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
1、起步期
1990-1993年,電子數據交換時代,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起步期。
2、雛形期
1993-1997年,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
1993年成立了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6年1月成立國務院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總理任組長,20多個部委參加,統一領導組織中國信息化建設。
1996年,金橋網與網際網路正式開通。
1997年,信息辦組織有關部門起草編制中國信息化規劃。
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路廣告。
1997年4月以來,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開始運行。
3、發展期
1998-2000年,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1998年3月,中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金貿工程",它是一項推廣網路化應用、開發電子商務在經貿流通領域的大型應用試點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網站正式開通,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1999年興起政府上網、企業上網,電子政務(政府上網工程)、網上納稅、網上教育(湖南大學、浙江大學網上大學),遠程診斷(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等廣義電子商務開始啟動,並已有試點,並進入實際試用階段。
4、穩定期
2000-2009年,電子商務逐漸以從傳統產業B2B為主體,標志著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
5、成熟期
3G的蓬勃發展促使全網全程的電子商務V5時代成型,電子商務已經受到國家高層的重視,並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一、簡介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對電子商務參與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O2O等。
㈡ 電子商務專業在我國的發展歷程(概括)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Version 1.起步期:1990-1993年,電子數據交換時代,成為專中國電子商務。屬
Version 2、雛形期:1993-1997年,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
Version 3、發展期:1998-2000年,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Version 4、穩定期:2000-2009年,電子商務逐漸以從傳統產業B2B為主體,標志著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
Version 5.成熟期:3G的蓬勃發展促使全網全程的電子商務V5時代成型。
㈢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1:基於電子通信工具的初期電子商務(1839年) ;
2::基於版電子權數據交換的電子商務(20世紀60年代) ;
3: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91年後);
4:2000年以來——E概念電子商務。
㈣ 評述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
1993年電子商務概念引入中國。
1996年中國出現了第一筆象徵性的網上交易。
1998年以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為目標的企業間電子商務示範項目開始啟動。
1999年以來,電子商務在中國開始了由概念向實踐的轉變。從最初的B2C模式擴展到C2C網上拍賣以及年末興起的B2B模式,電子商務在中國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對電子商務發展造成了沉重打擊。
2002年基於移動,聯通的簡訊收費模式的興起和運營環境的成熟又積極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2003年底出現第一例「非典」,到2004年全國防範「非典」,興起了互聯網泡沫以來中國電子商務的大發展,徹底走出互聯網冬天,電子商務概念深入人心,並得到廣泛應用。從這一年起更多的企業開始上網,建立自己的網站。開始了電子商務的實際應用。2004年,中國電子商務的增長率為73.7%,營業額達到4800億人民幣。
2005年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到5531億元,其中B2B電子商務進入高速發展,並佔到整個市場的95%以上。在這一時期隨著淘寶,ebay易趣,拍拍網的興起,C2C電子商務也開始普及,C2C交易額高達135億元。
200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萬億,預計2007年將突破1.7萬億。目前C2C市場光淘寶網的零售額就已經超過了沃爾瑪在中國的所有超市的總零售額。
結論:從發展可以看到,在我國實質性的電子商務起源於1998年,發展目前行業是千變萬化,這是一個平等的沒有權威的新興產業!
㈤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急在線等
1993年電子商務概念引入中國。
1996年中國出現了第一筆象徵性的網上交易。
1998年以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為目標的企業間電子商務示範項目開始啟動。
1999年以來,電子商務在中國開始了由概念向實踐的轉變。從最初的B2C模式擴展到C2C網上拍賣以及年末興起的B2B模式,電子商務在中國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對電子商務發展造成了沉重打擊。
2002年基於移動,聯通的簡訊收費模式的興起和運營環境的成熟又積極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2003年底出現第一例「非典」,到2004年全國防範「非典」,興起了互聯網泡沫以來中國電子商務的大發展,徹底走出互聯網冬天,電子商務概念深入人心,並得到廣泛應用。從這一年起更多的企業開始上網,建立自己的網站。開始了電子商務的實際應用。2004年,中國電子商務的增長率為73.7%,營業額達到4800億人民幣。
2005年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到5531億元,其中B2B電子商務進入高速發展,並佔到整個市場的95%以上。在這一時期隨著淘寶,ebay易趣,拍拍網的興起,C2C電子商務也開始普及,C2C交易額高達135億元。
200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萬億,預計2007年將突破1.7萬億。目前C2C市場光淘寶網的零售額就已經超過了沃爾瑪在中國的所有超市的總零售額。
,
結論:從發展可以看到,在我國實質性的電子商務起源於1998年,發展目前行業是千變萬化,這是一個平等的沒有權威的新興產業!
㈥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你認為有哪些
面對經濟全球化,必須掀起一場信息技術革命。
㈦ 簡述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發展狀況如下:
中國電子商務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電子商務與互聯網之間是相輔相存的關系,由於中國互聯網用戶人數眾多,因而電子商務在中國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2008年,中國網路交易總額達到了1200多億。
在2008年,網路購物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目前的網路購物用戶人數已經達到7400萬人,年增長率達到百分之六十。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離,美國為71℅遠遠高於中國的使用率。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雖然很快,但在重點群體中所佔的比例卻很不均衡,大學生和辦公室職員兩個群體所佔的比例大大超過了中小學生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小學生由於自身年齡及經濟能力的原因暫不予考慮。
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所佔比例較低則說明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的不平衡。因此在今後幾年裡,電子商務的發展應該向城市郊區及農村擴展。
(7)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歷程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1、電子商務普及化
2、電子商務縱深化
3、滿足消費者個性需求
3、企業電子商務主流化
5、電子商務國際化
電子商務的主要特點:
1、電子商務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增速(28.64%)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速(7.4%)的3.86倍;全年網路零售額增速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快37.7個百分點。2014年,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互聯網行業收入增長50%;全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
信息消費的拉動帶動了相關產業1.2萬億元的發展,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
2、移動電子商務呈現爆發性增長。
2014年,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8956.85億元,年增長率達234.3%;中國微信用戶數量已達5億,同比增長41%。
3、涉農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商務部和財政部聯合啟動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在全國8個省56個縣開展了電子商務應用示範項目。商務部建設開通了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累計促成農副產品銷售2300多萬噸、交易額達870多億元。
4、電子商務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2014年,中國兩家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先後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國際資本市場反應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