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08后最新的大事件营销案例分析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那个算不算?
Ⅱ 如何针对热点进行借势营销
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分析一下营销热点,也就是什么是营销热点,什么事件才被称为热点,首先它要被很多人知道,而且还要被很多人关注。即必须要具备“高知晓度和高关注度”的属性。
而通过蹭热度,不仅可以获取热点本身的流量,最关键的是还可以将我们自身的产品和热点相结合,使品牌传播的更广,更甚者还能带来一定的知名度。
下面分为五步来说一下怎么借势营销:
借势第一步:热点分析
在追热点前,先分析下:这个热点我能不能追。
1. 分析的内容为:
▲ 热点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大家目前都在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这个热点都有哪些人群关注
2. 分析的工具为:
▲网络指数:可以查看目前这个热点的搜索量,以及搜索人群的画像
借势第二步:分析产品与热点的关联度
这和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我了解了热点事件的前因后果及人群画像后,还需要分析下热点与我的产品是否有关联,或者是否会影响用户对于品牌的认知度。
比如我们公认的借势好手杜蕾斯,也不是所有事件都蹭。像优衣库事件就没有,因为这很容易给用户产生不好的认知度。
那我们都要分析些什么呢?
1.热点是否有和产品相连接的点?
2. 热点本身性质是否和我们品牌的理念及想向用户传达的认知度相符?
借势第三步:内容制作方向
通过对热点的详细分析,我们了解到这个热点可以蹭,那就需要抓紧时间制作素材。
但该往哪个方向蹭?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发散思维”。
1. 罗列出所有和热点相关的点
2. 筛选信息
将和热点相关的信息罗列出来后,再结合自己的产品去筛选信息。
借势第四步:选择渠道
既然蹭热点的方向出来了,我们就需要思考:我应该把这个蹭热点信息放到哪些平台上?
我们就拿那个人人都能蹭的锦鲤活动来说,你紧赶慢赶终于制作出了一个超长奖品单,于是把它放到了自己官网上。
但自己的官网每天就20个浏览量,最后8个人报名了,你觉得这个热点蹭的有意义吗?
热点也需要曝光,那就需要选择投放到正确的渠道上。
借势第五步:物料制作
蹭热点方向有了,渠道也有了,那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渠道和热点内容进行制作物料。
比如我要投放微博,那我们可以制作成一张图片;我要投放朋友圈,我们可以制作成一张图片或一个H5...
13年整合营销培训的厚昌学院认为在制作物料时,不必拘于最初的热点形式,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和渠道进行变化。
借势营销,只是众多营销中的一种。在未来,各大平台的流量分散化,市场会要求我们的营销能力更加多元化。
Ⅲ 埋伏营销是指企业利用媒体和公众对重大事件的关注,通过举办与重大事件相关的活动,
A。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方式“利用媒体和公众对重大事件的关注”内、“举办与重大事件相关的活容动,使自己与重大事件产生关联”,目的“引起消费者的联想和媒体的关注”,“对自己的品牌悄无声息地进行了宣传”,特点“隐蔽、突发”。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矿泉水公司邀请著名运动员为其代言并投放广告是直接宣传,并没有出现重大事件,宣传特点并不“隐蔽、突发”,不符合定义,当选;
B项:户外用品公司向灾区捐赠帐篷并举行捐赠仪式属于“举办与重大事件相关的活动”,目的是“使自己与救灾行动产生关联,引起媒体的关注”,能够“对自己的品牌悄无声息地进行了宣传”,符合定义,排除;
C项:出版集团在小学生知识竞赛现场向参与者免费发放其出版的图书符合“举办与重大事件相关的活动”,目的是“使自己与知识竞赛产生关联,引起消费者的联想和媒体的关注”,能够“对自己的品牌悄无声息地进行了宣传”,符合定义,排除;
D项:在方程式锦标赛期间挥舞印有企业商标的旗帜目的是“使自己与重大事件产生关联,引起消费者的联想”,宣传特点隐蔽,符合定义,排除。
Ⅳ 雪花啤酒的营销大事件
1.雪花勇闯天涯
“雪花勇闯天涯”活动是由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独立创新的具有原创性的品牌推广活动,它不仅是国内啤酒品牌最大规模、区域最广泛的一次全国范围的品牌推广活动,更是雪花啤酒为回馈中国消费者所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至今,“雪花勇闯天涯”活动已经成功地举行了九届。
1、2005年,雪花啤酒首次联合美国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推出了“雪花勇闯天涯”雅鲁藏布大峡谷探索活动,对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索。
2、2006年,雪花啤酒开展了“勇闯天涯探源长江之旅”的活动。探索队从青藏铁路的起点西宁出发,穿越大可可西里区域,抵达了长江源头冈加曲巴冰川。
3、2007年,雪花啤酒开展“勇闯天涯远征国境线”活动。活动共分五大纵队,远征足迹遍布中尼、中缅、中老、中越、中朝、中俄、中哈、中巴等十余个边境地区,穿越四十多个县市,行程近两万公里。
4、2008年,雪花啤酒开展“勇闯天涯极地探索”活动。队员穿越了柴达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对中国境内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干极”若羌和“风极”库尔勒进行考察。
5、2009年,雪花啤酒开展“勇闯天涯挑战乔戈里”活动。活动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哈巴雪山集训选拔;第二阶段:获胜选手参加挑战乔格里活动。雪花啤酒首次以非专业登山队的身份挑战地球上最难以攀登和征服的山峰——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最终成功挑战海拔6200余米。
6、2010年,雪花啤酒开展“勇闯天涯共攀长征之巅”活动。200余名队员沿着红二方面军之红二、六军团的足迹,穿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共同徒步翻越雅哈雪山,并按照当年红军足迹分两支队伍分别徒步翻越红军长征路上海拔最高的的藏巴拉雪山垭口(海拔4890米,红二军团),卡瓦落日雪山垭口(海拔5992米,红六军团),最终在甘孜会师。
7、2011年,雪花啤酒“勇闯天涯穿越可可西里”活动。活动从格尔木出发,沿青藏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可可西里,最后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沿大北线穿行,最终抵达拉萨,全程共计4138公里。队伍除体验广袤无人区的艰辛路程和绝美风光外,更通过践行环保、捐赠藏区小学等公益行动,传承了雪花啤酒勇闯精神及高度社会责任感,为可可西里带去了最真诚的关爱。
8、2012年,“雪花勇闯天涯冲破雪线”活动。经过全国层层严酷选拔脱颖而出的勇士们组成雪花勇闯队伍,从康定出发,经上木居、贡嘎寺、ABC、C1,沿贡嘎雪山的西北线路中难度极大、尚无人攀登的专业登山路线进行攀登。本此活动极具挑战,队员们每天负重15公斤,最多时一天徒步攀登12公里,期间还要涉水、攀爬斜度约60度的乱石坡,途中饱受高原缺氧、体能透支等多方面的登山考验。最终42名勇士冲破重重险阻成功冲破海拔5300多米雪线。
9、2013年,“雪花勇闯天涯翻越喜马拉雅”活动。活动自拉萨启程,高海拔地区的徒步行走,艰险难行的曲折道路,不断滚落的山体碎石,连绵无尽头的搓衣板坡……这是一段让专业人员都要咬紧牙根的绝望地带!徒步行进于晓乌措、汤湘、白当等雪域高原,纵览数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高峰,经过六天的长途跋涉,冲破重重艰险,雪花勇闯天涯的勇士们用勇气去挑战人生的高度,用身体力行诠释人生的意义,自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徒步翻越至南麓并抵达加德满都,顺利完成“翻越喜马拉雅”的伟大征途。
2.雪花纯生·古建筑摄影大赛
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由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携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主办,从200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在每年大赛活动期间,主办方华润雪花啤酒都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中国古建筑题材的摄影作品,并开展几十场的摄影外拍、讲座、影展等形式的外拍活动。
通过五年的积累,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在建筑领域、摄影界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了建筑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目前,该摄影大赛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以中国古建筑为拍摄题材的摄影类活动。并在2013年首次走出国门,远赴莫斯科进行展出,受到了俄方的高度评价;
目前,2014年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现已启动,正在火热征集作品中,欢迎广大影友积极参与。
3.古建五书
雪花啤酒于2008年联合清华大学开展了“普及与传承——中国古建筑研究与传播合作项目”,双方合作五年,以“古建五书”形式逐年推出一套中国古建普及读本以来,《北京五书》、《民居五书》、《古都五书》等陆续出版,古建筑科普书籍达31册,有力地推动了古建筑知识体系的完善,提升了社会大众对中国古建筑的价值认知;
由雪花与清华大学联合拍摄8集大型纪录片《中国古建筑》在央视在内全国13个省、市电视台共计27个频道,引起了强烈反响。
Ⅳ 如何利用事件营销进行网络炒作
利用事件营销进行网络炒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概念炒作法
是企业为自己产品或服务所创造的一种“新理念”、“新潮流”。像某品牌当年就是通过推出一个都不能少的成功人士概念,从而引领了掌上电脑消费新潮流,创造了非凡的销售业绩。
2、悬念炒作法
悬念炒作是要提炼一到两个所谓核心、神秘的卖点;根据进度,慢慢抖包袱,所有的资讯不要一次放完,说一半留一半。
3、落差炒作法
用一些很熟悉的东西,在平常人头脑中产生了相对的思维定势,当一旦打破这种定势,人有如在太空的失重感,这种炒作方法要有平中见奇的功夫,善于提炼普通的素材,让媒体耳目一新,让大众或分众耳目一新。
4、事件炒作法
策划“打假事件”、“维权事件”等,进行炒作。虽然借势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利器正在被更多的营销人来回挥舞,但它那独具魅力的市场杀伤力,在一些人的心中依然无法遮蔽雕虫小技、自我炒作、恶性跟风的阴影。
5、名星炒作法
根据马斯洛分析的人的心理需求学说:当购买者不再把价格、质量当做购买顾虑时,利用明星的知名度来加重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借此培养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感情,从而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捧。比如世界杯期间炒得沸沸扬扬的“米卢现象”等。
名星效应是人物炒作的首选,名星是人们较关注的焦点,所谓效应,有效果和作用两方面的内涵,是个很实际也很物质的词。名星效应的关键是名星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又是一个人的社会认知程度,名星效应之所以具有号召力,原因也正在于此。
6、反向炒作法
古人云“反其道而行之”,以反引出正,以邪突出正。反向炒作是把读者从一个概念引入到另一个概念,大自然和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规律性,为了吸引人们的好奇心理和打破传统规律,策划者反其道而行之,冲破人的惯性思维方式与人的定式规律相背驰。
7、争议炒作法
针对企业产品、质量、企业行为等,策划容易引起争议的事件或观点,引发社会讨论,吸引公众注目。
8、双簧炒作法
在现实生活中,黑与白虽然是对立的,但对于爱看热闹的人们来说,投其所好,对立得越强烈则关注得越热烈。而差异化的心理感应就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炒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结果不置可否,而炒作的意识已达到。
其次当新闻登出后,热度不够,就要安排所谓的正反观点“媒子”向报社打电话,以此人为达到舆论高温,让媒体关注此事,让社会公众注意,从而达到炒作目的。
9、新闻炒作法
企业利用社会上有价值、影响面广的新闻,不失时机地将其与自己的品牌联系在一起,来达到借力发力的传播效果。企业也可通过策划、组织和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炒作,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
10、第一炒作法
人们的记忆中只能记住第一,比如人们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第一”容易引起人的兴趣,容易吸引公众眼球,容易被记住,还会使对手难以逾越,品牌形象脱颖而出。因为人人都想争第一,冠亚军一字之差却失之千里,新鲜的事物往往是让人们记得最深的,跟风者,将不会引起更多注意,只会带来更多批评与冷眼,人们只会记住第一。
但是,“第一”毕竟只有一个,绝大多数企业很难拥有“第一”,这就需要变通地策划出“第一”,或者说“制造”出“第一”。
对“第一”纵向追踪,挖掘“第一”背后的秘密,以满足社会公众一探究竟的猎奇心理。而实际上,把良好信誉、产品、质量、科技、发展潜力等企业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输送到公众心里。围绕“第一”横向造势,统筹谋划市场营销,达到促销与塑造品牌双赢。
11、叫板炒作法
叫板某知名人士、名企业或产品,设下擂台,从而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注意,让媒体关注、报道结果,让自己变成可读性新闻。适合行业竞争中的弱者,一举成名。
12、深挖炒作法
将自己的失败(成功)以探讨的形式向外推荐,吸引媒体的讨论与关注,让人们记住这一现象,达到炒作目的。还可以借流行观点提出异论,如非典商机有泡沫,此等营销纯属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大有众里寻她干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境界。不搭草船也借箭,成本呢?低得可想而知,各类企业都可?。
13、纠纷炒作法
策划一个“纠纷”,吸引社会关注。一段时间后,不了了之,但企业闻名于世,实现了炒作目标。
14、赞助炒作法
主要就是借助赞助、冠名等手段,通过所赞助的活动来推广自己的品牌。
15、危机炒作法
通过一些危机事件来炒作,不诚信、社会性危害,用危机炒作法来挽救社会影响。
16、舆论炒作法
企业通过与相关媒体合作,发表介绍和宣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文章,来宣传自己。关于这一点,很多企业都已认识到了它的作用。
17、商标炒作法
其成本只是申请了一个标。
18、活动炒作法
是指企业为推广自己的产品而组织策划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眼球达到传播自己的目的。
19、内幕炒作法
策划自曝“内幕”,或者别人揭“内幕”,进行炒作。为了显示自己的本质,不惜揭露行业黑洞,用它人的缺点突出自身的优点,实质是一种对比形式,别人黑在何处,而我怎样怎样,让社会公众对黑洞痛恨,对自己认可。
20、借势炒作法
所谓借势,是指企业及时地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炒作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上欲达到之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借势炒作就是借人们关注的焦点,顺势搭车,让更多的人认识,关注自己,以此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借自己某一点让消费者注意自己,知道自己。
20、借势炒作法
所谓借势,是指企业及时地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炒作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上欲达到之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借势炒作就是借人们关注的焦点,顺势搭车,让更多的人认识,关注自己,以此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借自己某一点让消费者注意自己,知道自己。
Ⅵ 如何做好新闻事件营销
新闻事件营销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借力模式 :是指借助大众中产生了一定热度的焦点话题,将企业带入话题中引起媒体与大众的关注;在借力模式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要迅速反应,第一时间介入。
第二点找准与企业相关的关键点,巧妙切入。
第三点与大事件相联系,引发公众联想。
二.是主动模式 :是指企业通过策划和富有创意的活动,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
在主动模式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事件定位.
第二点用户定位.
第三点卖点定位.
第四点推广定位。
如何进行事件营销操作呢
1.不能盲目跟风
成功的事件营销要有赖于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不能盲目跟风学。关键要看自己是不是合适,针对自己的情况如何有效结合实施。
2.符合新闻法规
事件营销不论如何策划,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新闻法规,不能越位。
3.事件与品牌关联
事件营销无论怎么策划,一定要与品牌有关联,最后一定要能对品牌起到正面宣传的作用。
4.控制好风险
在策划一次营销方案之前,一定要考虑到风险的要素,要控制好风险,千万不能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所有的推广都应该是为品牌做加法。
5.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好的事件营销,应该像讲故事一样,一波三折,让人们看了大呼过瘾,看了还想看,这样新闻效应才能持久。
6.吸引媒体关注
新闻事件营销,最早也叫新闻营销,可见新闻事件营销与媒体是密不可分的。 要提前做好与媒体有计划的互动。
不要把事件营销当成临时性的战术,随性而为之,要将它当成一项长期战略工程来实施,并要注意事件短期效应与品牌长期战略的关系。
在事件营销实施过程中,不一定都是顺风顺水,大众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不一定与策划时想象的一样。
新闻事件营销往往是从品牌内涵与事件的内涵上相交互的,因此对品牌的形象和美誉度会得到提升,这比纯粹的提升销量显得更具持久,并对品牌的形象塑造和归属感具有长远的意义。新闻事件营销投入少,产出大,收益率高。大量的事实证明,好的新闻事件营销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在知名度的提升方面,回报率都超过其他营销形式。
Ⅶ 2018年如何引爆一场成功的事件营销炒作
所谓事件营销,就是通过一场事件的制造,通过舆论的力量将整个事件引爆,进而达到企业想要达到的效果。但是事件营销虽说有着病毒一样的传播效应,但它确实一把双刃剑,玩得好自然皆大欢喜,玩的不好,企业就只有撞墙的份。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好一场完美的事件营销策划呢?今天,小壹就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个令很多人趋之若鹜却又不敢去触碰的话题。
这五类人是你这场事件营销的导火索:
1、找到一批种子用户,建立情感的联络,让其自然为你发声,这批用户需要活跃在各类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论坛、贴吧里,发言踊跃,能带动一批人。找准这批种子用户,不夸张地说,是产品成功的基础,对于创业企业,更是生死命脉。假如你的第一批种子用户都留不住,维系不了,产品的生命力可想而知。找到这批用户,还需要用心维护,让他们成为铁粉。铁粉,就是即使产品有一定缺陷,他们依然待你如初恋,情感的门槛才是最大的门槛。
2、找到几个明星用户,这里的明星不是单指娱乐明星,还有很多社会公知,或者说意见领袖,让他们喜爱你的产品,没事就在你微博、微信贴一下产品的照片,炫耀一下产品的功能,传播你的理念和价值观。
3、找到一批民间评论家,让他们能够经常在网上为你发声,并有一定的写作和辩论能力。有很多媒体人、行业人士在业余时间经营自媒体,他们的评论也往往能起到较好的传播作用。
4、找到一批忠实的记者用户,及时响应他们的产品需求,让记者成为你的粉丝,记者的背后有媒体平台,传播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的信息通过媒体这个大分子传递出来,辐射面更大,衰减时间长,容易形成较大范围的扩散。
5、找到你的员工热爱你的产品,这点很多企业经常忽略,其实员工是第一线的产品体验员,是最了解企业的人,也是重要的传播小分子。有些企业的员工在外面,碰到生人能夸夸其谈一番,碰见熟人,就说,其实那个谁谁的产品更好一点。如果员工都不热爱公司的产品,这个产品必然走不远。
文章来源:先知品牌(版权归属原作者)图片来源:网络
Ⅷ 借势营销有哪几种方法,借势营销技巧
就是接大事件的曝光度。如神六上天,蒙牛说神六的人喝他的奶,要跟正面事件产生正面的关联性
Ⅸ 近三年来网络营销的重大事件
基本上每发生一件事都属于营销的重大事件,仙.人.掌.传.媒,你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