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问题的提出该怎么写30字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问题的提出该怎么写
问题的提出——利用暑假的时间在家乡进行调研,目的在于唤醒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提醒政府等相关部门增强对农村地区环境的重视程度,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民生
建议意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机统一体。应以搞好农村垃圾处理和清洁卫生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快推进新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美好家园。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改善村容村貌状况方面主要有一下几点建议:
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群众是农村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他们对环境卫生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等农村环境情况的宣传教育,利用农村人口学校及广播、宣传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建立完善环保制度,实行责任制,对村民门前实行三包、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度,由村委会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好的表扬奖励,对违反环保规定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纠正和改进。
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要尽快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和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和以县为主、乡村为辅的污水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和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中转站),配备清洁工,各乡镇建设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㈡ 环保的标语
25。
12,治污优先
9.改善民生,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坚持团结治水、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污染环境、搞好水土保护,还家园碧水.保护绿地标语。
23,谁来关爱水的生命。
19.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27,推进水利协调发展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2,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一份义务,强化城市改革开放功能
44.珍惜水,共在一片蓝天下。
2。
5,我们要保护森林.珍惜资源永续利用、动员起来,保护水环境,绿化环境净化心灵、利在千秋
4,不做污染环境的负罪之辈
42.水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地球上的生命、上项目必须先办环保审批手续
39,生命之河是无限的。
18,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也会疼的。
14、美好的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珍惜和维护。
3,功在当代!
12、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16、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4.全面规划、人类若不能与其它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让水造福人类,改善生态环境。
20、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请您珍爱环境
37。
21,利在千秋,谁开发,谁保护
38.节电环保标语,持续发展
32,防治水污染
17、保护自然平衡、蓝天,造福子孙后代.创建环保模范城市
建设环保绿色家园
7:节约能源、保护海洋
.保障饮水安全,大有可为。
26,谁治理,功在当代,共建绿色家园
34:不要踩我啊,建设生态文明
15。
10、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美好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13。
22。
3。
10,统筹兼顾。
15、保护碧水蓝天!
9。、风尘、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让我们采取新行动保护和净化我们的地球,集中供热是途径
40、拯救地球。、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41要做保护环境的有为之人。
6、洁净的空气.8。
17、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16,害人害已
31,构建和谐流域
14,人与自然共存
35、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
6、烟尘污染要减轻.节约为本。
11,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保护水.建环保模范城市
创美好幸福生活
11。
8.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沙化。
30、谁污染、保护生态,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已、让我们共同行动、破坏环境就是自掘坟墓
33,维护生命健康
13.坚持人水和谐.珍惜水资源。
24,清除白色污染、请您以宽宏大量之心给生而自由的动物们以自已的空间,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西部开发环保先行
5。
29、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7、保护赖以生存的海陆环境需要我们人类的节制和努力、森林是地球的肺、水是生命的源泉、为了子孙的幸福、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保护生态环境、善待自然也便是人类自珍自重,治理污水护家园
36,防止赤潮、改善环境、保护野生生物,拯救绿色环境、早一天保护环境、锁住黑龙保蓝天,多一份生命保证
28、保护环境、污染环境
千夫指
保护环境
万人颂
431
㈢ 2020广东公务员申论模拟题:如何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给定资料】
冬日里的湖南株洲渌口区古岳峰镇白壁村一派风景秀美的田园风光:平整宽敞的水泥路上,红顶白墙民居错落有致,农家小院整洁干净,村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舒适宜居,独特的美丽乡村风貌逐渐显现;10月底的龙门镇花冲村热闹非凡:小村人声鼎沸、游人如织,数百滑翔伞爱好者聚集于此,数千游客现场观摩刺激的滑翔伞赛事,“体育赛事+乡村旅游”模式将“花冲旅游”的品牌名片擦的更亮更响……像白壁村、花冲村这样的“高配置”,是株洲市渌口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打造山清水秀村美、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的一个缩影。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43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9元,增长9%。”株洲市渌口区区委书记罗绍昀说,一直以来,渌口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要求,通过规划引领、健全机制、创新示范、强化落实等工作,抓好“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扎实的行动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村域面积大、人手少、处置不及时、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不高曾是困扰古岳峰镇白壁村发展的几大难题。如何发挥出线上微信群的更大价值,将微信群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一直是白壁村党支部思考的问题。为此,白壁村积极探索网上群众路线,创新“线上+线下”工作法,线上建立微信群组发动群众,线下成立突击队的模式。 “线上+线下”工作法不仅搭建了村干部与村民的桥梁,还打通了村里与村外村民的沟通渠道,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此外,白壁村以德治、自治、法治互动助推乡村治理,强化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升班子履职服务能力水平,积极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活动,以身说法、以案说法扎实提升村民法治意识,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门前三包”带动庭前院后绿化和美丽庭院的创建,人居环境卫生治理已形成村民的良好习惯,人人都来争当美丽家园的“保护者”。近期,白壁村凭借着创新的乡村治理体系更是入选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
白壁村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是株洲市渌口区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渌口区按照“全面铺开、分类推进、示范创建、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示范创建”为抓手,选定了12个示范创建村(社区)和4个后备村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工作,建立区级领导联系示范创建村制度,并向“12+4”示范村派出工作队,探索激发村支两委和农村群众致力乡村振兴的凝聚力和内生动力,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人居环境铺就底色,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才能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渌口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克胤表示,全区按照“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整合相关资源,增强投入保障,将在示范引领上狠下功夫,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按照精心设计、精品建设、精细管理的要求,建成更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力打造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龙门镇花冲村这次滑翔伞比赛很精彩,令人流连忘返。”从外地来观摩滑翔伞邀请赛的游客在花冲村航空滑翔基地不停地拍照,兴奋不已。10月31日,株洲市首届全国友好城市滑翔伞邀请赛在龙门镇花冲村举行,一时间,这个偏僻乡村忽然热闹起来,观摩人数达到数千人,各大餐饮、住宿等生意火爆,群众享受到全域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此次邀请赛填补了全市航空运动基地‘零’的空白,这仅是花冲滑翔的开始,未来将进一步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将其打造成为渌口区全域旅游的品牌名片。”渌口区区委副书记朱江表示,花冲村将围绕航空飞行营地,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家庭客栈等,打造四季水果、香菇、花卉等基地,在旅游发展中推进强村富民,在强村富民中深化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渌口区持续推进多元文化产业、绿色农牧业产业、全域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扎实好“规划、整治、文明、富民”的文章,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品牌培育和打造,加速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新型职业农业培训,遴选产业指导员,以高质量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让全区产业发展更具活力、魅力、影响力。
“坚持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呈现全面规划、统筹推进、产业多元、人才支撑的发展态势”。渌口区副区长刘行国表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渌口区自身的自然资源,探索并走出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兴旺、强村富民的产业发展特色道路。
根据给定资料,就如何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要求:总结全面,内容具体,切合实际,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应做到:
一、巧“结合” 创新人居环境治理模式。
1、积极探索网上群众路线,创新“线上+线下”工作法,线上建立微信群组发动群众,线下成立突击队的模式。
2、以德治、自治、法治互动助推乡村治理,强化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活动。
3、 选定示范创建村(社区)和后备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工作,建立区级领导联系示范创建村制度,并派出工作队,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
二、重“特色” 推动优势产业落地生根。
1、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全域旅游的品牌名片,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家庭客栈等,打造果蔬基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持续推进产业协调发展,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品牌培育和打造,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新型职业农业培训,遴选产业指导员。
㈣ 如果我是一名干部,应该怎样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首先是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一个合理治理规划。
其次是制定相关村规民约,加大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治理氛围。
三是多方筹集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对于村内的人居环境进行大力整治。
最后是利用公益性岗位及村内义务志愿者团队,划定区域,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的维护,保持整治效果。
㈤ 请各位家长让学生写一篇以“提升人居环境,建设幸福家园”的作文,请各位家长让学生写了后认真改,家长也
走在家乡宽阔干净的马路上,漫步在家乡鸟语花香的花园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迷人的花香,这一切是多么美好。然而,在许多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角落,垃圾却如影随形。
每当我走在街道、超市、游乐园……总会看见垃圾,尽管这些地方安装了许多垃圾桶,可依旧有人视而不见。不信你看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垃圾桶旁的“小山”,正肆虐地向着周围散着臭气;每到街天,天空中飞舞着的“白色蝴蝶”正在嘲笑人类的无知;你看,村前的那条小河正在呻吟着;你闻,空中的有毒物质正在横行着……
这一切无不在警示我们:保护环境,急不可待。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多走一步,把垃圾送回它的家;弯一弯腰,把地上变为净土;不要使用一次性袋子,不要用一次性餐盒,不往小河里投废弃物……
其实,做到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应该提升人们的文明,提高人们的素质,增强人们环保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有关部门多做一些环保的宣传,多开展保护环境知识讲座,多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多进行一些榜样示范,如我们学校老师每个月月底就会上街大扫除,这样做都是为了带动群众行动起来,爱护卫生,提高我们的人居环境。
那么,对于提升人居环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成立“环境保护小队”,分片区定时检查周围环境,定期进行垃圾清理;还可以写一些标语提醒人们爱护环境,如果看到有人乱认垃圾叫他捡起来,看到有人把垃圾丢在垃圾桶旁,提醒他“文明——只差一步”,看到有人往小河里乱人生活垃圾,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
总之,要想提升我们的人居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乡服务。
㈥ 在人居环境改善中,政府能起到什么作用
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原则。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要以人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优势,构建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是因地制宜原则。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农村条件千差万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应因地制宜,分步指导,逐步实施。要从不同村庄的区位特点、经济状况和群众需求出发,花小钱、办大事、办实事,力求特色。
三是城乡统筹原则。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要跳出就农村论农村的误区,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要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社会经济的制度环境和法制环境,实施财政反哺的经济政策,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引导、农民自愿原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靠一家一户解决不了,靠一村一乡的力量也不够,必须由各级地方牵头,各部门广泛参与,统筹规划,整体行动。各级地方作为农村环境建设的领导者,既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制定、政策扶持、宣传发动和思想引导的职责,又要防止大包大揽、强制推行。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要充分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无论是村庄规划编制还是建设方案的选择,都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农民参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系统性原则。农村人居环境是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区位空间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系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兼顾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等多方面,不仅要考虑短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要顾全大局,充分考虑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尽可能覆盖人居环境建设的每个方面,争取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
六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人居环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发展农村文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与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故有的空间格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
㈦ 为什么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很重要
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原则。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要以人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优势,构建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是因地制宜原则。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农村条件千差万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应因地制宜,分步指导,逐步实施。要从不同村庄的区位特点、经济状况和群众需求出发,花小钱、办大事、办实事,力求特色。
三是城乡统筹原则。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要跳出就农村论农村的误区,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要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社会经济的制度环境和法制环境,实施财政反哺的经济政策,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原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靠一家一户解决不了,靠一村一乡的力量也不够,必须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各部门广泛参与,统筹规划,整体行动。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农村环境建设的领导者,既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制定、政策扶持、宣传发动和思想引导的职责,又要防止大包大揽、强制推行。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要充分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无论是村庄规划编制还是建设方案的选择,都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农民参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系统性原则。农村人居环境是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区位空间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系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兼顾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等多方面,不仅要考虑短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要顾全大局,充分考虑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尽可能覆盖人居环境建设的每个方面,争取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
六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人居环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发展农村文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与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故有的空间格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
㈧ 《小手拉大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活动
治城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签名活动,全区各学校负责人、团支部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及雨城四小的1700余名师生在签名幅上郑重签下名字,学生代表在会上慷慨宣誓,号召全区广大师生、家长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改善雨城人居环境。“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主题活动思想,把学校作为传播文明的场所和阵地,在全区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进校园、进头脑、进课堂、进家庭、进生活”五进活动和“千万学生写家信”、“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在教育好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还承担起了带动家长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责任。孩子“讲文明、爱卫生、爱家园”孩子出校门、进社区,以小手拉大手,用热情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我们有信心让学校成为城乡环境中最优美的地方,促进全民共同建造文明和谐、节约环保、天蓝水清的美丽雨城。举办了以“治理城乡环境、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参与“文明志愿服务和环境大调查”活动.“雨城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人居环境靠你我共同改善”。
㈨ 环境卫生宣传内容是什么
环境卫生宣传内容是:
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和谐。
2、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
3、大力宣传市容环卫法律规章,违反制度要承担应有责任。
4、大力整治市容市貌,营造良好城市环境。
5、房前种棵树,室内养盆花,悠乐人人夸。
6、草木绿,花儿笑,清爽宜居环境好。
7、草为德者绿,花为善者红。
8、城市环境美丽无限,市容整治你我有约。
9、城市环境是金,群力整治出新。
10、环境因你而洁净,城市因你而文明。
11、环境整治千秋业,和谐城市万代兴。
12、环境整治情系你我他,和谐家园惠泽千万家。
13、机关单位沿街商铺要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和“九不准”规定。
14、加强城市的长效管理,创造和美的`人居环境。
1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齐保洁管理人员,改善市容环境卫生,提高可镇文明程度。
16、家家讲文明,户户比洁净。
17、讲文明,除陋习,市容整治,从我做起。
18、讲文明讲卫生,共创美好城市环境。
19、讲文明小处处处不随便,树形象大家家家是窗口。
20、禁止小广告,美化我家园。
21、净化绿化美化城市,努力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22、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建设秀美宜居城市。
㈩ 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有哪些
1、整治违法用地
2、整治违法建筑
3、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4、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
5、大气污染防治
6、土壤环境综合治理
7、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
8、荒漠化的防治
9、水土流失防治
历史背景:
治理大气污染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让现有法规、技术和措施得到真正落实,监督问责制度得到严格执行才是关键之举。
我国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仍然巨大。据统计,我国每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2400万吨左右,氨氮排放量在245万吨左右,远远超过了目前的环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