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动营销如何实现精准营销,案例,优缺点
移动营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营销模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品牌主知道移动营销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得手机用户者得天下。于是,各大品牌开始攻城略地,纷纷开始布局移动营销,大有逐鹿中原,谁主沉浮的阵势。从这样一组数据可以看出端倪:截止2018年底,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11.3亿,手机APP数量已经达到415万个左右。2018年移动营销的关键词是增长,裂变,新人类,边界,下沉及粉丝经济。增长方面体现在智能家居,生鲜O2O,即时应用,短视频,生活服务等;裂变主要体现在社交媒体的裂变营销;新人类体现在Z世代(95后及千禧一代)的崛起,已经占到30%左右;下沉体现在手机APP下载量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已经占到54.7%;粉丝经济成为了移动营销中一个新崛起的经济体。
移动营销催生出新营销模式,场景化,IP化,社群化及裂变传播化的特征。O2O模式的实现;移动支付改变了购物场景,所见即所得;移动搜索APP成为了快速查询信息的好帮手,为用户进行购物对比提高了便利性;社交APP成为了熟人,陌生人,圈层等具有社交属性的即时通信,沟通,互动及个性化的社群营销。一切的营销随着智能手机的移动呈现出流媒体的特征。由于移动技术融合营销,移动营销的SOLOMO特性,使得营销出现了大变革:产品即营销,营销即服务,广告即销售,服务即互动。
2. 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有哪些经典的
二维码扫码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入口,是最佳的移动营销策略。骆驼兑奖运用可变二维码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营销策略转化。此处提供骆驼兑奖与山西汾酒合作的一份经典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2014年汾酒针对零售价100元的某一中端白酒单品应用骆驼兑奖进行促销,选择在山西大同市试点。礼品选择了10元话费即时充值和苹果IPad(京东采购即时配送)。
每瓶酒的促销预算设置为5元,中奖率设置为50%,即每2瓶即有10元话费,苹果IPad 设置了12部。
相比过去的传统促销手段,效果和效率大幅提升,总结如下:
1、显著的销售拉升
消费者扫码中奖后,话费2分钟内即充入消费者手机,直接刺激饮酒的消费气氛,对酒的消费有显著的拉升作用,数据证明如下: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后台数据将中奖和未中奖两类消费者的消费量进行对比,数据分析后发现,中奖消费者的平均消费瓶数为1.47瓶,相比未中奖的平均消费瓶数1.15瓶,提升了28.3%,意味着中奖后能够刺激白酒的消费。
以1瓶单价100元为例,采用话费促销,直接拉动汾酒的消费增长了28.3元,相比5元的促销投入,消费增长28.3元显然是经济的可持续的。
2、消费数据的掌握
促销活动结束后,掌握了6635个消费者手机号(代表1个白酒消费者),其中在活动期间消费10瓶以上的手机号312个,消费5瓶以上手机号1210个,消费3瓶以上手机号4216个,消费2瓶以上手机号5721个。
骆驼兑奖促销沉淀留下了真实且清晰的消费手机号、消费时间、消费区域,以及消费频率的全面消费数据,以此可以掌握汾酒的重度消费群体,进行后续二次营销和重点关注、消费调研。
而相比以往的促销,促销活动结果只是一堆账单和无法核实的现场照片,骆驼兑奖的结果是无法想象的清晰的消费数据。
3、促销费用结余
应用骆驼兑奖进行促销试点的活动的计划预算是21万元,因为初次试点,宣传推广并不到位,因此,消费者参与率仅达到了61.2%,实际促销花费14.21万,而未参与的二维兑奖码里面的促销费,则没有支出,为汾酒结余近40%的费用近7万的费用,促销费用95%到达真正的消费者或终端,没有被中间环节所截留或屏蔽。
如果按照以往的促销,费用不但没有结余,而且80%无法达到真正的消费者和终端。
4、活动人力节约
促销活动只是在出厂时酒盒内放卡或贴码,按照正常流通到零售端。整个促销活动的话费奖品和苹果IPad礼品均采用全自动方式进行,话费即时充入消费者指定的手机,如果中了苹果IPad,厂商审核后,自动由京东商城的快速物流到中奖消费者手上,不仅消费者的中奖体验好,无需过去繁琐的领奖手续,而且节约了厂商大量用于采购礼品、仓储礼品,配送礼品,核销礼品等的人力和物力。
3. 移动营销的案例
第一:具有橱柜行业特色的建站式网络营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企业独特具有个性化的网站。网站建设的本身就需要根据行业特色做站点建设规划,对于知名橱柜来说除去和其他企业网站的相似处之外,也会根据橱柜行业特点,上传企业的工程案例,与房地产商合作的样板房橱柜装修的相关资料,同时也有橱柜企业的相关加盟信息,有意向的加盟商可以从网站上了解到橱柜企业的加盟信息,从各方面对企业做整体全面的介绍,利用企业自身的个性化网站来作为网络营销的开始。
第二:加入更多的B2B平台,增加网络渠道发展,做好网络营销。这种渠道合作服务于橱柜企业的招商和采购,利用B2B的平台来精选各种合作伙伴。例如:鑫海橱柜,在国际品牌网上发布免费信息以供其他商家联系合作,同时这样的B2B平台也会协助宣传企业品牌,不管是橱柜企业所做的网络广告宣传,还是众多媒体报道的整合营销宣传方式,都可能暗示着橱柜行业在B2B平台上进行的网络营销发展趋势。
第三:追随团购主流发展,随着团购的火热,有一些橱柜企业也加入其中。只是橱柜作为定制产品,区域性强和产品价格构成含糊,付款、反馈方式单一化,成为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不过团购作为一种网络营销手段,橱柜行业也可以借助团购进行促销式网络营销,同时追随互联网的主流进行趋势发展。如果橱柜企业的团购结合线下的实体经营,可能也会吸引很多真正的买主到实体店参观、体验消费。
第四:B2C线上和线下联营合作。一些大型的卖场会建设自身的B2C商场,实体卖场的橱柜商家也会进驻这样的B2C商场,客户直接在网上的商场里也可以找到相应的橱柜品牌,例如成都的富森美家居,在网上建立了一站式家居主题购物商场,利用360度的全景观摩技术帮助实体的橱柜品牌发展线上的网络营销,由此橱柜品牌实行线上、线下都与大型商场合作无疑也是橱柜行业网络营销的又一发展渠道。
4. 中国移动手机视频精彩15优惠套餐营销体验
15元包月,所有内容免费点
5. 视频网站如何盈利移动视频广告或破局
从去年开始,随着各家视频网站在新闻资讯、自制内容和UGC等方面不断发力,逐渐摆脱对电影、电视剧版权的过度依赖,一度也让业内看到了短期内盈利的预期,但是,新一轮移动化趋势的加速,却再次对视频网站的商业化前景提出了挑战,移动端的流量变现正在成为视频网站集体遭遇的新难题。 从腾讯科技获取的一组数据可以直观感受到视频网站未来面临的压力。截至2013年第一财季末,优酷、搜狐视频的移动流量占到了总流量的30%以上;PPTV的移动端流量占总流量30%—40%之间,而爱奇艺的移动端流量占到了总流量的40%以上——爱奇艺数据研究院院长葛承志向腾讯科技透露,到今年年底,这一数据或能达到70%。 无可否认,在PC端应用流量增长整体趋缓的背景下,移动终端普及带来的分流效应正在凸显。但另一方面,据腾讯科技了解确认,几乎所有视频网站的移动端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目前都不足10%, 大部分仅为4-7%左右。更严峻的挑战还在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端广告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占移动流量70%左右的手机端几乎还完全没有打开广告市场。 移动广告的两级分化 目前,国内移动广告遭遇平台规模有限、精准投放效果有限、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整体发展并不理想。在移动终端上发布的广告大多被认为不是一种特别好的表现方式,很多用户都比较排斥相关类型的广告。 华扬联众副总裁王海龙向腾讯科技表示,其现在所接触的品牌广告主还不会主动提出移动端广告需求,只是由代理广告公司在营销方案中做整合考虑。总的来看,移动端广告比例很少,流量价值没有体现出来,现在还不是一个好的市场。 不过,王海龙认为,移动视频广告是激活这个市场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在平板电脑上,品牌广告的增长空间便颇为可观。 优酷土豆销售营运总经理付正刚告诉腾讯科技,平板电脑用户群整体较为高端,消费能力强,IT数码、汽车等领域的广告主对这部分用户的广告价值比较认同。 当然,Pad端广告更多也限定在了高端消费品上。对于生活日用品、大众消费品来说,相对于PC端,平板上广告价格过高而难以接受。 PPTV聚力副总裁单晓蕾向腾讯科技透露,其移动端Pad广告客户也集中在奢侈品、化妆品、汽车、高档数码IT产品等和用户群定位非常符合的领域,而大众消费品不太适合在Pad上进行广告投放,广告价格和PC持平的手机终端是更好的考虑。 仅仅从流量上看,平板电脑占比其实要远远低于智能手机。葛承志向腾讯科技表示,在移动端,爱奇艺手机和平板视频流量比例大概为7:3;付正刚则透露,优酷土豆的这一数据约为3:1。 问题在于,对于各大视频网站而言,手机端广告现在几乎还完全没有打开市场。如优酷土豆、爱奇艺和搜狐视频,今年才开始全面启动移动端商业化进程。 华扬联众副总裁王海龙认为,在采用PC端的CPM购买方式下按照点击效果评估,让传统广告模式在手机端出现价值崩溃。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移动广告的点击率不到 1%,而国外移动应用营销平台 Trademob 之前的调查称,大概有40% 左右的移动广告点击是误按或是欺诈点击——这意味着在原本就偏低的广告点击量中,有效点击仅仅占到了 60%。这种担忧无疑会让广告主质疑移动互联网广告投放的效益。 因而,贴片广告也成为诸多视频网站移动广告的主要选择。目前,PPTV、优酷等已经将PC端的片头广告(TVC)移植到移动客户端。 当然,如何让移动广告获得更多品牌广告主的认可依然是各家视频网站接下来面临的挑战。有业内人士称,对视频而言,通常屏幕大则广告价值大,移动终端的小屏幕使得移动视频广告先天吃亏。另外,移动化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视频用户来说是优点,但就广告本身而言,移动终端用户的注意力和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移动端广告转化率必然受到影响。 一名百事可乐公司市场部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目前移动广告市场雷声大雨点小,其关键就是广告主的预算还没有进来。关于移动营销,广告主依然有非常多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比如,手机屏幕这么小,做广告有用吗?APP里的广告最后真的能到达用户吗?如何测量?怎么才能像登在门户网站一样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当这些问题得到答案的时候,广告主更多预算才会流进移动市场。 幸福的烦恼:寻找流量变现出路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视频网站对传统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冲击。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表示,更多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和iPad观看影视、新闻和体育节目,不再依赖于电视机。而随时随地的观看、分享越来越多分流了用户在电视机前消费的时间,在PC市场增长整体趋缓、流量获取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移动端的成长空间对于视频网站而言是一个新的机遇,可以进一步地扩展用户规模和用户使用时长。 因而,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各家视频网站对移动广告的前景依然保持着极大的乐观。 爱奇艺数据研究院院长葛承志认为,手机屏幕小因而广告效果差这种看法存在偏见,如果以用户视野范围的相对尺寸来判断,手机屏幕对用户的影响力并不弱于PC上,而且78%的用户在手机端习惯带耳机看视频,有更加封闭的听觉环境,通过触摸、重力感应、语音等移动特性加强交互,广告效果甚至会更好。未来更多的特效和互动、误触提示、广告内容的社交分享或将提升广告的用户体验。 第三方广告效果监测平台AdMaster CTO洪倍向腾讯科技表示,其获取的一些监测数据显示,视频前贴、场景中转、开机画面这些利用用户等待内容缓冲、过场切换、APP初始化的空闲时间占据整个屏幕稍后自动消失的广告形式,有比较好的用户体验。洪倍还透露,由于用户在移动端观看视频一般不会多任务同时进行,因此移动视频是真正的空间独占,其点击转化率比传统PC高5-10倍。 另一方面,当流量更多集中在手机端后,对好的视频内容感兴趣的广告主,必然要更加关注移动化趋势并加大投入。优酷土豆销售营运总经理付正刚表示,广告主更看重的是要有渠道来覆盖更多的目标消费者,如果通过移动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覆盖在原来PC上覆盖不到的消费者,广告主其实也愿意付出额外的溢价。 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也认为,多屏互动、以消费者为核心将是视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用户体验可以在电视机、智能手机、Pad和PC上实现无缝联接。而多屏互动时代,移动视频不会被广告主孤立看待,视频网站将拥有更大的营销空间和规模收入。 此外,理论上说移动广告还意味着有更好的精准性、互动性。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规律和使用群体特征,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广告到达的精准性和广告受众的高品质,具有传统广告甚至是互联网无可比拟的真实有效性。 PPTV聚力副总裁单晓蕾认为,可以根据用户的分类、行为、活动场景选择相应形态来推送不同的广告类型,在广告产品体验上进行更多创新,来提高广告价值和广告效果。单晓蕾透露,PPTV今年第一季度来自移动终端的广告收入已超过2012年全年。 移动终端的交互性、实时性、随身性,要求广告产品有新的变化,目前在手机上广告价值释放不出来,是因为行业投放的媒介计划和媒介观念是错误的——华扬联众副总裁王海龙向腾讯科技表示。 事实上,如果只是简单把互联网上的广告模式照搬到移动互联网,很难获得广阔的增量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的主要价值在于信息传播,而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价值在于信息之上的生活服务。 相比传统PC,移动互联网更像是用户“主动定制”的广告,对于体验和实用性更为敏感,而国内目前还缺乏能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让正确的目标对象看到,并产生更好的广告体验、有助提升品牌好感度的广告投放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