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b2b醫葯行業的理解
[B2B模型]
B2B模型
B2B(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一個市場的領域的一種,是企業對企業之間的營銷關系。電子商務是現代B2B marketing的一種具體主要的表現形式。它將企業內部網,通過B2B網站與客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網路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
b2b醫葯行業的理解,就是做醫葯的B2B網站唄~
❷ B2B醫葯電商借大數據盈利
B2B醫葯電商借大數據盈利
電商這個概念並不新鮮,但醫葯行業電商的發展卻滯後於其他。「人們往往會不經意間把網路和缺乏監管、假貨泛濫等詞語聯系起來。」曾宇說,不同於其他產品,葯品非常特殊,加上網上售葯的規范彼時並不完善,所以造成普遍誤解,「所有的葯品經營都是經過國家GSP規范,線上並不等於假葯。」
在他看來,中國醫葯行業非常封閉。曾宇的第一次創業是想直接做第三方的醫葯B2B交易平台,但在試圖引導傳統醫葯人進駐電商平台上就屢屢受挫。此外,醫葯電商面臨著政策困境:B2C限售處方葯、醫保和線上葯品交易未掛鉤等,所以醫葯電商發展始終不溫不火。國內東部的華源醫葯、海虹醫葯、九州通、快易捷等分別於2000年初就開展了醫葯電商試點工作,而西部真正意義上的醫葯電商平台——拜歐,2012年才拿到《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許可證》。
盡管受政策限制明顯,但隨著政策放開,醫葯電商在漸漸風起雲涌。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醫葯電商交易規模從2010年的1.5億元增至2014年的68億元,年均增速達到了174%,4年間網上葯店規模也從16家增長到271家,增長了15倍。這里很大比例都是B2C的模式,用曾宇的話來說,「B2C的醫葯電商已經快成紅海了,而B2B還是藍海。」
在醫葯B2B市場上,傳統的批發弊端很多,流程非常繁復,曾宇介紹,美國目前醫葯一級批發商總共只有5家,前3家就佔了全美96%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國內大小醫葯批發公司就有近2萬家,批發環節錯綜復雜,「一層一層的加價和利益分配,葯品的價格怎麼會低得下來?」所以降低葯品價格的關鍵在於減少批發流轉環節,而通過B2B醫葯電商,就可以實現從廠商直接到終端葯店,甚至直達消費者的手裡。
傳統公司「互聯網+」轉變
2014年2月26日,葯易購試運營,單日平台就突破了10萬的銷售量;不到半年,葯易購銷售額突破3000萬,其會員數和銷售額每月增長率超過70%。相比之下,當時曾宇帶領下的運營團隊不足3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
對中間環節的削減就是對傳統利益鏈條的沖擊,曾宇團隊與傳統醫葯公司的磨合並不容易,葯易購發展初期遭到很多抵觸。由於價格低,剛運營兩個月,葯易購在推廣活動中就受到了來自廠家和其他批發商的輿論攻擊,嚴重時,甚至要求合縱醫葯關閉該網站;同時,公司內部線下的業務遇到線上的業務「威脅」,也叫苦連天。
「幸好李總(李燕飛)頂住了壓力,下放了很大許可權,放手讓我們去干。」曾宇說,為了提高效率,避免使用傳統人馬去做互聯網的事,葯易購並不像其他醫葯公司單純設立電子商務部,而是線上線下隔離發展。2年後的今天,事實證明,這樣的傳統轉型模式是成功的,截至2015年11月,近2年的時間里,葯易購上注冊的單體葯店和診所達13000餘家(整個四川省的單體葯店與診所一共4萬家左右),與23個省份的客戶發生著業務往來。葯易購已經成為西南地區B2B醫葯電商的標桿,很多周邊省份的醫葯企業甚至不遠千里來取經。目前,葯易購在新疆已經有了辦事處,逐漸往西南其他省份擴張。
曾宇看重的,並不僅僅是線上賣葯本身。「原來很多傳統醫葯企業都覺得醫葯電商是個『坑』,除了砸錢不會有其他收益。」曾宇說,「很多傳統企業想要轉型,但大多的思路也不過是開一個『網店』而已,這種單純的線下到線上的平台轉換會很快遇到瓶頸。」真正的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並非如此簡單。
在他的擴張計劃里,2015年的目標是:銷售額能達到1億元,擁有1.2萬的終端會員,業務擴展到兩個省。事實上,這個計劃已經提前兩個多月實現了。他的目標是全國每個省都能有一個葯易購戰略同盟,復制葯易購模式,走葯品批發的線上電子商務聯盟。框架一旦搭建起來,攬過來的用戶數量越多,能深入到每個省份的當地市場,賣葯以外的真正價值就開始體現了。
醫葯電商的盈利出路
醫葯電商的數量在增長,但盈利模式還在探索。國家葯監局規定,網上售葯必須具備《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和《互聯網葯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根據公開數據,截至今年初,葯監局共發放A證16張,供於類似淘寶這樣的第三方交易服務平台;批發交易類B2B證書86張,其中真正開展業務的不超過20家;網上零售類B2C證書288張,但真正開展業務的不超過80家,且僅有少數實現盈利。
葯易購如何實現盈利呢?曾宇說,葯易購在客戶基數和品種結構上還有巨大的空間,但葯易購真正看到的是客戶群集效應後,巨大的潛在需求挖掘,那才是葯易購真正的目標。
「判斷市場和客戶的痛點,這一切都應該建立在數據的支撐基礎上。」這是曾宇的葯易購擴張邏輯。廠商和所有的賣家一樣,要葯暢銷,需要藉助大數據分析判斷,而要逐漸拋卻原來的經驗主義,信息化如此通透的現在,經驗反而會成為一種區域思維。曾宇表示,葯易購的線上聯盟建立起來以後,全國各省的葯店診所終端大數據,才是未來商業格局的「定海神針」。他表示,除了大數據,電商培訓、金融產品,甚至延伸至線下的社區醫療服務,都可以納入這個體系之中,不只是品種,全方位幫助葯房、診所等終端和上游生產企業,才是葯易購真正的使命。
「在行業外看行業是道,在行業內優化行業是術。改變格局,重構生態鏈。葯易購一直在路上。」曾宇說。
第三方點評
最重要的是做好服務
醫葯行業做電商平台的大方向是一種必然趨勢,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每個醫葯企業想要走互聯網的道路,必須面對觀念和人才問題。傳統醫葯企業需要顛覆過去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這是最大的困難。而醫葯企業思維的轉換又必須倚靠相關的人才,需要具備互聯網思維,能夠將傳統經營模式與互聯網運作規律結合起來的人才。但目前看來,這種人才比較短缺。
醫葯行業做電商需要每個醫葯電商合法經營,他們既然在網上賣葯,就必須具備相關的資格證書,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經營,都要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按規矩辦事,這是醫葯電商立足的最基本一點。其次,價格需要透明,雖然現在線上經營成本較低,葯價相應較低,會引起一些傳統醫葯商家的抵制,但這畢竟是一種優勢,給顧客更多實惠。醫葯電商要真正做大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服務,始終站在客戶的角度來思考自己的經營。
醫葯電商盈利的前景很好,但這需要一個過程。現階段醫葯電商的首要任務是積累用戶量,一方面用戶多了,賣葯的盈利也多;另一方面,有更多的用戶量可以延伸盈利渠道,比如以後會有一些廣告費、代理費,都可以給醫葯電商帶來更多的收入。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B2B醫葯電商借大數據盈利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❸ 醫葯電子商務方面的B2B/B2C等等是什麼玩意,啥意思呀,不知道哪位高手能給個解答
目前,全國醫葯衛生類網站達1000家,醫葯電子商務的內涵和外延十分寬泛。其中包括尋醫問葯、健康自測、心理咨詢、遠程會診等。
❹ 醫葯B2B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如何
受「復2007年7月,社保部的制城鎮居民醫保試點獲批啟動,全民醫保框架初步形成」的影響,醫葯工業和流通領域的改革波及到醫葯B2B領域。但是這些網站盈利模式不清晰。
在這段時間里,各醫葯B2B企業也都在探索適合行業適合本公司發展的電商模式。九州通醫葯擁有21個省級配送中心,解決了醫葯物流的配送難題。通過電子商務平台,省內的終端當天下訂單,最遲第二天配送完畢。華源醫葯網路營銷中心的創業者模式,也是一種新的購銷模式。通過帶動醫葯從業人員的積極性,配合華源3萬種OTC產品,符合醫葯平台的大而全的銷售模式。通過3年的發展,已經有8萬的采購會員。總結一句話,醫葯電子商務特別是B2B,需要研究醫葯電商的人深入進傳統醫葯,切不可一言以概之。
無論是醫葯B2C還是醫葯B2B,單打獨斗突破盈利的瓶頸恐怕很難。
醫葯招標采購平台嚴格意義上說,不是醫葯電子商務。
希望答案可以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❺ 醫葯b2b是什麼意思
醫葯B2B是指醫葯領域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主要面向企業間的葯品及相關產品供應、采購、交易等商業活動。
以下是
1. 醫葯B2B概述:
醫葯B2B是電子商務在醫葯領域的一種應用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針對醫葯企業之間的交易,包括葯品的采購、批發、分銷等環節。通過B2B平台,醫葯企業可以更有效地進行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醫葯B2B的主要特點:
與其他行業的B2B模式相似,醫葯B2B也強調企業間的合作與交流。但它具有行業特殊性,如葯品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供應鏈管理的嚴格性。因此,醫葯B2B平台不僅需要提供信息發布、交易服務,還需要具備質量控制、物流跟蹤等功能。
3. 醫葯B2B的重要性: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醫葯B2B在醫葯產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它幫助企業實現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提高供應鏈效率,減少中間環節,從而降低成本。同時,通過數據分析,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做出更精準的決策。
4. 醫葯B2B的發展趨勢:
隨著醫葯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醫葯B2B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它將朝著更加智能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為醫葯企業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同時,對於平台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要求也將越來越高。
綜上所述,醫葯B2B是醫葯領域中一種重要的電子商務模式,旨在促進醫葯企業間的交易和合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❻ 中國醫葯電商的商業模式
中國醫葯電商的商業模式主要包括B2B、B2C和O2O三種類型。
首先,B2B模式,即醫葯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交易,這種模式下,平台主要面向的是葯店、醫院、診所等B端用戶。例如,九州通醫葯網和好葯網就是典型的B2B醫葯電商平台。它們提供醫葯批發、現代醫葯物流等服務,通過會員服務、展示類網路廣告、以及展會業務收入等方式獲取收益。此外,葯師幫也是B2B模式的代表企業,它通過連接醫葯行業的生產企業和下游的B端用戶,降低了溝通成本,提高了交易流轉效率。
其次,B2C模式,即醫葯企業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葯品。在這種模式下,電商平台如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等,以自營為主,兼顧平台模式,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醫葯產品選擇。這些平台通常擁有強大的供應鏈和物流體系,能夠確保葯品的質量和配送效率。
最後,O2O模式,即消費者在線上下單,線下享受葯品配送或指導服務。例如,叮當快葯就是通過自建供應鏈管理體系進行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自營O2O平台。而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台也拓展了送葯服務,與當地葯店合作建立供應網路,提供快速的葯品配送服務。
總的來說,中國醫葯電商的商業模式多樣化,各種模式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市場定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中國醫葯電商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