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好,自考 電子商務實踐課程都考了些什麼內容啊
請問您是專科還是本科
專科的實踐有:計算機與網路技術基礎 電子商務概論 互聯版網軟體權應用與開發 網頁設計與製作 電子商務案例分析
本科段實踐有:互聯網資料庫 電子商務網站設計原理 電子商務安全導論 網路營銷與策劃 電子商務與金融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
我是看考生必讀 幫您查的
祝您 學業有成!
B. 電子商務的實踐都有哪些啊!
你好,我是學電子商務專業的,之前在學校裡面學的課程一般都有實訓課的,但個人覺得實訓的課程跟現在工作的內容不大相關。我現在是在一個公司從事網路營銷的工作,工作的內容主要是阿里巴巴的運營與公司網站的優化。阿里巴巴的運營主要是店鋪的裝修,還有產品的優化等內容;至於網站的優化,無非就是優化關鍵詞的排名,適當的做點SEM(網路推廣)引入流量。希望這些對樓主有用。
C. 電子商務實踐報告
電子商務之網上商店開店的開設
電子商務是在Internet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專方式屬,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雖然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起步比某些發達國家晚,但我國電子商務具有巨大的生命力,隨著互聯網和寬頻上網的普及,電子商務在中國異軍突起,並日益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基於C2C模式的電子商務,這種在某個公共網路平台上開設網上商店的行為越來越多,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歡和關注.電子商務是運用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和網路技術進行的一種社會經濟形態,其目的是通過降低社會經營成本,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從而實現社會財富的最大化利用.本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份概述了電子商務定義,特點與優越性;第二部份分析電子商務的模式;第三部分網上商店開設步驟及注意事項;第四部份,論文設計總結.
D. 電子商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思考電子商務,不妨從思考商務活動開始。
商務活動的實質是資源的交易和整合。好比硬幣的兩個面,交易和整合也是商務活動的兩個側面。每一筆交易都伴隨著一次新的資源整合,交易和整合的目標是價值提升或價值最大化。交易和整合——也就是商務活動——大致有三種形式,一是市場,二是企業,三是協同。市場是一種交易形式,企業也是一種交易形式(當然更加復雜),而介於市場和企業之間的「協同」性商務組織(如戰略聯盟、虛擬企業、外包等)則是一種正在蓬勃興起的交易形式。
視具體應用范圍的不同,可以將電子商務劃分為市場應用、企業應用和協同應用三大類型。但是不應該將電子商務的應用局限於商務活動的局部領域(如網站電子商務或網路營銷),因為商務活動的一體化必然要求電子商務的一體化。
電子商務中的「電子」指電子商務技術,那麼是不是只要將電子商務技術與上述商務活動結合就實現電子商務了?答案不是單純的「是」或者「不是」,問題的關鍵是怎麼結合。請看以下兩個公式: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
這兩個公式的意思是說,電子商務不是電子和商務的簡單相加,而是電子和商務的有效融合;電子和商務的結合並不必然地得到具有更高效率和效益的電子商務,相反,如果結合的不好,電子商務的效率和效益甚至更低。因此,繼續將電子商務界定為「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商務活動」是不恰當的,有必要對電子商務概念做一點修正:
電子商務:基於計算機網路並與之有效融合的商務活動。
縱觀商務活動乃至整個人類活動發展,信息技術一直伴隨其中。每一次商務活動的進步都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和商務模式在不斷的進化中形成了有效融合的系統聯系,一定的信息技術總是與一定的商務模式相匹配的,改變信息技術的同時卻不改變商務模式,無異於讓火車在馬路上跑,只是徒然增加成本,斷然帶不來效率和效益。所以電子商務中的「商務」一定不再是原來的商務活動模式,而是與電子商務技術匹配的進化了的商務模式。
本質上,電子商務不僅是一種工具或者方法的應用,更是一種嶄新的商務模式,而任何一種商務模式都是當時社會的技術條件和制度條件下的社會分工方式。一種好的商務模式必然促進社會分工,提高社會生產和轉化效率,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存在著商務模式與社會分工之間的十分復雜的互動作用,這就使得任何一種成功的商務模式的設計都難以完全在人們的頭腦中、書本上或書齋里完成,只能通過社會組織試驗完成,通過不斷的試驗,加以肯定、改進或者否定,從而使新的商務模式得以進化。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各種商務模式——如百貨商店、連鎖店、批發市場、戰略聯盟等無一不是試驗和進化的產物。
理論和實踐都證明,當面對和處理一個包含許多互動作用的復雜系統——電子商務模式正是這樣的系統——的時候,試驗和進化是促進發展的唯一途徑。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網路經濟和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經常不按我們預想的方式發展,經常在我們以為必然成功的地方失敗,卻在我們不抱希望的地方給我們驚喜。我們應該以平常的、像理解人類進化過程那樣的心態來看待網路經濟和電子商務的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失敗。
這決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理性,決不意味著一切都變得那麼不可預料和控制。正好相反,我們能夠以更加正確的方式來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們應該摒棄那種只對成熟的商務模式適用的剛性的組織和業務形式,而代之以柔性的組織和業務形式,將試驗和進化功能「內置化」,以更快、更低成本地找到成功的電子商務模式。
在一些大的方向,電子商務的進化則是可以預見的:
——電子商務將從模仿走向創新,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在傳統商務中沒有的商務模式,網路廣告的發展即是例證。
——電子商務的模式將日趨多元化,並在與傳統商務融合的過程中日趨復合和復雜,所謂「B2B」和「B2C」等過於簡化的模式分類很快將成為歷史。
——電子商務模式創新將從業務流程創新到管理創新,再到組織創新,漸次展開,漸次深入,這是一個相互作用、激盪、混沌和自組織的進化過程
E. 電子商務實踐報告怎麼寫
實習地點:電子商務試驗室
實習目的:了解b2b,b2c的基本流程,掌握現代電子商務的基本操作,運用電子商務的知識去解決實際中的問題,通過電子商務使購買和賣出更加的方便。在電子商務的作用下,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
實習內容:
通過這次實習我更加了解並熟悉了b2b及b2c的流程,收獲很多.下面先闡述一下我對b2b的認識:
b2b電子商務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internet或專用網方式進行的商務活動。這里企業通常包括製造、流通(商業)和服務企業,因此b2b電子商務的形式又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即特定企業間的電子商務和非特定企業間的電子商務。特定企業間的電子商務是指在過去一直有交易關系的或者在進行一定交易後要繼續進行交易的企業,為了相同的經濟利益,而利用信息網路來進行設計、開發市場及庫存管理。傳統企業在供銷鏈上,通過現代計算機網路手段來進行的商務活動即屬此類。非特定企業間的電子商務是指在開放的網路中對每筆交易尋找最佳夥伴,並與夥伴進行全部的交易行為。其最大的特點是:交易雙方不以永久、持續交易為前提。
與傳統商務活動相比,b2b電子商務具有下列5項競爭優勢:
(1)使買賣雙方信息交流低廉、快捷。信息交流是買賣雙方實現交易的基礎。傳統商務活動的信息交流是通過電話、電報或傳真等工具,這與internet信息是以web超文本(包含圖像;聲音、文本信息)傳輸不可同日而語。
(2)降低企業間的交易成本。首先對於賣方而言,電子商務可以降低企業的促銷成本。即通過internet發布企業相關信息(如企業產品價目表,新產品介紹,經營信息等)和宣傳企業形象,與按傳統的電視、報紙廣告相比,可以更省錢,更有效。因為在網上提供企業的照片、產品檔案等多媒體信息有時勝過傳統媒體的「千言萬語」。據idc調查,在internet上做廣告促銷,可以提高銷售數量10倍,而費用只是傳統廣告的1/10。其次對於買方而言,電子商務可以降低采購成本。傳統的原材料采購是一個程序繁鎖的過程。而利用internet,企業可以加強與主要供應商之間的協作,將原材料采購和產品製造過程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體化的信息傳遞和處理系統。據通用電氣公司的報告稱:它們利用電子商務采購系統,可以節約采購費用30%,其中人工成本降低20%,材料成本降低10%。另外,藉助internet,企業還可以在全球市場上尋求最優價格的供應商,而不是只局限於原有的幾個商家。
(3)減少企業的庫存。企業為應付變化莫測的市場需求,通常需保持一定的庫存量。但企業高庫存政策將增加資金佔用成本,且不一定能保證產品或材料是適銷貨品;而企業低庫存政策,可能使生產計劃受阻,交貨延期。因此尋求最優庫存控制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目標之一。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則可以改變企業決策中信息不確切和不及時問題。通過internet可以將市場需求信息傳遞給企業決策生產,同時也把需求信息及時傳遞給供應商而適時得到補充供給,從而實現「零庫存管理」。
(4)縮短企業生產周期。一個產品的生產是許多企業相互協作的結果,因此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生產銷最可能涉及許多關聯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可以改變過去由於信息封閉而無謂等待的現象。
(5)24小時/天無間斷運作,增加了商機。傳統的交易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基於internet的電子商務則是一周7天、一天24小時無間斷運作,網上的業務可以開展到傳統營銷人員和廣告促銷所達不到的市場范圍。
F. 電子商務的實踐課程都有些什麼內容
高等學校開設的電子商務專業是一門新興的交叉性學科,其教學過程與信息技術有著與生俱來的聯系。一方面是課程內容上,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知識,如軟體操作、網路、計算機安全與維護等。另一方面是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環境。教師應該在教學設計上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發揮信息技術的功能,如電子演示、CAI課件設計、網路資源的使用等。學生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在信息技術環境中去升華對電子商務的理解。美國的電子商務活動及其專業教育都發展得較早,但美國大學並不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在美國,電子商務多是作為一門課程,或者是一個專門研究的問題而存在,在有關課程中根據需要添加相應內容以達到傳授電子商務知識的目的。從課程的設置上看,核心課程包括網路技術與互聯網、系統安全和電子商務系統開發、管理經濟學等。可見,美國的電子商務教育實際上屬於信息系統專業范疇。 一、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設計 電子商務專業根據培養目標的不同,所確定的培養層次也不一樣,一般可分為高級管理人員、商務設計開發人員、軟硬體維護人員、網路營銷等商務應用人員。高級管理人員和商務設計開發人員要求具備較高的素質,如豐富的經驗,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決策能力和深厚的信息技術素養等。這一類人才往往是高級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商務應用人員和軟硬體維護人員處於電子商務專業人員的基層,這一類人才主要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目標。本科層次的培養目標介乎其中,教學內容涉及廣泛,培養出的畢業生既能從事基層的商務應用操作,又能從事高層電子商務經營和管理,可塑性較強。本文以本科層次的電子商務專業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課程設置及教學設計作相關分析。 由於電子商務的應用已逐步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環節,對企業的管理模式和市場營銷理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挑戰,銷售渠道、促銷策略、交易方式正在潛移默化地發生改變。因而電子商務專業(本科)在課程設置上必須貫徹信息技術素養與商務技能並重的思想。除公共課外,專業課程分三大類:第一類是專業基礎課,主要由商務基礎知識和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構成,如《電子商務概論》、《計算機網路基礎》等。第二類為專業課,主要由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業務課程構成,如《網路營銷》、《電子商務的解決方案》等。第三類為實踐教學課,主要包括電子商務模擬實習和社會實踐等操作課程,各類課程均規定了相應的作業學分。 教學設計上,電子商務專業實行模塊式教學,從宏觀上可以分為計算機模塊和商務模塊兩部分。電子商務中涉及的商務並不是傳統的商務概念,而是網路經濟環境下的商務概念,因而電子商務不能理解為以上兩模塊的簡單捏合。所以,在教學設計中,一般以商務活動為主體細分為物流管理、財務管理、金融管理三個模塊,在每個模塊的教學中揉進計算機技術的內容,並根據學生的信息素養層次,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服務於教學。①關於物流管理模塊。電子商務不同於傳統的商務業務,商品的購銷調存等物流環節和物流模式因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發生了變化。教學過程中,除了講解傳統的物流知識外,還必須增加EDI(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商業自動化技術、連鎖經營原理與管理技術、連鎖物流等知識。②關於財務管理模塊。電子商務活動改變了公司內部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和方法,因而要求學生掌握多種財務軟體的使用(會計電算化)和網路財務管理知識。③關於金融管理模塊。電子商務對傳統金融活動的沖擊最為明顯,電子貨幣的出現使龐大的財務數據處理工作變得簡單,工作效率顯著提高。所以金融業務、網上交易、系統安全維護等課程就成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必修課。 二、信息技術與電子商務課程整合的特點 關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界有較為一致的看法,都認為整合的最終歸屬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對於整合過程的系統分析,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馬寧、余勝泉的「層次論」和劉儒德的「進程論」。前者是基於整合的發展方向和趨勢而論,後者是基於教學改革而論。筆者認為,電子商務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有其自身的特點,應該從橫向整合和縱向整合兩個方面去認識。橫向整合是指學生學習電子商務過程中,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其學習內容上的交叉融合,主要包括電子商務課程的內容、學生的信息技術素
G. 電子商務實習報告
至銀行,實現將銀行服務直接送到客戶辦公室或家中的服務系統。它拉近客戶與銀行的距離,使客戶不再受限於銀行的地理環境、服務時間,突破空間距離和物體媒介的限制,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網上銀行的服務。企業銀行界麵包含三大功能:
①在線轉賬
②企業存款查詢
③企業賬務查詢
在電子商務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生產企業的生產銷售模式將發生不斷的改變。電子商務標准規定了電子商務開展應遵循的基本程序,通常是以EDI報文格式交換數據。為使得電子商務能夠很好地和傳統的商業系統結合在一起,企業到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絕大多數都是完全按照物理上實際存在的商務流程來設計。生產企業內部管理界麵包含六大功能:
①訂貨單管理:訂貨單報文應答-->訂貨單報文變更-->訂貨單發送-->訂貨單變更確認-->已接受訂貨單報文-->訂貨單查詢
②帳務管理:應收款查詢-->應付款查詢-->收款確認-->生成財務帳-->付款確認-->生成財務帳-->生成銷售帳-->銷售帳查詢-->財務查詢
③發貨管理:生成發貨單-->發貨單查詢
④庫存管理:填寫出庫單-->出庫單查詢-->商品已到達-->庫存查詢
⑤統計管理:月銷售統計-->分類銷售統計--〉月財務統計
⑥基本資料查詢:EDI中心信息查詢-->銀行信息查詢
物流中心作為承擔運輸任務的第三方,也是電子商務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系統默認提供兩家物流中心以提供生產企業查詢相應的發貨單。物流中心內部管理界麵包含四大功能:
①帳務管理:應收款查詢-->收款確認-->生成財務帳-->財務查詢
②發到貨管理:確認發貨單-->付款確認-->生成送貨通知-->發送提貨通知-->辦理提貨手續-->生成到貨通知-->已到達-->發貨單查詢
③基本資料查詢:EDI中心信息查詢-->銀行信息查詢
商場是電子商務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他一方面作為賣方,為個人消費者的網上購物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商品;另一方面商場還可以作為買方,與其他商場或是生產廠家進行商務活動。系統為用戶提供了20家商場,在系統主頁點擊"網上商城",任意選擇一家商場後便可以進入商場的主頁面。商場內部管理界麵包含六大功能:
①訂貨單管理:生成訂貨單-->訂貨單報文發送-->訂貨單報文變更-->訂貨單變更報文發送-->訂貨單變更確認-->已接受訂貨單報文-->訂貨單查詢
②賬務管理:應付款查詢-->付款確認-->生成采購帳-->采購帳查詢-->生成財務帳-->財務查詢
③發到貨管理:送貨通知確認-->到貨通知確認-->到貨通知查詢
④庫存管理:填寫入庫單-->入庫單查詢-->庫存查詢
⑤統計管理:月采購統計-->分類采購統計--〉月財務統計
⑥基本資料查詢:EDI中心信息查詢-->銀行信息查詢
總體流程是:
1、商場注冊edi,銀行——商場選擇生產者——生產者選擇物流公司
2、商場生成定單——生產者接受定單——生產者給物流公司發送送貨通知單——物流公司給生產者發提貨通知——物流給生產者發提貨通知
——商場接貨——辦理提貨手續——生成到貨通知——商場給生產者發到貨通知——生產者給商場發付款通知——商場到銀行轉帳——生產者
接受到款
3、各角色進行入庫 出庫 生成財務帳工作
在流程進行時,EDI中心會生成相應的EDI報文如下:
1 網上商城發送訂貨單給生產企業
2 生產企業發送應答的訂貨單給網上商城
3 物流公司生成送貨通知單給網上商城
4 網上商城確認送貨通知單給物流公司
5 物流公司生成到貨通知單給網上商城
6 網上商城確認到貨通知單
當然,每條前面都省略了時間及參與者,都會自動生成.
B2C是電子商務按交易對象分類中的一種,即表示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Internet開展在線銷售活
H. 關於電子商務的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眼中的電子商務調查報告
近幾年,我國許多高等院校紛紛開設電子商務課程,學生反映強烈。北方交通大學是我國率先開展電子商務教學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開設了《條碼技術與電子數據交換(EDI)》的選修課,1996年該課被列為物資管理和國際企業管理專業的 必修課程;在新制訂的九八級教學大綱中,《電子商務》被列為管理工程專業的 必修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北方交大已經形成由教師的電子教案、學生的電子作 業、互動式的遠程網路教學系統以及電子商務網路案例教學模擬試驗等構成的全 方位多媒體教學體系。作為教育部遠程網路教育試點,已經在網際網路上實現了「 電子商務」課程的遠程網路教學。「電子商務」是北方交大學生們的熱門話題之一。
那麼,在校大學生們是怎樣看待電子商務這個問題的呢?*****年底,由 www.ec21cn.com 與北方交通大學電子商務協會共同對北方交大的在校學生做了有關電子商務的問卷調查。調查採用書面問卷形式,受訪大學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 20人),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各個年級,涵蓋了電信、經濟、管理、法律、運輸等多個專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調查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包括以下幾個問題:1、你知道什麼是電子商務嗎?2、你能就電子商務對社會的影響談談自己的認識嗎?3、你能說出電子商務的一般流程嗎?4、你知道什麼是EDI嗎?5、你對電子貨幣了解嗎?第二部分是獲得電子商務的途徑,包括以下幾個問題:1、除了上課外,平時你從哪些方面了解電子商務的知識(依次舉出三種途徑)。2、請列出你閱讀電子商務論文的具體報刊名稱。3、你參觀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嗎? 對電子商務的認知程度
在被調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數據顯示,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表現了較大的關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對此的認識也越深。在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中,認為電子商務對社會 有很大影響的佔23%;認為有一定影響,但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的學生佔46%;認 為中國目前發展電子商務尚有難度,對老百姓影響力有限的佔31%。這一方面說明 在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對社會的影響的認識還較為冷靜,另一方面也說 明,我國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在校教育與社會的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
這不能不讓我們擔心,電子商務正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高速度發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適應市場的需要?在對電子商務的了解程度進行深入調查時發現,問題確實很多。
表示對電子商務流程有明確認識的同學中,本科生僅佔32%,MBA佔80%,大部分非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對電子商務具體貿易流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 在對EDI的認識上,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過了解;4%的人(研 究生18%)能就EDI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這部分人全部是 經濟管理類學生。可見,在深入系統的學習中,電子商務逐漸體現了它的學科性 ——以經濟管理為主。在這方面,經濟管理類的學生有其專業的優勢。但是所佔 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專業無人了解的現狀實在令人擔憂。
在對電子貨幣的調查中,僅有1人在網上使用過電子貨幣。本科生中僅有9人表示對此作過專門的研習,而且都集中在計算機專業和信息通信專業。研究生中也僅 有4人表示自己曾鑽研過此類問題。另有10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這個數字是相當 低的,僅占總人數的2%。電子商務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在涉及到電子商務發展 的關鍵問題——金融電子化與貿易安全上,電子專業、法律專業的學生有獨特的 優勢,但尚未引起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視。就目前而言,真正認識到電子貨幣與自 己已經很近的學生並不多,對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學生更少。 對電子商務的學習途徑
第二部分的調查主要是想了解學生學習電子商務知識的途徑,了解哪些報刊上刊載的文章學生引用次數最多。經分析,除去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專業,大部分本 科生是通過計算機類的雜志(43%)和報紙(30%)來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從專 業書籍與廣播電視上學習相關知識的並不多。
調查數據顯示,被學生引用的電子商務方面的論文來自91種中英文報刊,一方面反映了學生的閱讀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體對電子商務的報道數量也在加大,同時也反映了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專業報刊尚未面世,面向大眾的宣傳方式仍 是以面為主的普及,較少涉及具體的實施細節,系統介紹電子商務知識的報刊並不多。
在普及電子商務方面受到學生們認可的媒介主要有《計算機世界》、《互聯網世界》、《信息與電腦》、《中國計算機用戶》、《市場與電腦》等幾家刊物。經 過進一步調查了解到,這些排名靠前的報刊,在1999年都專門設立了電子商務普 及類的專欄或專題講座。在人們迫切想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時候,選擇系列刊載 的報刊無疑是讀者的首選。但是沒有一家刊物所佔的比例超過15%。
最後,在沒有任何組織的前提下,大多數學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動去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從中了解電子商務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最新技術應用。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都十分感興趣,不少人通過閱讀課外資料或參加展覽了解電子商務,有目的地學習電子商務知識。但是,他們缺少系統 全面的學習。在電子商務成為21世紀貿易主要手段的趨勢下,電子商務的普及與 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層樓,將會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