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考試試題: 請簡述電子商務的起源.
電子商務的起源:
廣義的電子商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電報剛剛問世時,商人們為了加快貿易信息傳遞,採用莫爾斯碼點和線的形式在電線中傳輸貿易信息,這標志著運用電子手段進行商務活動進入了新紀元;後來利用電話、傳真等傳遞商貿信息的活動應該是電子商務活動的開端。現代商務一直與電子技術密切地聯系在一起。 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對電子商務的研究和應用實施在世界上始於70年代末。可把電子商務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即始於80年代中期EDI電子商務和始於90年代初期Internet電子商務。
1、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電子數據交換,他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電子化商業貿易工具,是現代計算機技術與網路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早在70年代末就出現了作為企業間電子商務應用系統雛形的電子數據交換EDI和電子資金傳送EFT,而實用的EDI商務在80年代得到了較大的發展。EDI電子商務主要是通過增值網路VAN(Value Added Networks)實現的,通過EDI網路,交易雙方可以將交易過程中產生的詢價單、報價單、訂購單、收貨通知單和貨物托運單、保險單和轉帳發票等報文數據以規定的標准格式在雙方的計算機系統上進行端對端的數據傳送。
到了90年代,EDI電子商務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應用EDI使企業實現了「無紙貿易」,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減少了由於失誤帶來的損失,加強了貿易夥伴之間的合作關系,因此在國際貿易、海關業務和金融領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
2、Internet的發展 :
現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是國際互聯網Internet技術成熟後才開始的。 1990年,Internet進入以資源共享為中心的實用服務階段;
1991年,美國政府宣布Internet向社會公眾開放,允許在網上開發商業應用系統;
1992年,Internet主幹網上計算機發展到4500台;
1993年,萬維網(World Wide Web)在Internet上出現,這是一種具有處理圖文、聲像等超文本對象能力的網路技術,是Internet具備了支持多媒體應用功能;
1995年,Internet上的商業信息量首次超過了科教信息量,這既是Internet此後產生爆炸性發展的標志,也是電子商務從此大規模起步發展的標志。
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Internet迅速走向普及化,逐步地從大學、科研機構走向企業和百姓家庭,其功能也已從信息共享演變為一種大眾化的信息傳播工具。從1991年起,一直排斥在互聯網之外的商業貿易活動正式進入到這個王國,因此而使電子商務成為互聯網應用的最大熱點。 Internet電子商務是主要以飛速發展的遍及全球的Internet網路為架構,以交易雙方為主體,以銀行支付和結算為手段,以客戶資料庫為依託的全新商業模式。
② 電子商務試題
第十題是終端軟體和應用
③ 電子商務試題
1、EC主要分抄為B2B、B2C和C2C三種襲模式。典型的B2B網站是阿里巴巴,典型的B2C網站是亞馬遜網,典型的C2C網站是淘寶網。
2、訂單的主要功能:產品的選擇、支付方式的選擇、配送方式的選擇。
3、威脅網路安全的因素有:病毒、木馬等。
預防的措施:為系統及時打補丁、安裝殺毒軟體和防火牆、採用IE8等主流瀏覽器進行網上交易。
4、網店相比實體店來說省去了很多費用,包括店面的租金、店鋪的裝修、雇員的費用、稅收等等。因此即便價格便宜很多,還是有很大利潤空間的。
5、用戶注冊——選定產品——用戶下訂單(選擇配送方式)——用戶網上支付——店鋪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