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企業的采購方式有哪些
1、招標采購:是由需方提出招標條件和合同條件,有許多供應商同時投標報價。通過招標,需方能夠獲得價格更合理,條件更為優惠的物資供應。招標分為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兩種方式。
2、非招標采購:是指以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之外的方式取得貨物、工程、服務所採用的采購方式。非招標方式分為詢價、比價、議價等方式。
3、集中采購:集中采購包括集中采購機構采購和部門集中采購,目錄內屬於通用的政府采購項目,應當委託集中采購機構代理采購,屬於本部門、本系統有特殊要求的項目,應當實行部門集中采購。相對於集中采購,稱為分散采購。
(1)電子商務采購方式擴展閱讀
采購的原則:
1、成本底線:采購並不應該只作為一種服務職能起作用,還應該符合其用戶的要求而不至於用戶提出過多問題。采購部門應該能夠提出現有的產品設計、所使用的原料或部件的備選方案和備選的供應商。
2、跨部門溝通:采購決策不能孤立地制定,並且不能僅以采購業績的最優為目標。制定采購決策時應該考慮這些決策對於其他主要活動的影響。采購和供應戰略只有與所有領域和有關的經理緊密合作才能有效地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采購方式
2. 電子商務采購的優點是
電子商務采購的優點:
1,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傳統采購模式,使企業提高效率。傳統采購全是純文本工作,需要消耗大量時間,而且交易范圍小。
2,降低采購成本。通過互聯網,企業可以在線訂購,這就減少了文件處理、信息收集等交易程序,從而降低采購成本。
3,擴大了交易范圍。
4,提高整體供應鏈的獲利能力。由於供應不確定性的降低以及供應鏈成員之間動態的溝通,使得供應鏈上的總體庫存水平大大降低,從而降低了供應鏈的總成本,因此提高了供應鏈的獲利能力。
3. 電子商務采購比起傳統采購模式,具有哪些優勢是采購的哦
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傳統采購模式,使企業提高效率
擴大交易范圍
提高整體供應鏈的獲利能力
實現本地化采購向市場化采購的轉變
4. 網上采購與傳統采購方式有何異同
網上采購是指政府集中采購項目通過網際網路發布采購信息、接受供應商網上投標報價、網上開標以及公布采購結果的全過程。
1,網上采購相對於傳統的采購方式,最主要的區別就是網上采購採取現代計算機網路的技術、特別是網際網路的應用為工具,把采購項目的信息公告、發標、投標 網上采購是指政府集中采購項目通過網際網路發布采購信息、接受供應商網上投標報價、網上以及公布采購結果的全過程。
2,網上采購相對於傳統的采購方式,最主要的區別就是網上采購採取現代計算機網路的技術、特別是網際網路的應用為工具,把采購項目的信息公告、發標、投標報價、定標等過程放在計算機網路上來進行的,采購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實現了電子化方式。
3,網上采購作為一種先進的采購方式,主要體現在:大大減少了的采購需要的書面文檔材料,減少了對電話傳真等傳統通訊工具的依賴,提高了采購效率,降低了采購成本;利用網路開放性的特點,使采購項目形成了最有效的競爭,有效地保證了采購質量。
4,可以實現電子化評標,為評標工作提供方便;由於需要對各種的電子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和匯總,可以促進的信息化建設;能夠更加規范采購程序的操作和監督,大大減少採購過程中的人為干擾因素;更加符合信息時代對政府采購的要求,促進政府采購與電子商務相結合。
(4)電子商務采購方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一百三十條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第一百三十一條買賣合同的內容除依照本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以外,還可以包括包裝方式、檢驗標准和方法、結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條款。
第一百三十二條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於出賣人所有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或者限制轉讓的標的物,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三十三條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四條當事人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買受人未履行支付價款或者其他義務的,標的物的所有權屬於出賣人。
第一百三十五條出賣人應當履行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並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義務。
第一百三十六條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或者交易習慣向買受人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以外的有關單證和資料。
第一百三十七條出賣具有知識產權的計算機軟體等標的物的,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該標的物的知識產權不屬於買受人。
第一百三十八條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標的物。約定交付期間的,出賣人可以在該交付期間內的任何時間交付。
5. 電子商務有哪幾種模式
電子商務都有哪些運營模式?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九類電子商務模式等等。現在應用比較廣的主要有B2B、B2C、C2C、O2O這四種運營。
(1)B2B模式(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通俗的說法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Internet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有時寫作B to B,但為了簡便乾脆用其諧音B2B(2即two)。如阿里巴巴網。
(2)B2C模式(B2C = Business to Customer)
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以8848網上商城正式運營為標志,如今的B2C電子商務網站非常的多,比較大型的有京東商城、哈妹網、當當網等。
(3)C2C模式(C2C = Consumer to Consumer)
C2C同B2B、B2C一樣,都是電子商務的幾種模式之一。不同的是C2C是用戶對用戶的模式,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4)O2O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
O2O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電子商務新商業模式,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
6. 采購有幾種方式
采購方式有兩種,分別為:
1、招標采購:是由需方提出招標條件和合同條件,有許多供應商同時投標報價。通過招標,需方能夠獲得價格更合理,條件更為優惠的物資供應。
2、非招標采購:是指以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之外的方式取得貨物、工程、服務所採用的采購方式。
(6)電子商務采購方式擴展閱讀:
采購對象分為直接物料和間接物料,直接物料將用於構成采購企業向其客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全部或部分,間接物料將在企業的內部生產和經營活動中被使用和消耗。
采購是一個商業性質的有機體為維持正常運轉而尋求從體外攝入的過程。
采購的基本原則:成本效益原則 質量原則 進度配合原則 公平競爭原則。
7. 電子商務采購的形式
電子商務的方式多種多樣,因此電子商務采購也可以有多種形式。目前,國際流行的網上采購數據傳送途徑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電子商務網站招標;人工向供應商打電話或發送書面文件、傳真訂購;向供應商發送電子郵件訂單;向供應商的站點提交訂單;與供應商的ERP系統進行集成;電子交易平台等。對它們可以進行以下三種分類。
1)按利用計算機網路的程度分類
完全網上采購,即完全通過網上電子商務采購完成采購的全部活動(除運輸配送)。網上和網下相結合採購,即在網上完成部分采購活動,例如發布采購消息、招標公告等,而其他活動如采購談判、供應商調查、交易支付等則在網下進行。
2)按采購主體分類
自己網上采購,即企業自己建立網站,進行電子商務采購活動。代理網上采購,即不是自己建立網站,而是利用別人的網站進行電子商務采購。
3)按網上采購的方式分類
網上查詢采購,即由采購商自己登錄網站,在網上尋找供應商和所需要的產品而進行的網上采購。網上招標采購,即采購商只在網上發布招標公告,由供應商主動來投標而進行的采購活動。
網上查詢采購的一般過程步驟如下:
(一)確定需求
(二)上網
(三)查詢供應商
(四)查詢商品、調查供應商
(五)與選定的供應商接洽,進行采購談判
(六)簽訂合同
(七)采購實施
網上招標采購的一般過程步驟如下:
1、建立企業內部網,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業務數據的計算機管理。建立起企業的電子商務網站,在電子商務網站的功能中,應當有電子商務采購的功能。
2、利用電子商務網站和企業內部網路收集企業內部各個單位的采購申請。對其企業內部的采購申請進行統計分析,對需要的進行招標采購的項目進行論證,形成招標采購任務。
3、對網上招標采購任務進行策劃和計劃
4、按照既定的采購計劃程序進度實施
8. 電子商務采購的基本流程
網上采購程序主要包括:采購前的准備工作、采購中供需雙方的磋商、合同的制定與執行、交付與清算等環節。
一、采購前的准備工作
對於采購商來說,采購前的准備過程就是向供應商進行宣傳和獲取有效信息的過程。在網路環境條件下,將演變成供應商積極把自己產品的信息資源(如產品價格、質量、公司狀況、技術支持等)在網上發布,企業則隨時上網查詢並掌握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信息資源。
雙方推拉互動,共同完成商品信息的供需實現過程。在網路環境中,信息的交流通常是通過登陸和瀏覽對方的網站和主頁完成,其速度和效率是傳統方式所無法比擬的。采購前的信息交流主要是企業對供應商的產品價格和質量進行了解。因此,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采購決策。
二、供需雙方的磋商
過程在網路環境下,傳統采購磋商的單據交換可以演變為記錄、文件或報文在網路中的傳輸過程。各種網路工具和專用數據交換協議自動地保證了網路傳遞的准確性和安全可靠性。
企業一旦選擇了合適的能保證最佳產品質量、最合理價格、最優質服務的供應商,就可以在網上與其進行磋商、談判。
各種商貿單據、文件(如價目表、報價表、詢盤、發盤、訂單、訂購單應答、訂購單變更要求、運輸說明、發貨通知、付款通知、發票等)在網路交易中都變成了標準的報文形式,減少了漏洞和失誤,規范了整個采購過程。
三、合同的制定與執行
磋商過程完成之後,需要以法律文書的形式將磋商的結果確定下來,以監督合同的履行,因此雙方必須以書面形式簽訂采購合同。這樣一方面可以杜絕采購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無效合同引起的經濟糾紛。
因為網路協議和網路商務信息工具能夠保證所有采購磋商文件的准確性和安全可靠性,所以雙方都可以通過磋商文件來約束采購行為和執行磋商的結果。
四、支付與清算過程
采購完成以後,貨物人庫,企業要與供應商進行支付與結算活動。企業支付供應商采購價款的方式目前主要有兩大類:
1、電子貨幣類,包括電子現金、電子錢包和電子信用卡等;
2、電子支票類,
如電子支票、電子匯款、電子劃款等。前者主要用於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小額支付,比較簡單;後者主要用於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大額資金結算,比較復雜。
(8)電子商務采購方式擴展閱讀:
傳統的采購模式存在下列問題:采購、供應雙方為了各自利益互相封鎖消息,進行非對稱信息博弈,采購很容易發展成為一種盲目行為;供需關系一般為臨時或短期行為,競爭多於合作,容易造成雙輸後果;
信息交流不暢,無法對供應商產品質量、交貨期進行跟蹤;響應用戶需求的能力不足,無法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利益驅動造成暗箱操作,舍好求次、舍賤求貴、舍近求遠,產生腐敗溫床;設計部門、生產部門與采購部門聯系脫節,造成庫存積壓,佔用大量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