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車美軒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車美軒正式創建於北京市朝陽區,現總部位於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國際汽配城A2-20車美軒主營業務有:汽車美容店籌建方案策劃·老店升級改造·技術項目輸出·廣告營銷策劃·電子商務·汽車美容店產品設備耗材等
法定代表人:徐歆秋
成立時間:2016-05-20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2130320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15號院甲1號北岸1292三間房創意生活園8號樓2層645
❷ 創業的好項目都有哪些
創業的好項目有移動互聯網項目、低碳環保節能項目、醫療器械葯品以及保健品項目。
超越行業水平較多。水處理行業表現較為平淡,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15.3%、23.9%。節能及其他行業則表現較差,收入、凈利潤同比僅增長1.5%、3.1%。
3、醫療器械葯品以及保健品項目
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提速、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物醫葯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醫葯行業具有確定的成長性。
❸ 不想再做農業了,想轉行
「很多老闆都在轉行做農業」
房地產業和製造業老闆扎堆種植水果,搞觀光花木,休閑農業成資本下鄉新亮點
政策解讀>
鼓勵資本下鄉
不等於「圈地」
「我們鼓勵工商企業投資農業,從事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以及開發農村閑置自然資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可以大面積租種農戶承包耕地,與農民爭奪耕地經營權。」昨天,市農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農民才是農業現代化經營的主體,引入龍頭企業是為了更好地帶動農民,讓農民致富。對於龍頭企業的流轉行為要加以規范,尤其是對涉及旅遊開發、綜合體建設的休閑農業項目進行嚴格審查,防止部分企業藉此占田圍地造房。
重慶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昨天也告訴記者,現在有個別房地產老闆下鄉去租地,但流轉來的土地卻不用來搞農業,而是掛羊頭賣狗肉,盤算著先從事一段時間農業後,再將土地變作他用,用來建廠房或別墅,這樣的行為尤其要警惕。「農民的土地只能圍繞現代農業做文章,絕不能偏離航向搞房地產。」
之{2}
調查
苞谷埡口村,漫山遍野的山地上,每隔三米都已插上了葡萄籬架,一個全新的葡萄園正在孕育中。
「我是老闆專門從廣安請來的,負責這片葡萄園的種植工作。」昨天,蹲在地上指導葡萄育苗方法的王勇告訴記者,之前,他在華鎣山的上萬畝葡萄園當技術員。他口中的老闆叫何少奇,是超奇農產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
何少奇的葡萄園面積約580畝,去年12月底剛剛租下來,每畝租金約1500元。
苞谷埡口村距離兩江新區產業園很近,「這塊地有大棚、有平地、有山地,我感覺非常好,可以搞綠色種植,也可以搞立體農業,山上種櫻桃,平地種葡萄,還能套種草莓,搞點休閑採摘旅遊,能吸引不少人。」何少奇說,他第一次去就被吸引了。
「前期投資已經達2000萬,未來3年,這里將種滿陽光玫瑰、夏核、金手指等十幾個葡萄品種。」何少奇說。
「休閑農業有巨大潛力」
善於尋找機會的重慶民間資本正在將目光轉向農業,特別是休閑農業成為投資新亮點。
距離苞谷埡口村僅5分鍾車程的旱土村,重慶海源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慶同樣也租地搞起了葡萄和草莓基地。新鮮的草莓剛剛成熟,一排排的草莓壟中,紅艷艷的草莓簇擁在綠葉周圍,讓人看上一眼就忍不住垂涎欲滴。
這兩年的房地產行業不景氣,讓不少房產建築老闆感嘆「企業難做」,逐漸開始萌生退意,吳慶就是其中一員。「休閑農業具有巨大的投資潛力。」吳慶說,誰先進入誰就佔得先機。
同樣,在彭水摩圍山,重慶美軒置業董事長趙天宇也租下了2000多畝土地,准備種植食用百合,已經投入了700多萬元。「身邊的許多建築商朋友都在看農業項目,房地產業大環境不好,很多老闆都在轉行做農業,現代農業將迎來投資潮。」他說。
而據渝北玉峰山鎮黨委書記嚴斌透露,目前,僅旱土村和玉峰村一帶4公里沿線,就已有11個城裡的企業家前來投資,大部分都是房產建築商和製造業老闆,有的種植水果,有的搞觀光花木,吸引的城市資本已超過2億元。未來3年,這里將形成萬畝風情葡萄溝。
渝北一年引進20億
目前,重慶有多少民間資本投資農業,我市還沒有一個統計數字。不過,渝北區農委主任蔣志林透露了一點數據,截至目前,渝北成立的農民合作社就有90多個,大部分都是城裡的企業家來搞的,去年該區引進的城市資本就超20億元。
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民間資本進入農業,已經超越了之前的進行規模化種植,進行農產品加工、銷售等階段,轉而進行農業和旅遊融合發展的休閑農業投資。「城市化快速發展,讓很多人嚮往田園式的慢生活,休閑農業正是這樣的旅遊產品,潛力巨大。」一位投資休閑農業的企業主表示。
人難招成普遍難題
業內人士稱,投資農業周期較長,相對來說收益並不算高,但堅持下去的話收益穩定、風險較小。尤其在企業面臨經營困難的情況下,投資農業是穩健的選擇。
不過,一些進軍農業領域的工商企業主也表示,要做強、做大農業企業,需要完善融資、人才、土地等方面的配套措施。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融資難。」重慶美軒置業董事長趙天宇說,自己投資建的種植基地,還要修路建渠,但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卻發現這些搭建在土地上的基礎設施不能拿來做抵押。「農業生產周期長,沒有順暢的融資渠道,企業很難做大。」
投資休閑觀光農業的何少奇表示:「一直想在本地找個懂經營的農業專家,但很難找,後來用高薪從南京農業大學請來了一位教授,光年薪就是20多萬。」多位老闆都表示,農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肯從事農業的人越來越少,「人難招」成為農業企業普遍遭遇的難題。
本版文/重慶晨報記者 曹嘉智
17日,渝北玉峰山鎮旱土村百果紅農業公司的基地,市民正享受採摘草莓後的喜悅。 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攝
相關圖片請掃描該魔扣。
最新動態>
市工商局:
鼓勵成立農民專業
合作社聯合社
本報「掘金一號文件」的第一篇報道見報後,反映強烈。昨天,市工商局發布消息稱,將從三方面積極落實中央一號文件。
一是助推農村市場主體發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戶,鼓勵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建設50個微型企業特色村,推動特色產業抱團發展;培訓農村經紀人1萬人次。
二是激發農村經濟活力。制定特色產品涉農合同參考文本,助力訂單農業發展;開展地理標志產品對接超市、電子商務平台試點工作;拓展涉農動產抵押物種類,緩解農業發展資金融資難;服務土地流轉,推廣《重慶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示範文本。三是保護農民利益。嚴厲打擊通過農村市場銷售偽劣農資商品行為;強化「一會兩站」建設,暢通農村消費者維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