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商是什麼意思,一個月多少錢工資,一年多少錢
就是網上的商業經營 ,比如淘寶京東等,工資多少看能力,有人年入百萬,凡事都是二八定律,成功的往往是堅持的那個人
Ⅱ 交通銀行企業網銀電子商務的收入是什麼
只說重點:
交通銀行企業網銀電子商務的收入,
可詢問銀行客服。
銀行客服的說法解釋是最權威的。
Ⅲ 電子商務平台交易額可作為營業收入嗎
居間服務費傭金、廣告收入、利息收入等才能作為自己的營業收入吧,不然得交多少稅啊。交易額是貨物買賣雙方的。
Ⅳ 每年電子商務收入占國內gdp總值
1978 回14%
0%
1980 答13%
0%
0%
0%
0%
1985 23%
0%
0%
0%
0%
1990 15%
1991 14%
1992 12%
1993 12%
1994 11%
1995 10%
1996 10%
1997 11%
1998 11%
1999 12%
2000 13%
2001 14%
2002 15%
2003 15%
2004 15%
2005 16%
2006 16%
2007 17%
2008 17%
2009 17%
Ⅳ 電子商務公司收入應計入銷售收入還是提供勞務收入
電子商務公司收入來,應計入自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會計准則裡面沒有銷售收入和勞務收入這兩個一級科目。
銷售收入或勞務收入,可以設在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下面,作為二級科目使用。
電子商務公司收入,屬於銷售收入的,應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銷售收入;電子商務公司收入,屬於提供勞務收入的,應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勞務收入
Ⅵ 電子商務銷售收入在支付寶如何做分錄
1、發貨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收到貨款回時,
借:其他貨答幣資金——支付寶
貸:應收賬款
3、支付寶轉信銀行賬戶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貨幣資金——支付寶
Ⅶ 電子商務收入的渠道有哪些
渠道主流還是賣貨賺差價,現在也有做分銷的,但是總體還是離不開賣貨這個點的。
Ⅷ 電子商務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哪些
電子商務企業收入來源主要有以下五種:
1商業——出售產品或服務給消費者或企版業。
2廣告——銷權售廣告空間給感興趣的廣告客戶。
3收費——對消費者(個人或企業)收取訂閱內容或服務費,參加拍賣的費用,交易和搜索的中介費,技術費用。
4銷售消費者信息——匯總消費者的行為信息將它出售給有興趣的公司。
5信貸——從開始第一天就收取費用,然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慢慢支付給供應商。這也叫做建立一個「漂浮」。
Ⅸ 電商會計何時確認收入
買家「確認收貨」時,確認收入。
具體操作是:在系統上建立一個虛擬客戶,就叫"旗艦店",然後把每月發貨的訂單按品項匯總,月底時做成一張發貨單來確認收入(運費也是要確認在收入里的),成本就是這張發貨單上的品項的成本,對應結轉就好了。當月收到的退貨就沖減當月的收入。
在系統上確認收入後,就形成了"旗艦店"這個客戶的應收賬款,然後每月導出支付寶月度對賬單,匯總整理後,實際的收款額就做收回應收款。
「某些情況下企業在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同時會授予客戶獎勵積分,如航空公司給予客戶的里程累計等,客戶在滿足一定條件後將獎勵積分兌換為企業或第三方提供的免費或折扣的商品或服務。
銷售方應當將銷售取得的貨款或應收貨款在本次商品銷售或勞務提供產生的收入與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之間進行分配,將取得的貨款或應收貨款扣除獎勵積分公允價值的部分確認為收入,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確認為遞延收益。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為單獨銷售可取得的金額。
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不能夠直接觀察到,授予企業可以參考被兌換獎勵的公允價值或其他估值技術估計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在下列情況下,授予企業可能減少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
向未從初始銷售中獲得獎勵積分的客戶提供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獎勵積分中預期不會被客戶兌換的部分。」
在系統上建立一個虛擬客戶,就叫「旗艦店」,然後把每月發貨的訂單按品項匯總,月底時做成一張發貨單來確認收入(運費也是要確認在收入里的),成本就是這張發貨單上的品項的成本,對應結轉就好了。當月收到的退貨就沖減當月的收入。
另外插一句,天貓上買東西的人很少要開發票的,但我們公司在報稅時都作不開票收入上報了。
在系統上確認收入後,就形成了「旗艦店」這個客戶的應收賬款,然後每月導出支付寶月度對賬單,匯總整理後,實際的收款額就做收回應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