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旅遊電商行業處於什麼狀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旅遊電子商務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顯示,旅遊電子商務正在全球蓬勃興起。今後五年間,世界主要旅遊客源地約 1/4
的旅遊產品訂購將通過互聯網進行。1998年旅遊企業佔全球網上交易總額的18%,到2002年將成為全球電子交易領域的榜首[1]。2002年全球旅遊業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630億美元,佔全球電子商務總額的20%以上。預計到2010年全球旅遊網上交易將超過
1250 億美元。全球旅遊電子商務將連續 5 年以350%以上的速度增長[2]。
發達國家旅遊業發展經驗表明,人均 GDP 達到 1000 美元以後,大眾旅遊時代很快就要到來,旅遊市場需求也將轉變。2003 年中國人均 GDP
就已超過 1000美元。中國各類旅遊類網站已達 5000 個
1、優勢
(1)降低旅遊企業的經營成本。電子商務比傳統交易方式節省11.61%的費用和9.34%的時間,這意味著旅遊電子商務可以降低旅遊企業的交易成本;此外,因為網路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旅遊企業的信息傳播成本和市場中介成本也隨之降低。
(2)提升旅遊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入WTO之後,國外旅遊服務公司闖入我國旅遊服務市場,憑借其成熟的電子商務模式,我國旅遊服務公司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只有應用電子商務,適應國際旅遊需求的新方式,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和市場優勢,進而提高旅遊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2、劣勢
目前,因為我國旅遊電子商務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很多應用因素不健全。比如,在環境因素方面,盡管近幾年互聯網普及率迅速增長,但因為大多數用戶為沒有支付能力或者支付能力較低的青少年,旅遊電子商務中的有效客戶很少,環境還不完善;在法制因素方面,盡管國家有頒布旅遊業經營管理的法定條例,但對旅遊電子商務如何管理、網上交易糾紛的解決措施等並未作出明確規定,法制不健全;在安全方面,因為與旅遊電子商務匹配的網上支付的安全問題還沒解決,用戶不願意進行網上支付,電子商務的低成本性、便捷性未能體現。
㈡ 旅遊電子商務的發展如何
很好,現在國民素質全民提升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享受生活了。從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旅遊,就能看出來。這個前景非常好
㈢ 旅遊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
傳統旅遊平台為用戶提供了真實的旅遊體驗
傳統旅遊企業相比線上旅遊電商一個比較重要的優勢就是旅遊資源。就拿景區來說,每個景區都有許多景點,而每個景點也是一些不錯的景色,這些資源對於線上旅遊電商根本是不法實現的。旅遊行業不同別的行業,遊客旅遊就是為了貼近真實的畫面,去享受外界大自然帶來的氣氛,從而用戶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在線上是不可能有的,所以傳統旅遊企業提供的驗服務比線上旅遊電商更貼近旅客用戶體驗。
傳統旅遊企業具有豐富的運營經驗
傳統旅遊企業向電子商務模式轉型之前,已經對旅遊行業有了一些比較深的認識和經驗。無論是企業運營方面,還是在線下市場推廣方面都比線上旅遊電商都要有優勢,這也直接為傳統旅遊企業線下推廣和運營向線上電子商務模式轉型提供了很多的平台。不僅解決了旅遊行業人才的缺乏,同時也提高了旅遊從事人員的整體工作效率。對於線上旅遊電商來說,了解懂得旅遊行業的發展理念和經營模式的人員也不是很多,所以不管在管理方面還是運作方面都沒有傳統旅遊企業人員有經驗。
傳統旅遊企業擁用廣泛的營銷渠道
作為傳統旅遊企業都有自己的營銷推廣渠道,包括報紙、雜志、海報、廣告牌等。這些營銷渠道對於傳統旅遊企業來說都是比較實用的推廣平台,雖然在成本上也許比線上推廣要高,但是實際效果卻不錯,畢竟在一定時間內已經讓一定程度上的遊客已經適應了它的營銷模式,所以線上推廣方面已經優越線上做旅遊行業的電商。更重要的是線下推廣的營銷模式更貼近旅客需求,畢竟還是有一些用戶是不能上網無法獲服企業提供的服務和信息。這些都是一些線上旅遊電商無法具有的一個很重要優勢。
綜上三點所述可以明顯看出傳統旅遊行業企業走電子商務模式,向線上旅遊服務轉型,相比線上旅遊電商有許多優勢。通過走O2O模式相結合,才可以未來移動互聯網中佔一席之位。如今O2O模式已經在電子商務行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所以這種模式為傳統旅遊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模式提供了很多的有利機會,因此傳統旅遊企業走線上O2O模式是旅遊行業發展趨勢,所以作為傳統旅遊企業應該借機利用線下的資源優勢盡快向線上轉型。
㈣ 旅遊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及市場分析
旅遊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移動平台等電子商務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旅遊產品、服務和信息的購買、預定、查詢、評價等全方位服務。本文將從市場規模、技術創新、用戶需求和商業模式4個方面,闡述旅遊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及市場分析。旅遊電子商務的普及和發展,對於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和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一、市場規模
旅遊電子商務市場發展迅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據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旅遊市場規模達到5.7萬億元,其中旅遊電子商務市場規模佔比達到35.6%。可以看出,旅遊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旅遊消費的主要方式之一。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支付技術不斷提升,旅遊電子商務市場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旅遊行業受到極大影響,但是在線旅遊預定成為人們出行方式的新選擇,推動了旅遊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2020年,我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達到8292.9億元,同比增長2.5%。可以看出,在線旅遊預定的市場潛力還在不斷增長。
未來,隨著旅遊業的復甦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旅遊電子商務市場將進一步擴大。據艾瑞咨詢預測,2019年-2024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年復合增速為11.1%。
二、技術創新
技術的不斷創新,是旅遊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動力。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旅遊電子商務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也為旅遊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1. 人工智慧:在旅遊電子商務領域,人工智慧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可以根據客戶的提問,快速給出准確、優質的回復。此外,人工智慧也可以根據用戶的歷史旅遊記錄,為其推薦更加個性化的旅遊產品。
2. 大數據:旅遊電子商務所積累的海量數據,通過大數據技術的處理和分析,可以為市場推廣、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提供可靠支持。大數據還可以幫助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實現預測性分析,為旅遊產品的預訂和供應提前做好准備。
3. 雲計算:旅遊電子商務往往需要面臨大量的流量和服務需求,雲計算技術可以幫助平台快速的處理海量數據和用戶訪問請求。同時,雲計算還可以降低旅遊電子商務平台的運維成本,提高平台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4. 區塊鏈:旅遊電子商務中,區塊鏈技術主要用於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區塊鏈可以加密交易信息,防止數據篡改和仿冒,同時也保證了用戶的隱私安全。
三、用戶需求
用戶需求是旅遊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旅遊電子商務平台需要根據用戶需求,提供更專業、更靈活和更貼心的服務,深入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不斷豐富和優化旅遊產品和提供的服務,以贏得用戶的信任和忠誠。
1. 個性化定製: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需求、預算等多方面因素,為用戶提供更為個性化、定製化的旅遊產品。例如,針對愛好攝影的用戶,可以特別推出更加專業的旅遊攝影服務。
2. 一站式服務:用戶希望在同一個平台上獲取到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信息,進行一站式的旅遊服務。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可以整合資源,提供機票、酒店、景點門票等多項服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專業服務。
3. 資訊和評價:用戶希望及時獲取到有關旅遊目的地的資訊和評價,以便做出更好的選擇。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及時匯總旅遊目的地的資訊和評價,並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准確的信息。
四、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旅遊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旅遊電子商務平台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用戶需求,不斷優化商業模式,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
1. B2C模式:B2C模式是旅遊電子商務的主要模式。旅遊電子商務平台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旅遊產品和服務,中間環節較少,消費者購買體驗和服務質量更加便捷快速。
2. O2O模式:O2O模式是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通過O2O模式,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旅遊服務。例如,在線預定景點門票後,可以通過O2O模式,直接領取門票和相關旅遊服務等。
3. C2C模式:C2C模式是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可以通過C2C模式,為遊客提供更加多樣的旅遊產品和服務,打破傳統行業的壁壘,提高市場的活力和競爭性。
五、總結
旅遊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龐大,技術創新日新月異,用戶需求多樣化,商業模式豐富多樣。旅遊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廣闊,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如消費者信任度、壟斷競爭等問題。未來,旅遊電子商務平台需要不斷創新和進步,不斷提高自身運營水平和服務質量,滿足用戶多層次的需求,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㈤ 簡述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如
電子商務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產業,以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為特點,同時具有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的屬性。其核心價值鏈在於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電子商務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展現出市場全球化、交易連續化、成本低廉化、資源集約化等優勢。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不平衡,以美國、歐盟、亞洲「三足鼎立」的格局為代表。美國是電子商務發展最早的國家,也是發展最成熟的地區,引領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歐盟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成為全球電子商務領先地區。亞洲作為電子商務新秀,市場潛力巨大,但近年發展速度及市場份額未達理想水平,是全球電子商務持續發展區域。
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長期占據主導地位,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02年至2007年,全球B2B交易額達到8.3萬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40%以上的增長率,到2010年將達到26萬億美元,增長超過30倍。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在前期保持2007年持續高速增值勢頭,後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交易額增長放緩。但總體而言,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仍在穩步前行。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24000億元,同比增值41.2%,其中B2B市場仍是總交易額的主要構成部分,而B2C市場將加速發展。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分析顯示,B2B依然是電子商務市場的主導,B2B交易額佔中國電子商務總體交易額的89.5%,達到21480億元;B2C交易額佔7.4%,達到1776億元;C2C交易額佔3.1%,達到744億元。B2C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成為未來幾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熱點領域,尤其是IT數碼、家居建材領域。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指出,政府在引導性投資、物流電子商務服務平台整合與構建、支付市場洗牌、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B2B市場潛力巨大,B2C市場將加速增長,物流平台逐步崛起,支付市場面臨洗牌。企業與政府合力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支付體系已具備一定發展基礎,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競爭優勢增強。
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在擴大資金來源、支撐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成就,同時面臨全球金融危機的挑戰。中國電子商務與行業結合更廣、更深,B2C手段成為行業企業在經濟寒冬中度過的重要選擇。投資機構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關注度上升,B2C行業在投資案例數量和金額上呈快速增值趨勢,成為推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行業應用角度看,保險、旅遊、批發零售行業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將擴大。國民保險意識加強,保險電子商務將快速發展。隨著經濟增長放緩,旅遊產業成為各地著重發展的業務。網路平台提供的低價格產品將受到消費者青睞,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批發零售業電子商務將面臨最佳發展機遇。
總體來看,2012~2013年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充滿機遇和挑戰。政府和企業的通力合作是抓住機遇並贏得挑戰的基礎。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將逐步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在成為全球網路經濟中心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㈥ 簡述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如
電子商務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被視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擁有「三高」、「三新」的特點。其中,「三高」指的是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三新」則包括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市場全球化、交易連續化、成本低廉化、資源集約化是電子商務產業的核心優勢。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不平衡,形成了美國、歐盟、亞洲「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國作為全球最早發展電子商務的國家,也是最成熟、最領先的發展地區。歐盟的電子商務發展相對較晚,但發展速度快,成為全球電子商務較先進的地區。亞洲作為電子商務的新興市場,市場潛力大,盡管近年發展速度與份額不如預期,但仍為全球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地區。
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自2002年以來,呈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2007年全球B2B交易額達到8.3萬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40%以上的增長率,到2010年將達到26萬億美元,較2002年增長30多倍。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整體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前期延續了2007年的高速增值勢頭,但後期受全球金融危機和內部發展瓶頸影響,交易額增長放緩。盡管如此,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仍保持穩步前行。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24000億元,同比增值達到41.2%,B2B市場仍然是總交易額的主要構成,而B2C市場增速加快,C2C市場則基本保持現狀。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分析顯示,B2B市場是電子商務市場的主體,佔中國電子商務總體交易額的89.5%,達到21480億元。B2C交易額占整體交易額的7.4%,達到1776億元。C2C交易額佔3.1%,達到744億元。市場格局的變化在於B2C市場份額的顯著擴大。
政府在電子商務領域加大引導性投資,解決資金不足問題,改善市場投資環境。通過政策扶持,如扶持電商平台正佳網的開業,電子商務發展的資金問題得到緩解。政府還主導物流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的整合與構建,以整合全國物流資源,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進物流體系建設。物流平台在2009年將持續發展,平台信息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更多的電子商務服務商將加入物流體系建設。
2009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預計將達到34278億元,增長率保持在40%以上。未來10年,中國將有70%的貿易額通過電子交易完成。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增長潛力巨大,B2C市場將提速增長,特別是IT數碼、家居建材領域將成為未來幾年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熱點領域。
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建設方面,物流平台在政府推動下將有巨大發展,支付體系的基礎已經具備,支付寶、財付通等網上支付服務商已具備競爭優勢。企業與政府合力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特別是支付信用體系的完善,成為2008年的主旋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與中國建設銀行聯合推出的信貸服務,加強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信譽保障。
2008年,盡管面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投資吸引力不減,B2C成為風投新寵。母嬰用品、IT數碼產品、珠寶、建材等傳統行業細分領域開始進入B2C市場,獲得VC持續關注。凡客、麥考林分別獲得2000萬美元和8000萬美元的資本注入,B2C成為推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細分市場。
從行業應用角度看,保險、旅遊、批發零售行業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將擴大。國民保險意識加強,保險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經濟增長放緩促使旅遊產業重視,旅遊電子商務成為各地著重發展的業務;物價上漲背景下,消費者更青睞網路平台提供的低價格產品,批發零售業電子商務將迎來最佳發展機遇。
綜上所述,2012~2013年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政府和企業的合作是抓住機遇、贏得挑戰的關鍵。在此基礎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將繼續向發達國家水平接近,成為全球網路經濟中心,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