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解答馬雲說的十年後70%的商務都是電子商務
馬雲在2009年5月16-17日廣州流花賓館召開的國內首屆網商交易會上的講話,說不做電子商回務答 5年後你會後悔
國際電子商務師認證委員會(中國)研發中心作為非贏利性組織在2004年對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和自學考試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進行了就業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截止到2004年6月15日,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為20%,但在2003年6月中旬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已達47%,可見,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遠遠低於全國大學生就業平均水平。
要知道
電子商務是個在中國剛起步的專業
B. 怎樣理解馬雲"電子商務從有到無"的真正含義
8月10日下午消息,阿里巴巴集團與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共啟商業未來。根據協議,阿里將以約283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而蘇寧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新發行股份;雙方將打通線上線下全面提升效率,為中國及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加完善商業服務。此次阿里與蘇寧採取互相入股的形式展開戰略合作。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從今天起,商業不會因為市場競爭有新舊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商不電,無電不商,是傳統經濟與新經濟的相互擁抱,這就是互聯網+,這也是+互聯網」。
「我們今天所做出的決定或將開啟中國商業零售的新篇章,更好的推動傳統企業+互聯網,推動互聯網+傳統企業。」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出席發布會時表示。
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阿里志在全球,蘇寧也已經在海外落地。我們今天開創的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圍來講也是領先的,一旦我們在中國成功實踐,也將可以進行全球復制,從而把互聯網+的模式帶向全球、助推中國品牌暢銷全球。」
「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不能追求做一家賺錢的大公司,壟斷的心態將會喪失歷史給與我們這代人的機遇。我們必須參與和推動新的商業服務,新的商業合作,新的商業生態,打造未來社會的經濟基礎設施。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長江後浪推前浪,才能確保創造創新創意無處無時不在,綿綿不絕」,馬雲說。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表示,十幾年的時間,電子商務迅速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未來三十年,電子商務必將從大到小,從有到無。雙方將在電商、物流、售後服務、門店、O2O等領域展開合作,整合阿里巴巴集團的境外電商經營能力和公司的海外門店資源。
阿里巴巴此次與蘇寧雲商戰略合作,被視為落實國家互聯網+戰略,線上與線下商業全面融合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C. 馬雲對電商的未來看法是什麼
「2017年是阿里巴巴新零售元年」,馬雲在發布會上表示。這是繼去年馬雲內提出新零售概念後邁出的第容一步。
馬雲表示。去年10月,馬雲在一封致股東的公開信中首次提出:電子商務本身也正在迅速成為一個舊的概念。未來30年,我們將會面臨線上、線下、物流數據供應鏈相結合的新零售行業。
D. 馬雲為什麼說電子商務將很快被淘汰
馬雲的話不是說電子商務將被淘汰,而是電子商務這個字將被淘汰;
純電子商務將會成為一個傳統的概念;
電子商務只是一個擺渡的船,他只是把這個河岸的這一頭,擺渡到了那一頭。
E. 馬雲對於中國電商的發展是不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是的,是馬雲把中國電商平台推到了一個鼎盛和高潮,讓中國有一個質的飛躍。
F. 馬雲認為未來電商發展呈現哪些特徵
馬雲認為,未來的電商一定呈現個性化,標准化的趨勢。所謂的個性化就是消費者私人訂制,而標准化就是有一個標準的流程!
G. 馬雲對電子商務的主要貢獻
創建了 淘寶和阿里巴巴啊 這兩個對電子商務的南獻可是非同小可
H. 馬雲談未來幾年電商發展趨勢
有人說我想做十個億,很好,我們支持你,為你鼓掌,但是我們的重頭戲是幫助一百萬家。 未來幾年,我們會專注電子商務的幾個重要的趨勢: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第一,小就是美。中國文化裡面講,「寧為雞頭、不作鳳尾」,做小企業更有味道,未來的企業,小就是美,小和好更關鍵,更加靈活。 所以阿里決定,我們將全面推出雙百萬戰略—阿里將全力培養一百萬家年營業額過一百萬的網店。有人說我想做十個億,很好,我們支持你,為你鼓掌,但是我們的重頭戲是幫助一百萬家。因為我們相信一個年營業額一百萬的小店,他有可能會請上兩個到三個人,這樣我們就又多能解決三四個人的就業機會。 我們覺得企業做超級大是一個變態,是不正常,做一般大才是一個正常體系。中國的企業在這種規模下是最有味道、最好的。 第二,在未來,阿里將會從消費流通領域裡面進入到生產製造,然後再進入到第三步: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將從B2C全面挺進C2B,必須進行柔性化定製,真正為消費者解決問題。真正的個性化製造,不管我們做與不做,這將會是未來三年到五年的社會的必然趨勢。 第三,阿里必須建立起消費者和製造業的和諧的關系。我特別反對價格戰,價格戰不僅傷害了商家,也傷害了消費者,所以不賺錢的企業在未來是很難生存的。我們希望大家在保護好消費者權益前提下,能夠真正做到商家有錢賺。
I. 馬雲說電商將死,終於想明白了為什麼
我們可以嘗試給電商定義三個階段詞語,曾經、現在、未來!曾經和現在的電商最大的區別就是,在線購物與訊息載體及營銷方式的變化;曾經和現在的電商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階段重信息信任背書,一個階段重品牌口碑信任背書;馬雲所說的電商的曾經和現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狹義的理解為曾經的阿里巴巴到現在的淘寶C2C和天貓B2B等等。我們可以嘗試分析下:信息發布到直復式電子商務到第三方支付到B2B到C2C到B2C,這裡面對於馬雲來說,曾經的核心是信息的真實性,現在是支付環節的衍生與完善,未來就是「萬物相連」。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下:消費者,首先不說是電商沖擊了實體等等這些話題,就說消費者。線下購物是習慣,線上購物也是習慣,沒有哪個會逼迫消費者在兩者中非要二選一,而徹底的拋棄或是遺忘另一個習慣,顯然這是不可取的。那麼兩者間唯一的可融通點就是支付。線上有場景一說,線下也有場景一說,對於消費者而言,最便捷的支付就是在任何場景下,你都不會讓我失望。我們可以沿著馬雲的曾經到現在還有為未來而投資以及一些情況下的演講,就不難看出馬雲對未來的可能性操作:利用支付環節和新媒體,徹底的是線上線下場景融通。是融通,而不是融合。物聯網是絕對的趨勢,那麼從頂層框架到最底層場景支付的連貫性和掌控性,就只有制定大規則和大協議。電商不管是在線上開一個網路鋪子,也可以反而行之;馬雲還有一個大殺器「雲OS」,在未來這是線上線下融通的關鍵;馬雲還有一個大基礎構件「阿里雲」,在未來是線上線下融通的強盾;馬雲現有的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等,應該會轉型,因為在未來他們就是融通里的交易因子;馬雲還有很多的媒體構件,在未來,加上大數據,相信你和我看到的肯定不一樣綜合上面,我們可以猜測:未來電商應該是入戶級的,未來電商應該是具有很強的貿易流的!篩選到最後,就只剩下——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