由物料控制中心下發物料采購計劃,並註明采購物料的品名、規格、數量及到貨時間。
2.
倉庫依據采購計劃核對到貨物料數量及時間,預期未到貨應及時向物控中心反應,由物控中心催促供應商。到貨物料倉庫應先清點數量,並取樣抽查,如發現缺貨少貨現象,應向物控中心反應,由物控中心與供應商聯系。
3.采購物料到貨,采購員填制一式四聯的采購驗收入庫單傳遞給倉管員,采購員協助配合倉管員在待檢區根據采購計劃,核對物料規格型號,清點數量,核對准確後倉管員通知進料檢驗員進行檢驗,檢驗員按進料檢驗標准對物料進行檢驗,倉管員對檢驗合格的物料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物料嚴禁入庫。
4.對於零星物料(勞保用品、工具等)采購,物料到貨必須先送到倉庫辦理入庫手續,然後采購員通知申購部門領用並辦理出庫手續,嚴禁辦理一進一出的入庫、出庫手續。
5.辦公用品采購入庫時,采購員應到綜合辦公室辦理入庫、出庫手續,辦公室指定專人管理。
二、物料出庫管理流程
1、生產部文員根據生產計劃單列印生產領料單,經生產經理審核,審核後由領料員送倉庫備料。生產領料單提前二天送交倉庫,倉管員應根據車間生產領料單提前將所需材料配好,倉管員、領料員、生產經理在領料單上簽字,生產領料單一式三聯:
「生產聯」,領料員留存,作為生產車間統計依據;
「倉庫聯」倉管員留存,作為登記保管帳簿的憑證;
「財務聯」財務部留存,作為成本核算憑證(由倉管員代為保管,及時交財務部門)。
2、每份領料單中的物料應是同一個倉管員保管的物料,對於臨時需用的物料應由生產車間領料員填制手寫領料單,對於倉庫物料不足的應按倉庫實際庫存量備料,物料到貨後應另行填制手寫領料單將物料領足。
3、車間領料員根據生產領料單認真核實倉庫人員的配貨數量,採取抽查方式確認數據准確後在領料單上簽字,若出現數量不符或混料現象,領料員及時通知倉管員補足物料或將物料理清,倉管員應嚴格按照領料單發料,不許多發或少發物料。
4、
生產車間領料由領料員負責領料,非領料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倉庫領料。
5、
生產領料單應填寫物料代碼、物料名稱、規格、rohs標志,倉庫人員認真核對領料單,若有填寫模糊、不清晰或代碼錯誤,倉庫應讓其重新填寫或拒絕發料。對於特殊原因領料不能填寫領料單的應打臨時借條,事後應及時補辦領料單據,但不得超過一天。
6、對於檢修組領用單位價值較高的物料如:ic晶元、工字電感等實行「以舊換新」方式領料,照常填寫領料單。
7、
倉管員依據手續齊全的入庫單據和領料單據作好倉庫明細帳,做到日清日結。
8、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物料不足,經生產經理批准,領料員填寫領料單進行補料。
9、本批訂單生產結束後,有多餘物料,應及時辦理退料手續。
10、公司內部物料領用,應填寫領用單經倉庫主管簽字方可領料。
Ⅲ 倉庫入庫流程
出庫流程:
由門店在線遞交《部門申購單》,倉庫記帳員及貨物分配管理員均可以查看,並由倉庫記帳員確認表單,進行統一申報,根據供應商的送貨數,在線遞交「實發數量」;當門店收到貨物後在線進行收貨確認,並遞交實收數量;
入庫流程:
倉庫記帳員檢查庫存,根據庫存情況進行遞交《備貨申請表》,然後成本統計員負責選擇供應商,向供應商進貨,倉庫記賬員根據供應商的送貨單登記入庫單,最後由成本統計員根據供應商送貨單來確認入庫數量和單價;門店及倉庫記帳員遞交申請表單後無法對表單再進行編輯和刪除的操作,發現遞交錯誤電話通知成本統計員進行修改;
結賬:
當需要給供應商結帳的時候,由貨物分配管理員在線提出付款申請,財務部門看到後及時安排給供應商結帳後確認支付。
Ⅳ 倉庫出入庫管理流程
出庫單
既然是產品出庫,那出庫單中的主要信息自然是產品信息和倉庫信息;用戶在創建出庫單的時候可以直接從系統中選取出庫的產品形成清單,系統會根據需要出庫的產品數量、單價以及其他折扣等信息自動計算出相關金額。
需要注意的是:在Rushcrm系統的標准流程中,出庫單往往是結合發貨單來使用的,也就是說產品的發貨和出庫是由不同的業務人員來負責的,需要先有發貨單再決定出庫單的產品。
總結
產品的出入庫只是Rushcrm系統的「進銷存」管理體系中的一部分,其中還會涉及到庫存的流水、庫存的台賬、庫存的調撥、庫存的盤點、庫存的余額等等。因Rushcrm系統高度靈活定製化的特性,使得這些流程上的結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用戶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性的使用其中哪些模塊。
Ⅳ 電子商務倉庫儲存發貨,出庫流程有哪些
對於電商企業而言,效率就是企業生命,因為高效不僅僅是利益的保障,還是客戶滿意度的支撐。倉庫管理人員可以說是後端倉庫的「大家長」。不僅要做好商品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還要做好人員的統籌安排和突發事件的處理。這些都是倉庫管理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
同時,倉庫管理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和一定的抗壓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更好的開展倉儲管理活動,為企業帶來健康有利的發展。
目錄
第一節:入庫流程
第二節:發貨流程
第三節:庫存檔點流程
第四節:缺貨電話處理流程
第五節:庫存數據錯誤的反饋流程
第六節:ERP庫存影響因素與監督
第一節:入庫流程
流程核心注意點:1、務必抽檢!2、稽查責任人和稽查內容務必清晰!3、務必按要求存檔!
入庫流程說明:
1、所有到庫貨品務必有相應采購單,若無采購單或者采購單有錯誤的,及時反饋給采購改正。
2、抽檢率至少30%;如果單物相符則進行正常的入庫,如若不符,1)實際到貨數量多於采購清單數量的,一律不收。2)實際到貨數量少於采購清單數量的,在抽檢達標的情況下,根據到貨實際數量進行入庫。3)有質量問題的,比如顏色、規格與樣品不符,產品本身有裂痕、污點等一律不收。4)所有新品必須全部清點!
3、稽查內容:ERP入庫單、送貨單、司機提貨登記表、驗貨單所涉及產品數量,金額,供應商信息確保一致(稽查部門:XXX);
4、稽查員負責:稽查單、送貨單、驗貨單按時間分類以檔案形式保存在財務部,至少保存12個月;存檔後的數據如需修改,要開修改單,寫明修改產品數據,修改原因,審核主管簽字,經理簽字並與原檔案一起保存;
5、開票員指定,指定開票員,非指定工作人員,其他人不得開票;如發現,其開具的單筆金額則由開票人及前台人員共同承擔。
6、入庫單的編制:供應商名稱,產品編碼、產品名稱、數量、單價、總金額、大寫金額、驗貨人、付款方式、簽名(月結客戶)需清楚明白,一目瞭然。不得漏寫,如有錯誤, 需及時更改,並標注清楚原因。
7、如有產品單價價格不一致時,需以兩者間更低的價格來編制入庫單。並在此單中註明價格問題 。
8、特殊情況需要從物流點直接發出的,如:某客戶的訂單裡面A產品50件貨,倉庫庫存不夠,需要采購員臨時找供應商下單發貨。當貨物到達物流點,業務部可以申請司機直接在物流點發出,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正常流程是先從物流市場拉回倉庫入庫然後出庫再拉回物流市場,比較麻煩,參照入庫流程)。
流程如下:
1、業務部提供特殊發貨申請單給倉儲部相關負責人(內容包含:訂單號,產品數量,涉及金額,業務主管、倉儲主管、經理簽字。)
2、倉庫根據提供單號列印該客戶訂單(部分需要拆分),發貨單,特殊發貨申請單,交給司機
3、司機發貨注意:「發貨單」放入產品裝箱給客戶,「特殊發貨申請單」與提貨單一起裝訂給倉庫入庫員入庫,客戶的「物流發貨單」給訂單組掃描出庫。
列印及粘貼嘜頭標准:
品名-編號-規格-裝箱數-庫位-大貨庫位-收貨人-日期
嘜頭粘貼在紙箱左下角
崗位配合
1、 入庫完畢的產品監督倉管在一小時內拉貨完成,
2、所有售後返件到貨半小時內通知售後專員,要求售後專員在一小時內把貨拉走
3、確定是KA的到貨產品,半小時內通知KA組,KA組確定完成監督在一小時內把貨拉走
拒收貨物相關事項
1、供應商送錯貨,其中暫無公司急缺產品的;
2、驗貨中有色差較大、混裝嚴重、質量較差、質量低於上批貨、單件殘次品超過2%問題的;
3、因包裝破損相關因素而導致貨物質量與數量產生偏差;
4、單件產品裝箱數量巨大或不規則;
5、對於貨物單價有爭執,並且聯系不上采購時;
6、來貨數量多於采購清單的
7、外箱有潮濕發霉跡象的
8、采購部未下采購單且聯系不上采購的
9、物流或快遞包裝破損且數量有缺失的
績效考核
1、入庫單編制錯誤(如供應商名稱,產品編碼、產品名稱、裝箱數等),導致倉儲及財務的數據不準確性,造成應付賬款及發貨錯誤,財務部發現,前兩次通報批評,從第三開始,每次給予20元處罰;
2、如遇貨未到倉庫,直接發貨,要求前台編制入庫單的情況,需采購部相關人員提交一份申請,由其主管和運營總監或總經理簽字確認後方可開單,否則一經發現,開單人員50元/每次處罰。
3、漏單或漏件情況
外圍產品提貨,依據司機提交的「提貨登記表」,先核對總提貨件數,確保不會丟件;然後根據司機在外包裝的數字編號,進行分類;再次根據箱內供應商提供的發貨清單,仔細核對,務必確保供應商名稱、件數與司機提供的「提貨登記表」、供應商發貨清單一致,入庫單要求附贈:提貨單或供應商發貨清單,如財務部發現沒有此單,不得做入庫數據,直至相關人員提供可信的入庫憑證,方可做入財務系統;如其他部門發現漏單(未開入庫單)或漏件情況,每月前2次,做口頭批評,從第三次開始,每次給予50元/次;
供應商送貨,而未開具入庫單。其他人員核對發現此請況,由前台承擔此責任,月累計3次以上,直接給予開除;如需補開此漏單,由相關負責人提出申請,先由倉庫盤點此產品,並提出有效數據,可證明確實有該筆產品入庫,盤點負責人、倉庫主管、運營總監(總經理)三方簽字,方可編撰此單。
Ⅵ 倉庫管理流程,入庫流程、出庫流程、庫房管理的詳細流程是什麼
入庫單分為:原材料,輔助材料,消耗,勞保,半成品,成品
出庫單分為:原材料,輔助材料,消耗,勞保,半成品,成品
實際都是發給部門去了,就看你怎麼分析
出廠的有兩個,一個是外發,還得回收入庫,再次成品出庫
最後一個就是送貨單
Ⅶ 倉庫貨物的出入庫基本流程
1、到貨入庫
Ⅷ 倉庫管理流程
一般流程:
1、簽訂倉儲合同。驗收貨物。
2、辦理入庫手續。貨物保管。
3、貨物出庫。
4、訂貨、交貨、進貨、交貨時的檢驗。
5、倉庫內的保管、裝卸作業。
6、場所管理。備貨作業。
因工作需要或結算等特殊原因,需向倉庫借出商品時,必須由申請人填寫借貨申請,明確歸還或結算時間後,並經業務部經理簽字和倉庫負責人認可後方可借出。
倉庫管理員接到申請清單後,清點核實所借商品的品名、數量、規格、單價、金額等相關內容,並與申請人核對貨品無誤,方可借出。倉庫管理員必須根據借貨申請表在賬面上進行出庫備注。
倉管原則:
1、面向通道進行保管。為使物品出入庫方便,容易在倉庫內移動,基本條件是將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盡可能地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有效利用庫內容積應盡量向高處碼放,為防止破損,保證安全,應當盡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設備。
3、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為提高作業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類似物品應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員工對庫內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著出入庫的時間,將類似的物品放在鄰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4、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安排放置場所時,當然要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邊,把輕的東西放在貨架的上邊。需要人工搬運的大型物品則以腰部的高度為基準。這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安全是一項重要的原則。
5、依據形狀安排保管方法。依據物品形狀來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標准化的商品應放在托盤或貨架上來保管。
6、依據先進先出的原則。保管的重要一條是對於易變質、易破損、易腐敗的物品;對於機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應盡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則,加快周轉。
網路--倉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