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電商和美國有什麼不同
中國電商和美國電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
一、商品質量和退貨服務
在美國,大部分賣家都會保證其所售商品是合格商品,同時也允許消費者以各種理由退貨,即便商品沒有任何缺陷,但消費者單方面地改變了主意,那麼他也可以安全無虞地退貨。
中國網上賣家能這樣的做的比較少,因此消費者在點擊「購買」之前,必須要非常小心地確認這正是自己想要的商品。此外,在網上出售假貨的情況在美國是比較少見的,但是中國網店裡充斥著大量的假貨。
二、送貨
除了少數廣闊的區域之外,美國網店所發的貨物基本上可以當天送達,不過快遞費價格不菲。送貨費比所購商品的價值還更高,這在美國是很常見的。
在中國,快遞費不高,經常是5-6元人民幣,有時還不到1美元。送貨時間通常需要3-5天,在最後一程配送過程中,很多快遞員用電動摩托車載滿堆集如山商品,挨家逐戶地送貨上門。
三、網購交流
美國消費者上網購物時,往往會從網店裡的照片、買家評論、商家信譽等級視頻資料以及其他的細節描述獲取商品的信息。因為點擊購買了之後,只要自己不喜歡就可以很安全無誤地退貨。在此情況下,消費者很有安全感,而一般不需要與賣家進行交流。
中國消費者上網買東西時,哪怕一件小東西,他們也要用旺旺(阿里即時通訊工具)、郵件甚至電話跟賣家進行不厭其煩的交流,確認商品的各種細節,最後才會下單購買,有關的協商和修正工作都在下單購買前就完成了。這為商家帶了更加繁重的銷售負擔,此外中國網店都在拼價格,以最低價吸引顧客,在這種零售環境下,很多商家不堪重負。
⑵ 美國有哪些電商
美國十大電商
10. Kohl』s
它是美國第二大百貨連鎖企業,網站流量和訂單數量也相當可觀。產品種類繁多,能基本滿足客戶的所有零售需求。Kohl』s也提供線上下單,線下取貨的服務。
9.新蛋
新蛋是專門提供電腦硬體、軟體和外設的網站。此外網站還提供各類電子產品、運送用品和配件等。
8.梅西百貨
梅西百貨是美國最大的連鎖百貨商場。網站和實體店一樣受歡迎。產品包括服裝、配飾、鞋子和珠寶等。
7.家得寶
家得寶是美國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商。網站每年吸引了將近1.2億的訪客。產品包括建材、園藝用品、家居裝飾等。
6.百思買
百思買的電子產品價格十分有競爭力。網站出售的產品主要來自三個品牌,包括百思買、Magnolia 和Future Shop。百思買曾在2004年被福布斯授予「年度最佳公司」的稱號。
5.Target
它是美國第二大折扣零售商。公司的網站於2000年成立。網站的年訪問量超過2.88億,這也讓它成為美國第五大購物網站。
4.Etsy
和其他電商不一樣,Etsy是P2P模式。它為富有創造力的手工藝品賣家提供了銷售平台。平台商品種類包括手工品、DIY產品、古董、珠寶、圖片等。要找獨特的手工藝品,Etsy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網站。
3.沃爾瑪
沃爾瑪給消費者提供了琳琅滿目的產品。作為跨國零售連鎖企業和美國最大的折扣零售商,沃爾瑪以優質的產品和合理的價格而聞名,涵蓋了所有零售種類、服裝、娛樂和家庭用品等。
2.eBay
它在互聯網泡沫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改變了行業的游戲規則。網站支持B2C,產品種類廣泛。
1.亞馬遜
亞馬遜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亞馬遜從在線書店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網路零售商,產品種類豐富,也開發了一系列的消費電子產品。
⑶ 中國和美國的電子商務有哪些重大的不同點
中國的電子商務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網路上的,通過網路展開的商業模式戰局了大半。而美國則是相反的狀態,他們有大部分的都是實體的企業規劃。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是非常快的,但是實體經濟上面確實發展的不如美國,所以互聯網的出現能夠有效的改善這種情況。通過電子商務就加快了不少的進程,而美國的實體經濟發展迅速且穩定,所以電子商務上面就比中國欠缺。
現在中國的網路已經開展了世界性的進步,在許多國家還是用現金的時候,我們都在用手機支付了。電子商務也是成為了一種大面積的優勢,現在不少人已經不習慣在實體店消費了。甚至在實體店購買的東西,也希望能夠在網路上得到一些咨詢服務。
⑷ 美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有哪些
美國留學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會因為學校特色和研究方向有所差異,所以在美國電子商務專業的申請中需要特別注意。以提供MBA學位的課程來說,提供者多為商學院,主要是在訓練專業經紀人如何評估有效的電子商務應用在企業中所產生的成本與效應;而提供MS學位的課程則由
計算機或系統工程學院提供,比較強調的是程式設計訓練。
美國留學電子商務專業電子商務代表的是:以電子科技取代傳統媒介,而進行企業的銷售、生產、客戶服務┅等商業行為。事實上,當我們使用電話及傳真機與客戶洽詢的時候,我們 就已經在進行電子商務了,只不過現在對電子商務的定義,注重在與網路科技有關的商業活動。
在電子商務的過程中,牽涉到的有網路產品展網路市場調查、示、網路管理、網路電子付款、網路企業談判、客戶服務、資料分析管理。電子商務所強調的是專 業經理人運用科技,進行資料的管理和程式的開發,或是使設計者在編寫程式時能 夠考慮到商業機制。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專業並非是只依靠網路科技,而將過去商業上熟知的的概念全然拋開,它是要結合最新科技與傳統商業概念,雖然是在虛擬的環境下進行商業活動,但其中牽涉的每一步,都必須實際的考慮到商業機制。所以想要美國留學的學生一定要懂它的優勢和概念。
⑸ 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幾個階段
美國是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國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應用領域和規模都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在全球所有電子交易額中,目前大約有50%以上都發生在美國。據報導,互聯網在美國發展17年所創造的價值,接近於美國汽車工業經過100年發展所創造的價值。作為這一場電子商務運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美國國內的電子商務發展經歷五個階段,演繹了一段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史。
1991年,美國政府向社會公眾開放網際網路,允許在網上開發商業應用系統。 1993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建設信息高速公路計劃。
1994年,美國副總統戈爾進一步提出了建設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議,引起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全球出現了網路建設的熱潮。
這一段時期是全球電子商務的萌芽期。此間,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眾多美國網路公司紛紛成立,他們以提供信息聚集網路瀏覽者,吸引廣告商投放廣告而獲得收入。
1995年,網際網路上的商業業務信息量首超科教業務信息量,電子商務從此大規模起步發展。
1996年,美國兩大信用卡國際組織共同發起制定保障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安全電子交易、適用於B2C的模式的SET協議,並在全球推廣。
1997年,美國政府制定了全球電子商務市場框架文件,推動全球電子商務的自由競爭發展。此外,美國和歐盟共同發表了有關電子商務的聯合宣言。當年,美國在網上開設的商店已達2萬家。
1998年初,美國政府宣布了三項免稅政策草案,將網上購物這種商業形式與傳統的貿易方式區別出來,用法律形式保護新型的電子商務市場。當年北美網上購物的人數達100萬人次。
從1998年開始,美國政府通過法案決定聯邦政府機構的全部經費開支實行電子化付款,加快了美國全國金融的電子化、網路化。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即B2C)在這一期間興起,電子商務進入了發展的第二階段。據美國官方資料,
1999年美國第四季度B2C的交易額達53億美元,佔全部商品零售總額的0.64%。
2000年到2004年,企業間電子商務(即B2B)興起,企業之間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來進行交易,以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率。電子商務進入了發展的第三階段。美國國內製造協會2000年的一項調查表明:32%的製造商開始使用電子商貿技術來進行商業交易,80%的公司有自己的網址,並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招標、購買等商業活動。
由2005年起,美國的許多大型傳統企業相繼轉向電子商務,並試圖通過互聯網簡化商業流程,以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全球電子商務迎來了發展的第四階段。 2008年,美國Groupon的成立,開創了網路團購模式,即消費者對商家的電子商務(C2B)。該模式的核心是通過聚合為數龐大的具有相同購買意向的零散消費者,形成一個強大的采購集團向商家大批量購買,以此來改變B2C模式中用戶一對一出價弱勢地位,這標志著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走向第五階段。
⑹ 美國的電子商務法叫什麼
美國方面為了使電子商務在法律的保護和規范下健康發展,美國早在90年代中期就開始了有關電子商務的立法准備工作,最成功的一部就是《統一商法典》(UCC)。
⑺ 美國電子商務是什麼時候起步的
電子商務沒法確切的說是那一年開始起步的,因為一開始的發展都是不為人所留意的,直到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20世紀 90年代,伴隨著互聯網的急劇擴張,電子商務迅速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熱點。它的發展速度與規模不僅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測,而且對美國整個經濟社會,特別是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對此,美國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
1996年下半年,美財政部頒布了有關「全球電子商務選擇稅收政策」白皮書;
1996年底,柯林頓總統親自倡導成立跨部門的電子商務管理協調機構 k k美國政府電子商務工作組(US Government Working Group on Electronic Commerce),負責制定有關電子商務的政策措施,並協調督促相關部門實施;
1997年 7月 1日,柯林頓總統頒布了聯邦政府促進、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全球電子商務框架」(A Framework For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該框架確立了聯邦政府政策的基本框架,對於美國乃至世界各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1993年,美國政府頒布「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行動計劃以及信息高速公路規劃,計劃投資4000億美元,用20年時間,逐步將電信光纜鋪設到所有家庭用戶。1994年美國政府提出建設全球信息基礎設施(GII)的倡議,旨在通過衛星通訊和電信光纜連通全球信息網路。2000年,美國政府向信息和通訊產業投資8.5億美元,並提供1.1億美元用於發展第二代互聯網,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
⑻ 國外的電商平台有哪些
1. Target.com
Target是美國第二大超市,僅次於沃爾瑪,面對著電商的崛起也投入巨資發展電子商務業務,目前Target.com平均每月流量1.174億,所佔流量份額達3.4%。
電商平台的推廣模式:
一、網站推廣:網站是公司最重要的網路平台,所有的信息均通過網站對外宣傳,網站是企業在網路上最重要的形象。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企業的官方網站。
二、微博推廣:作為信息時代的企業要想長遠的發展下去,務必要適應這個信息社會,還要藉助信息交流工具讓自己在世界企業之林中立於不敗之地。在21世紀的今天,如果你問當今世界什麼事全民參與度最高的,所有的答案都會直指——微博。
三、行業論壇推廣:定期遊走於各大行業論壇。頂帖、發帖、評論,模式跟微博推廣類似。目的在於快速在行業內擁有知名度,讓大家記住公司的名字。
四、口碑網站平台推廣:公司對外宣傳的口碑與店鋪,可以通過一些點評網站,做口碑方面的宣傳。
五、水軍,網路炒作:任何想快速獲得用戶眼球的企業,都離不開網路炒作。這種水軍炒作,基本不存在任何風險。大型焦點事件的炒作,需要一段時間規劃。後期做大的方案,前期暫不考慮在內。
六、其他增值性的推廣:這種推廣方式,需要在行業媒體,以及其他公眾常用的網路平台上做廣告
⑼ 美國的電商平台有哪些
最熟悉的應該是亞馬遜和沃爾瑪了,我再普及一個iherb,一站式選購各種商品的美國本土電商平台。
⑽ 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1、第一階段,電子郵件階段。
這個階段可以認為從70年代開始,平均的通信量以每年幾倍的內速度增容長。
2、第二階段,信息發布階段
從1995年起,以Web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發布系統,爆炸式地成長起來,成為Internet的主要應用。
3、第三階段,EC(ElectronicCommerce),即電子商務階段。
EC在美國也才剛剛開始.之所以把EC列為一個劃時代的東西,筆者認為,是因為Internet的最終主要商業用途,就是電子商務。同時反過來也可以很肯定地說,若干年後的商業信息,主要是通過Internet傳遞。Internet即將成為商業信息社會的神經系統。
(10)美國的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美國電子商務現狀分析
通過對美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情況進行數據分析,才能更清晰看出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和現今狀況。以下以美國的零售貿易(B2C)電子商務為例。
美國的零售貿易電子商務起步最早,引領了世界發展潮流。美國在線(AOL)、雅虎、電子港灣等著名的電子商務公司在1995年前後開始賺錢,到2000年創造了7、8億美元,IBM、亞馬遜書城、戴爾計算機、沃爾瑪超市等電子商務公司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巨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