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活動促銷價的意義

活動促銷價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2-01-28 21:47:37

❶ 如何進行電商活動促銷

一、做促銷活動的目的

網店做促銷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是:維護老客戶、開發新客戶。

通過與老客戶的回訪互動,增加網店曝光率,挖掘更多潛在新客戶,促進網站的銷售及活力,形成良性循環。

二、做促銷的策略方式

促銷的方式很多,一般有:會員優惠、加10(或1)元,超值換購、滿就送、買贈(買N贈一)、加量不加價、優惠券、套裝優惠、贈品等方式(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電子商務平台常用的15個促銷方式》的相關介紹)。

對此,馬海祥建議普通店鋪不要嘗試過多方式,1-3種為最佳,一是由於活動太多會使計算過於復雜,出錯而增加虧損;二是增加客服壓力和強度,致使跳失率增高。

一般效果最佳的方式依然是經典的限時折扣,結合產品特質、挖掘賣點進行包裝和推廣。

另外,根據促銷對象的不同,網上促銷策略可分為:消費者促銷、中間商促銷和零售商促銷等,接下來,馬海祥主要是針對消費者的網上促銷策略。

1、網上折價促銷

折價亦稱打折、折扣,是目前網上最常用的一種促銷方式。因為目前網民在網上購物的熱情遠低於商場超市等傳統購物場所,因此網上商品的價格一般都要比傳統方式銷售時要低,以吸引人們購買。

由於網上銷售商品不能給人全面、直觀的印象、也不可試用、觸摸等原因,再加上配送成本和付款方式的復雜性,造成網上購物和訂貨的積極性下降,而幅度比較大的折扣可以促使消費者進行網上購物的嘗試並做出購買決定。目前大部分網上銷售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價格折扣,如當當書店等。

折價券是直接價格打折的一種變化形式,有些商品因在網上直接銷售有一定的困難性,便結合傳統營銷方式,可從網上下載、列印折價券或直接填寫優惠表單,到指定地點購買商品時可享受一定優惠。

2、網上變相折價促銷

變相折價促銷是指在不提高或稍微增加價格的前提下,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數量,較大幅度地增加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讓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

由於網上直接價格折扣容易造成降低了品質的懷疑,利用增加商品附加值的促銷方法會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3、網上贈品促銷

贈品促銷目前在網上的應用不算太多,一般情況下,在新產品推出試用、產品更新、對抗競爭品牌、開辟新市場情況下利用贈品促銷可以達到比較好的促銷效果。

贈品促銷的優點:可以提升品牌和網站的知名度;鼓勵人們經常訪問網站以獲得更多的優惠信息;能根據消費者索取增品的熱情程度而總結分析營銷效果和產品本身的反應情況等。

贈品促銷應注意贈品的選擇:不要選擇次品、劣質品作為增品,這樣做只會起到知得其反的作用;明確促銷目的,選擇適當的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產品或服務;注意時間和時機,注意贈品的時間性,如冬季不能贈送只在夏季才能用的物品,另外在危急公關等情況下也可考慮不計成本的贈品活動以挽回公關危急。

另外,馬海祥提醒大家要注意預算和市場需求,贈品要在能接受的預算內,不可過度贈送贈品而造成營銷困境。

4、網上抽獎促銷

抽獎促銷是網上應用較廣泛的促銷形式之一,是大部分網站樂意採用的促銷方式。

抽獎促銷是以一個人或數人獲得超出參加活動成本的獎品為手段進行商品或服務的促銷,網上抽獎活動主要附加於調查、產品銷售、擴大用戶群、慶典、推廣某項活動等。消費者或訪問者通過填寫問卷、注冊、購買產品或參加網上活動等方式獲得抽獎機會。

網上抽獎促銷活動應注意的幾點:獎品要有誘惑力,可考慮大額超值的產品吸引人們參加;活動參加方式要簡單化,因為目前上網費偏高,網路速度不夠快,以及瀏覽者興趣不同等原因,網上抽獎活動要策劃的有趣味性和容易參加,太過復雜和難度太大的活動較難吸引匆匆的訪客;抽獎結果的公正公平性,由於網路的虛擬性和參加者的廣泛地域性,對抽獎結果的真實性要有一定的保證,應該及時請公證人員進行全程公證,並及時能過email、公告等形式向參加者通告活動進度和結果。

5、積分促銷

積分促銷在網路上的應用比起傳統營銷方式要簡單和易操作,網上積分活動很容易通過編程和資料庫等來實現,並且結果可信度很高,操作起來相對較為簡便。

積分促銷一般設置價值較高的獎品,消費者通過多次購買或多次參加某項活動來增加積分以獲得獎品。

積分促銷可以增加上網者訪問網站和參加某項活動的次數;可以增加上網者對網站的忠誠度;可以提商活動的知名度等。

現在不少電子商務網站「發行」的「虛擬貨幣」應該是積分促銷的另一種體現,如酷必得的「酷幣」等。

網站通過舉辦活動來使會員「掙錢」,同時可以用僅能在網站使用的「虛擬貨幣」來購買本站的商品,實際上是給會員購買者相應的優惠。

6、網上聯合促銷

由不同商家聯合進行的促銷活動稱為聯合促銷,聯合促銷的產品或服務可以起到一定的優勢互補、互相提升自身價值等效應。

如果應用得當,聯合促銷可起到相當好的促俏效果,如網路公司可以和傳統商家聯合,以提供在網路上無法實現的服務;網上售汽車和潤滑油公司聯合等。

三、促銷產品選擇與規劃

對於電子商務的操作模式,我們已經有所了解,但我們應該如何進行產品選擇與規劃呢?對此,馬海祥有以下幾點建議:

1、高利潤

小型電商沒有大型電商那麼有錢,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做高利潤,因為只有高利潤我們才可以支付高昂的成本費(生產成本、人力成本、房屋成本、物流成本等),才有可能賺錢,才有錢進一步做推廣、投廣告,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多少才叫高利潤呢?產品利潤達到70%及以上才能叫高利潤,很多消費者可能要抱怨了,不過這就是事實。

2、高客單價

高客單價才使利潤高,使資金回籠快,沒有人願意天天就賣每個人20元的東西,整了幾百個才幾千元的銷售額吧!

關於這點每個行業的產品不同就不細說了,不過高客單價的產生主要還是利用關聯銷售、捆綁銷售等方式來實現。

3、高重復購買率

要選擇高重復購買率的產品,提升用戶高度忠誠的產品,因為現在市場已和原來大不相同,不再是一家通吃的天下,開發新客戶的成本非常高昂,基本能達到維護老客戶成本的3-5倍,所以為了節約成本及經營輕松,大家一定要維護好老客戶,讓他們忠誠的選擇你、依賴你。

4、排除季節性產品

為什麼要排除季節性產品?因為季節性產品銷售時期短、流動周期慢、庫存壓力大,所以沒有很強大的資金流或者很好的供應鏈,最好還是排除掉對季節性產品的選擇(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電子商務的產品運營思路》的相關介紹)。

四、營造促銷活動的緊迫感

其實,促銷活動的特點就是玩的心跳,促銷的產品有賣點和爆點,能夠打動客戶,怎麼打動客戶呢?就是給予緊迫感,不下手就來不及了的緊張氛圍營造。

1、時間緊迫感

首先,是時間緊迫感。網站上的產品,盡量促動用戶現在立即購買,千萬別等到明天,盡可能的讓用戶現在就掏腰包購買。

有些用戶如果今天沒有在你的網站上購買,到了明天可能就會在其他網站上購買,為了讓用戶能夠第一時間里在你的網站里購買,可以選擇給用戶一定的時間緊迫感。那麼,在此時做促銷配套的內容就可以是限時也可以是限量,總之要讓用戶認識到,如果這么好的機會不去抓住,以後可就沒了。

當然,無論是限時的還是限量的,都必須讓用戶去相信。

站長在說服用戶相信限時限量是真實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說實話。為什麼呢?因為說實話是最有感染力、最有說服力的,就像最常見的過季衣服甩賣一樣,秋天到了可以甩賣夏季的衣服,一般來說用戶都是可以理解的或者明白告訴用戶,就是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或者擠垮競爭對手,在或者貨物有一些瑕疵,所以低價甩賣並售完為止,這樣以來用戶也更加相信。

但要注意,不要跟用戶說僅僅是因為賣家善良,願意少賺點錢。

2、出現在正確的時間里

其次,是出現在正確的時間里。促銷配套信息要出現在正確的時間里,通常這個正確的時間就是產品描述的結尾顯示「購物車」按鈕的地方,而且網站應該把促銷配套的主要內容以要點形式清楚的說明一遍。

一般看完產品信息是用戶要做決定的時刻,這時就要向用戶展現產品之外的這些好處,一般來說都可以幫助用戶在猶豫不決時最初有利於網站的購買決定。

有很多網站把促銷信息放在首頁並以旗幟廣告的形式顯示,但是當用戶來到產品頁面時,卻沒有顯示折扣、免費禮品等配套,有些網站把促銷信息放在首頁,經常以旗幟廣告的形式顯示,但是當用戶來到產品頁面時可能已經忘記了網站首頁顯示的促銷內容,產品頁面沒有顯示折扣等配套信息。此時,就會失去一次再次說服用戶購買的機會。

3、免費的禮物

然後,是免費的禮物。電商網站必須在最恰當的地點向用戶再次重申促銷配套中的免費禮物,因為免費是最有力的營銷工具之一,電商網站給用戶一些免費的禮物,是推動用戶做出最後決定的最有效手法之一。

一般賣信息類產品的網站使用免費禮品最為有效,比如一本電子書價格50元,同時,買了這本書的用戶會得到多達10-20本價值100元的免費電子書。一般用戶會認為,這樣的電子書買的太劃算了,不買是自己的損失,當然這些免費贈送的電子書也不能是網上可以找到的,而且必須是真正標有的價格、有價值的電子書。

贈送數字形式的免費禮物,對於網站來說不增加任何生產和送貨的成本,對於用戶心理也是影響很大的。

另外,賣實物的網站也可以送實物的禮品,買眼鏡送眼鏡布,買衣服送發卡,買戒指送太陽鏡等。這些免費禮物的價值都不是很高,幾塊錢就可以了。其實,起作用的關鍵都在於讓用戶感覺到劃算、高興、滿意。

4、產品包郵費

最後,是產品包郵費。一些電商網站的產品包郵也是一個有效的促銷手段,淘寶、京東、凡客等都是這么做的,但是淘寶的一些賣家可能會很摳門不給包郵。

在很多情況下,用戶會感覺不到產品的差異,而包郵的促銷內容,對用戶有很大的吸引力。

五、如何推進促銷活動

在促銷活動進行的同時,我們還需要一些工作來推進進促銷活動的實施及效果保證,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要點:

1、用戶調研

2、執行方案

3、團隊安排

4、活動節奏掌控

5、備用方案

6、應急方案及措施

7、結果處理、分析

8、價格梯度。

促銷活動的終極目標是銷量,但是也不能只看到銷量,通過活動我們可以看的數據很多:流量、跳失率、轉化率、客單價,這些數據都是非常有用、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分析的。

哪些數據好?哪些數據差?為什麼差?都可以在今後的活動中加以改善和優化,畢竟只有了解了用戶喜好和需求,才能做到迎合他們的胃口,才能贏得市場。

六、非活動時

促銷活動只有在必要時分階段進行,平時在非活動時,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保證低成本的流量和轉化率:

1、SEO,SKU優化(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大型電子商務網站的SEO優化要怎麼做》的相關介紹)。

2、各類推廣方法的嘗試。

3、頁面完善,提升轉化率。

4、產品優化,提高客單價。

5、客服培訓,提高積極性。

總的來說,電子商務網站應該這樣做促銷活動,保證我們的良性循環與進步。

❷ 折扣定價法的含義有哪些

折扣價就是原價減去折扣額後的價格。折扣價=原價-折扣額折扣額=原價*折扣率折扣價,是在原價基礎上進行打折後的一個價格,是商家常用的促銷手段。對此,國家發改委指出,一些商家欺騙、誘導了消費者,存在優惠折扣價高於原價、返券促銷價高於原價、不如實標示附加條件等價格欺詐行為。商業折扣是指銷貨企業為了鼓勵客戶多購商品而在商品標價上給予的扣除,由於它一般在交易發生時即已確定它僅僅是確定實際發生價格的一種手段不需要在買賣雙方任何一方的賬上反映,因些只需按扣除商業折扣後的實際售價確認。

現金折扣,是指債權人為了鼓勵債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付款而向債務人提供的債務扣除它通常發生在以賒銷方式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的交易中。例如,2/10-1/20-N/30表示為10天內付款按售價的2%給予折扣,11—20天內付款按售價的1%給予折扣,21-30天內付款全額付款。現金折扣的入賬價值又分總價法和凈價法 我國規定按總價法入確定。如果有不懂的方面請說詳細些。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即銷售價,銷售價是商家根據自己情況提高或降低指導價得到的最終銷售價格,是浮動價格。現價:就是當前的價格,當天即時的價格.股票的現價是由當天的集合競價決定了開盤價,再由雙方買賣的意願決定了現在的價格。在商場我們也經常會看到現價,意思跟股票差不多,也是指現在,目前商品的價格。我們有時候對產品的認知只限於現價,因為現價他是由時間和空間一起決定的。

❸ 為什麼打折只是一場風花雪月的夢

如今商品打折已成為商家招攬顧客頻繁使用的一種手段,因為打折所能給商家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開始在整個商業系統內迅速蔓延並擴大,可以說只要是在可以進行商品買賣的地方,人們總是會看見各種各樣的商店的門口貼著諸如「五折優惠」、「一折狂甩」、「跳樓價」、「清倉甩賣,一件不留」等字樣,在商家爭相打折的同時,消費者是否真的能夠得到相應的實惠呢?我們不妨一起來探討一下。

所謂的打折,其實真正分析起來得到更多實惠的往往不是消費者,而是商家。因為打折不等於讓利。換句話說,商品雖然提出了打折的口號,但是所謂的價格還不是商家擬定的?無論如何,消費者都是被動地在買商家的商品。只是商家所採取的蒙蔽消費者的方法,能夠讓消費者自己覺得得到了實惠,那麼商家的目的就能達到。因此,商家打折的實質是用更容易讓消費者相信自己賺便宜的方法賺取消費者的錢財。

很多商場總是在找准一切機會採取打折這種促銷手段。例如:假借周年店慶的名義,以及各種名目繁多的節假日等來作為「答謝新老客戶」的最佳時機。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裡,各大商場通常都掛滿了「全場商品一律×折」、「滿×××送××」的口號。其實,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這其中的一點小貓膩:原本僅有一天的「店慶」,卻會被他們利用起來炒作幾周甚至一兩個月。而路邊上那些規模小的商店也是如此,他們的門口天天都掛著「最後一天大甩賣」、「緊急拆遷、瘋狂甩賣」等字樣,但這最後一天也不知道到底哪天才是真正的最後期限。

消費者被動地置身於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打折海報中,被動地接受著「這很實惠」的信息,繼而他們就失去了理智,佔便宜的沖動就會促成了他們購買行為。當然,這一切自然都是商家給消費者下的套。你買了,他賺取利潤的目的就達到了,所謂的打折不過是商家為消費者編織的一個美麗的夢罷了。

每年12月份中旬,面對聖誕節和元旦雙節的來臨,商家們總是能變著戲法地讓消費者們置身於眾多的打折信息中,讓人想躲也躲不了。曾經有一位聰明的女士為了了解商家打折信息背後的貓膩,某段時間經常會跟好友們利用午休的時間逛街踩點。經過幾個星期的實地「考察」,她對市內幾大商場打折活動的實質已經瞭然於胸,一些商家在打折過程中玩的一些「小把戲」自然也就難逃她的法眼。例如,她經過仔細觀察發現有許多店借著節日打折的名義,促銷的都是一些過季的服裝。也就是說商家所謂的打折並不是當季的衣服,他們拿出的都是一些庫存,新貨早被別有用心地「藏」好了。有一次,該女士在某商場的一家韓國店內看上了一條一千多元的毛領外套,細心的她發現該品牌的這項服裝在上周還是不打折而這周就開始進行打折促銷。高興之餘,她趕緊約了好友下了班就去買,結果晚上去的時候失望地發現兩天前自己才看到剛上的貨,如今已經一件都沒有了。商家給出的解釋似乎不容置疑:「貨太搶手,賣完了。」然而,等打折促銷的活動一結束,該女士再去逛該商場時,她又在那家店內看到了自己看上卻被宣稱「貨太搶手,已經賣完了」的這件外套。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該女士一時沖動上前准備和商家理論的話,商家肯定會解釋說自己因為斷貨而剛補的貨。但是實質上究竟是補貨還是藏貨呢?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以及貓膩很多的商家彼此心裡都有數。

稍稍懂一些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定數量的產品,無論生產1萬件還是僅生產1件,有些投資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廠房建築物與機器設備,這叫生產的固定投資,用經濟學術語來講,這些設備因為比較貴重又不易損壞,所以商家的這些投資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及時改變的,設備給商家的回報只能用「固定資產折舊」來反映。在經濟學上,人們通常將這種在短時間內在數量上無法改變的投資成本叫做「不變成本」。而另外一些成本,比如勞動力、生產資料這些現時生產的時候才需要的投入我們將它叫做「可變成本」。通俗點來講,你若想生產1萬件商品,就多雇幾個工人,多買一些生產原料;若僅想生產1件商品,那麼就少用幾個工人,少買一些生產原料。這是隨時都可以改變數量的投資成本。而經濟學上不變成本與可變成本的總和,就是生產商品所需的總成本數。

如果,將一段時間內所生產出來的產品視為一個整體的話,那麼,我們再將生產這些產品所消耗的成本(包括不變成本與可變成本)平均分攤到每件產品上的時候,就可以大致知道每件產品里實質上包含了多少可變成本與不變成本。而這種演算法最後得到的就是「平均可變成本」與9 「平均不變成本」的概念,這兩者加起來的和又叫做「平均總成本」。

當商品發生了流通,也就是產生了買與賣過程的時候,我們將廠家所賣商品的價格減去成本價就得出了每件商品的收益。如果我們再去比較價格與上述幾方面的平均成本的大小關系,就可以很輕易地來判斷出生產商願意生產商品的最高數量與願意銷售商品的最低價格,而這兩種常常又不能實現剛好相等。

第一種情況,當商品價格高於平均總成本的時候,說明生產商從每件商品中都能夠得到一定的利潤。既然產生出了利潤,那證明生產是有利可圖的,因此生產商還會繼續生產。通過擴大商品的供給來賺取更多的利潤。不過,隨著商品供給的不斷擴大,生產廠家基本上可以預測到之後的利潤曲線,那麼商品的價格會漸漸下滑。

第二種情況,商品價格雖然比平均總成本低,但還是比平均可變成本高。(由於平均總成本大於平均可變成本,因此這種情況是存在的。)這種情況下明眼人一下就看出來了,商家得不到想要的那部分利潤。此時,生產商的銷售收入不僅已無法彌補耗費的全部成本,還要補償工人工資和自己的勞動投入等可變成本。當然,如果要減少損失,他們還需要得到一些固定資產的折舊費。所以,對於生產商而言,此時生產比不生產要好。

由此看見,生產商售出商品的最低價格就是其生產該商品的平均可變成本。這也是其進一步生產的最低標准。若價格低於這個底線,生產商就會停止生產。

了解了商家的這種生產模式之後,讓我們再來看一下商場里的商品。不難理解,因為商場在進貨以及和廠家討價還價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如交易成本、運輸成本、環境布置成本、員工工資以及鋪面租金等很多方面的成本,因此商家肯定就會將從生產廠家那裡得到的價格提高到一定的程度。那麼根據簡單的「商家就是為了盈利」這個觀點看起來,商場中商品銷售的最低價格應當至少要比生產該商品所需的可變成本要高一些才行。因此,從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場銷售商品肯定是有一個底價的。因為如果低於了這個底價,商家就會虧本,就不能滿足「做生意的規則」。從這些分析中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除非是特殊的情況如商品換季、建築拆遷、清理庫存和生意轉行等一些原因外,商家是絕對不會在滿足不了成本的情況下將商品出售的。所以,各個商店所謂「×折優惠」和「大放血」的說詞,只不過是吸引客戶眼前的招牌罷了。

就算商家會因為種種特殊原因而真正被迫降價銷售商品時,商家也會盡量地讓打折之後的價格比實際造價只低一點點。這個時候,消費者得到的才是真正的優惠。當然,多數的情況下,商家並不會遭遇到我們前面所講的那些尷尬的場面。所以他們所謂的降價、打折就不是真正意義上消費者可以享受到的實惠。因為價格稍微降一些之後,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理就會起作用,商品就容易賣出去,而且會帶來更大銷量,那得實惠的還是商家。

這里當然有一些小竅門:在購買某些因節日打折的商品時,一定要事先確定價格是否真的有優惠,明智的購物者就算是遇上了打折也一定會對「折扣價」貨比三家。因為有的時候相同的商品只需要過一條馬路,就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到。

還有一種情況的打折需要注意。比如有的衣服、鞋子缺號斷碼,或者商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瑕疵,或者是食品將到保質期……總而言之,無論是節日購物還是平常購物,都不要被打折字樣的商品所迷惑。一定要搞明白所謂的表面的實惠是否是真的實惠,千萬別因貪小便宜而吃了大虧。

❹ 每一年商鋪有各種節日促銷活動,打折力度最大的是什麼節為什麼

正常情況下,打折力度最大的應該是每年的雙11吧,因為我個人就非常喜歡在雙的時候購物,每年快到雙11的時候,我都會到各種網站上去領購物券,把自己覺得缺的東西都統計一下,提前選一些自己喜歡的商品,看到喜歡的店鋪或商品就收藏起來,然後在雙11到來的時候,把收藏的店鋪全部打開,進行一一對比,在同樣的商品或類似的商品當中,選我自己比較喜歡的,打折力度最大的,最後完成下單。其實除了雙11以外,還有以下幾個節日打折力度是最大的:

3、中秋節

中秋節也是我們傳統的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確切的來說,中秋節應該是除春節以外最重要的節日,因為中秋節的意義非常重要,它代表著一家人的團圓,正常情況下,每逢農歷八月十五的時候,不管我們離家有多遠或者多忙,都要回家聚一聚,那每逢回家的時候當然要買很多東西,所以說在中秋節的時候,商家打折促銷的力度也會相應的加大。

❺ 關於淘寶促銷價和標價的問題

呵呵,我淘寶2年多了,這事已經遇怪不怪了,我慢慢來說
舉例一件襯衫800元,遇到國慶,聖誕,情人節類似的節日,他們搞活動打5折,或者2折。
你還覺得這件襯衫本身值800嗎?就像咱們現實里逛街看到擺地攤的小商販,什麼揮淚大甩賣,跳樓價,亦或者廠家直銷,這都是在給買家造成一個購物的錯覺,覺得1塊錢能買到10塊錢的東西。其實聰明人都明白這種營銷策略,你在看看淘寶那些整天掛著襯衫800的,你看有誰去買了?有錢人能買的起800的襯衫,會在淘寶里購買?淘寶的托更是不計其數,每次聚劃算後,一件商品突然賣了4~5千,因為你每次看商品的時候,總會進去詳細看下吧,好吧你現在已經上當了,已經有托在給你下套了,掛了1年多的東西,就那麼5.6個在上邊買了,評論說還不錯,或者還在使用中,人家就是不說這東西怎麼樣。

最後說下,大家都明白,就像樓主說的,500 的東西說賣150,你還覺得這件商品值500嗎?

❻ 秒殺價是什麼意思。。。

秒殺價(Price Spike)最先出現在網上,一般是指在限時時間里搶購特定的限量優惠商品。後來被實體店沿用。 此類產品通常優惠的幅度很大,搶購的人很多,可能幾秒鍾就超過限量結束了。故稱之為「秒殺價」。 後被實體店沿用,泛指優惠幅度很大的商品價。 還有是殺價快的意思。 網上競拍的一種新方式。 所謂「秒殺價」,就是網路賣家發布一些超低價格的商品,所有買家在同一時間網上搶購的一種銷售方式。由於商品價格低廉,往往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有時只用幾秒鍾。目前,在淘寶等大型購物網站中,「秒殺店」的發展可謂迅猛。 秒殺是淘寶賣家的促銷活動之一,由淘寶或者賣家自行組織。商品在特定的時間范圍內以活動促銷價進行出售,參與活動的購買者需以最快的速度方能成功拍下商品一種促銷活動。

❼ 淘寶上促銷價和價格有區別

區別是:

促銷價是賣家用打折軟體設置的價格,是買家付款的價格;

價格是商品的一口價,也就是商品的原價。

比如下圖,下圖是某一款商品,該商品設置有促銷價格。下圖中價格70元,就是商品原價70元;淘寶價29.9元就是商品的促銷價,也就是買家下單付款的價格。

❽ 在淘寶買蘋果11才一千多說是活動促銷價讓利給消費者,是真的嗎

假的剛被騙,別再信了 我被騙了1300,店家收了錢後直接把你拉黑了,以後買東西千萬不要線下付款了,一定要走平台

❾ 促銷價是什麼意思

促銷價指的是企業利用消費者的求廉和從眾心理,擇時將少數商品降價版(低於正常權價格甚至低於成本)銷售以招徠顧客的定價方法。

採用促銷的價格,通常與打折、贈送,以及與其他活動捆綁在一起進行。所謂的 「跳樓價」、「出血價」、「空降價」、「恐怖價」、「甩賣價」等等,都是以降價做為促銷價的。

其實在實際操作中,也有通過把價格提起來做為促銷價的,比如說通過另人意想不到的高價格吸引人氣,達到銷售提價產品或其他產品的目的;通過內部提高價格,對外謊稱是促銷價。

(9)活動促銷價的意義擴展閱讀

促銷定價的方式

1、招徠定價。一些超市和百貨商店將某幾種產品的價格定得特別低,以招徠顧客前來購買正常價格的產品。

2、特別事件定價。企業在利用開業慶典或開業紀念日或節假日等時機,降低某些產品的價格,以吸引更多的顧客。

3、現金回扣。製造商對在特定的時間內購買企業產品的顧客給予現金回扣,以清理存貨,減少積壓。

4、心理折扣。即企業開始時給產品制定很高的價格,然後大幅度降價出售,刺激顧客購買。

閱讀全文

與活動促銷價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會6月文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32
數控銑床技能大賽培訓方案 瀏覽:88
電信外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30
dell企業網路營銷案例 瀏覽:597
abc衛生巾營銷方案 瀏覽:798
電子商務大賽課題 瀏覽:177
跨境電子商務參考文獻 瀏覽:380
山西易貨郎電子商務 瀏覽:453
電商品牌的推廣方案ppt 瀏覽:950
蘭考蘭美電子商務 瀏覽:313
網路營銷方式知乎 瀏覽:910
學校綜治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89
產科醫院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
電子商務客服用語 瀏覽:762
農產品的電子商務 瀏覽:53
國慶節眼鏡店促銷活動 瀏覽:204
開展文明服務培訓工作實施方案 瀏覽:949
什麼產品需要網路營銷 瀏覽:638
銀行金融產品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739
疫情如何開展市場營銷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