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b2c和c2c有什麼區別
B2C,C2C是電子商務的主要模式。
B2C:主要指企業和消費者之間電子商務交易。
B2C (Business to Consumer), 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供應商直接把商品賣給用戶,,也就是通常說的商業零售,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例如你去麥當勞吃東西就是B2C,因為你只是一個客戶。例子:當當、卓越、優凱特。
B2C網站類型主要有綜合商城(產品豐富的傳統商城EC化)、百貨商店(自有庫存,銷售商品)、垂直商店(滿足某種特定的需求)、復合品牌店(傳統品牌商的復合)、服務型網店(無形商品的交易)、導購引擎型(趣味購物、便利購物)、在線商品定製型(個性化服務、個性化需求)等。B2C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服務費、會員費、銷售費、推廣費等。
C2C:主要指個人用戶提供買賣交易的平台的電子商務交易業務。目前主要的C2C電子商務企業有:淘寶、易趣等。
C2C (Customer to Consumer) ,客戶之間自己把東西放上網去賣,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例子:淘寶、拍拍、易趣。C2C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會員費、交易提成費、廣告費用、排名競價費用、支付環節費用等。C2C的一般運作流程是:賣方將欲賣的貨品登記在社群伺服器上、買方透過入口網頁伺服器得到二手貨資料、買方透過檢查賣方的信用度後選擇欲購買的二手貨、透過管理交易的平台分別完成資料記錄、買方與賣方進行收付款交易、透過網站的物流運送機制將貨品送到買方。
Ⅱ 聯想window8怎麼換window7
聯想window8換window7系統步驟如下:
win8系統改win7系統,需要修改bios設置及查看分區表格式並做出相應的修改。
准備工具:
1、windows7系統鏡像文件
2、u啟動U盤啟動盤
具體步驟:
1、根據聯想電腦開機畫面提示,按bios setup快捷鍵進入bios界面,如圖:
Ⅲ 什麼是電子商務網上營銷又是怎麼做的
1.什麼是電子商務
2.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
3.電子商務究竟解決什麼
4.電子商務的應用
5.電子商務整體解決方案
6.怎麼開展電子商務
7.電子商務發展的三個步驟
8.電子商務的層次
9.電子商務安全問題
10.電子商務應用系統的構成
11.走向B to B三步曲
一.什麼是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基礎 1
電子商務基礎 2
電子商務源於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顧名思義,其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二是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指的是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訊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可以通過多種電子通訊方式來完成。簡單的,比如你通過打電話或發傳真的方式來與客戶進行商貿活動,似乎也可以稱作為電子商務;但是,現在人們所探討的電子商務主要是以EDI(電子數據交換)和INTERNET來完成的。尤其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真正的發展將是建立在INTERNET技術上的。所以也有人把電子商務簡稱為IC(INTERNET COMMERCE)。
從貿易活動的角度分析,電子商務可以在多個環節實現,由此也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電子商務如電子商情、電子貿易、電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級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利用INTENET網路能夠進行全部的貿易活動,即在網上將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實現,也就是說,你可以從尋找客戶開始,一直到洽談、訂貨、在線付(收)款、開據電子發票以至到電子報關、電子納稅等通過INTERNET一氣呵成。
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還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加入才行。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謀面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理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1、電子商務的模式
總的來說,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電子商務可以分為企業(Business)對終端客戶(Customer)的電子商務(即B2C)和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B2B)兩種主要模式。
B2C
提起B2C,大家可能更為熟悉一些,它是從企業到終端客戶(包括個人消費者和組織消費者)的業務模式。今天所談的電子商務時代的B2C是通過電子化、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互聯網技術把本企業或其它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不經任何渠道,直接傳遞給消費者的新型商務模式。因為它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被人們首先認識和接受。
電子商務B2C模式的一種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實現形式就是新興的專門做電子商務的網站。現在,彷彿一夜之間,涌現出無數的這類公司,其中有網上商店、網上書屋、網上售票等等,甚至還有一些什麼都做,什麼都賣的電子商務網站,人們戲稱為「千貨公司」的。但無論怎樣,這些新型模式企業的出現,使人們足不出戶,通過網際網路,就可以購買商品或享受咨訊服務。這無疑是時代的一大進步。在這些新涌現出來的互聯網公司中,亞馬遜公司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亞馬遜最初是一家通過互聯網售賣圖書的網上書店,就在幾乎誰都沒有搞清它的店面在哪裡的時候,它在短短的兩年間一舉超過無數成名已久的百年老店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書店,其市值更是遠遠超過了售書業務的本身。通過亞馬遜的WEB網站,用戶在購書時可以享受到很大的便利,比如要在100萬種書中查找一本書,傳統的方法可能要跑上幾個書店,花費很多的時間,但在亞馬遜,用戶可以通過檢索功能,只需點擊幾下滑鼠,不久就會有人把想要的書送到家裡了。亞馬遜另一個吸引人的方面是提供了很多的增值服務,包括提供了眾多的書籍評論和介紹。而在傳統銷售方式下,這些增值服務會變得非常昂貴。在「成功」地將自己發展成超越傳統書店的世界最大規模書店之後,今天亞馬遜的業務已擴展到音像製品、軟體、各類日用消費品等多個領域,成為美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公司。但它的這個「成功」現在還是劃引號的,人們質疑它在建立起自己的規模和客戶群的同時,給投資人所留下的巨額虧損。
人們在反思亞馬遜的虧損原因時意識到,也許不應該將建立起電子商務時代B2C的任務全都寄託於這些白手起家的網站上,傳統行業自覺的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革命也許會更經濟,更實惠,也更必要,不至於給投資人、給股民帶去那麼多的壓力和擔憂。也許,只有當這兩股力量都齊齊奔向同一個山頂時,這樣的電子商務世界才更精彩,真正的電子商務時代也才會更快一些到來。
傳統企業成功向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轉型最成功的例子是DELL,DELL一開始還只是一家通過電話直銷電腦的公司,盡管也很成功,但當互聯網革命開始之時,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把握機遇,將自己的全部業務搬到了網上去,並按照互聯網的要求來對自己原有的組織和流程進行梳理,開發了包括銷售、生產、采購、服務全過程的電子商務系統,並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手段,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製和配送服務,大大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奇跡般地保持了多年50%以上的增長,成為今天世界最大的電腦廠商之一,也對其它轉型較慢的競爭對手造成了巨大的威協和挑戰。
B2C的這二種實現方式還有一點很大的不同,由網站起家的B2C較難發展起自有品牌的產品、實業,因此它們更象是一個百貨商店,當然與百貨商店最不同的就是百貨店是用戶上門的,而B2C網站是送貨上門的,而由傳統企業改造而來的B2C更可能象是一個專賣店,專營自己品牌的產品,與傳統專賣店不同的是:這里用戶和廠商互動性更強,可以量身定做,同時由於省去了建物理店的開銷,成本可能會降低。
B2B
談完了B2C再來說說B2B,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業務模式被稱作B2B,電子商務B2B的內涵是企業通過內部信息系統平台和外部網站將面向上游的供應商的采購業務和下游代理商的銷售業務都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從而降低彼此之間的交易成本,提高滿意度。實際上面向企業間交易的B2B,無論在交易額和交易領域的覆蓋上,其規模比起B2C來都更為可觀,其對於電子商務發展的意義也更加深遠。
與B2C相似,B2B在企業間的應用也有兩種主要實現形式。
B2B的一種實現是其在傳統企業中的應用。一些傳統企業的實質性業務,正在逐步向B2B轉變,更多地以WEB方式來傳遞信息和實現網上訂單,但物流方式就和以前沒什麼變化,依然是供應商到本企業,本企業再到代理商或最終客戶。以通用汽車為例,通用汽車建立了一個B2B電子商務網站——TradeXchange,計劃在今年年底之間,將其每年高達870億美元的采購業務完全通過該網站進行。並且這個網站不僅滿足通用自身的采購業務,其30000多家供應商也將在這一系統上進行交易,它將對通過TradeXchange進行的電子商務交易收取1%的的手續費,專家們估計這將為通用汽車帶來每年50億美元的收入。
但正如我在前面第一部份舉例時所提醒的那樣,不要把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僅僅看作是一個工具,它同樣可能對營銷模式和管理模式帶來變革,B2B的第二種實現方式就有這樣的意味。這一類的B2B公司並不是為自身企業的采購或銷售服務的,它自身可能不生產任何產品,但它通過建立統一的基於WEB的信息平台,為某一類或某幾類的企業采購或銷售牽線搭橋,此時物流的方式就和上一類有很大不同了,它是由供應商直接到代理商。比如說我們前面第一部份中例舉的那間B公司就有一點類似這種公司。它搭建了計算機零部件這一類商品賣家和買家的橋梁,因此它沒有廠房,甚至沒有庫房,而只是通過信息系統來調配、組織供貨與銷售,並提供一些增值性服務,從而獲得傭金或增值性服務收入。當然這一類公司成功的關鍵是它要能聚攏這一類產品的賣家和買家,通過特色服務,讓它們願意到你的平台上來交易,但究竟願不願意,這也和B2C中所談到的是選擇百貨店還是專賣店方式有些類似。
2、電子商務的實質
盡管今天無論是B2C也好、B2B也好,無論是傳統企業e化也好,新型互聯網企業誕生也好,都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股市要求大家講的故事也好,模式也好,都已經幾乎沒有縫隙地佔滿了人們全部的想像空間,但能夠就此說我們已經進入了電子商務的世紀或社會了嗎?不能!因為即使是我們今天不少打著電子商務旗號的公司,甚至也還沒有理解電子商務的全部和真正的內涵,當然更談不上去完完全全地實現它們。
有一個測驗題:我開了一個賣花的網站,用戶能從網上訂花,我會給用戶送貨上門, 所以我就是一個電子商務的企業了,對嗎?如果對!那你就可能會遇到下面這段錄象的情景了。
好,笑完之後我們前面的命題應該也有結論了。很顯然,僅僅只有一個網站的企業,無法實現電子商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的目的。沒有一定的管理基礎,包括確定的組織結構、工作流程、工作規范的企業不是電子商務企業;有管理但沒有信息化的企業不是電子商務企業。只有網站而沒有管理和信息化的所謂電子商務,是高速公路連著了小胡同,沒有不塞車的。
其實,並不是只有在今天的新興互聯網企業才會看到前面的情景,它同樣是那些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我們的傳統企業所面臨的挑戰。而這樣的挑戰對於長期在計劃經濟氛圍下經營的中國企業來說又尤為嚴峻,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就是依照年初上面下達的計劃采購,依計劃生產、看庫存銷售這樣的反向經營模式,缺乏依市場而變、高速反應的彈性機制和意識,因此如何使傳統企業電子商務化同樣是一個嚴峻的話題。
那反過來問什麼樣的企業才能算是電子商務企業呢?那當然利用互聯網、WEB網站實現業務是基本的特徵,但更為核心的是企業內部必須運營在一個基於完善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流程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之上。
這個資源計劃系統是企業開展業務的基礎平台,用戶的訂單在經過公司商務部門的過濾之後進入這個系統,成為系統最主要的輸入,系統另外的輸入是當前庫存的實際情況(包括材料、成品、在產品的數量和地域分布),運輸資源和周期、采購資源和周期、生產產能和周期等,系統在固定的時間運行一次(聯想是每二小時),每次運行得到的輸出結果是:一份用戶訂單的確認情況表、一份采購計劃、一份生產計劃、一份配送計劃。其中用戶訂單確認結果將直接反饋到每一個定單用戶,告訴他能不能供貨、能供貨的確切時間、供貨地點、運輸方式等信息,這些信息是系統根據企業制定的明確的供貨優先次序模型和一定的邊界條件計算出來的。比如說前面買花的例子,如果庫房有,那麼供貨的時間就只是配送所需的時間(依照地理位置不同);如果沒有,那麼還要加上采購周期;如果一個訂單含多種產品,那麼供貨時間就要選擇最後齊套的時間了,等等,這些都是由系統自動控制的,減少了人為控制的難度和差異性,用戶的滿意度一定會因此而改善。而企業所有的采購、生產、配送系統也都不是機械的、被動的工作,缺貨了再去買,看成品庫去生產,備齊了就(才)去送,而是完全依系統計劃指令、依信息行事,有條不紊。完全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避免錄象中所出現的場景,這樣不僅是用戶滿意的保障,也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的保障。系統在一定的時間運行一次,而不是在每個訂單進來後都運行一次,原因也是為了使得企業內資源相對能夠更優化地被利用。比如說采購可能是批量更經濟,也更體現人工作的效率,生產亦然,而且生產過程本身也還有個信息化的問題。下面就請再看一段錄象,這個錄象基本是以聯想自身為背景錄制的,反映一個真正的電子商務企業是怎樣在運行的。
看完這段錄象,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真正電子商務的實質其實是企業經營各個環節的信息化過程,並且不是簡單地將過去的工作流程和規范信息化,而是依新的手段和條件面對舊有的流程進行變革的過程。
下面就是我們根據聯想的經驗所總結出的、中國較大型企業的電子商務可以怎樣來走的一個模式,當然不可能都能照搬照抄,但希望給大家有所啟發。作為自己的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聯想今後也會針對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提供我們有針對性的咨詢、建議、甚至於實施方案。
網路營銷:
網路營銷(On-lineMarketing或Cybermarketing)全稱是網路直復營銷,屬於直復營銷的一種形式,是企業營銷實踐與現代信息通訊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指企業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網路為媒介和手段而進行的各種營銷活動(包括網路調研、網路新產品開發、網路促銷、網路分銷、網路服務等)的總稱。
網路營銷根據其實現的方式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路營銷指企業利用一切計算機網路(包括Intranet企業內部網、EDI行業系統專線網及Internet國際互聯網)進行的營銷活動,而狹義的網路營銷專指國際互聯網路營銷。國際互聯網,全球最大的計算機網路系統。
截止1998年2月,國際互聯網已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接著6萬多個區域性網路、600萬台以上的主機,擁有大約1.3億用戶,而且網路用戾還在以每月15%的速度增長。國際互聯網正迅速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領域,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並帶來社會經濟、人們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人類已開始步入網路化社會,愈來愈多的企業認識到國際互聯網對企業經營發展的作用,紛紛擠占這一科技制高點,並將之視為未來競爭優勢的主要途徑。
目前,在美國,有超過40%的企業在利用互聯網開展營銷業務;在北美、西歐和日本,自1995年以來加入互聯網的企業以每月翻一番的速度增加;美國《財富》雜志統計的全球前500家公司幾乎全都在網上開展營銷業務。據美國國際電信聯盟和國際數據公司統計,全球互聯網上的交易額1996年為30億美元,1997年為134億美元,1998年為313億元,預計1999年將達到710億美元,2000年將突破2230億美元,到2010年網路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總額的比重將達到42%。網路蘊藏市場無限,孕育商機萬千,網路營銷極具發展前景,必將成為21世紀企業營銷的主流。
網路營銷作為一種全新的營銷方式,與傳統營銷方式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首先,網路媒介具有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無時間地域限制、無時間版面約束、內容詳盡、多媒體傳送、形象生動、雙向交流、反饋迅速等特點,有利於提高企業營銷信息傳播的效率,增強企業營銷信息傳播的效果,降低企業營銷信息傳播的成本。
其次,網路營銷無店面租金成本。且有實現產品直銷,能幫助企業減輕庫存壓力,降低經營成本。
第三,國際互聯網覆蓋全球市場,通過它,企業可方便快捷地進入任何一國市場。尤其是世貿組織第二次部長會議決定在下次部長會議之前不對網路貿易徵收關稅,網路營銷更為企業架起了一座通向國際市場的綠色通道。
第四,在網上,任何企業都不受自身規模的絕對限制,都能平等地獲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及平等地展示自己,這為中小企業創造一個極好的發展空間。利用互聯網,中小企業只需花極小的成本,就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全球信息網和貿易網,將產品信息迅速傳遞到以前只有財力雄厚的大公司才能接觸到市場中去,平等地與大型企業進行競爭。從這個角度看,網路營銷為剛剛起步且面臨強大競爭對手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武器。
第五,網路營銷能使消費者擁有比傳統營銷更大的選擇自由。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在全球范圍內不受地域、時間限制,快速尋找滿足品,並進行充分比較,有利於節省消費者的交易時間與交易成本。此外,互聯網還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與消費者的一對一溝通,便於企業針對消費者的個別需要,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
當然,萬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作為新興營銷方式,網路營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但也存在著某些不足。例如:網路營銷尤其是網路分銷無法滿足消費者個人社交的心理需要。無法使消費者以購物過程來顯示自身社會地位、成就或支付能力等。盡管如此,網路營銷作為21世紀的營銷新方式勢不可擋,將成為全球企業競爭的銳利武器。
我國網路營銷的現狀
在我國,網路營銷起步較晚,直到1996年,才開始被我國企業嘗試。據傳媒報道:1996年山東青州農民李鴻儒首次在國際互聯網上開設"網上花店",年銷售收入達950萬元,客戶遍及全國各地,但公司沒有一名推銷員;1997年,江蘇無錫小天鵝利用互聯網向國際上8家大型洗衣機生產企業發布合作生產洗碗機的信息,並通過網上洽商,敲定阿里斯頓作為合作夥伴,簽定合同2980萬元;海爾集團1997年通過互聯網將3000台冷藏冷凍冰箱遠銷愛爾蘭,至1999年5月12日,該公司累計通過互聯網發布信息11298次,接受並處理用戶電子函件3600多封,訪問人數由去年同期平均每天2300人次擴大到現在平均每天27000人次,並有20%的出口業務通過互聯網實現。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不少商業企業也紛紛在網上開設虛擬商店,全國網上商店已達100家左右。目前,網路營銷已開始被我國企業採用,各種網路調研、網路廣告、網路分銷、網路服務等網路營銷活動,正異常活躍地介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氫國家信息中心有關統計數字表明,目前我國有8萬余家企業已加入互聯網,並涉及網路營銷,其中以計算機行業、通訊行業、金融行業較為普遍,計算機行業佔34%,通訊行業為23%,金融行業為11%,其他為32%。
Ⅳ 電子商務的特點是什麼
一、網路(交易載體)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雖然電子商務的定義很多,但是從本質來看,電子商務就是在網上(主要指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的這一說法得到了大家的比較一致認可。電子商務被看成一種新生事物主要是由於它是在網路環境中開展的,也就是說電子商務藉助於網路這種交易載體使商務模式相對於傳統商務來說發生了質的變化,因此,網路(交易載體)是分析電子商務的特點最根本的一個視角。從網路角度來看,電子商務至少應當具有數字化、交互性和高效率三個基本的特點。
1、數字化
當商務以及與商務活動相關的各種信息都以數字形式被採集、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時候,商務模式就發生了質的變化,數字生活、數字商務、虛擬企業等數字化形式就應運而生了。數字化具有的易於存儲、查詢、處理、修改信息等優越性,這使人類將前進的方向與數字化牢牢的捆綁在了一起,正是由於電子商務的數字化特點,它使得商務活動中的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都能夠在計算機網路中迅速傳輸,形成「三流合e」的商務模式,這使得現代商務活動朝著「無紙」商務、信息商務、快速商務的方向發展。
2、交互性
各種信息交互協議決定了數字化信息在計算機網路中具有雙向溝通的功能,而電子商務正是基於這種網路環境中的商務活動,因此,在電子商務過程中,可以輕松完成商務信息的雙向溝通,實現商務交易主體之間的信息交互。這是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相區別的重要方面,它預示著電子商務可以採用網路重復營銷、網路軟營銷、資料庫營銷、一對一營銷等現代營銷的方式和手段,從而提高營銷的效率和效益。
3、高效率
電子商務的信息傳遞基於的是電磁波的傳輸原理,主要採用互聯網的傳輸信道,能夠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將信息向前傳遞著。在這種速度下,常規的時間和空間的規律已經被徹底打破,電子商務已經突破了傳統物理世界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使商務交易的效率和商務服務的效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二、市場(商務環境)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網路不僅是商務活動的交易載體,而且形成了一個廣大的虛擬空間――CyberSpace,這個虛擬世界中的虛擬市場具有很多與現實世界商品市場相同的共性,也具有一些自身獨有的特性,主要有全球化、充分競爭和買方市場。
1、全球化
實體市場的低速度決定了商品交易的市場規模和范圍的有限性,而在電子商務這種虛擬化的商品市場中,由於商務的數字化帶來的虛擬特性使信息的傳遞以極高的速度快速流轉,在這種環境下,商務主體之間的距離被無限的縮短了,商務交易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被突破了,商務交易的范圍也從有限的區域性小市場走向全球化的大市場了。因此,相對於傳統商務而言,電子商務的市場被深深的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
2、充分競爭
如果電子商務的市場具有明顯的全球化特徵的話,那麼,電子商務市場的另一個特徵也是明顯的,那就是充分競爭。經濟全球化使企業的潛在客戶擴大到了全球,同時,經濟全球化也使企業的競爭對手擴大到全球范圍,也就是說,同一領域中的企業將面臨全球化大市場中的幾乎所有強大的競爭者,這樣,商品市場中的充分競爭將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也可能是消費者所希望看到的。
3、買方市場
充分的市場競爭必然對消費者有利,但是,充分的市場競爭並不一定能形成真正買方市場。例如,現實中的消費者早已經生活在比較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了,但是,消費者為什麼對自己的商務結果還是屢屢不滿呢?那就是因為充分的市場競爭讓我們對市場下了一個有利於消費者的結論,但是,商務活動主要是在有商務需求的消費者與提供商務服務的企業之間展開,而現實中兩者的對比結果是:強勢的企業和弱勢的消費者(這主要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這樣,我們不禁要問,這是一個真正的買方市場嗎?顯然不是,它充其量是一個准買方市場,而電子商務的市場環境給了我們一個什麼是真正的買方市場的滿意答復。在電子商務市場中,消費者有足夠的能力和可能獲得提供商務服務的企業的信息,另外,就算單個的消費者與提供商務服務的企業相比處於劣勢,消費者也可以在虛擬網路中通過「團購」輕松實現對商務服務提供企業的劣勢的扭轉。
三、賣方(服務主體)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提供商務服務的一方主要是以企業的形式存在,那麼,電子商務這種新型的商務模式相對於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終極目標的企業而言有哪些特點呢?從邁克爾.波特的企業競爭戰略分析框架中我們可以知道,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可以採納差異化、目標積聚和低成本三種戰略形式,由於電子商務能夠很好的支撐企業的這三種戰略,所以,電子商務具有個性化、專業化和低成本(費用)的特點。
1、低成本(費用)
按照新的財務管理的觀點,製造企業中降低利潤的主要因素是資本成本和商品成本兩大塊。資本成本又包括取得和使用資本時所付出的代價,如果製造企業及其相關的服務提供單位能夠充分利用電子商務來武裝企業的日常運營,那麼他們將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在發行債券、股票時的費用,降低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借款的手續費用等取得資本過程中所花的代價;商品成本中包含生產經營成本、營銷成本等子項,在有效利用電子商務各種手段的情況下,企業將能夠在其中的采購成本、生產成本、物流成本、營銷成本、人員工資等方面得到明顯的降低。另外,對於非製造類企業來說,這類企業獲得收入的代價就是發生各種費用,即管理、財務、銷售等費用,同樣,如果這類企業能夠充分採用電子商務的理念、技術、手段,例如,優秀的電子商務軟體、良好的網路營銷策略、戰略性的供應鏈合作運行體系,這都將給企業帶來可觀的費用降低。
因此,在充分利用各種電子商務技術和手段的情況下,製造類企業能夠有效的降低其運營成本,特別是其中的商品成本,而非製造類企業也能夠有效的降低其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從而使企業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同時保持較高的利潤。追求高額的利潤是企業經營的終極目標,而企業運營發生的各種成本或者費用則是與利潤額的高低相背離的主要因素,因而低成本(費用)是電子商務最不易被忽略的一個特點。
2、個性化
由於電子商務是以網路為基礎的,因此,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可以輕松實現信息的自動化傳遞,並建立面向消費者的資料庫系統。在網路營銷和虛擬生產的理論指導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資料庫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營銷、一對一的個性化設計和生產,實現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全程的一對一個性化跟蹤服務,最終實現企業的差異化經營戰略。電子商務個性化服務的經典案例莫過於Dell公司計算機的生產、營銷等的定製化服務,通過向其顧客提供計算機的定製化服務,Dell公司極大的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3、專業化
從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1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可以看出,國內互聯網正在跟隨國際互聯網呈良性的發展態勢。隨著進入互聯網的人越來越多,互聯網中的商務活動越來越頻繁,這些都預示著一個巨大的CyberSpace的形成。在連通全球的互聯網路環境下,企業的潛在客戶從有限的地域空間無限的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企業服務的目標客戶群就有可能急劇擴大,同時企業也將面對世界范圍內超強的競爭對手。依據供應鏈管理理論和核心競爭力理論,企業不可能在其所涉及的所有方面都做得最好,因此,企業必須屏棄大而全的經營思路,走專業化的道路,當然,全球大市場中越來越多的同類客戶也使企業走專業化道路成為一種可能。
四、買方(消費主體)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消費需求是商務動力的主要的源泉,只有真正把握了消費者的需求,很好的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企業才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從商務需求購買方的消費者視角出發,企業只有能很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新的環境下良好的發展。滿足消費者商務需求可以從為消費者直接的商務節約和間接的商務節約――方便性兩方面來入手,而電子商務恰好能很好的滿足消費者關於商務服務的這種要求。
1、節約性
很多時候,商品的價格都還是由商品的最終成本決定的,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作為商務服務主體的企業由於採用的電子商務等相關先進技術而使企業可以實施低成本戰略,或者可以長期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和銷售商品,也就是說企業可以以較低的價格將商品或者服務銷售給消費者。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大宗的生產性和銷售性的購買,還是小宗的消費性的購買,都可以獲得極大的節約。生產性和銷售性購買的節約主要體現在極大的降低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采購成本、物流成本等;消費性購買的節約主要體現在能使消費者獲得高額的消費者剩餘。2、方便性
電子商務的數字化特性和高效率特性使消費者的商務活動可以輕松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理論上講,地球上的消費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輕松地實現商務購買,這雖然只是一個願景,但是隨著各種方便的上網設備被發明出來,電子商務正在逐步將這個美好的願望變成現實(至少數字化商品可以盡快的實現),這無疑給消費者的商務活動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性。
五、政府(監督管理)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經濟行為,必然要受到相應的監督和管理。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作為經濟活動的裁判員需要能夠對電子商務環境實施有效的監督控制和良好的預測分析。由於電子商務能將商務活動的信息數字化,因此,從政府的監督管理視角來看,電子商務具有有效的監督管理和良好的預測分析兩個特點。
1、有效的監督管理
由於電子商務活動的信息能夠以數字化的形式採集、存儲、傳輸和處理,因此,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綜合採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利用先進的網上傳輸內容監控、網上信息流動監控、在線審計等技術可以實現對電子商務活動的有效監控,從而實現政府對電子商務的良好監督和管理,以利於電子商務活動的正常、高效、有序的運轉。
2、良好的預測分析
基於對電子商務豐富的歷史數據和現實數據把握,政府相關部門能夠綜合利用各種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數學模型來分析電子商務主體的各種行為,分析電子商務環境下國民經濟的運行規律,優化國民經濟的運作的機制,使整個國民經濟在健康有序的快車道上前進,實現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另外,利用各種計算機技術和數學模型還可以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歷史數據和現實數據進行准確的預測分析,做到壞事情先防範,好事情先知道,指導電子商務活動的正常開展。
當然,電子商務在世界很多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的比例還不大,政府還沒有能力全面監控電子商務的各個方面,但是,由於電子商務在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如火如荼的高速度發展著,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將來,比如我們國家完全有可能在5-10年後實現對電子商務活動的全面監控,在掌握所需的數據和相關技術後,最終實現對整個國民經濟有效的監督管理和良好的預測分析。
六、整體(系統工程)視角的電子商務特點
傳統商務是主要基於實體商品的現實商務模式,而電子商務則是基於計算機的虛擬商務模式,對於主要活動都在電腦空間(CyberSpace)中開展的虛擬商務模式――電子商務而言,從整體(系統工程)的角度來看,它與傳統商務相比有一個由量變引起的質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電子商務具有明顯的協同性、集成性和擴展性三大特點。
1、協同性
雖然我們在傳統的商務活動中也講協調、和諧、協同,但是我們知道,在實體商務中,這種相互配合並沒有被特別的強調(商務書籍中幾乎都沒有這方面的闡述)。而在電子商務這種虛擬商務模式中,幾乎所有的信息交互都可以在瞬間完成,那麼相關的所有商務活動都必須適應這種速度,也就是所有提供商務服務的主體都應該相互協調並適應光速的商務規則,即電子商務的協同性,不然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最終影響商務活動的開展。例如,如果在互聯網上,很多人會因為網頁在3秒之內還不能打開而放棄對該網頁的瀏覽,因此,網上的信息的傳輸要足夠的快;同樣,與網上信息的高速傳輸相比,如果相應的物流配送體系不能適應這種速度,至少要能夠在消費者的容忍時間之內,試想如果我們到網上去購買一本圖書需要兩個星期的時間才能到我們手中,可以想像一下會有多少人會因為不能容忍這種慢速度而放棄網上購書,如果到貨時間縮短到2天或者1天,情況又怎樣呢?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很多人把電子商務又說成是協同商務。
2、集成性
由於電子商務必須作為一個整體盡可能的向消費者提供良好的「一站式」模式的商務服務,也就是說,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所在的整個供應鏈必須被集成為一個整體而開展工作,只有這樣,電子商務的協同性規則才能得到保證。同樣,只有電子商務服務能力被集成為一個整體,才能真正適應光速的商務規則。如果計算機元器件的基礎只能是電子管,那麼計算機還能夠像今天一樣改寫人類的歷史嗎?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這樣的計算機最多隻能幫助我們完成一些簡單的科學計算工作,只有把組成計算機的大量元器件集成在一起,走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路子,才能製造出足以改變世界的計算機。因此,我們可以說,不管電子商務的服務能力還是電子商務的服務提供商被物理的或者是邏輯的集成在一起,這種集成都是必須的,不然,我們就有可能回到實體商務的歷史中去。
3、擴展性
與實體商務的有限的消費者相比,電子商務的潛在消費者由於計算機網路的全球性使其天生的具有了全球市場的特點,同時,由於信息的數字化傳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地球村」的商務理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和採納。因此,面對潛在消費者數目的極大的不確定性,這就要電子商務的服務系統必須具備高度的彈性,以適應越來越多的消費需求。否則,電子商務系統將會由於消費者的增多而使其難以承受,降低了服務水平,企業最終將失去市場生存能力。
很多人一說到電子商務就有這樣一種錯覺,前幾年還挺紅火的,現在基本上沒有人談它了,所以,他們就得出結論,電子商務由於沒有什麼實質的東西,所以必然是曇花一現。殊不知電子商務這幾年並不是沒有人談、沒有人做了,而是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人更加務實,他們已經深刻的領會到:務實才是硬道理,盈利才是硬道理。這使電子商務真正的得到了理性的回歸。
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不能想像中國手機市場在經過短短10年左右的時間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樣就會有很多的人不可能預測到幾年以後中國電子商務會是什麼樣子的,世界電子商務又是什麼樣子的。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本文從網路、市場、賣方、買方、政府、整體六個視角對電子商務特點的進行歸納分析,讓大家真正理解電子商務為什麼不是曇花一現,為什麼會成為21世紀新的商務模式,為什麼被認為是新的生產力,為什麼會給我們的世界帶來新的革命。
Ⅳ 電子商務是干什麼的
電子商務是指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商業行為均屬於電子商務的范疇。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客戶端/服務端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5)聯想電子商務ec30擴展閱讀
電商發展
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半年報發布:平均每個家庭有超過1.3人使用電商購物。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購用戶數量達到6.10億,中國的家庭總數量約為4.5億,平均每個家庭已有超過1.3人使用電商購物。報告預測,今年我國網上零售額將達到10萬億,到2020年有望突破12萬億。
Ⅵ 電子商務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的前景
1 電子商務的概念
電子商務從誕生之日起,它幾乎呈幾何級的速度發展,對企業的經營模式、政府的管理模式、現行的法律法規、人們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影響。
電子商務是一個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才逐漸被人們使用的新概念。那麼什麼是電子商務呢?
——國際商會認為:電子商務是指實現整個貿易過程中各階段的貿易活動的電子化。
——歐洲議會認為:電子商務是通過電子方式來處理和傳遞商務活動數據。
——美國政府認為:電子商務是通過網際網路開展的交易活動。
——HP公司認為:電子商務是指在從售前服務到售後支持的各個環節都實現電子化、自動化。
——IBM公司認為:電子商務=Internet + Intranet + Extranet。電子商務是將買方、賣方、廠商和合作夥伴在國際互聯網、企業內聯網和企業外聯網中結合起來,從事網路計算環境下的商業應用。
——Intel公司認為:電子商務=電子化市場+電子化交易+電子化服務。
——陝西財經學院電子商務研究所教授李琪認為:從廣義上講,電子商務是電子工具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從狹義上說,電子商務是系統化運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的總稱。
電子商務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盡管國際組織、政府、企業和學者給電子商務下的定義不一樣,但基本的觀點是一致的。即電子商務是基於網路,以具有商務活動能力的各類社會實體的交易活動為主體,以電子支付與結算為手段,以客戶資料庫為依託,以相關法律、政策、技術與標准為保障的網路貿易形式。簡單地說,電子商務就是利用計算機和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的商務活動。
科學理解電子商務概念應該把握以下幾個基本方面:
第一、電子商務與電子業務是兩個不同概念。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是商業企業、生產企業與消費者個人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的商務活動。它包括電子商情、電子廣告、電子交易、電子支付、電子結算、電子銀行等。而電子業務(Electronic Business,簡稱EB)是指社會各行各業各種業務的電子化、網路化。它包括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軍務、電子醫務、電子教務、電子公務、電子家務等。
第二、電子商務是一種最先進的由信息技術支撐的交易方式,是整個交易活動的自動化和電子化。電子商務是利用各種電子工具和電子技術從事各種商務活動的過程。其中電子工具是指計算機硬體和網路基礎設施(包括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等);電子技術是指處理、傳遞、交換和獲得數據的多技術集合。電子商務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企業乃至全社會交易活動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第三、電子商務是一個虛擬的市場交換場所。電子商務又稱為「24×365交易方式」,它能夠跨越時空,不受地理位置和時間的限制,實時地為用戶提供各類商品和服務的供應量、需求量、發展狀況及買賣雙方的詳細情況,從而使買賣雙方能夠更方便地研究市場,更准確地了解市場和把握市場。
第四、電子商務不等於商務電子化。真正的電子商務絕不僅僅是企業建立一個電子商務網站(當然電子商務網站是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關鍵環節),也不僅僅是企業前台的商務電子化,更重要的是包括企業後台在內的整個運作體系的全面信息化和企業整體經營流程的優化和重組。也就是說,建立在企業全面信息化基礎上,通過電子手段對企業的生產、銷售、庫存、服務以及人力資源等環節實行全方位控制的電子手段管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
第五、電子商務是一個系統。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必須要有一個支撐系統,這個系統是由Internet信息系統、交易主體(包括企業、消費者)、中介機構(包括銀行、認證機構、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經濟管理部門)、實物配送和交易環境(包括技術環境、法律環境、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組成的相互作用又相互聯結的有機體系。
2 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
2.1 網際網路的發展為電子商務的誕生提供了可能條件
電子商務並非新興之物,早在1839年電報剛出現的時候,人們就開始運用電子手段進行商務活動。隨後,電子數據交換(EDI)在商業活動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商業貿易的效率和效益。但是對商業貿易活動產生革命性影響而具有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
1992年,美國三家公司組成了商用網際網路協會,宣布用戶可以把他們的網際網路用於任何商業目的,這標志著網際網路開始進入商業領域。 199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將網際網路移交給三家私營公司,完成了網際網路的商業化。至此,基於網際網路的真正意義的電子商務才正式誕生了。
2.2 網路技術在商業中的廣泛運用,使電子商務變成了現實
近年來,開架售貨與商品自選在各型商場廣泛應用,從而引起了商業零售業的革命,帶來了諸如從經營觀念到經營組織、從采購渠道到庫存管理、從財務管理到人員管理、從信息搜集發布到指揮決策、從市場營銷到客戶管理、從市場開發到市場佔領、從經營效率到經營效益等多方面的深刻變化。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在商業中的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交易從紙張方式轉向電子方式,無店鋪銷售與電子購物應運而生,給經濟貿易活動的蓬勃發展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從而催生了電子商務,使電子商務變成了客觀現實。
2.3 全球電子商務飛速發展
如果從1995年作為基於網際網路的電子商務的誕生標志算起,電子商務經過了整整10年的發展歷史。
美國是世界上開展基於網際網路的電子商務最早的國家。美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歷史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世界電子商務發展的歷史。1994年8 月11 日,美國NetMarket成功實現了第一筆網路零售交易,這是世界商業零售業從傳統方式邁入全新模式的里程碑。1995年7月,美國人傑夫•貝索斯開辦的亞馬遜網上書店(http://www.amazon.com)開始營運,兩年後完成了質的飛躍,獲得了巨大成功,形成巨大的沖擊波,掀起了全世界的電子商務風潮。1997年,由全球知名的6家公司HP、微軟、UPS、VISA、Master Card、KPMG及21家ISP(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在歐洲9個國家籌劃開展了「電子聖誕節」計劃,取得了巨大成功。
1996年美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7 億美元,1998年躍升為430億美元,2000年達到1000億美元,2003年達到1300億美元,2004年達到1446億美元。目前,美國60%以上的小型企業、80%以上的中型企業、90%以上的大型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預計到2010年美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3161億美元,屆時美國消費者每支出8美元中就有1美元用於網上交易;有1/4以上的圖書、消費類電子產品和禮物,以及1/2以上的計算機和軟體將通過網上銷售。
最近,美國IDC公司對27個國家的電子商務交易情況進行了調查,在所有被調查的國家中,電子商務營業額比例排名在前的國家是美國、韓國、日本和墨西哥。這幾個國家電子商務營業額占總營業額比例都達到10%以上。
全球電子商務交易情況一覽表 單位:億美元
年 度
1995
1996
1998
2000
2001
2002
2003
EC交易額
2
10
500
5070
7170
10000
28000
目前,世界上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聯入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用戶每年以180%的速度增加。全球500家最大企業基本上都建立了電子商務交易系統。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一份報告,未來幾年內,全球電子商務將進一步快速發展,其增速將超過50%。預計2006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可達12萬億美元。
2.4 中國電子商務在波折中發展
1997年夏天,被譽為中國電子商務第一人的王峻濤(老榕)寫出了國內第一個電子商務網頁,建立網上軟體銷售試驗站點「軟體港」,並因為在Win 98中文版發布中首次採用網上預定而反響強烈。
1998年3月6日,我國第一筆網上交易在中國銀行成功實現。
1998年7月,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正式宣告成立,被稱為「永不閉幕的廣交會」。
1998年10月,世界經濟合作組織在渥太華召開電子商務專題會,推出了《全球電子商務行動計劃》。這次會議是邁向全球化電子商務的里程碑。正是這次會議之後,我國出現了IT業和新聞出版界大炒電子商務概念的高潮。
1998年底,我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宣布:我國今後的對外貿易將全面推行電子商務手段,從2001年1月 1日起不上網的企業不能進行配額投標。
從1999年開始,電子商務的雛形試驗在我國各地快速興起。1999年3月,馬雲創建阿里巴巴(http://china.alibaba.com); 5月18日,王峻濤創建8848電商數據網(http://www.8848.com); 8月18日邵亦波、譚海音創建中國易趣網(http://www.ebay.com.cn);11月,李國慶、俞渝創建當當網上書店(http://www.dangdang.com);2000年5月,金山、聯想共同投資組建卓越網(http://www.joyo.com);2004年5月,蘇啟強創建中國電子商務網(http://www.chinaec.com)。中商網被譽為中國第一家購物門戶網站;是網路購物者的必經之地。它的建立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邁向了新紀元!
嚴格地說,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才邁入第6個年頭。回顧過去6年的發展歷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有過波折,走過彎路,如2000-2001年網路業泡沫破滅時,我國75%以上的第一代電子商務模式退出了市場,或者被專業電子商務平台收購。但是最終還是通過自身的努力,贏得了市場的認可,並在國際合作、內外交流的良好氛圍下迎來IT產業的復甦。
在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剛剛起步的1999年,網上交易額僅為3億元人民幣;2000年躍升到320億元人民幣;2002年達到800億元人民幣;2004年達到44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05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將激增至6200億元人民幣。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最快的行業要數電子證券交易,證券交易網路已經覆蓋全國,連接了全國300多家證券公司的近2600個營業部,開戶投資者超過4000萬戶,最高日成交量達到300多億元人民幣。從上面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雖然起步較晚,發展中遭遇波折,但發展速度卻並不慢,預示著強勁的發展勢頭。
3 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估計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從總體上來說尚處於起步階段。
3.1我國電子商務應用尚處於初級水平
我國現階段的電子商務,大部分是非支付型電子商務,即網上營銷,網下支付;小部分是支付型電子商務,即網上營銷,網上支付。從應用上來說才剛剛起步,處於初級水平。
3.2 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尚未普及
我國有1000多萬個企業,上網企業尚屬少數,開展網路營銷、網上采購的更少,大部分中小企業及小部分大中型企業還未上網開展電子商務。
2.3 電子商務網站功能單一
大部分企業僅僅是在電子商務網站上搞搞電子市場商情,如在網上發布廣告、電子目錄、電子查詢、網上互通商品信息等。只有少數企業搞電子交易,利用網上進行商務洽談,簽訂購貨合同,交換文本及單證,進行交易。而能建立現代化的物流配送體系,完成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的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企業則更少。
3.4 行業、地區電子商務發展不平衡。
東南沿海與中西部地區有很大區別,目前傳統產業部分行業及東南沿海大城市已開展電子商務,部分行業及中西部地區廣大城鄉尚未開展電子商務。
3.5 國民經濟信息化基礎薄弱,公共電子商品導購平台建設落後
公共電子商品導購平台是保證網上電子商務活動順利完成的物理保證。各企業的商品信息庫是電子商品導購平台建設的基礎,企業沒有與平台標准一致的商品信息庫,電子商務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我國的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只有少數企業主要是信息技術企業建立了企業商品信息庫,遠遠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
4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廣闊
4.1地球第八洲——虛擬洲
從網路經濟自身的屬性來看,有人形象地比喻說:網際網路在地球上創造了一個新大陸,成為地球的「第八洲」——「虛擬洲」,因為它孕育著新的市場和潛在商機;而且網際網路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為「第一洲」——因為電子商務交易額將超過任何一洲的國民生產總值;最終還會成為「唯一洲」——因為絕大多數企業和消費者都將通過網際網路,以電子商務形式發生業務和交易關系。網路經濟、虛擬經濟的發展已經讓我們感到電子商務的「虛擬洲」正在或即將形成。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電子商務的「第一洲」、「唯一洲」也必將在不遠的將來變成現實。
4.2第一大電子商務交易額網站可能是CN
從全球網路經濟發展來看,美國作為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源地,技術上的先行者優勢將為鞏固其全球標准化獲得暴利。但是,日本的資金+技術,中國的市場+人才,印度的人才,香港的資金,新加坡的貿易等有可能使互聯網的網民、技術原創力、市場和資金有可能以美、歐為主的西方市場轉向以中、日、印為主的東方市場。還有可能使決定未來網路關鍵技術、關鍵產品、關鍵樞紐的經濟中心從今日的西方轉向未來的東方。由此我們可以樂觀地預測,未來第一網路大國可能是中國,第一大網上語言可能是中文,第一大電子商務交易額網站可能是CN。
4.3 採用電子商務是網路時代對企業的強制性要求
從企業競爭的角度來看,經濟全球化將加速電子商務的推廣和發展,開展電子商務是一種全球性大趨勢。在未來全球競爭面前,一個企業如果跟不上這種經營環境的變化,就無法生存下去,可以說採用電子商務是網路時代對眾多企業的強制性要求,要麼做電子商務,要麼將無商可務,時代的選擇無可迴避。所以,每個企業只有在「虛擬洲」上學會應用新的競爭手段,以更加靈通的信息、更加敏捷的思維、更加科學的理念、更加規范的經營來完善自己、鞏固自己,才能在網路經濟時代激烈、殘酷、迅速、徹底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4.4我國發展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和社會環境逐漸改善
我國政府對世界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利益驅動和利益分配已經有了理性而充分的認識。2005年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以(2005)2號文件頒布了《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我國政府已經、正在或即將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快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法律環境建設。
4.3.1電子政務與政府網上采購有重大發展
政府推動是實施電子商務的關鍵。我國政府網上辦公將進一步普及,政府信息資源將進一步共享。2005年全國12個「金字」系列重點應用工程將基本完成,電子政務與政府信息化普及率、覆蓋率將達30-40%。到2010年電子政務與政府信息化普及率、覆蓋率將達70-80%,政府基本上實現網上采購(B2G)。
4.3.2主要行業信息化建設及電子商務將有很大發展
企業信息化是實施電子商務的基礎。目前,全國27個省市、46個重點城市和近2000家企業開展製造業信息化試點示範工程基本完成。在今後幾年內,我國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製造、過程式控制制及輔助管理在各類企業中進一步普及,大中型企業大部分實現初級電子商務,部分大型骨幹企業實現中級電子商務,小部分企業實現高級電子商務——高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
目 標 \ 年份
2005年
2010年
高級電子商務普及率
2-3%
9-10%
中級電子商務普及率
20-25%
61-62%
初級電子商務普及率
60-65%
27-28%
【注】電子商務普及率是指實現不同水平電子商務的企業在行業或地區的企業總數中所佔的百分比。
4.3.3地區、社區、家庭電子商務將加速發展
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電子商務試點經驗將進一步推廣,建成若干電子商務示範省市、地區、社區及鄉鎮。社會公用事業、公共服務等公共領域信息化步伐加快。社區服務等公共領域將廣泛應用電子商務技術。信息技術廣泛進入家庭, 2005年全國家庭電腦普及率將達8-10%,城市家庭電腦普及率將達15-20% ,2010年全國家庭電腦普及率將達16-20%,城市家庭電腦普及率將達40-50%,信息家電數字化、智能化、家庭影院、居家辦公、網上購物將逐步普及。
4.3.4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將加快建設
直接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五大支撐體系——信用體系、安全認證體系、電子商務國家標准體系、在線支付體系、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速度加快,使電子商務的發展有更加健全、完善、科學和規范的體系保障。
4.3.5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建設將更加配套
2004年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第一部單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該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立法已經納入國家立法日程,並將逐步完善對電子商務涉及的電子合同、商業信用、知識產權保護、安全保密、隱私權保護、電子支付、稅收等配套法律法規的建設。
4.3.6電子商務的社會接受水平將更加提高
隨著媒體輿論的宣傳引導、政府網上采購的強力推動、政策法律的鼓勵支持、重點企業的示範推廣和電子商務自身的發展壯大,電子商務的便利、高效、經濟、安全、公開、透明等優越性必將讓人們更加明了,電子商務必定會象一個世紀前的電一樣,像半個世紀前的計算機一樣,像10年前的網際網路一樣逐漸被人們廣泛接受,並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揮之不去,拋之不舍,棄之不能。
5 小結
電子商務作為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市場,具有十分誘人的發展前景。當然,與任何其他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一樣,電子商務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發揮巨大的潛力,也不可能在給我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就解決自身的全部問題。它必須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點到面、由局部到全局的發展規律。
電子商務經歷了1998年的喧囂,1999年的迷亂,2000年的慘淡,2001年的沉寂。從2002年開始,全球電子商務破開迷霧,呈現了逐漸增長的大趨勢。
當前,我國電子商務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B2B模式,以8848、卓越、中商、當當為代表的B2C模式,以易趣、淘寶為代表的C2C模式得到了迅猛發展。它們將組成電子商務的航空母艦,引領中國電子商務走向輝煌燦爛的明天!
Ⅶ 索尼VPCEG36EC和聯想Z470K-ITH(I)哪個好網上報價都是3999# 求詳細比較。
從外觀來說,索尼的會做的讓女的比較喜歡,從配置來說,聯想會高配一些,主要是看你要追求什麼。
這是聯想Z470K:全新英特爾®酷睿TM 雙核處理器 i3-2350M 2.3 GHz / 14.0』WXGA LED背光屏 16:9黃金比例/4GB DDR3/500G HDD/超級DVD刻錄/ NVIDIA GeForce GT520M 高性能獨立顯卡1G DDR3獨立顯存/10M-100M網卡 /中文Windows 7 Home Basic_64/ BGN無線區域網卡/內置30萬像素高感光攝像頭/專業調制音響 SRS環繞立體音效/HDMI高清輸出介面,支持3D電視輸出/聯想一鍵拯救/聯想軟體禮包/新秀麗14寸單肩包ZC500s
這EG36:Intel酷睿i3-2350M(2.3G)/2G/640G/DVD+RW /14」(1366*768)/ 集成INTEL高清顯卡/2.3kg/攝像頭/WIN 7H(黑/白/粉)
Ⅷ 什麼叫做電子商務 它主要包括哪些課程
Photoshop圖像處理、商品視頻拍攝及後期處理、爆款打造流程及操作(實操課)、專Dreamweaver網頁設計、屬天貓商業廣告美化、網店裝修、移動端頁面裝修與詳情頁、HTML5+CSS3、WEB和移動界面商業案例、電子商務安全與網上支付、網路SEM、SEO優化與推廣、網路營銷及綜合實踐等等。
Ⅸ 關於聯想IdeaPad Y460N和索尼VPCEA38EC/B,兩款筆記本,那款更好
sony 大牌子是有他的道理的,配置我不說了你也知道了,一樣的,但是外光更勝一籌,絕對漂亮。你也看過。我用的我當初也是這兩款里選,選了sony,沒有後悔,真實感受,希望樓主能買到自己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