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陳兵的學術獲獎
10、吉林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11年
9、吉林大學傑出青年基金B類資助,2011年;
8、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精英人才培育計劃」,一等資助,2011年;
7、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科研基金獎」,一等獎,2010年;
6、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暨第十八屆全國經濟法理論研討會青年優秀論文三等獎,2010年;
5、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2009年;
4、華東政法大學「中法圖杯」論文競賽,一等獎,2007年;
3、第十二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學生類),2004年;
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第二屆研究生「十大科研新星」,2004年;
1、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1年。
② 陳兵的教學成果
碩士論文和發表文章
《論電影表演技巧與舞台表演技巧的結合點》
專著:
《夢想與追求---表演藝術應試技巧》
發表文章及著作:《在美國拍戲》 (大眾電影)《美麗人生》 (大眾電影)《小品的結構和加工》
一、 曾與黃磊一起主持表演系97本科班的教學,組織匯報演出奇思妙想、觀察生活練習及小品、名著片段、春華秋實(對外公演)、畢業大戲送冰的人來了(對外公演)。
二、 組織小品的哥參加中央電視台第四屆全國小品大獎賽,獲作品三等獎、最佳女演員獎。
三、 主持表演學院2000本科班教學,組織匯報演出純真年代、美麗人生、燃情歲月、青春校樹和畢業大戲《家事》,此劇於2003年1月在中國兒童劇場對外公演。
四、 組織2000本科班參加中央電視台8套《影視俱樂部》節目。
五、 組織2000本科班赴浙江舟山海島慰問海軍官兵演出。
六、 率學生隨學院赴香港交流,並進行學術交流演出。
七、2004本科班畢業大戲《油漆未乾》,此劇於2006年12月在朝陽區文化館9個劇場之TNT劇場舉行社會公演。
七、 教學班級及課程:
表演系97級本科主任教員、擔班主任
表演系2000級本科主任教師兼班主任
表演系97級本科班: 表演、台詞、形體
表演系99級高職班: 表演、台詞
表演系99級進修班: 表演理論及影片分析
表演系2000級本科班: 表演、台詞
表演系2003級高職2班
表演系2004級本科班
陳兵,湖南長沙人,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現為表演學院副教授。曾任三屆班級的主任教員,培養了大批如娟子、黃海波、李解、海清、彭心宜、陳磊、關悅、蒲浦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影視新秀,同時他還是中國演藝圈級別最高的教授級演員,先後主演過電影《穆斯林的葬禮》中的楚雁潮、《青春曠野》中的宇平、《楊貴妃後傳》中的李穎……電視劇《梅女》中的封雲亭、《秋之惑》中的華良玉、《三國演義》中的關平、《明宮三大案》中的朱常洛、《楊三姐告狀》中的高佔英、《宰相劉羅鍋》中的道濟和尚李靖、《生命交響曲》中的張士柏、《王洛賓和他的女人們》中的王洛賓、《食神》中的乾隆、《青年毛澤東》中的肖子升……導演了電影《秋天裡的童話》、20集電視連續劇《銀色年華》和舞台劇《牛虻》、《凹凸巷》、《紅字》、《家事》等。
在北京電影學院的咖啡廳,遠遠地看到一個帥氣英俊的青年,要不是他主動打招呼,還真有點認不出來他就是陳兵。一年沒見,感覺他變化了許多,頭發留了起來,很有時尚感,周身充滿藝術家的氣質。
從很多報紙和網上不難知道,2004是陳兵繁忙的一年,從《銀色年華》為他的母校北京電影學院揭開劃時代的篇章,再到由鄧建國高價聘請他和張娜拉在《刁蠻公主》中演對手戲,才華橫溢的陳兵正在一步步被人關注並了解,他的獨特魅力也正逐步得到彰顯。
③ 陳兵的事跡
陳兵,男,中共黨員。1991.7本科畢業於四川師范學院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現正在攻讀重慶大學軟體工程碩士學位。現任萬州第三中學教務處主任,中學數學高級教師,重慶市三峽之光訪問學者,重慶市教育科研骨幹教師,陝西師范大學兼職副教授,萬州區數學兼職教研員, 萬州區教育學會中學數學專委會理事。2010年被萬州區委、區人民政府評為優秀教師,2008年被萬州區委組織部、區人事局評為萬州區學術和技術優秀人才,被區教委評為2010年教育教學先進個人「銀星獎」,2010年被萬州區教委評為萬州區首屆高中數學學科帶頭人。 政治思想好,師德高尚1、思想過硬,嚴於律己該同志用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師德修養。淡泊名利,潛心教學;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為人正直誠懇,團結同志,顧全大局,關心集體,熱心公益事業,熱愛教師職業,有強烈的敬業精神,深愛教育、深愛學生,為學生付出了全部愛心,深受學生家長、同事的好評。多次被萬州區教委、學校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多次被萬三中評為師德先進個人和優秀班主任,多次年度考核為優秀。2、注重德育,做到既教書又育人該同志在教學中長期把學科專業和思想品德融為一體,遵循「和諧、興趣、成功」的原則,創設滿足學生「求新、求趣、求美」需要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中進行情感體驗,使學生思想品德得到提煉和升華,課堂既內容豐富、活潑有趣,又重點突出,深受學生歡迎。該同志在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方面尤為突出。2009年萬州區高考理科狀元王超凡同學就是該教師從高一一直教到高三辛勤培育了三年,他在王超凡身上傾注了很多心血:一方面由於王超凡同學家庭經濟拮據,他每月月考後私人給超凡100元的獎勵,另一方面為了讓王超凡同學能提前進入高考狀態,陳兵同志從高一開始每周都利用空閑時間長期免費為他補習與高考接軌的難題,從而保證了他的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年級前茅,也提升了他學習各科的自信心,終於獲得09年萬州區高考理科狀元。還有高2006級學生蒲東海,他也是從高一一直教到高三,不僅教會他如何做人,更教給了他豐富的文化知識,高三時還無償為蒲東海同學每月捐助50—100元,功夫不負有心人,蒲東海同學高考考出611分考入武漢大學,並以數學143分的高分打破了2006年以前三中高考理科數學無人上140分的歷史。3、團結同志,精心培養青年教師該同志顧全大局,吃苦在前,樂於奉獻。與同志相處和諧,不怕吃虧吃苦,處處起到帶頭作用。不僅自己要求進步,努力進取,還樂於幫助他人共同進步。凡是與他共事的同志都會受到他的感染和鼓勵,先後為學校帶出了一批又一批教學骨幹,如李權國、鄧德蘭、易彬彬、張世凡、冉學琴、牟克華、李可舂等老師現已成為區級骨幹、學校教學能手和優秀班主任。 業務能力強該同志遵循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學習進步、積極進取。熟悉大綱、課程標准和教材,具有高中數學教學的堅實理論基礎,教學技能嫻熟,教學效果明顯,教研能力極強。1、教學工作勤懇踏實、碩果累累該同志熱愛教育工作,從參加工作來,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學第一線,工作二十年共送出了兩屆初中、五屆高中畢業班。工作中注重學習積累,深入鑽研學習,十幾年來,該同志一直潛心探究課堂教學藝術,特別是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形成了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核心,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風格。2004年11月在萬州區數學骨幹教師培訓結業時,受萬州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委託,為他們上了一堂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公開示範課,獲得了與會專家、骨幹教師們的一致好評。在教學中,該同志一絲不苟踐行「六認真」,所送六屆畢業班,班班升學成績突出,每次在學校和萬州區名列前茅,所送四屆高中畢業班均被區教委評為高中教育先進個人。2、學術造詣精湛深厚、教研教改成績突出該同志是重慶市、萬州區中數會會員,萬州區教育學會中學數學專委會理事,萬州區教科所兼職教研員,高中數學中心教研組成員,具有較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熟悉本學科專業發展動態,能預見和把握其發展趨勢。該同志每年都參與萬州區高三年級高考模擬試題命制工作,六次在區教研會上作專題發言。多次為區級以上選拔教師命制試題,多次參加萬州教育學會數學專委會的論文評選工作。該同志除了認真完成好教學任務外,在教研方面尤為突出,2011年撰寫論文《責任教育的實踐與感悟》發表在《科學咨詢》2011年9月下旬刊上,2009年所寫論文《新課標下對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調查研究》在重慶市第三期中小學教育科研骨幹教師培訓答辯中被評為優秀論文,被評為重慶市2009年第六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論文大賽一等獎。2010年撰寫的論文《正弦定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與研究》榮獲重慶市2010年第七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論文大賽二等獎,2008年撰寫論文《剖析重慶市08年高考選擇壓軸題》發表在《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8年第12期上,2008年所寫論文《標准分數在學生教育評價中的應用》發表在2008年《數學教學通訊》第8期上半月刊上等等。2003年該同志被萬州區教科所聘任為數學兼職教研員後至今,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都為全區命制一至二個年級的單元目標測評題,或命制期末統考試題,或命制審校評析當年萬州區高三第一次診斷考試數學試題;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每年都命制2­—6套高考數學文理科模擬測試題供萬州區及周邊區縣高三年級使用。2010年命制了萬州區高2011級數學一診試題。2008年、2009年、2010年還受萬州區教委委託命制了萬州區教育系統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專業科目考試高中組數學試題。 該同志還積極參加課題研究,是學校市級和區級課題《在多媒體或網路環境下數學模式探索》(市級),《教育技術培訓實踐與研究》、《主體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發展性教師評價體系與制度研究》等課題研究組成員。其中市級課題《在多媒體或網路環境教學模式下的探索—學生自主性和自身差異性學習研究的實驗方案》,在2005年12月已順利結題並獲得結題證書,2006年9月獲重慶市第五屆優秀電教科研成果優秀獎,2008年獲萬州區優秀教改成果二等獎。3、教學管理成效顯著、屢創紀錄該同志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學校管理的組織才能,善於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自從擔任年級組長、教務處副主任工作以來,一貫堅持「以人為本,情感帶領」的原則,所帶年級和黨支部多次獲學校優秀文明年級組或示範黨支部光榮稱號,指導聯系的數學組多次被評為先進教研組。分管的高2000級、高2003級、高2006級、高2009級,平時常規管理落實,注意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年級教師團結協作,教學成績突出,屢創高考紀錄。特別是分管的高2009級,三年親自執教培養出了萬州區高考理科第一名王超凡。陳兵同志參加工作20年以來,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學的最前沿,擔任過9年班主任、5年年級組長、6年教務處副主任,2年多教務處主任工作。他不管從事什麼工作,始終堅持「有實力才有魅力的人生信條」,「說到不如做到的工作原則」,「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工作信念,把培育祖國最需要的人才作為最光榮、最聖潔的事業」。「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也是幸福之所在。」羅丹如是說。陳兵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印證了這句話。
④ 求一篇關於圓明園的論文
圓明園的園林傑作和藝術寶藏無一不是千百萬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它既體現了我國封建時代的燦爛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揮霍無度。由於封建統治者妄自尊大,閉關鎖國,至清代中葉,整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已大大落後於西方,階級矛盾日益尖銳,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義者挑起侵華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隨後國內又爆發了反抗清王朝腐敗統治的"太平天國"革命。
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持配合下,聯合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們先在廣州兩度挑起戰端,但未達到予期願望。為了對清政府直接施加壓力,就決計陳兵京城。侵略軍於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俄、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
1860年(咸豐十年)7月,英法侵者軍艦隊再次闖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進京換約為幌子,一面武力進逼,一面誘以"講和"。而又屢屢節外生枝,條件愈益苛刻,目的在於陳兵京師,逼清廷就範。面對侵略者的計謀,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卻委曲乞和,遲遲不定戰守之策。因而痛失殲敵戰機,致使侵略軍長驅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橋決戰我軍失利,次日晨,咸豐皇帝倉皇自圓明園逃奔承德避暑山莊而去。名為"北巡",實則置祖宗社稷於不顧,自逃性命。從而造成都城無主,百官皆散,軍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機局面,這就從根本上動搖了對入侵者的堅決抗禦。
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淀,傍晚即闖至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有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英勇抗擊。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佔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托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倫第三),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軍入園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伙沖上前去搶劫,惡狼般地吞噬著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全國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先後將其列為公園用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徵收了園內旱地、進行了大規模植樹綠化。在十年動亂中,遺址雖然遭到過一些破壞,但它畢竟被保住了:整個園子的水系山形和萬園之園的園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數的土地成為綠化地帶。十幾萬株樹木蔚然成林,多數建築基址尚可找到,數十處假山疊石仍然可見,西洋樓遺址的石雕殘跡頗引人注目。尤其是1976年ll月正式成立圓明園管理處之後,遺址保護、園林綠化有明顯進展,西洋樓一帶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個遺址東半部的園林道路、園杯設施從無到有,逐年有所改善,來園憑吊游覽者有大幅度增加,圓明園園史展覽館,自1979年11月舉辦以來,至今累計接待中外觀眾近400萬人次,其中十分之一為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國衰園毀,盛世興園。
在中華大地振興之際,圓明園遺址迎來了新的春天。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明確把圓明園規劃為遺址公園。同年,北京市政府撥出專款,修復了長春園的東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圍牆。在中央改革精神推動下,在北京市和海淀區政府及圓明園學會等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圓明園管理處與海淀鄉園內農民實現了聯合,採取民辦公助形式,依靠社會備方面力量,共同開發建設遺址公園。從而使遺址保護整修工作邁出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動工,歷時7個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著整修綺春園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這兩期工程均以挖湖補山為主,並修建園路橋涵和園林服務設施,清整古建基址,進行綠化美化。兩年動土方4O萬立方米,使ll0公頃范圍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復原貌,其中水面55公頃。福海中心蓬島瑤台東島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島庭院,綺春園的新宮門,以及西洋樓的歐式迷宮(萬花陣),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樣修復。後又經兩年整修提高,遺址公園初具規模,於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會售票開放。6年來,園內遊人已超過1,000萬。圓明園的興衰榮辱,是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的。
遺址公園雖然只是剛剛起步,但它卻是圓明園百年殘毀史的重大轉折,是名園復甦的歷史性開端。也揭開了首都園林發展史新的一頁,成為中華文明復興的象徵。
展開歷史長卷,中華民族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看,日寇喪心病狂地在南京展開了大屠殺,三十萬中華兒女倒在了血泊之中,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多少兒童失去了雙親。
為了中華之崛起,中華兒女前赴後繼,奮起抗戰:張自忠如青松一樣站立在山頭,堅持留下來指揮作戰;狼牙山五壯士奮不顧身毅然跳下懸崖,雄壯的口號聲久久回盪。為了中華之崛起,中華兒女獻出了全部的智慧與心血:楊利偉駕駛著「神州五號」,讓中國飛向太空;劉翔一次次超越自我,讓五星紅旗走向世界。
只有自己強大了別人才不會欺侮你,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圓明園之所以會毀滅,就是因為中國清政府的腐敗所造成的,這是一個永遠的教訓,為了中華之崛起,讓我們努力吧!中國人是不垮的,華夏大地永遠洋溢著希望。
⑤ 中國知網的學位論文
已發送過2次,都被系統退回了
你的郵箱地址不對
⑥ 陳兵的文學成就
有譯著一部、編著一部。2001年以來共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具體如下:
1.約翰·莫里森對勞森傳統的超越,《外國文學》2001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10期轉載);
2.Peer Evaluation 與中國英文寫作教學,《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3.論Ode的翻譯,《山東外語教學》2002年第1期;
4.《趕牲畜人的妻子》——評亨利·勞森、默里·貝爾和弗蘭克·穆爾豪斯的三篇同名小說,《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5.逃避·反抗·痛苦——評格雷厄姆·格林的《布萊頓硬塘》,《外國語言文學》2003年第1期;
6.叢林法則、認同危機與東西方的融合——論吉卜林的《叢林之書》,《外國文學評論》2003年第2期;
7.《叢林之書》的多視覺研究,《外語研究》2003年第5期;
8.不同的人間、不同的荒野—— 評《八足靈獒》與《荒野的呼喚》,《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9.從《烏鴉》看愛倫·坡的象徵主義,《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10.《基姆》:殖民主義的宣傳還是東西方的融合,《外國文學》2005年第2 期;
11.殖民主義的矛盾—— 吉卜林早期印度題材小說研究,《外語研究》2005年第4期。
⑦ 陳兵的相關論文
1 陳兵,張駿,韓威力,等.心臟跳動中行瓣膜置換術16例[J].浙江醫學2006,28(2):115~116.
2 陳兵,陳昱,魯金祥,等.淺低溫心臟不停跳心內直視手術的臨床研究[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7,27(4):567~568.
3 陳兵,陳昱,張駿,等.淺低溫不停跳二尖瓣置換術對心肌保護的臨床研究[J].人民軍醫,2008,51(7):434~435.
4 陳兵,張駿,陳昱,等.心臟不停跳加單向活瓣補片法在合並重度肺動脈高壓先心病手術中的應用[J].臨床軍醫雜志,2009,37(4):558~559.
5 陳兵,張駿,陳昱,等.經胸腔鏡行胸膜固定術治療惡性胸腔積液38例[J].人民軍醫,2009,52(7):455~455.
6 陳兵,張駿,朱震,等.術後早期序貫腸內營養支持與全腸外營養比較研究[J].人民軍醫,2010,53(5):350~351.
7 陳兵,張駿,陸中元,等.右腋下切口心臟不停跳術在小兒先天性心臟外科的應用 [J].浙江臨床醫學,2010,12(9):916~917.
8 陳兵,張駿,陳昱,等.比較心臟不停跳與停跳行二尖瓣置換術心肌酶譜及線粒體的變化 [J].臨床軍醫雜志,2011,39(2):250-252.
9 陳兵,陸中原,張駿,等.胸腔灌洗對海水浸泡胸部開放傷低氧血症的影響觀察[J]. 人民軍醫,2011,54(9):765-766
10 陳兵 ,張駿 ,朱震,等.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術後早期序貫腸內營養支持的應用[J]. 浙江臨床醫學,2011,13(10):1099-1101.
11韓威力,陳兵,魯金祥,等.右腋下小切口心臟跳動中室間隔缺損修補術25例[J].浙江醫學,2005,27(10):748~749.
12張駿,陳兵,李雄偉,等.國產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Ⅲ和Ⅳ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6,13(17):1355~1355.
⑧ 寫論文還要參考文獻,幫我找6個參考文獻謝謝~~關於網路營銷的參考文獻
應該夠了吧。。。
[1] 劉亞平, 蒲繼生, 巨正東. 談談我國企業開展網路營銷的問題[J]. 科學.經濟.社會 , 2001,(03)
[2] 宋宇. 試論網路營銷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 西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2004,(02)
[3] 劉永智. 淺談我國網路營銷的現狀及對策[J].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 2004,(03)
[4] 劉靜. 新時代的網路營銷[J]. 天中學刊 , 2005,(02)
[5] 唐麗芳. 病毒式網路營銷[J]. 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 2005,(01)
[6] 劉朝. 網路購物:困難還在,明天會好[J]. 21世紀 , 2000,(02)
[7] 曾宇容. 網路營銷的理論基礎及實施步驟[J]. 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2001,(04)
[8] 秦苒. 淺議網路營銷[J].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 2002,(01)
[9] 康雲. 淺談網路營銷的發展[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04,(S2)
[10] 彭光輝. 網路營銷經營風險與對策[J].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 2004,(02)
[1] 杜新麗. 網路營銷設建的思考[J]. 河南科技 , 2005,(11)
[2] 李俊英. 電子商務對市場營銷方式的影響研究[J]. 科技信息 , 2006,(12)
[3] 羅捷. 整合網路營銷與傳統營銷[J]. 科技信息 , 2000,(11)
[4] 陳兵, 周志平. 整合網路營銷——現代市場營銷的主流[J]. 今日科技 , 2002,(05)
[5] 陳煒恆. 電子商務——來自網上的革命[J]. 世界知識 , 1998,(15)
[6] 石見. 網路營銷堅定前行[J]. 中國青年科技 , 1999,(09)
[7] 王旗林, 黎志成. 網路營銷的策略探討[J]. 科技進步與對策 , 2000,(03)
[8] 楊開源, 邵莉. 網路營銷初探[J]. 江漢石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1999,(03)
[9] 王宏偉, 夏遠強. 網路營銷中商業倫理的探討[J]. 科技進步與對策 , 2005,(03)
[10] 朱焱. 網路營銷企業與顧客的關系定位[J]. 蘇南科技開發 , 2001,(02)
⑨ 陳兵的學術論文
41、Erasing the Misunderstanding on China』s New Anti-Monopoly Law from A Comparative Study,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2011(04),forthcoming;
40、A Review of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2 Jindal Global Law Review 187, 187-206, 2011(02).
39、「美國反托拉斯法合理規則的源起——以19世紀下半葉州判例法為中心的考察」,陳金釗、謝暉主編《法律方法》(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法學院主辦),2011年卷(總第11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版,第279-292頁。 CSSCI集刊
38、「美國法上共謀與聯合限制貿易概念的生成與早期適用——以19世紀下半葉歷史進路的考察為中心」,《當代法學》,2011年第2期,第113-127頁。CSSCI
37、「我國《反壟斷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條款適用問題辨識——以相關案例及其評述為研究進路」,《法學》2011年第1期,第86-99頁。CSSCI
36、「為中國《反壟斷法》辯護——兼論改進之策」,漆多俊主編《經濟法論叢》(中南大學法學院主辦),2010年下半年卷(總第19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第114-151頁。 CSSCI集刊
35、「從繼受到自主創新:19世紀下半葉美國法上壟斷概念研究」,《中外法學》,2010年第2期,第274-285頁。CSSCI
34、「《謝爾曼法》域外適用中『禮讓』變遷與啟示——由維C案引發的思考」,《法學》,2010年第5期,第102-118頁。CSSCI
33、「新經濟時代《謝爾曼法》域外適用對我國企業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兼論法律信息對稱內涵」 ,張仁善主編《南京大學法律評論》(南京大學法學院主辦),2010年春季號(總第33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120-134頁。CSSCI集刊
32、「解讀美國反托拉斯法適用中的合理規則——兼論英美法上『貿易限制合同』案件的處理模式」,《太平洋學報》(中國太平洋學會主辦),2010年第5期,第49-64頁。CSSCI
31、「論《謝爾曼法》域外適用問題及其啟示——以美國20世紀70年代成型期案例考察為基礎」,《江漢論壇》(湖北社會科學院主辦),2010年4期,第139-144頁。社科綜合類 CSSCI
30、「金融風險轉移的再審視與金融監管理念之更新——從美國資產證券化問題說開」,《學術論壇》(廣西社會科學院主辦),2010年第10期,第57-63頁。CSSCI
29、「不當得利的識別與最密切聯系原則的適用——以美國模式為考察對象」,《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大連理工大學主辦),2010年第4期,第111-114頁。CSSCI
28、「託管造林法律關系研究及展開——兼論美國最高法院1946年霍伊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2010年第3期,第101-105頁。CSSCI擴展版
27、「法律秩序形義研究」,《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雲南大學主辦),2010年第2期,第20-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