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才能促進葯店中葯飲片的銷售
因此,一般都考慮聘請已經退休的名老中醫,選擇較大的門店開設中醫診室。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中醫坐診並不是零售葯店的主營業務,但也需要按照規范進行運作和管理。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促進葯店中葯飲片的銷售呢?一、增加處方數量1.名老中醫坐堂如前所說,中葯飲片的銷售需要中醫處方的拉動,而當前中醫的普及率不高,處方流入量不大,要增加中葯處方量,只能通過自身努力解決,因此,對於有條件的零售葯店,可在國家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將醫療服務與葯學服務有效結合,提供中醫坐診服務。醫葯招商網認為,診療地點應盡量封閉、安靜,切不可在葯店內隨意擺放一張桌子作為診療之地,顧客缺乏安全感時,就診的慾望不會太強烈。此外,診療流程應盡量規范,杜絕診療過度。2.名老中醫義診社區活動是宣傳企業、促進商品銷售的機會,然而,很多葯店社區活動過於簡單,往往只是量血壓、測血糖等,這些活動對人們附加值並不高,隨著開展次數的增加,市民的參與熱情必然會逐漸降低,難以真正實現開展活動的目的,而如果能將名老中醫義診引入社區活動中,給社區居民提供健康咨詢;並提出保健預防建議及治療意見,在給社區居民提供免費診療咨詢的同時,也起到宣傳門店中醫中葯品牌的效果。二、提升顧客的自我預防保健能力1.醫葯代理網表示,舉辦健康講座中醫養生注重整體性和系統性,從環境氣候、飲食、情志、運動等方面整體調理,達到延年益壽、健身健體的目的。因此,近些年來中醫養生保健非常受人關注,國內一些中醫名家通過電視或書籍宣傳了中醫養生的理論和方法,已經在人們心中形成一定的理念基礎,企業可聘請知名中醫養生專家,結合當地自然氣候等情況開展更適合當地人的養生保健講座,介紹醫療養生保健知識,促進人們對於中醫中葯的了解及葯膳的推廣。2. 其它形式宣傳 雖然當今資訊非常發達,了解中醫中葯的渠道非常多,但大多數人對於中醫中葯的認識仍然是片面的,需要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企業可嘗試與當地主要平面媒體合作開設專欄,由企業的中醫專家介紹中醫保健常識,以及當地多發病、常見病、季節性病症的預防與治療等小驗方,以及介紹一些常見中葯飲片質量鑒別方法,在繼承和發揚傳統醫學的同時,營造門店的中醫中葯品牌。門店也可自行印製相關宣傳冊,免費為顧客發放,普及中醫葯知識。 另外,為促進人們對於中葯質量的認可,與當地媒體聯合舉辦中葯質量調查,藉助第三方的權威性、公正性特點,促進本店中葯品牌提升。
❷ 中葯飲片零售業簡直是暴利,簡直就是對半加價!!1
1.用途因素
中葯材的屬性從最初單一的防痛治病,向滋補膳食、保健養生、酒水飲料、洗滌化妝等多個領域迅速延伸。不斷創新問世的各種和中葯材有關的產品,對原材料產地、種類、質量、規格、數量超過常規庫存量的需求,由多路收購大軍所形成的競爭之勢,牽引著中葯材的價格從整個產業鏈的源頭一路走高。
2.生產因素
市場上五百多種常用中葯材中,除礦物類及少數稀缺品種外,大多數植物、動物種類都可以人工種植、養殖。我們看到,一方面,種、養成本在增加。另一方面具有科學性、前瞻性,並形成規模化的還不多。
3.自然及人為因素
近日,有權威媒體文章稱,中葯材大面積缺貨應該是有人大量囤貨,有人在炒作。先說囤貨,一般葯商沒有中葯材保管、養護的技術和條件,作出大量囤積居奇的臆斷未免過於輕率。再說炒作,不排除少數中葯材品種有游資推波助瀾,跟風炒作。但84%的中葯材品種,平均價格漲幅109%,(中國中葯協會監測數據)僅憑沒有合力的游資,是炒不動如此大面積、沉甸甸的中葯材現貨大盤的。
綜上所得,中葯材價格脫離多年低位徘徊的局面,有其必然性、合理性。面對今天的中葯材價格,我們既要理性認識,坦然面對,同時也希望,有關部門對極少數惡意炒作的行為應進一步加強監管。(來源:雲南日報網)
❸ 葯品零售企業經營中葯飲片需要哪些記錄,謝謝!!
1、中葯飲片裝斗復核記錄(按格式填寫記錄,首次裝斗盡量要裝整數,裝斗不要裝太滿,以免串斗。不可有漏裝或漏記,不可有空項,規格必須與本品的調撥單規格一致。)
2、中葯飲片篩選記錄(記錄要真實、可查,實事求是。在備注欄寫明篩選原因,如為質量問題,要填寫「不合格商品登記記錄」等記錄。)
3、葯品粉碎記錄及煎葯記錄
另外,每個葯斗內都要有分裝標簽,批號與裝斗復核記錄一致。
以上是我管理門店的要求,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❹ 在經營中葯飲片時,一定要顧客提供處方,才能銷售中葯飲片嗎
顧客應該提供處方,但一直以來很多葯店不規范經營。
❺ 中葯飲片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1,中葯飲片的利潤一般在50%左右,根據地區和市場需求的不同價格會有所不同。
2,中葯飲片是中葯材經過按中醫葯理論、中葯炮製方法,經過加工炮製後的,可直接用於中醫臨床的中葯這個概念表明,中葯材、中葯飲片並沒有絕對的界限,中葯飲片包括了部分經產地加工的中葯切片(包括切段、塊、瓣),原形葯材飲片以及經過切制(在產地加工的基礎上)、炮炙的飲片。前兩類管理上應視為中葯材,只是根據中醫葯理論在配方、制劑時作飲片理解。
❻ 中葯飲片營銷需要注意什麼
根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推進中葯飲片等類別葯品監督實施GMP工作的通知》,從2008年1月日起,所有中葯飲片生產企業必須在符合GMP質量管理的條件下進行生產,未通過GMP認證的企業,一律不允許生產。
在這一強制性升級中葯飲片產業的政策正式實施之時,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葯飲片分會組織的「中葯飲片出口誠信品牌」的評選工作業已結束,並於上周在其網站上公示了獲得「中葯飲片出口誠信品牌」的中葯飲片生產企業名單及品種。包括中嘉國際有限公司申報的一物兼牌冬蟲夏草、四川新荷花中葯飲片有限公司申報的新荷花牌厚朴、安徽協和成葯業飲片有限公司申報的協和成牌牡丹皮等9家企業及其產品入選。
有跡象表明,各地已通過GMP認證的中葯飲片企業正試圖以各種有效的方式積極提升品牌效應,並在對外出口上尋求戰略轉型。
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葯飲片分會秘書長劉張林指出,中醫葯出口的結構正由「中葯材出口為主」向「中葯飲片出口為主」轉變。
飲片出海市場廣闊
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中葯產品出口首次超過10億美元,比2000年出口額增加近1倍,年增長率為兩位數。
在2007年1~7月的中葯產品出口統計中,中葯飲片出口歐盟達1967萬美元,佔中醫葯出口歐盟總額的21.2%;同期,中葯飲片出口美國達1684萬美元,佔中醫葯出口美國總額的16.1%。中葯飲片已然成為僅次於中葯提取物之後的第二大類中醫葯出口品類,領先於中成葯和中葯保健品。
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葯飲片分會秘書長劉張林指出,中醫葯出口的結構正由「中葯材出口為主」向「中葯飲片出口為主」轉變。「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趨勢,與日本等國在中國開展中葯材深加工有關。」劉張林表示,中葯飲片既是工業原料,同時也是可以直接出售給消費者的終端產品,既有治療功效也有保健功能。隨著中醫葯文化在海外的風靡,中葯飲片出口量必將持續增長。
以安徽協和成葯業飲片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因協和成牌牡丹皮獲得「出口誠信品牌」的美譽,其飲片出口展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早在2003年,該企業生產的中葯飲片外貿供貨出口額約為40萬美元,到2007年已升至800萬美元,短短4年時間內,其出口額增加了20倍。
從行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加強生產質量管理等規范措施,對於鼓勵創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國內生產良莠不齊
近年來,飲片行業雖然迎來了恢復性增長,不少企業的銷售利潤增長率達兩位數以上,但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並不高,嚴重製約了行業的發展以及中葯飲片的國際化進程。其中凸顯的問題有: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效益差,生產工藝設備落後,市場集中度低,基礎研究不深,創新能力薄弱。同時,中葯飲片生產缺乏統一的行業標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行業競爭過於無序。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出口情況分析表明,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在我國醫葯商品整體出口數量攀升的情況下,中葯飲片出口利潤曾一度增長緩慢。
而今,中葯飲片生產GMP認證開始強制施行,但目前通過了GMP認證的相關生產企業數量不過1/3,這樣的狀況令人擔憂。
據了解,中葯飲片GMP認證項目共111項,其中關鍵項目18項。要通過認證,企業就得按要求進行廠房改造和生產流程式控制制,引進相關的生產及檢測設備。平均算下來,企業完成認證改造大約需要投入1000萬~2000萬元。大部分規模較小、生產工藝設備落後、管理不規范、效益不佳的中葯飲片生產企業將無力進行改造,在2008年初即面臨被迫停產的命運,而有創新能力、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卻能在此輪規范中脫穎而出,獲得長期的發展機會。「從行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加強生產質量管理等規范措施,對於鼓勵創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表示。
另一方面,就算企業通過了GMP認證,行業的有序競爭依然面臨考驗。四川新荷花中葯飲片董事長江雲告訴《醫葯經濟報》記者:「由於行業內對於中葯飲片的界定范圍還比較模糊,我們擔心部分企業繼續按照農產品的標准生產飲片,這對於已經通過GMP認證的企業來說是不太公平的。因此,在行業內部建立一些推選名牌和誠信品牌的制度是有必要的,企業要以質量和品牌取勝。」 中葯網www.zhong-yao.net
由於國內目前還未建立針對各類中葯飲片的完整的標准體系,同時各地的傳統炮製方法各有差異,客觀上造成了中葯飲片質量不穩定的局面。對此,南京中醫葯大學副校長蔡寶昌建議,在制定行業質量管理規范生產的同時,應使相關企業成為葯材與飲片質量的研究主體,加大科研投入。同時,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推薦優質優價的品牌產品,多管齊下,全面提高中葯飲片的質量。
「中葯飲片出口誠信品牌」評選是中葯飲片分會推動品牌戰略的第一步,旨在促進出口中葯飲片的標准化建立,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加強企業品牌意識,培育和增強中葯飲片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變被動為主動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沒有統一的行業標准,國內企業在對外貿易往來中沒有主動權,只能按照客戶的要求去做,處境比較被動。尤其是近兩年來,我國飲片出口最多的日本、韓國等國家不斷提出修改相關法律法規,提高中葯進口標准,這對我國的中葯飲片出口造成很大影響。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表示,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一直在關注中葯飲片的利用和管理,並已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將聯合醫保商會,共同為促進中葯飲片的戰略轉型和出口而努力。
劉張林強調說,隨著近幾年來中葯產品出口的逐年增長,飲片要堅定地確立國際化戰略,堅持樹立品牌形象及良好的企業信譽,培養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和中介組織尋求支持,以便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此次的誠信品牌評選是中葯飲片分會推動品牌戰略的第一步,旨在促進出口中葯飲片的標准化建立,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加強企業品牌意識,培育和增強中葯飲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劉張林總結認為。
據悉,「中葯飲片出口誠信品牌」評選活動將每年舉行一次,實行動態管理,通過審定的出口誠信品牌,在兩年的有效使用期內,企業可在所核定的出口品種的包裝、說明書及廣告宣傳上冠以「中葯飲片出口誠信品牌」的標識。 中葯網www.zhong-yao.net
同時,在此期間若發現嚴重的質量問題,中葯飲片分會有權責令企業暫停或撤銷產品的出口,以維護飲片的國際品牌形象。
在歷屆廣交會上,中葯飲片是外商尋找的興奮點之一。而部分企業在GMP認證正式實施之後可能繼續以農產品的標准生產飲片,這對於已通過GMP認證的企業來說是不公平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在行業內部建立並推選名牌和誠信品牌很有必要。
相關解析
飲片廠的後發優勢
從醫保商會歷年的統計數據看,中葯材每年都以5%~10%的幅度上漲,但去年情況異常——本應隨著淡季的來臨而價格趨穩的中葯材,出現了價格普遍大幅上漲的反常現象。從去年5月下旬開始,中葯材市場與上年同期相比異常活躍,有90%以上的葯材品種漲價。再加上2007年我國能源價格、運費價格、勞動力成本等不同程度地上揚,以及企業的環保等成本費用攀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中葯飲片行業的盈利水平。
據統計,2007年1~11月,我國中葯飲片(含中葯材)累計出口4.3億美元,同比增長15.2%,出口平均價格逐步上揚,同比增長16.6%,達1.7美元/公斤;而當出口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中國外貿的焦點問題時,中葯飲片也未能倖免,各國紛紛提高中葯飲片准入門檻,中葯飲片出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另一方面,我國中葯飲片企業多年來習慣於作為原料供應商直接向國外客戶供貨,不太關注企業品牌建設,長此以往,企業缺乏後發優勢,相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極易受到沖擊。目前,已有一些行業龍頭企業逐步開始培育自己的出口品牌。此次公布的獲得「中葯飲片出口誠信品牌」的企業中,有不少企業不僅通過了國內中葯飲片GMP認證,還獲得了海外的相關認證。
❼ 葯房怎麼把中葯飲片瓶裝促銷出去
葯房本身是和醫療掛鉤的,醫院看病,葯房開葯。不過最新醫改後,逐步的醫院開葯會淡化,以後的葯,都會在葯店買到。
你說的促銷,我認為還得根據這些飲片的實際作用,根據季節來做宣傳,適合哪些人群用,推薦給他們。也可以開展電子商務,不過葯房的飲片大多很貴,可能網路上還不好賣呢。
❽ 一般中葯飲片的零售價如何規定
零售價格還是根據采購價格進行規定。
❾ 中葯飲片小包裝值得推廣嗎
隨著小包裝中葯飲片在全國的推廣使用,集「樟幫」葯業傳統之大成的天齊堂中葯飲片公司結合「樟幫」傳統工藝精華,生產出品質純正的小包裝中葯飲片,受到市場的廣泛歡迎。截止10月底,該公司小包裝中葯飲片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在全省同行業中列第一位,在全國排名第四。(袁建平)
❿ 地方性中葯飲片能否在其他區域銷售
11月30日,江蘇省食葯監管局回復南京市食葯監管局的批復文件《關於中葯飲片流通監管有關問題的批復》(蘇食葯監葯通函【2017】324號)指出:「在《葯品管理法》《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中,沒有禁止中葯飲片生產企業依照本省中葯飲片炮製規范生產的中葯飲片向其他省份銷售的規定。因此,中葯飲片生產企業對國家葯品標准沒有規定的,按照經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的當地省級炮製規范生產的合格中葯飲片可以在省內外銷售。」
此外安徽省局也有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