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園電子商務
首先不知道你說的校園電子商務是指B2C還是C2C的?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商業模式
一、資金方面:如果你是在創業初期,所有東西在還沒有成型的時候,就不要談融資!那麼創業資金怎麼來?1.自己的儲備資金2.家裡人的支持3.找朋友借(這里重點要說明:一定要是借的,而且承諾必須要還的!不能以股份,分紅等任何理由借口要對方把錢送給你,而你賠本了以後不用還!這就是融資與借錢的區別)
二、技術方面:直接找網店系統,我對你自己設計平台的能力存在質疑,並且你是學生,是否有時間,有精力維護,管理一個平台也是未知數!
三、團隊方面:
首先,必須志同道合!並且當做是事業來做,當大家聊起這個事業,不談盈利,只談賠錢的時候,也義不容辭的跟隨你的人才是有發展的創業團隊,並且不會輕易解散!(重點:不要以未來我們能賺多少錢等理由來拉攏你的團隊,因為以後你會後悔的!)
其次,人在精,不在多,對於電子商務,以下幾個位置必須有骨幹成員並且必須是精英:市場營銷,技術維護,售後公關!也就是說,你的先期團隊有3個人足矣!
最後要說的是:利潤分配要嚴格按照股份比例分配,並且要把丑話說在前面!創業初期盡量不要談利潤,不要談未來,時刻要有虧損和解散的准備!做事業不要鑽錢眼裡,前期如果你賺了100塊錢,要拿出30塊錢來犒勞你的團隊,再拿出30塊錢來回饋你的客戶,還要拿出30塊錢來做為公司發展儲備金,最後的10塊錢才是你自己的!最後的最後:任何產品的發展都要靠市場,都要靠營銷,如果你沒有市場,又不會營銷,那說再多,想的再好都是沒有用的!
——有問題再聯系吧
2. 虛擬企業 企業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企業
1-
所謂虛擬企業,是當市場出現新機遇時,具有不同資源與優勢的企業為了共同開拓市場,共同對付其他的競爭者而組織的、建立在信息網路基礎之上的共享技術與信息,分擔費用,聯合開發的、互利的企業聯盟體。虛擬企業的出現常常是參與聯盟的企業追求一種完全靠自身能力達不到的超常目標,即這種目標要高於企業運用自身資源可以達到的限度。因而企業自發的要求突破自身的組織界限,必須與其他對此目標有共識的企業實現全方位的戰略聯盟,共建虛擬企業,才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虛擬企業具有以下特點:http://www.hotec.info/ec/42/99/2006/2746.shtml
2-
企業電子商務:就是通過網路進行生產、營銷、銷售和流通活動,它不僅是指基於網際網路上的交易活動,而且是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IT)來解決問題、降低成本、增加價值和創造商業和貿易機會的商業活動,包括通過網路實現從原材料查詢、采購、產品展示、訂購到出品、儲運、電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貿易活動。
以上這些應用系統必須要有相應的信息資源支持,通常分為「內部綜合信息資源」和「對外公共服務信息資源」,這些當然都要建立在統一的信息資源平台之上,並要有相應的數據維護管理系統。所有系統要建立在「計算機通信網路平台」之上,並要配有網路資源管理系統和信息安全監控系統。
3-
很顯然,僅僅只有一個網站的企業,無法實現電子商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的目的。沒有一定的管理基礎,包括確定的組織結構、工作流程、工作規范的企業不是電子商務企業;有管理但沒有信息化的企業不是電子商務企業。只有網站而沒有管理和信息化的所謂電子商務,是高速公路連著了小胡同,沒有不塞車的。
反過來說,什麼樣的企業才能算是電子商務企業呢?那當然利用互聯網、WEB網站實現業務是基本的特徵,但更為核心的是企業內部必須運營在一個基於完善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流程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之上。
這而要了解電子商務的實質:http://www.hotec.info/ec/42/98/2006/2748.shtml
祝你愉快!
3. 虛擬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有何異同
游戲咖電話費等等在網路上交易的,虛擬的不是實物的,電子商務包括虛擬和實物
4. 虛擬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的異同
所謂虛擬企業,是當市場出現新機遇時,具有不同資源與優勢的企業為了共同開拓市場,共同對付其他的競爭者而組織的、建立在信息網路基礎之上的共享技術與信息,分擔費用,聯合開發的、互利的企業聯盟體。虛擬企業的出現常常是參與聯盟的企業追求一種完全靠自身能力達不到的超常目標,即這種目標要高於企業運用自身資源可以達到的限度。因而企業自發的要求突破自身的組織界限,必須與其他對此目標有共識的企業實現全方位的戰略聯盟,共建虛擬企業,才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虛擬企業具有以下特點:http://www.hotec.info/ec/42/99/2006/2746.shtml
企業電子商務:就是通過網路進行生產、營銷、銷售和流通活動,它不僅是指基於網際網路上的交易活動,而且是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IT)來解決問題、降低成本、增加價值和創造商業和貿易機會的商業活動,包括通過網路實現從原材料查詢、采購、產品展示、訂購到出品、儲運、電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貿易活動。
以上這些應用系統必須要有相應的信息資源支持,通常分為「內部綜合信息資源」和「對外公共服務信息資源」,這些當然都要建立在統一的信息資源平台之上,並要有相應的數據維護管理系統。所有系統要建立在「計算機通信網路平台」之上,並要配有網路資源管理系統和信息安全監控系統。
電子商務企業
很顯然,僅僅只有一個網站的企業,無法實現電子商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的目的。沒有一定的管理基礎,包括確定的組織結構、工作流程、工作規范的企業不是電子商務企業;有管理但沒有信息化的企業不是電子商務企業。只有網站而沒有管理和信息化的所謂電子商務,是高速公路連著了小胡同,沒有不塞車的。
反過來說,什麼樣的企業才能算是電子商務企業呢?那當然利用互聯網、WEB網站實現業務是基本的特徵,但更為核心的是企業內部必須運營在一個基於完善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流程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之上。
這而要了解電子商務的實質:http://www.hotec.info/ec/42/98/2006/2748.shtml
參考資料:http://www.hotec.info/ec/42/98/2006/2748.shtml
5. 什麼是校園電子商務
校園電子商務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分析校園電子商務的特徵,研究了回校園電子商務在發答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其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通過實施這些對策,校園電子商務將獲得新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
校園電子商務從商業運作模式來看類似於一般電子商務,都是通過網路進行商品、服務或信息的交換。但與一般電子商務相比較,校園電子商務除了具有跨時空、數字化、公開、透明等一般特徵外,還有其獨到的特色。
特徵
(一)優良的網路環境
(二)穩定的消費群體
(三)安全的支付體系
(四)方便的物流配送
(五)良好的信用機制
6. 校園電子商務的校園電子商務
國內外高校信息化的現狀
事實上,高校信息化的發展與計算機科技的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分析高校信息化的發展可以從計算機技術發展的不同階段入手。由於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通常分為主機(Mainframe)、個人計算機(PC)和計算機網路(Computer Network)三個時代,因此高校信息化的發展同樣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主機時代,從上個世紀60~70年代起,計算機開始在高校的教學與科研活動中扮演角色。除科學計算以外,各種計算機輔助教育軟體,即CAI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軟體的開發先後列入國外一些高校的研究計劃中。不過由於當時計算機應用還不普及,過分集中的使用方式,缺乏方便的人機交互手段,以及昂貴的價格等給CAI的實際應用帶來諸多困難。
從70年代開始,個人計算機(PC)的出現及其普及,為CAI的研究、發展與應用提供了條件。80年代美國許多高校建立了CAI教室,學生隨時可以到這類教室中通過計算機進行自學,也可在其中開展教學、輔導和培訓等活動。如依利諾斯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是當時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活動比較先進的學校之一,有一個很大的CAI中心。在指定的計算機實驗室中,可以進行不同種類課程的教學活動。比較典型的有英語語言教學,學生可以隨時通過計算機終端,自學不同程度的英語課程,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先進的 電子商務論文 了。這個時期計算機盡管在高校的許多活動中,如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得到一定的應用,但只是作為傳統教學和管理的一種輔助手段,傳統的教學和管理模式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沖擊,比如, 「黑板+粉筆」的傳統課堂教學仍然佔主導地位。
90年代計算機網路,特別是網際網路的出現,給高校的教育帶來深刻的影響,高校信息化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做出分析。
●傳統教育模式的變革
在高校的正規教育里,信息化使以教師為中心、面對面、「黑板+粉筆」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受到很大的沖擊。首先,信息技術進入傳統的課堂,多媒體、網路等新技術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筆」,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更加有效。除此之外,信息化還帶來大量網路教學的新模式,如網站教學、網路輔助教學、資源型學習、興趣學習、互動學習等。這些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模式相比,不僅形式新穎,還引進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更加註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等個性化的教育方式。信息化不僅從各個方面影響了高校的正規教育,同時使函授、業余教育等傳統的遠程教育,無論從內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巨大的改變。基於網路的現代遠程教育正在對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國民素質以及實現終身學習等方面產生重大的影響,已引起不同領域專家以及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我國高等學校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大多始於90年代,比西方發達國家起步晚了10~20年。在沿海地區和較發達的城市,高校信息化的建設近年來有了十分迅猛的發展,信息技術已廣泛地應用於高校的教學、科研以及管理等各個領域,取得很好的效果。據清華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材料,清華大學目前每學期已有700多門課程採用網路輔助教學,校內有兩萬多學生通過網路學習課程。我國基於網路的遠程教育也有很大的發展,據報道,1999年我國僅有4 所大學開始遠程教育試點,在讀學生最初只有7000多名。目前已發展到67所大學,共有學生130多萬名。
7. 虛擬企業的優缺點是什麼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網路技術的日趨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網上建立虛擬企業。例如,世界著名的因特爾公司、Boeing公司等都成功地實施了虛擬經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正以每年35 %的遞增速度組建跨行業、跨地區的虛擬企業。雖然虛擬企業在我國還屬新生事物, 但隨著中國加入WTO ,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的加快,虛擬企業必將在我國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在分析虛擬企業的特點、優缺點的基礎上,探討促進虛擬企業發展的方法。
??一、虛擬企業的特點
??虛擬企業是指以計算機網路為支撐,迅速建立起來的跨地理空間進行信息傳遞和管理的企業組織形式。其特點表現為:
??1. 虛擬企業運作的技術基礎是計算機網路。市場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內在要求與網路技術的成熟,為虛擬企業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可以這樣講,沒有網路技術,就不會有虛擬企業的存在。
??2. 組織機構無形化。雖然有生產、設計、經營、財務等功能,企業內卻不存在執行這些功能的組織,完全由電腦虛擬現實場景以實現經營管理,如虛擬銀行、虛擬書店等。
??3. 聯盟成員的分散性。虛擬企業的主體完全建立在網路基礎上,在物理空間中並不存在,位於世界各地的企業都可以是該虛擬企業的聯盟成員,這些企業的員工雖然不在一個辦公樓工作,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卻能各自獨立完成自己的任務,以實現聯盟最高目標,可以說形散而神不散。
??4. 存在時間的短期性。聯盟各方的聯合與分散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為了抓住一個市場機會,各企業間可以迅速聯合,集中各自的分散優勢,快速捕捉市場機會,一旦目的達到,虛擬企業也就隨之解散。
??二、與實體企業相比,虛擬企業的優點分析
??1. 管理的高效性。實體企業管理呈縱向化,即頂層領導—中層領導—基層員工,頂層領導的意圖由中層領導傳達,基層員工的意見由中層領導反饋,中層領導起著上傳下達、協調監督的重要作用。同時,企業各層次人員間有著較為嚴格的等級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員工創造力的發揮,降低了基層員工參與企業經營的積極性。而虛擬企業消除了繁瑣的中間組織,減少管理層次,擴大管理幅度,中層領導的功能被網路所替代,管理呈扁平化。這種扁平化的管理使企業內部各成員都擁有較大的相對自由度和獨立性,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而且信息傳遞瞬間完成,確保公司及時捕捉市場信息,快速解決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全球經營風險小。實體企業要實現全球化經營,不僅面臨著各種費用高、信息反饋慢、人員管理難度大、市場適應難等問題,而且面臨著復雜的難以適應的國外法律法規和政府政策,跨國經營的風險非常大。而虛擬企業可以通過電信網路,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把不同的資源迅速組合起來,完成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利用大量先進的網路應用程序,來擴大企業的虛擬銷售市場,使企業的交易成本大大減少; 而各種信息的及時捕捉又使虛擬企業及時採取對策降低風險;同時動態聯盟又能最大限度地使位於不同國家聯盟方發揮資源優勢,最終降低經營風險,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3. 先進技術的共享性。在知識經濟時代,掌握先進技術是一個企業立足國際市場的必備條件,而KNOW- HOW及其相關的技術屬企業的機密,往往一個企業的技術只能供一個企業專享,而其他企業若想獲取,則須高價買進,結果是各個分散的技術難以集在一起,難以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新的價值。虛擬企業是具有資源優勢的各方的一個聯盟,聯盟方可以在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的情況下,完成各自的任務,這些有專長的聯盟方的合作結果,是多個企業的保密技術集在一起共同為虛擬企業創造價值,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4. 市場反應快速化。面對風雲變換的國際市場,結構繁瑣的實體企業在搜集信息、捕捉市場機會、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等方面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而虛擬企業依託網路技術,始終對市場保持高度反應,與市場同步變化,在市場剛剛出現變化就能迅速作出反應,及時高效地滿足市場需求。
??5. 組織機構靈活化。實體企業組織機構復雜,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當企業中某部門已沒有必要存在時,企業就面臨著較難的組織機構調整,因人員變動、職位調整等引發的內部矛盾往往會給企業的整體發展帶來負面影響。虛擬企業是個動態的聯合體,聯盟各方因項目的合作而聯,因任務的完成而散,完全不會出現剝離某個部分難的問題。
??二、虛擬企業經營面臨的困難
??虛擬企業並不是完美的,建立虛擬企業決不是一種趕時髦,企業必須認識到,虛擬經營也要冒相當大的風險。例如,全球著名的電子商務先鋒Amazon 書店1999 年財政虧損達1. 9 億美元,而國內最大的網上購物網站8848 在2000 年的財政虧損為1. 5 億元。因此,清醒地認識虛擬企業經營中的難點,對我們更好地從事和發展虛擬企業經營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物流配送困難大。虛擬企業在信息流上享有絕對的優勢,但在物流配送上卻面臨極大的困難,一是配送成本高,二是倉儲費用高,三是配送渠道不完善。例如, 聯想1999年正式涉及電子商務,產品種類和客戶數量急劇增加,造成配送的難度越來越大。而美國的玩具網站「eToys」,曾遭遇過聖誕節訂單大量涌進,物流配送配合不好,以至顧客延遲收貨,最後導致股價下跌的窘境。虛擬企業必須認識到雖然他們有效地取代了傳統企業的某些價值活動,但物流是無法取代的。
??2. 統一的企業文化建設難。現代企業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企業最主要的競爭力已不再是廠房、設備和產品自身,而是信息管理系統、創新能力、企業文化等等。而一個企業文化的形成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並且需要企業員工形成共識、一致努力才會發揮作用。而虛擬企業的存在短期性以及員工工作地方的分散性和成員的復雜性,使其企業文化形成極為困難,即使形成一致的企業文化,其作用也打大折扣。
??3. 消除用戶的抵觸難。電子商務的興起在改變傳統交易關系的同時,也使網路詐騙變的輕松容易。例如,美國詐騙了19 萬美元的黑人青年馬修·博文就是通過網上傳播虛假信息,鼓吹公司前景光明,才使150 多人上當受騙;2001 年初邁克爾·里奇蒙在網上設了一個惹眼的網址,聲稱只要投資者購買他的一張皇家頂點銀行公司存款單, 就可獲得24 %的回報率,騙到720 萬美元;網路經營者為獲取經濟利益,採取私自跟蹤用戶、窺探別人隱私、泄漏用戶資料等行為,嚴重影響了用戶正常生活,甚至給用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我國消協就網上生活發出的第一份警示就是「當心你的個人資料成為別人侵害你權益的工具」。網上詐騙及網上消費隱私的隱憂,使得許多潛在的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產生了抵觸。
??4. 網上購物支付難。虛擬企業從事電子商務活動,必須涉及到支付問題,而我國至今還沒有真正解決網上貨款支付難的問題,形成網上購物容易但支付難的局面。例如有的虛擬企業採取網上購物,消費者到郵局匯款的支付方式,增加了購物者的付出,而導致讓客價值下降,從而降低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許多國內廠商都想把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而商品信息上了網,支付問題卻無法解決。
?四、對策
??針對虛擬企業的優勢及經營面臨的難題,筆者認為, 促進我國虛擬企業的健康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政府應採取措施,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1. 加速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用法律手段保護網路用戶的隱私權。到目前為止,各國並無專門的法律法規對電子商務中的隱私問題進行調整規范,但針對信息網路的發展對個人隱私帶來的巨大威脅,各國在加強網路隱私的法律保護方面已取得共識。例如,美國1986 年指定的《電子通信隱私法案》等。我國應關注國際上的立法趨勢和動態,從中吸取經驗,逐步建立我國網路隱私權保護法。對於網路詐騙犯和黑客,各國政府應聯手合作,一面加強打擊力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一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網路用戶的個人資料的保護意識,消除部分用戶的網路恐懼症。
??2. 加強銀行電子化發展。虛擬企業要實現在線支付,銀行必須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加強發展銀行電子化,推行電子貨幣。目前,許多國家在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日本20 家信用卡者聯手推動的電子貨幣演練,中國的「金卡工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銀行電子化、網路化。電子貨幣的推廣使用將徹底解決網上支付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