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宝马的营销策略有哪些
宝马属于品牌销售,所以在销售上面没有很多策略。
在中国的话,比较常见的是,如果专你在4S店买属一辆740的话,同时会赠送给你一辆华晨宝马320i。
但是这个策略仅限740,如果买750或者760的话,得不到这项优惠。
因为740相比750和760的话,卖得不是很好。所以这项服务时针对740的销售而产生的策略。
② 国际市场营销的渠道策略
国际来营销渠道策略 (一)源 宽渠道策略 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各个层次的环节尽可能多的选择中间商来推销产品的渠道策略。 (二) 窄渠道策略 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给予代理商在一定期限内独家销售特定商品或是服务权利的渠道策略。 (三) 长渠道策略 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节的中间商为其推销产品的渠道策略。 (四) 短渠道策略
③ 宝马的营销策略
夸大的推广不可信
④ 关于奔驰、宝马的销售模式
宝马的销售代理权
申请,具体如下:
1.申请公司简要介绍(包括公司经营范围、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管理团队,如若从事汽车零售行业,请说明所经营的品牌及业务开展情况等);
2.BMW项目计划(包括欲申请城市、项目投资计划、资金来源、经营计划、专卖店选址、当地高端汽车市场分析以及对BMW品牌的理解)。其中,专卖店选址的要求为城市主路旁,可见性高的店面;
3.申请公司联系方式:联系人姓名、手机、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除上述申请材料外,申请公司还需提供以下文件: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汽车行业维修许可证(复印件);
3.申请公司验资报告及近两年的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
4.进出口资质证明及相关进出口许可证明(复印件);
5.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出具的申请公司资信证明(原件);
6.选址地块的徒弟使用权证(复印件);
7.所选场地及周围环境照片。
申请资料邮寄至: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经销商发展部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广场B座25层
邮政编码100027
经销商咨询热线:(010)-84557000
BMW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高,希望以上信息能对你有点作用,祝成功!
参考资料:www.bmw.com.cn
宝马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发展。于1994年4月,宝马公司在北京朝阳区设立了代表处。
2003年3月27日,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合资合同签约仪式。按照合同,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将共同组建一个生产和销售宝马汽车的合资公司,其生产厂将设在辽宁省省会沈阳市。
宝马集团与其中方合作伙伴分别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权。到2005年,项目的投资将达到4.5亿欧元(约合40亿元人民币)。项目中期,合资将创造大约3,000个就业岗位。当地供应商体系正在逐步发展,第一批产品的国产化率将达到40%左右。随着产量的提高,代理商网络也将逐步发展。
宝马集团认为这个合资项目是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基于公司积极的市场政策,宝马集团正在不断强化在全球的事业基础,并策略性地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尤其是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
07年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是宝马集团为其亚洲生产和销售网络增加的强大基石,这体现宝马集团一贯坚持的亚洲策略。在未来5年中,宝马集团计划将其在亚洲市场的年销量从目前的大约8万辆提高到约15万辆
随着宝马在中国供应商基地的扩大,宝马汽车集团期待今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能够激增80%,达到36亿元人民币。
豪华车销售新招 凯迪拉克上演“直销”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4日 15:16 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初,记者从凯迪拉克经销商广东粤凯处了解到,广东粤凯将在珠三角地区试水一对一的直接销售(“直销”)模式。作为中国豪华车销售的一种崭新尝试,这种不设展厅,而由区域销售经理面对顾客直接销售的“直销”模式,昭示了凯迪拉克主动出击,辐射周边的战略野心。
这个所谓“直销”模式是粤凯在完成广州布局,发力周边城市过程的产物。“我们用
了近一年的时间来筹备,目前,整体体系基本上构建成功。今年计划完成广州市的东南角和西北角的布局,未来广州市将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市场营销的布局。”对于“直销”的具体操作细节,广东粤凯的副总经理陶麓州在采访中一直不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巩固了广州的销售市场布局之后,区域销售经理的直接派驻将使粤凯在广州以外的珠三角城市的销售服务得到专业的保证,进而带来销量的提高。
“目前的营销模式,如树立二级网点,和其他经销商合作,他们的专业水准和程度就达不到专业要求。这对于我们的品牌的定位,是有冲突的。”陶麓州告诉本报记者,在多元化发展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各厂家拼品牌拼产品更拼服务。在低迷与调整之后,2006年的中国车市将持续稳中有升,但竞争依旧激烈,竞争焦点也由价格转向服务。闪耀金光的豪华车更需要高水准的服务保持其尊贵的亮泽,服务体系的建设成为豪华车品牌建设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
“凯迪拉克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上还是一支生力军。”陶麓州说。相较于进入中国已有相当长时间的奔驰、宝马,凯迪拉克、宾利、捷豹等品牌还尚未有太多人真正认识和了解。对于豪华品牌来说,其品牌建设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品牌奉行矜持从容的市场策略,通过传统的市场与公关活动进行品牌推广。但这些方式似乎未能高效地到达目标客户的视野范围。也有一些品牌更着重于对预先知道的目标客户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推广,如寄送具体车型资料、邀请试驾等。但是,国内大部分经销商是“坐商”,并没有起到一个经销商“真正”的职责。
依托于上海通用背景下的凯迪拉克是拥有强大的客户关系资源优势的,粤凯的“直销”模式便具有了凯迪拉克式的开拓性:它将使得其目标客户更直接地走进销售环节。对于豪华车这么一个特殊的市场,在起步的艰难阶段,把客户“请进来”的做法更胜于等客户“走进来”。
凯迪拉克经销网络的布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这种“直销”派驻的出现。目前凯迪拉克在华授权经销商只有12家。这样的局面不但十分不利于品牌建设的开展与完善,同样是客户服务的硬伤。粤凯的做法部分缓解了这种僵局。
有数据显示,2005年凯迪拉克的销售总量已超过3200辆,其中华南地区CTS和SRX在各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和8.5%。陶麓州告诉记者,目前凯迪拉克的销售进入快速增长期,今年以来的销量比去年同期猛增200%。“从今年第一季度的运营情况来看,我们是50%的增长速度。2006年,我们期望销量提升15%,这是一个很保守的数字。”
然而面对依旧是奥迪、奔驰、宝马三分天下的中国豪华车市场格局,凯迪拉克的竞争对手还包括扎堆涌入的日系品牌。有关专家分析,在豪华车众兵家争着迅速上位的同时,各品牌将在细分市场上相互渗透,挤占各自市场份额;但短期内,国内豪华车市场仍将暂时是奥迪、宝马和奔驰的天下,中国豪华车的市场格局将不会有太大改变。
宝马:中国品牌战略之误
2008-08-24 20:09:31 作者:企业信息中心 来源:邵东工业局 浏览次数:789 文字大小:【大】【中】【小】
2005年,中国车市最抢眼的新闻莫过于世界高档汽车的先导品牌——德国宝马开创了中国汽车市场有史以来的单车最大降价案:国产宝马3系和5系轿车一次降价幅度达13%~14%,其中530i的价格竟然一下子降了10万元。
如果把宝马的这一市场行为放在其全球喜获创记录的成功之下来看,就显得异常扎眼:2004年,BMW集团保持强劲增长,创造了销售和总收入的新高。共交付1208732辆BMW、MINI和Rolls-Royce汽车,打破了集团2003年1104916辆的销售纪录,同比增长9.4%。同期,日本作为宝马亚洲最大的单一市场销量首次超过5万辆,增长幅度为6.5%。
然而在中国,随着《天下无贼》中的贼王开着宝马一路绝尘而去,宝马在中国却步履蹒跚,面临许多困扰。2004年,在中国大陆市场,宝马集团共售出15480辆BMW汽车,比2003年的18445辆下降了16%。其中国产宝马的3系和5系轿车只卖出了8661辆,与市场老大奥迪相差甚远。
设计生产能力达3万辆的沈阳华晨宝马只有不到1/3的产能得以实现,不能不说是对宝马集团的一大打击。
在全球业绩一路高歌猛进之际,宝马在中国的表现只能用惨淡一词形容。
固然,宝马2004年在中国的失意表现是由诸如总体车市不景气等诸多原因所致。但更多的应归结为宝马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失误。宝马演绎出一部最生动的品牌营销教科书
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受瞩目的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的竞争已呈现出国际企业竞争国内化、国内企业竞争国际化的格局。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如果仅限于国内的分析,难免会以偏概全。只有放在宝马全球战略的总体格局中,才更能准确地分析出宝马在中国大陆的成败得失。
回顾20世纪世界汽车品牌的发展与演变,宝马的成功是品牌的成功,更是品牌战略的成功。宝马比其他汽车品牌更高一筹地把握住了品牌竞争的制胜之道,将品牌战略定位融会贯通到所有的产品和流程中,建立起更加清晰明确的品牌标识,并持之以恒地使品牌和产品互相依赖,相得益彰地共同发展。
可以说,宝马品牌的成功是一部最生动的品牌营销教科书。
定位奔驰,定位自己
在德国三杰中,如果说奔驰的品牌价值在于历史与积累,而奥迪演绎了最经典的品牌复苏案例。与之相比,宝马的成功则首先是品牌的成功,更是品牌战略的成功。因为宝马通过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与坚持不懈,为自己的品牌赋予了极为特殊的社会象征意义。
与奔驰悠久的历史不同,宝马原来只是为德国空军提供航空发动机的,20世纪60年代还是德国最小的汽车公司。宝马在全球真正的崛起始于80年代。但当时,以奔驰为代表的传统高档豪华车凭借传统名牌的积淀和市场先机,固守着世界豪华车市场,这为宝马豪华系列的市场渗入造成巨大障碍。虽然宝马深谙德国技术的卓越之道,优异的制造工艺不亚于奔驰。但品牌形象与价值仍未能全面成功塑造,相比奔驰,宝马的品牌竞争力仍然处于下风。
那时的宝马相对于奔驰,仍旧只是一个品牌挑战者。
如果当时宝马采取追随模式的品牌战略,诉求“我也是尊贵、豪华”的定位策略,将难以抢占已经固化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因为多年来,奔驰品牌在全球被诠释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并且历久不衰。这一品牌认知在消费者心目中已根深蒂固,无法撼动。
宝马既然是品牌挑战者,就必须确定明确的品牌定位,这一定位必须是明确无误的、有决定意义和可以达到的。
宝马不但定位了自己,更定位了竞争对手。
⑤ 国际市场营销学:经典案例分析与练习的图书目录
国际市场营销学——经典案例分析与练习目录第一篇案 例 分 析
第一章国际营销环境
第一节国际营销政治环境
案例1?1终止或冻结石油协议?美要把法俄挤出伊油田
第二节国际营销法律环境
案例1?2美国制药公司面临的“商标”难题
第三节国际营销其他环境
案例1?3肯德基的跨文化营销
第二章国际营销战略
第一节国际市场竞争战略
案例2?1从“可乐大战”看战略选择
案例2?2联合利华为何落后于宝洁
案例2?3长虹背投攻略:中国家电的国际化变法
第二节国际市场目标营销战略
案例2?4以高取胜——宝洁的品牌定位
第三节国际市场进入战略
案例2?5伊诺干酪挥兵大市场
案例2?6海尔国际营销进入战略
案例2?7TCL国际营销策略
第三章国际营销策略
第一节国际营销产品策略
案例3?1可口可乐“酷儿”完全上市计划
案例3?2柯达中国(市场)营销
案例3?3宝洁多子多福
案例3?4韩国“真露酒”进军中国市场的策略分析
案例3?5联想倡导“数字办公效率革命”
案例3?6老品牌难搞国际化,恒源祥真的想“自杀”
案例3?7劳力士表的产品策略分析
案例3?8吉芬品牌营销案例
案例3?9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
第二节国际市场定价策略
案例3?10“最酷的小车”——奇瑞QQ的销售奇迹
第三节国际营销渠道策略
案例3?11宏基公司PC在欧洲市场的营销渠道研究
案例3?12美国金霸王电池的渠道营销策略
案例3?13耐克文化之个性化营销
第四节国际营销促销策略
案例3?14宝洁恒安山城论剑
案例3?15营销败笔:丰田霸道莽撞广告挑动敏感神经
案例3?16雀巢咖啡电视广告的心理分析
第四章国际营销管理
案例4?1MOTO的成功策略
第二篇案 例 练 习
第五章国际营销环境
案例5?1菲律宾市场:雀巢公司国际市场营销中的环境因素分析
案例5?2可口可乐在印度
案例5?3遭遇阿拉伯国家联合抵制的福特汽车公司
案例5?4波音公司的政治营销策略
案例5?5家乐福为何能在中国市场领先沃尔玛
案例5?6美国猪肝出口德国
案例5?7长春长铃集团摩托成功进入喀麦隆
案例5?8迪斯尼国际营销环境中的文化环境分析
案例5?9麦当劳经营陷入低谷
案例5?10地道中国味:可口可乐的春节营销
第六章国际营销战略
案例6?1追求挑战的百事可乐
案例6?2沃尔沃:“绿色”,另一个正确的决定
案例6?3本田的全球化与中国策略
案例6?4乐凯:突出重围,挑战国际品牌
案例6?5格兰仕竞合模式
案例6?6“奔驰”奔驰
案例6?7百事可乐的音乐营销
案例6?8西班牙品牌ZARA的市场营销方式分析
案例6?9康师傅携手日企合作拓展大陆饮料市场
案例6?10361°品牌崛起之路
案例6?11宝洁与谷歌:另类营销“搭档”
案例6?12哈根达斯的营销
案例6?13欧莱雅称霸的法则
案例6?14索爱面临严峻考验
案例6?15收购新马——雅戈尔国际化战略迈出实质步伐
案例6?16欧莱雅凭什么战胜宝洁
案例6?17锐步(Reebok)国际公司的经营战略
案例6?18柯达:低成本加速跑的营销策略
案例6?19肯德基在中国
案例6?20从家乐福兵败日本谈国际市场营销
案例6?21“百事可乐”的多元化战略
案例6?22屡战屡败:帕玛拉特黯然退出中国
案例6?23耐克的国际市场战略业务决策
案例6?24资生堂细分“岁月”
案例6?25海尔洗衣机进入日本市场
案例6?26星巴克,打出文化牌
案例6?27百事可乐的社会化营销
案例6?28瑞士表(中国)市场营销案例
案例6?29宝马中国:品牌战略偏失(市场定位)
案例6?30驶向山峰——捷安特自行车
案例6?31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手机的定位与营销策略
案例6?32星巴克的国际市场目标策略战略
案例6?33“丰田”挑战山姆大叔
案例6?34TCL巨亏7?38亿:冲动的惩罚OR全球化的代价?
案例6?35走出去,学海尔还是格兰仕?
案例6?36联合利华的品牌阳谋
案例6?37“先难后易”还是“先易后难”?——解读海尔国际化战略
案例6?38中兴通讯走出国门闯市场
案例6?393M公司的国际经营历程
案例6?40奇瑞走向国际名牌的独特道路
案例6?41美国铝业公司进驻中国模式分析
案例6?42TESCO乐购中国提速
案例6?43火红的“万宝路”富路
案例6?44可口可乐的CI分析
第七章营销组合策略
案例7?1吉列公司在新产品开发上的失误
案例7?2宝马战略:品牌全球化营销地方化
案例7?3海尔的名牌战略
案例7?4张裕葡萄酒营销案例
案例7?5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
案例7?6麦当劳在华的调价策略?
案例7?7海尔创新产品定价策略解析
案例7?8康柏电脑公司的降价策略
案例7?9海信集团的国际化道路
案例7?10戴尔公司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案例7?11肯德基的经营之道
案例7?12海尔“北美战略”提速在世界赢得市场空间
案例7?13安利的信息化渠道管理体系
案例7?14海尔在国际营销中的渠道分析
案例7?15哪种促销方案可行
案例7?16韩国公司乐扣保鲜盒的别样营销
案例7?17日本富士在中国的促销策略
案例7?18星巴克在中国如何作秀
案例7?19把促销做到消费者心里
案例7?20“丑女”多芬的植入营销
案例7?21世界最成功的旅游营销推广:“大堡礁招聘”
案例7?22销售促进中“免费的午餐”起作用吗?
第八章国际营销管理
案例8?1日清,智取美国快食市场
案例8?2宝洁市场调查成败的案例
案例8?3宜家的国际营销策略
案例8?4德国宝马汽车:与品牌定位相吻合的完美营销组合
案例8?5品牌管理
⑥ 宝马汽车销售渠道
都是所有的经销商跟4S店了的经理搞好关系。因为所有的经销商都是从4S店里提的内货,没事送容点礼。拉拉关系。他可以给你第一点的价格。我做过。所有的经销商都是从4S点的经理。大客户经理那里提车的。一般地域不同,4S店的车的价格也不同。
⑦ 什么是国际分销渠道策略
国际分销渠道是指国际营销中商品的流通渠道。对国际企业来说,它必须同时开拓国内与国外两种市场。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左右逢源”,在最大范围内,发展自己。就国际分销渠道策略来讲,有三种类型策略可供选择。
1.间接出口
所谓间接出口是指国际企业将产品销售给国内的销售中介机构,而后再由这个销售中介机构转售给国外用户。或者向整件产品制造商的出口产品生产提供零部件或附件,由其通过整件产品的出口,达到销售自己产品到国外的目的。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尚未树立一定的声誉,其产品品牌在国外用户中缺乏一定的知名度,由于初次涉及对外贸易活动,企业在人员、资金、机构建设和经验等各方面都不具备直接向国外市场推出产品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间按出口的方式,为直接出口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1)以本国的出口商为中间商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有利之处是:
A.国内各行业都有相应的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或商业公司,企业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中间商。
B.企业与这些出口商之间在企业信誉、经营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互相了解。所以一般生产企业都采用这一策略,从事产品外销工作。这一策略的不利之处是,这种分销渠道企业不能直接控制,当双方产生纠纷时,会使渠道出现各种阻碍。同时,企业不直接与国外用户接触,无法了解国外用户的需求特征及对本企业产品的感想和意见。
(2)作为零部件、附件品提供者策略。这种策略是企业以某一国际企业分销渠道成员身份出现,利用它的渠道实现产品出口的目的。企业利用为某些已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声誉的国际大公司提供部分零部件、附带品的机会,向国外用户展示自己的产品,使国外用户能加深对本企业和本企业产品的了解,为自己直接出口产品创造条件。采用这一策略并使其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该国际著名的大公司(整体生产或组装者)是否同意在其出口的但由你生产的零部件、附带品上打上你的商标或其它记号。
2.直接出口策略
直接出口是国际企业的既定目标,直接出口不仅使企业有向国外用户显示自己的机会和了解国外市场变化的机会,更为企业的产品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1)以进口国的商业企业为中间商。这是一种国际企业对国外市场需求掌握不够充分情况下,常常采用的策略。利用进口国的商业企业熟知本国市场和已有的分销渠道等条件,选择其中合适者作为出口商品的中介。
(2)向进口国派驻机构。条件成熟的国际企业,在了解进口国的各种有关法律规定后,直接派驻本企业人员或聘请当地人员,组成专门从事销售本企业产品的机构。这种策略下建立的分销渠道,有很大的稳定性,企业可以严格控制各种渠道行为的发生。对企业来说,更大的好处是企业可不断发挥这一渠道所具有的调研、沟通、促销等各种功能,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各种竞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直销策略在产品出口中的运用。国际企业可以通过举办或参与各种国际产品展销会、进出口贸易洽谈会,直接与国外最终用户达成供货协议后,将产品直接销售给这些最终用户。这是在出口贸易活动中最短的分销渠道。也是许多国际企业常采用的渠道策略。
3.国外生产策略
国际企业常为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现象不断严重的矛盾所困惑。扩大产品出口是每一国际企业和其国家的目标,但进口国家则为保护本国弱小的民族工业得以生存而树立贸易壁垒。国际企业面对进口国家政府的种种进口限制,以及这些国家民族主义情绪的不断高涨,必须制订出一个两全之策,而国外生产不失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国外生产,对生产企业来讲有合资和独资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合资又可分许可证方式、特许方式、行业合作方式、合同生产方式,管理合约方式等五种。
⑧ 请帮我分析宝马的营销策略(4P)
宝马从二战开始研制发动机,宝马标也由此而来,历史是一方面。
发动机的性能宝马也内是前列,别的和其他容名车差不多。
最主要的是我们国产的宝马价格有点高,最早在中国建厂时据说宝马E46(老款3系)德国定的是20万,后来市场价定的好象是40万左右,由此可见一般!
⑨ 宝马营销策略,销售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市场营销模示是什么
请输入您的回答...略,促销策略,市场营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