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存在哪些威脅

電子商務存在哪些威脅

發布時間:2025-02-18 21:31:23

⑴ 關於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有哪些

安全威脅:
1、信息安全問題: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信息泄露、信息丟失、信息篡改、信息虛假、信息滯後、信息不完善等,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
具體的表現有:竊取商業機密、泄漏商業機密、篡改交易信息、破壞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接收或發送虛假信息、破壞交易、盜取交易成果偽造交易信息、非法刪除交易信息、交易信息丟失、病毒導致信息破壞、黑客入侵等等。
2、交易安全問題: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包括交易的確認、產品和服務的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貨款的支付等方面的安全問題。
與傳統的商務交易形式不同,電子商務具有自己的特點:市場無界化,主體虛擬化,交易網路化,貨幣電子化,結算瞬時化等。這使得電子商務的交易風險表現出新的特點,出現新的形式,並且被放大。
3、財產安全問題: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電子商務參與者面臨的財產等經濟利益風險。財產安全往往是電子商務安全問題的最終形式,也是信息安全問題和交易安全問題的後果。
防範措施:
1、加強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採取切實措施,構建一個值得信賴並能夠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多層次的開放的網路體系,改善國內用戶電子商務的使用環境。
2、加強安全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使用容錯計算機系統或創造高可用性的計算機環境,以確保信息系統保持可用及不間斷動作;災害復原計劃—提供一套程序與設備來重建被中斷的計算與通信服務;加密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技術,它可以確保網際網路上信息傳輸的安全等。
3、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整體素質,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加強現有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其安全意識,提高其應對安全問題的能力。
4、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一是要完善原有的法律體系並進行必要的調整;二是為適應發展的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規。
5、誠信建設:加快信用立法,完善經濟活動實名制,健全個人財產申報制度,實行個人破產制度等,以形成對信用體系的強勢約束力,確保個人信用制度的健康發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三條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存在哪些威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門店現做飲品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878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方案 瀏覽:492
捉妖記網路營銷 瀏覽:540
網路營銷術語ip 瀏覽:537
食用油促銷方案 瀏覽:773
保安員培訓方案材料 瀏覽:465
sns和電子商務 瀏覽:559
企業市場營銷調研成功案例 瀏覽:558
2013年1月自考電子商務安全導論答案 瀏覽:149
鄉鎮幹部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81
房產微信公眾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350
公司爬山特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65
網路營銷房地產策劃書 瀏覽:620
銀行營銷方案競賽 瀏覽:877
教師參加培訓表現考核方案 瀏覽:905
幼兒園聯歡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647
itmc市場營銷沙盤書籍 瀏覽:553
市場營銷創業計劃前期宣傳 瀏覽:276
保安形體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45
肯德基的市場營銷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