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他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利他型人格是与反社会型人格相对的,利他行为则是与攻击行为相对的,也可称为“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与其说是利他型人格,倒不如说人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建立社会关系,实现自我价值,而自发形成了一种有利于族群或他人的行为模式,其目的可能是为了争取自我的社会地位,也可能是为了种族的繁衍。利他主义(altruism)或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是指那些靠牺牲自身生存和生殖而增加其他个体生存机会和生殖成功率的行为。有些是表现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基因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彻底的利他行为,即表现型和基因型均是利他的。利他行为有以下几种类型:
亲缘利他
“亲缘利他” 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例如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一般情况下,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他行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硬核的利他”(hard-core altruism)。但生物学的研究业已证明,“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没有回报。根据“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Hamilton,1963)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例如,当幼鸟遭受攻击时,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脱。所以,无论在人类社会或生物世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动人和充分。而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生物学家甚至设计出所谓的“亲缘指数”,并根据它来计算“亲缘利他”行为的得失和强弱
互惠利他
“互惠利他” 即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帮助另一个与已毫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互惠利他”类似某种期权式的投资,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软核的利他”(soft-core altruism)。例如,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一只刚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频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生物学家发现,这种行为遵循着一个严格的游戏规则,即蝙蝠们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Wilkinson ,1984) 显然,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互惠利他”。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律”,当施惠者与受惠者互相换位时,同样数量的血液将产生更大的边际效用,从而使这类行为具有明显的经济学含义。不过,由于施惠与回报存在着时间差,从而使这种期权式的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互惠利他”必然存在于一种较为长期的重复博弈关系中,而且还要求形成某种识别机制,以便抑制道德风险和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虽然精密的“互惠利他”模型直到20世纪晚期才由博弈论专家阿克塞罗德建立起来,(Xelrod,1984)但它的基本思想却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论述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时,就被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了。
纯粹利他
“纯粹利他” 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例如,汤姆逊瞪羚(Thomson’s gazelles)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我们前面提到的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
② 裂变式营销是什么
裂变营销以传复统的制终端促销的加强为基础,整合了关系营销,数据库营销和会务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的方法和理念。这种裂变模式其实指的是终端市场的裂变,其核心内容是:市场开始不要全面摊开,急速发展,而要精耕细作,全力以赴进行单点突破。
“裂变”一词常与“核裂变”相结合,但当它与营销相结合时,裂变营销与核裂变一样,具有的威力也相当大。裂变营销带来成本低、效果持久、影响力大等好处,所以裂变营销在营销学里还是常用的。
(2)利他型营销模式扩展阅读
裂变营销的核心是鼓励用户帮你传播,只有用户帮你传播,才可能慢慢裂变开来。要让用户主动帮你传播,你必须给用户足够的好处。否则用户是没有动力帮你传播的。而这个好处就是用户需要的东西,最直接的当然是钱。
但是除了钱也还有很多非常有效的东西,比如:客户急需的文档,素材,电子书,考试资料;生活中非常实用的小物品,如杯子、伞;视频网站vip会员;宝妈们喜欢的玩具等等。总之要吃透用户的需求,再来准备传播的刺激物。
③ 如何理解阿米巴经营哲学之“利他”
83岁高龄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一次演讲中,以日本航空的重建为中心,同时以自己长达半世纪以上的企业经营经验为例,说明“利他之心”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价值。稻盛和夫先生说,以“利他之心”经营企业,是超越行业、超越国界的“真理”。
一般认为,决定企业盛衰的是眼睛看得见的、有形的要素,比如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经营者制定的企业战略等等。但是我认为,这些因素固然重要,然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眼睛看不见的、无形的因素,就是员工的意识,以及作为这种意识的集合体的组织的风气,或者说企业的文化。
就是说,在企业里,每一位员工对自己的公司抱有自豪感,从内心祈愿公司成长发展,并为此竭尽努力。还是企业里充满不平不满,到处怨声载道,员工们都像批评家一样批判自己的企业。这两种情况下,企业的业绩就会迥然不同。
在日本已经破产的企业,尽管利用了“破产重建法”,但真正重建成功的概率极低,为什么呢?虽然按照“重建法”,大幅度的免除债务、削弱成本等等眼睛看得见的改善可以实现,但是,眼睛看不见的人心——涣散了、消沉了。也就是说,员工们丧失了积极向前的意识,不能由衷配合公司重建,不能把自己持有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就是重建之所以失败的要因。
日航在开始重建时也一样。公司破产了,职场里许多同事辞职了,奖金取消了,工资大幅下降,退休金削减了,作为航空企业生命线的航线被大幅削减,许多飞机卖掉了。因此,员工们意气消沉,失去了自豪自信,职场的氛围暗淡而压抑。
但是,我就任日航会长以后,我全身心投入日航重建的姿态,点燃了精神萎靡的员工们的心。员工们的心中都萌生了使命感:“既然是我们自己的公司,无论如何必须由我们自己的双手来重建”。同时全体员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种“一体感”也酿成了。就是这样,每位员工的心变了,意识变了,作为这种意识或者说心的集合体的组织风气也发生了变化,日航的业绩因此戏剧性地向上攀升。
日航重建成功,我的任务完成,2013年3月,我退出了日航董事会。夜晚,在上床入睡之前,我常常回顾日航重建过程的日日夜夜,“究竟为什么日航重建能够获得如此奇迹般的成功?”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前面已经讲到,为了重建日本经济,为了保住留任日航员工的就业岗位,为了日本国民,我鞭策我这把老骨头,不拿一分钱报酬,全力以赴,投入了日航的重建。同时,员工们也抱着同我一样的想法,为了重建日航而拼命工作。
看到我们抱着纯粹的“利他之心”,奋不顾身、持续拼命努力的样子,“上天”因可怜我们而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不得不这样去想,因为我觉得,如果没有这种远远超越我们自身力量的宇宙、自然在背后推动,日航如此奇迹般的回升是不可能的。这层意思,或许还可以用“自力”和“他力”的概念来表达。
“利他之心”能够唤来超越自力的所谓“他力之风”来帮助自己。不妨把我们的人生比喻为在大海中航行。为了度过一个理想的人生,我们必须用尽自己的力量,拼命划船。但是,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不可能到达遥远的彼岸。必须做好准备,在航船前进的方向上,接受他力之风的推助。所谓准备,就是扬起接受他力之风的结实而美妙的风帆。
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一切事物不断向着好的方向、更好的方向前进。然而,如果一味地强调“我呀我的”,在用“利己之心”扬起的风帆上,因为布满了孔洞,任凭“他力之风”如何吹刮,那风都从孔洞中穿过,无论风帆升得多高航船也不会前行。与此相反,如果用“利他之心”扬起风帆,就能饱受他力之风的恩惠,一帆风顺,在茫茫大海中破浪疾驰。
我认为,日航重建的奇迹般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个道理,说明了在日航重建之际,“为社会为世人”这种纯粹的动机,也就是所谓“利他之心”就是成功的原动力。
经常有人这么说:“靠利他之心真的能够经营好企业吗?企业经营的基本出发点不就是利己的欲望吗?”确实,“想要赚更多的钱”、“要想过更富裕的生活”,这一类利己的欲望在开展事业的时候,可以起到发动机那种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新兴的风险型企业,要实现利己欲望的热情和愿望往往成为开展事业的起点。而且在这种热情和愿望的驱使下构筑的高超的战略战术,实际上把事业引向了成功,这也是事实。
然而,仅仅依靠利己欲望经营企业的人,他们的成功决不可能长期持续。因为如果一切策略的目的全都集中在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一点上,那么竞争对手也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以牙还牙,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结果必将发生摩擦和争斗。
还有,在将利己的欲望作为发动机使事业获得成功的时候,这种成功越大,经营者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傲慢不逊。他们会忽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忘我奉献的员工,不把员工的努力和贡献放在眼里。经营者忘记了谦虚,企业内部就会产生不协调的声音,最后甚至会将企业引向破灭。从利己的欲望出发,具备举世罕见的才华,这样的企业家经历艰辛,创建了出类拔萃的公司,但过了不久,他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致使企业衰落,也玷污了自己的晚节。这样的事例,无论东西,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在做生意的时候,加入体谅他人的、利他的思想,让对方、让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个买卖做得好!”对方也会好意相报,结果双方得利,皆大欢喜。这样的事我想大家也都经历过吧。由于我毕生努力贯彻这种精神,结果不止一次获得了远远超出想象的卓越的成果。
当然,我所说的“利他”,并不是损己利他,并不是要通过损害自己来让对方获利,决不是这个意思。恰恰相反,正因为自己“想要富裕”,就应该体会到对方和周围的人同自己一样,“也想富裕”。人同此心,因此要考虑如何让对方同自己一样,也能高兴欢喜。就是说,不是“只要自己好就行”,不可一味地自私自利,必须投入同情、体谅、慈爱的“利他之心”,决不可以过度地去满足自己利己的欲望。
在佛教里,用“自利・利他”来表达这层意思。所谓“自利”就是自己的利益,所谓“利他”,就是他人的利益。所谓“自利・利他”,就是为了自己获利而采取的行动,必须同时让他人、让对方也获利。自己赚钱,对方也赚钱。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经商,才是健康的商业社会的基本原理。超越时代和国界,所谓经营,所谓商业,必须基于“自利・利他”这种思维方式。
关于利他之心为本的经营。就是揭示崇高的理想,提升员工的觉悟,激发团队的活力,并且获得上天的力量,从而促使企业成长发展。这种以利他之心为本的经营,在京瓷和KDDI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日航的重建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努力以这种利他之心去经营企业,就一定能够引导企业不断成长发展。这是超越行业、超越国界的“真理”。(来源:阿米巴实践研究院)
④ 市场营销学 利他前提下的利己主义
就是你帮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你也就得到你想要的。
你要想得到你想要的,你首先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为别人提供价值,
然后别人就会反过来帮助你,这也正是伟大的互惠定律。
⑤ 营销手段有哪几种
常用的市场营销方法如下:
1、市场营销方法之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也叫有形商品的无形营销。现代市场竞争就是高科技含量的优质产品+ 优质服务的竞争。各个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因地、因企、因时制宜, 市场营销方法采取不同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顾客。
2、市场营销方法之形象营销
企业形象就是经营理念(MI) 、行为识别(BI) 、视觉识别(VI) 三者的综合统一, 也是企业关系者及所有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其特点在于, 对内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 使企业内部的整体行为、价值观念和目标取向更加一致。
3、市场营销方法之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就是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观念融于企业的营销管理中, 要求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把消费者需求、企业利益和环境保护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营销原则如下:
1、诚实守信的原则。诚实守信又是基本层的道德要求的最基础部分,它是企业经商道德的最重要的品德标准,是其它标准的基础;
2、义利兼顾的原则。义利兼顾是指企业获利,要同时考虑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利益,是否符合社会整体和长远的利益,义利兼顾的思想是处理好利己和利他的关系的基本原则;
3、互惠互利原则。互惠互利是进一步针对企业的营销活动的性质,提出的交易中的基本信条;
4、理性和谐的原则。理性和谐的原则是企业道德化活动达到的理想目标模式。
⑥ 企业经营为什么要有“利他”之心
1】协助员工成长,就能为企业成功奠定基础!
2】协助客户成长,我们有更多订单!
3】协助他人成长,可以把利他之心当作企业文化来传播,增加影响力
⑦ 如何通过利他之心做网络营销
网络是个自由的平台,只有能够上网就可以。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只有将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才大家认可的。所以,网络营销的发展是建立在互利共赢,利他也是利己。当然,这个中间的尺度需要把握好。
⑧ 网络营销模式有哪些
1、在线商店模式在线商店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利用网络技术缩短企业与顾客的距离,它是向消费者直接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模式。在线商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消费者可以接触到的部分——在线商店的前台部分,即顾客在电子商店中选择商品、通过购物车核对所购物品的品种和数量、下电子订单、进行电子支付、选择付款方式和送货方式等——系列过程,第二部分是在线商店的后台管理部分,包括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客户关系管理、订单管理、电子支付平台、库存管理和商品配送系统等部分。2、企业间网络营销模式企业间的网络营销模式是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将企业的上下游产业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即将原料供应商、产品经销商、运输商、往来银行甚至海关连成一体,实行网络的交易与管理,有效地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缩短供货周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间的网络营销系统既可以建得相对简单,只跟某一个企业建立BtoB的供应关系,也可以建得很复杂,将多个上下游合作伙伴用网络连成一体。3、中立交易平台模式中立交易平台模式是众多电子商城广泛使用的一种模式。电子商城属于一种完全的电子商务企业,它既不生产产品,也不购买产品,只是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个电子交易的平台,通过扩大电子商城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到商城购物,通过招商吸引商家进驻商城,向进驻商城的商家收取服务费从而实现盈利。中立交易平台模式的优点是将分散的电子零售店集中起来,为招商企业提供统一的电子结算渠道、物流配送系统及其他配套服务,实现规模经济;具有为消费者提供信息集成的综合优势,减少消费者搜索信息的成本,从而增加商城的访问量,增强品牌形象和知名度。4、网络招投标模式招标是由采购方或丰办单位发出通知,说明准备采购的商品或兴办工程的要求,提出交易条件,邀请卖主或承包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出报价。投标是一种严格按照招标方规定的条件,由卖主或承包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报价,争取中标达成协议的一种商务方式。5、网络拍卖模式网络拍卖是卖方借助拍卖网站通过不断变换的标价向购买者销售产品的行为。网络拍卖的竞价形式有两种,即正向竞价和逆向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