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營銷策劃取得的收入個人所得稅
個人單獨做營銷策劃的收入,應該按照勞務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一般扣除800或者20%之後,按20%稅率徵收
㈡ 以個人名義從事商業活動不進行納稅違法么
法條鏈接:《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1、第八條稅法第二條所說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以及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2.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取得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4.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納稅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十)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個人取得的所得,難以界定應納稅所得項目的,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
2、第三十六條納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一)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二)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三)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應納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五)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納稅義務人辦理納稅申報的地點以及其他有關事項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㈢ 公司促銷活動免費送出四部手機價值39000元並代收個人所得稅怎麼做會計分錄
促銷活動免費贈送手機屬於偶然所得。按20%的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借,銷售費用貸,庫存商內品應交稅容費-應交增值稅銷項借,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貸,其他應收款。如果公司承擔這部分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候需要調增。
㈣ 個人所得稅有哪些免稅或優惠規定
個稅一共有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免除一定的個稅,具體如下: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在規定期間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自負醫葯費用超過1.5萬元部分,可在每年6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5.住房租金:納稅人本人及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沒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發生的租金支出,可根據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
6.贍養老人: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㈤ 商場的促銷贈品是否要代扣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的規定,企業在向個人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同時給予贈品,如通信企業對個人購買手機贈話費、入網費,或者購話費贈手機等,不徵收個人所得稅;企業對累積消費達到一定額度的顧客,給予額外抽獎機會,個人的獲獎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項目,全額適用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贈送禮品的企業代扣代繳。 因此,商場採取第一種形式贈送的商品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商場採取第二種形式贈送的商品,應當按照「偶然所得」項目代扣個人所得稅。
㈥ 如何計算扣繳營銷人員獎勵個人所得稅
營銷人員獎勵,應與當期的工資薪金合並,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內得稅
擴展閱容讀:相關規定
一些企業和單位通過組織境內外免費培訓 班、研討會、工作考察等形式,獎勵營銷業績突出的人員,營銷人員個人不用自己掏腰包就可以從所在單位享受上述「實惠」,對營銷人員個人從所在單位享受的上述 「實惠」如何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
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以免費旅 遊方式提供對營銷人員個人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4〕 11號)的規定:「對商品營銷活動中,企業和單位對營銷業績突出人員以培訓班、 研討會、工作考察等名義組織旅遊活動,通過免收差旅費、旅遊費對個人實行的營銷 業績獎勵(包括實物、有價證券等),應根據所發生費用全額計入營銷人員應稅所得, 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並由提供上述費用的企業和單位代扣代繳。其中,對企業雇員享受的此類獎勵,應與當期的工資薪金合並,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 所得稅;對其他人員享受的此類獎勵,應作為當期的勞務收入,按照『勞務報酬所得』 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㈦ 商場搞活動抓獎,多少錢交個人所得
你可以查看《關於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商場屬於企業,所以當企業對在累積消費達到一定額度後,對顧客給予額外抽獎的機會時
中獎個人的獲獎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項目,全額適用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
所以,具體要看該商場是以折價/折讓、累計消費反饋等免稅方式進行的抽獎
還是單純的年會/活動宣傳等方式展開的抽獎活動……
一般來說,記好20%的抽稅就可以了
㈧ 個人因公司活動取得的現金獎勵需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因公司活動取得的現金獎勵屬於偶然所得,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分析如下:
一、《個人所得稅法》列舉征稅的個人所得共有11項,其中第一項和第十項規定如下:
1、工資、薪金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對於一些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於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予征稅。這些項目包括:
①獨生子女補貼;
②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
③托兒補助費;
④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
3、出租汽車經營單位對計程車駕駛員採取單車承包或承租方式運營,計程車駕駛員從事客貨營運取得的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征稅。
4、自2004年1月20日起,對商品營銷活動中,企業和單位對營銷業績突出的雇員以培訓班、研討會、工作考察等名義組織旅遊活動,通過免收差旅費、旅遊費對個人實行的營銷業績獎勵(包括實物、有價證券等),應根據所發生費用的全額並入營銷人員當期的工資、薪金所得,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並由提供上述費用的企業和單位代扣代繳。
5、個人在公司(包括關聯公司)任職、受雇,同時兼任董事、監事的,應將董事費、監事費與個人工資收入合並,統一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6、偶然所得:偶然所得,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8)商業促銷活動個人所得稅擴展閱讀:
1、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它偶然性質的所得。依照稅法規定,應當繳納個人偶然所得稅。
2、稅費計算:偶然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偶然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資料來源:網路:偶然所得
㈨ 商場促銷時有滿1000返300元現金的活動,那返的這300元商場是要代消費者付的個人所得稅的,怎麼
不對吧,商場促銷滿1000返300等於商場1000元商品打了300元的折扣,是增值稅的納稅行為,怎麼會替消費者繳納個人所得稅呢?實際上商場在這種行為上,實際確認的銷售收入是700元,消費者得到實惠,商場也不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