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可從如下幾點入手:
盡快制定促進政策
把農村電子商務和擴大農村消費作為推動農村發展的政策突破口和實驗田,優先考慮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實施政策創新。積極推動制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建立擴大農村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和「促進農村電子商務顯著增長」作為構建農村電子商務政策體系的基本綱領和目標,形成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政策的數量依據、質量依據、過程依據和規則依據,確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近期、中期和遠期規劃,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地安排實施。加強政策法規建設,健全信用體系,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積極培育市場體系
積極開展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充分利用國家發展信息產業和西部大開發、連片扶貧等機遇強化農村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入調查了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和瓶頸,結合不同地域農村特色和資源,分部類、領域、平台地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強化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的職能和責任,明確政府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工作方式、公共服務和績效評價;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激勵,通過財政政策的激勵、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的扶持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加強政策引導農村生產和消費的網路觀念,強化信息交流共享機制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設。
加強支撐體系建設
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重點培養適應新型農業和互聯網社會的「新農人」,增強對業務營銷、網店裝修、售後服務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強化公益性、普適性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有潛力、有能力的農民、農戶等發放具備一定規模的電子商務專門貸款,通過補貼、貼息等方式協助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擴大市場,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實現小規模社會化融資等;區分大宗農產品、小宗農產品、生鮮農產品開發電子商務,開辟網上交易市場,與現代連鎖業結合,深化無店鋪銷售;建立網路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平台、農產品公共信息平台、農產品信息追溯系統等;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流通企業和郵政系統大力發展農村現代物流;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與物流、金融的融合創新。
促進企業融合發展
去年阿里巴巴宣布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將電子商務覆蓋到全國1/3的縣以及1/6的農村。隨著各大電商平台的開發、扶持農村電子商務舉措的頒布,應該鼓勵利用第三方平台服務提供商不斷創新質優價廉的服務產品,鼓勵開發面向農村電子商務需求的定製服務,幫助農民網商降低業務成本,鼓勵網路平台進一步透明化,在平台上建設共享信息、知識和業務的「社區」,為業務「鏈」的拓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與經驗支持。
『貳』 電子商務進農村有什麼重要意義
電子商務進農村的重要意義在於:
農村是個很廣闊的市場版,電子商務模式將會成為農權村市場產業發展的最好手段,也是必然手段。電子商務模式進入農村,從根本意義上就消除了農村、城市的差別。對普通群眾而言,買東西不成問題,不會因為地處偏僻等原因造成障礙;對農戶而言,賣東西不成問題了,不用自己找銷路,不用花大成本租門面、招人工;對企業而言,成本降低了,銷路打開了。企業名氣提升了,等等。這一系列的現象都可以證明電子商務模式對農村、對農民、對農業的重要性。
『叄』 電商推進農村怎樣帶動農村的發展
阿里研究院的最新報告顯示,經過2009年以來5年時間的發展,全國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發展並形成規模的「淘寶村」已經達到211個,一批「淘寶鎮」正在浮現,農村生產和消費的生態環境正在加速出現顯著變化。
農
村電子商務的出現和發展深刻地影響著中國農村:首先是農村消費都市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使村民習慣網路購物這種生活消費
模式,在節約支出成本的同時也大大豐富了自己的購物種類和品質;其次是農村產業在線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使農村的產業發展網路化、在線化,產品的銷售、服務
都通過線上進行,改變了農村以往的生產和銷售模式,促進了農產品按照市場規律生產、定價和銷售流通;再次是農村就業本地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吸引了一大
批農民工和新生代農民回鄉創業就業,提高農村居民的就業率以及農村社會結構的迅速更新;最為至關重要的是,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大大提高農村的經濟競爭
力,有利於實現城鄉經濟的平衡發展。
去年以來,四川電子商務快速發展。2014年,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和
網路零售交易額同比增長均超過50%;全省二三產業企業擁有電子商務自建平台超過15000家;卓越亞馬遜、阿里集團、攜程網等國內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四
川,選擇眉山、資陽、成都等城市建設西部基地或物流中心;京東、韓國SK集團等30多家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在川投資成立區域總部以及研發中心,四川已
成為各大電商平檯布局西部的首選地。
但是,四川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明顯短板。主要表現在:一是龐大的市
場需求潛力未被挖掘,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間的重視程度不同,發展極不均衡;二是電子商務介入農村的生產生活不深,廣大農民群眾難以享受電子商務帶來的便
捷,龐大的農村消費市場尚待挖掘;三是農村產業使用電子商務的效率不高,優質、特色的農產品難以通過電子商務進入市場,阻礙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阿
里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盡管四川已有郫縣的兩個村上榜「淘寶村」,但與全國排名領先的浙江、廣東、福建三省還有明顯差距。並且,在全國「淘寶鎮」不斷涌現的
背景下,四川的該項數據卻僅為0。
『肆』 "為什麼要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已經滲透到農業產業鏈全過程,逐漸改變中內國農村經濟發展容方式和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它牽涉到農業經濟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物流、農民就業、農民生活品質提升等事關「三農」的全方位課題。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個重要平台,也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農村電商的發展將極大改變農村商業模式。隨著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渠道的開通,電子商務將進一步帶動鄉村旅遊、農村醫療和金融服務等市場,更好地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伍』 如何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促進傳統農業產業發展
電子商務的優點主要表現在降低交易成本、減少庫存、縮短生產周期、增加商業機會、減輕對實物基礎設施依賴的24小時無間隔的商業運作等,因此能夠有效地克服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不利因素,對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具體表現為:
一、減少生產的盲目性。農業電子商務能夠減少乃至消除農業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為農戶和企業及時地提供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有利於企業和農戶准確地把握市場需求,使農業的生產行為變得智能、快捷。
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農業產業化中導入電子商務,企業通過網路發布信息、處理訂單、安排生產、分配資源,供應鏈中的所有組織幾乎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從互聯網上獲得所需信息,減少了中間商環節,縮短了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距離,降低了買賣雙方的搜尋費用。
三、打破區域和時間的限制。農業電子商務使農業企業沖破條塊分割的市場格局,擺脫區域性市場的限制,進入跨地區乃至跨國的網路銷售,有利於形成統一有序的大市場,使交易雙方的選擇性擴展到最大。
四、實現農產品流通的規模化。在農業電子商務中採用網路交易平台,能夠將少量的、單獨的農產品交易規模化、組織化。農民將農產品委託給配送中心而由其統一組織銷售,交易的一方是農民群體,另一方是企業,雙方的地位平等,各自的利益都能夠得到充分保證。
五、方便對農民的教育與培訓。農業電子商務將使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變得更為快捷、方便,更具有針對性,能夠讓農戶了解最新農業生產技術和社會發展動態,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有利於促進農業新技術在農村的迅速傳播,有利於農業產業化不斷推向深入。
「淘寶村」興起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提供借鑒。2009年以來,國內淘寶村的發展呈現雨後春筍之勢。據阿里巴巴調查顯示,截止到2013年底,全國已經發現各類淘寶村20個,涵蓋的網店總數約為1.5萬家。淘寶村正在經歷從點到面的跨越,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農村新經濟浪潮。為了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促進傳統農業產業發展,筆者建議:一是加大力度改善農村地區的交通、物流、電信、電力等基礎設施;二是研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寬松的稅收政策,是鼓勵相關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政策之一;三是鼓勵以淘寶村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鼓勵推廣先進典型,引導農民網商走集約化、品牌化、生態化的發展道路,避免惡性競爭;四是堅持農民在淘寶村發展和農村電子商務中的主導地位,政府採取因勢利導、有為而治的策略,不幹預不強勢,做好服務,做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