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的誠信問題及其對策

電子商務的誠信問題及其對策

發布時間:2021-09-24 03:04:23

電子商務誠信體系構建的思考

任何信用體系,法律法規都只防君子,不防小人.

網路營銷誠信危機及其對策

一、引言 近年來,電子商務在全球貿易市場上異軍突起,不少企業也利用網路新技術來改變經營理念、經營組織、經營方式。網路營銷正是適應網路技術發展和網路時代社會變革的新生事物,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營銷策略。 我國的網路營銷起步較晚,總體水平仍處於初級階段,還存在阻礙其發展的各種問題。其中失信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根據2007年發布的《中國互聯網3.15誠信調查報告分析》顯示,網民關注的五大互聯網誠信問題分別是:網路虛擬性(32%)、電子商務誠信(27%)、技術安全(21%)、網路實名制(13%)、網路攻擊(7%)。可見建立有效的社會誠信體系,對推動我國網路營銷的快速健康發展具有現實的意義。 二、網路營銷誠信危機的原因 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是背景。有意識的造假,與社會大環境密不可分。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時間不長、市場體制還很不完善,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誠信還遠沒有成為人們的行為自覺。社會中制假售假、違約欺詐、偷稅漏稅等不誠信的現象大量存在,出現了嚴重的誠信危機,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基本秩序。 2.信用管理體系不健全是誘因。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體系包括國家關於信用方面的立法、執法;政府對誠信行業的監管;行業自律等方面,而我國在這些方面仍然存在嚴重的不足。一方面誠信業的市場化運作初現端倪,已有不同類型的徵信公司按照商業化原則在市場上開展競爭。然而與之相配套的監管體制相對落後,缺乏對徵信機構、徵信活動有效的管理,出現了一些誠信機構採取低價格、高回扣、高評級的手段搶奪市場,使評級結果成為一種可以買賣的商品的不規范情況。另一方面,行政多頭管理現象仍舊存在,管理要求不一,給企業增加了不必要的管理負擔,同時部門之間未形成合力,存在管理真空地帶,從而給失信行為提供了逃避懲罰的可能性。 3.營銷人員的自身素質是障礙。在我國,網路營銷誠信問題的出現,與營銷人員的本身素質不無關系。目前,我國營銷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學歷、資歷、年齡等各個方面有很大的差距,營銷隊伍的市場意識差,專業訓練不夠,缺乏必要的營銷技能。網路營銷人員素質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地提高。 三、網路營銷誠信危機的對策 1.增強政府引導與管理能力。政府對企業電子商務的信用監管、建立對企業電子商務的評級制度、加強企業內部的信用管理、建立企業電子商務風險評價體系等,是強化電子商務及網路營銷信用體系建設的有力保障。各級政府還應大力改善相應的政策環境、機制環境、產業配套環境等。專家普遍認為,體制重於技術,進一步營造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體制和環境,依然是重中之重。 2.切實推進電子商務活動的立法。我國要解決網上交易中的信用缺失問題,最迫切的是要盡快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參與電子商務各方的法律責任,遏制交易商和服務商的不良行為和不法行為,使得網上交易有法可依。制定相關法律,不僅能有力打擊網上虛假廣告等欺詐行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促進我國網路營銷活動的繁榮發展。 3.加強誠信普及、宣傳和教育, 提高全民誠信素質。社會信用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從我國現實情況出發, 當務之急是大力推廣信用文化。鑒於網路營銷的活動、安全和信任問題涉及多個方面, 因此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藉助各種媒體表揚誠實經商、誠信消費、誠信做人的好人好事;揭露和批評不講誠信、損人利己的丑惡現象。倡導誠信觀念,提高全民誠信素質, 努力營造誠實可信的社會文化環境。 4.提高網路營銷人員的誠信意識。注重網路營銷人員的培養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不僅要提高營銷人員的理論素養,促使其進行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提高營銷人員的技能素養,加強對其進行繼續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營銷人員的品德修養,加強職業道德,幫助其樹立誠信營銷的觀念,將誠信作為基本思想貫徹。誠信要求網路營銷人員在市場經濟的一切活動中要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誠懇待人、以信取人,採用誠信的手段開展營銷活動。 四、結語 作為一種道德規范,誠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准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誠信是企業生存的法寶和道德底線。建立和完善誠實信用機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全社會長期共同努力,才能為網路營銷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Ⅲ 電子商務誠信問題

(電子商務的規范與發展需要信用體系)
(電子商務界較為典型的信用模式)

Ⅳ 我國電子商務誠信問題與對策分析

目前電子支付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一、安全問題

雖然,計算機專家在網上銀行安全問題上下了極大的攻夫,採取了多種措施,然而,網路黑客的攻擊仍然使專家們頭疼不已。安全問題仍舊是電子支付中聞關鍵、最重要的問題。
從我國目前電子支付的發展情況看,迫切需要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1)積極向電子支付國際通用標准靠攏。
(2)建立認證中心(CA)的問題。
(3)大力發展電子支付的安全技術。

二、支付方式的統一問題

電子支付中存在著若干種支付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且有時兩種支付方式之間不能做到互相兼容,這樣,當電子交易中當事人採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且這些支付方式又互不兼容時,雙方就不可能通過電子支付的手段來款項支付,從而也就不能實現網際網路上的交易。因此,從推動電子商務的角度出發,有必要努力將各種不同的支付方式統一起來,將各種不同的支付方式融會貫通、取長補短,結合而形成為一種較為完善的支付方式。

三、跨國交易中的貨幣兌換問題

我們知道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是在不斷變化著的。這樣,在跨國電子交易中就存在一個問題,即一個國家的網路消費者如何了解另一國家的銷售者的產品報價摺合成本國貨幣是多少。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著人們潛在的購買慾望。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將貨幣自動兌換軟體集成於電子商伺服器中,實現全球性電子商務處理服務。這樣,任何人就可受限制地通過Internet在全球任何地方購物消費。

四、法律問題

隨著近年來Internet的普及,人們已開始試跨國界的電子支付新方法。鑒於技術環境的迅速變化,很難制定符合實際又簡便易行的法律法規,因為過於嚴格和缺乏靈活性法律法規都是不合適的。
我國目前在有關電子支付的法律的制定方面剛剛起步,大量的法律新問題需要研究:
(一)電子支付的定義和特徵。電子支付是通過網路而實施的一種支付行為,與傳統和支付方式類似,它也要引起涉及資金轉換方面的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
(二)電子支付權利。電子支付的當事人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和銀行,有時還存在中介機構。各當事人在支付活動中的地位問題必須明確,進而確定各當事人的權利的取得和消滅。涉及這方面的問題相當復雜。
(三)涉及電子支付的偽造、變造、更改與塗銷問題。在電子支付活動中,由於網路黑客的猖獗破壞,支付數據偽造、變造、更改與塗銷問題越業越突出,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
(四)刑事偵察技術的發展問題。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的電子支付方式層出不窮,每一種方式都有自己的技術特點,都會產重新的法律糾紛。

Ⅳ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中小企業誠信缺失的治理對策是什麼

一、關於電子商務誠信缺失的問題表現

(一)商業秘密和客戶隱私得不到保護網路具有公開性,商家和消費者的個體信息在未徵得同意時不得公開,否則將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而目前很多商業性網站並不注重對客戶信息的保護,甚至有時將客戶信息資料,如名稱、營業地址、通訊地址、聯系方式以及個人的姓名、郵寄地址、聯系方式和公司經營信息、公司員工資料以及個人的家庭住址、家庭電話、個人工作信息、簡歷等作為商品在出售。於是,商業秘密和隱私將可能受到侵犯,且難以獲得有效的法律保護。

(二)通過網路詐騙,以銷售之名,行詐騙之實。有的網站以虛假不實的公司名稱、地址誘導和欺騙消費者,而網站本身既沒有通信管理部門核發的經營許可,也沒有在工商部門進行登記注冊,卻在網站上提供虛假的商品信息,以低價誘導消費者,待其向指定的銀行賬號上匯入款項後便沒了下文。如深圳就多次發現行騙網站冠以「深圳某某公司」,使用「沙頭角中英街」等地址,甚至將一些香港的名稱、地址、電話號碼和網址都用上,打著免稅、批發甚至走私的幌子,使外地消費者誤以為深圳的電器商品都比內地便宜,從而達到騙取消費者錢財的目的。

(三)商品質量低劣。有的網站虛假宣傳,誇大其辭,在網上將自己的產品吹得天花亂墜,以此來誤導消費者,但實際銷售的商品質量低劣,與網上宣傳的並不一致。消費者購買此類商品後往往費時費力去投訴,而網站則不肯承擔責任。

(四)不及時送貨。有些網站承諾在顧客購買後在一定時間內送貨上門,但往往不能在承諾的時間內及時送貨,影響到顧客的消費信心。特別是食品、飲料等即時消費性的商品,這一問題就尤為突出。

(五)不履行售後服務承諾。說一套做一套,對網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擔「三包」責任。一些網站在網上銷售列印機、電腦等商品,但是當消費者購買的這些商品在出現質量問題後,網站卻讓消費者直接去找廠家。

(六)違法開展經營活動。有些網站鑽國家法律法規的空子,大打「擦邊球」,如違法提供有獎銷售服務,以巨額獎金、獎品吸引消費者瀏覽其網站,以提高網站瀏覽量,有一家網站推出的「10分鍾做主頁」大獎活動,頭等獎竟然是一套價值不菲的商品房。甚至還有的網站置國家禁令於不顧,違法在網路上開展非法傳銷活動。

二、造成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立法滯後。盡管國家已經頒布了《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互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等相關的法律規范。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於2005年4月l日才開始實施。它的實施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可以說它是「中國首部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法律」。然而,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更多更完善的法律規范,目前實施的法律規范顯然不足以完全解決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誠信。

(二)利益驅動。透過撲朔迷離的網路社會現象不難發現,誠信缺失背後隱藏著深刻的經濟根源。正是由於不正當的經濟利益和商業利潤驅使人們藐視道德和法律而在網路這個「自由時空」中為所欲為。此外,一些網站的經營者僅僅注重短期效益,抱著「撈一把就走」的心態經營網站,結果在商品質量、物流配送和服務承諾等方面很難讓人滿意。

Ⅵ 跨境電子商務關於誠信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跨境電子商務關於誠信問題的對策如下:

  1. 良好的物流管理系統,保障售後無憂;

  2. 包退貨政策等。

Ⅶ 學了電子商務請你談談如何解決網路買家和賣家各自的誠信問題

目前的解決方案就是第三方支付

要麼就是線上談。線下交易。或者物流代收什麼的。

Ⅷ 我國當前廣告(營銷,網路營銷)誠信問題及對策

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我國的網民總人數為11100萬人,與上年同期調查結果相比增加了1700萬人,增長率為18.1%;寬頻上網人數增加了2150萬人,增長率為50.2%;上網計算機總數已達4950萬台,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90萬台,增長率為19.0%。我國電子商務的基礎環境不斷改善。但當問及「用戶認為目前網上交易存在的最大問題」時,「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及廠商信用得不到保障」仍然排在了最前面,其被選率佔70%左右。電子商務的核心是網上交易,從附圖可以看出,關於「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及廠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網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信用問題越來越突出,比例不但沒有減少,反有增加趨勢。由此可見,誠信問題成為電子商務的首要問題,電子商務要快速持續的發展,必須加快誠信問題的建設。
2電子商務誠信缺失的原因
2.1我國誠信基礎薄弱,導致電子商務交易社會信任度低
由於我國長期的「重商主義」影響,導致一些傳統的社會誠信道德與倫理的缺失。現實社會中,假冒偽劣商品肆虐、虛假廣告泛濫、合同履約率低、經理人缺少誠信、信用卡詐騙、對欠債追討不力等誠信問題每天見於報端,幾乎成了普遍現象;而電子商務作為不見面的交易模式,更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同,而「無商不奸」的觀念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人與人之間防範多於信任,都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心理障礙。
2.2社會信用體制尚未完全建立,導致電子商務難於運營
我國信用系統嚴重滯後,還未建立起健全的誠信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失信、違規行為監督懲罰機制,市場化運作模式雖已初露端倪,但運作存在不規范現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機制,行業自律尚未形成。而電子商務貿易內的信用評級還完全屬於行業和個人行為,還沒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認可,所以評級中介機構、評級依據都未得到法律認同,從而評級也就沒有法律效力。同時,我國電子商務信用信息存在分割問題。主要由兩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方面是我國以前的信用體系建設本身就是行業性質的,銀行、稅務、法律、保險等部門都有各自的信息庫,這些信息庫本身沒有相互聯網,因而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在電子商務貿易中,即使各行業的信息庫進行互聯,但是由於行業有些商業信用信息相互保密,造成貿易雙方無法從中獲得有利的信息。信用系統建設的缺失嚴重影響了電子商務的正常發展。
2.3網路購物的虛擬性、技術上的特點都不可避免地導致買賣雙方地位的不平等
由於網上交易雙方通過網頁交流,難有面對面的溝通,雙方對商品的信息掌握程度不一,只能根據經驗進行交易。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由用戶實際購買和期待購買的商品種類可以看出,價格相對較低的商品如圖書、音像、軟體、鮮花禮品、通訊產品等是網上消費的主要熱點。在信息不對稱下,消費者只選擇些商品信息不重要的商品,而對購買捲入度高的大型家電、電子產品以及伴隨著休閑行為的服裝產品則相對冷清

1、信用評級
資信評級是分析受信者在信用關系中的履約趨勢、償債能力、信用狀況、可信程度並進行公正審查和評估的活動。

2、信用報告

信用報告是指對他人或企業的資信狀況進行系統的調查後由信用服務機構出據的獨立、客觀、公正的信用評價,是徵信業最終獲得的最主要的信用產品。

3、企業信用管理咨詢

商業信用缺失成為當前企業利潤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防範信用風險的對策除了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的大環境外,更重要的是加強企業自身的信用管理。

4、政府咨詢

社會信用體系除了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外,還包括政府信用。政府信用建設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取信於民、服務社會'的要求,創新行政管理機制,建設公開、透明、高效、誠信政府,努力實現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四、解決我國電子商務中誠信問題的途徑

建立完善的誠信體系已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一大瓶頸。要從根本上改善電子商務的誠信問題,我認為應該必須通過如下途徑進行改革:

(一)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管理體制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商務活動模式,它的的每一次交易活動都要涉及到多方參與者,包括參與交易的雙方、電子商務網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銀行、稅務部門、工商、公安以及其他機構,每個參與者都要承擔一定的信用責任。他們需要在一個完善的誠信環境下進行交易,但建設這種環境不是電子商務活動的某一參與者具有誠信意識就能解決的問題,這種誠信環境和機制需要社會各方共同長期努力才能營造出來。

構建誠信機制首先要建立一個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一個健全的社會信用制度是現代社會健康發展的可靠保證。要建立一個實實在在的誠信社會,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大建立社會信用管理體制的宣傳

西方企業信用意識較強,信用管理機制較為健全,同時擁有先進的保密技術和發達的個人資料網路,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Ⅸ 如何解決電子商務存在的誠信問題

的誠信問題

Ⅹ 電子商務交易中誠信缺失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人們的思想傳統觀念,一時無法改變。對於電子商務的時代還沒有清醒的認識到。所以對於傳統銷售與電子商務的區別的還是分不清楚的。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的誠信問題及其對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年家裝公司優惠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950
電子商務大作業 瀏覽:999
關於職業培訓的實施方案 瀏覽:555
電子商務法調整對象是 瀏覽:477
開展主體責任培訓方案 瀏覽:6
藝術設計和電子商務哪個好 瀏覽:629
長葛招聘電子商務 瀏覽:212
電信線上推廣方案 瀏覽:43
王小幫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892
培訓機構整頓工作方案 瀏覽:252
招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22
電子商務研究熱點 瀏覽:109
換屆選舉後村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386
生態小農場策劃方案 瀏覽:807
校園宣傳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78
生鮮肉品促銷方案 瀏覽:88
怎麼宣傳營銷方案 瀏覽:184
潮牌衣服促銷活動有哪些 瀏覽:608
快遞行業微信推廣方案 瀏覽:557
佛山市達人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