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暑情景剧怎么写
中暑情景剧
Heat stroke scenario
Ⅱ 怎样避免中暑
1,暑热夏季加强预防中暑宣传教育,穿宽松浅色透气衣服,在阳光下活动时,戴宽边遮阳帽,使用防晒霜
2炎热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点到15点暴露于阳光太久.
3改善高温环境中工作条件,多饮用渗透压<200mOsm/L的钾、镁、钙盐防暑饮料。
最后,中暑患者恢复后,数周内应避免阳光下剧烈活动。
Ⅲ 中暑是什么样子的
长时间接受日光和高温,尤其是同时伴有高湿度、小风速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时,便可能出现机体热平衡功能紊乱,这就是中暑。发病早期往往有头晕、眼花、乏力、胸闷等先兆症状,这对诊断中暑有较大意义。中暑症状有头晕、头痛、乏力、口干、心悸、眼花、恶心、呕吐,大多数病人体温升高,甚至高达40~41℃。严重者出现肌肉颤动,甚至发生意识障碍、昏迷等。在高温环境从事强体力劳动者因出汗过多,可出现肌肉(尤其是小腿肚子的肌肉)痉挛疼痛。发现中暑者,应将其移至通风凉爽的地方平卧,松开衣服,对头部或前胸部做冷敷,给患者喝冷盐水,服人丹、十滴水,涂清凉油,或用刮瘀法。轻症的很快就会恢复,严重者可用冷水或井水按摩揩擦全身,用电风扇吹风降温,并口服大量含盐饮料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l000毫升。还应注意呼吸与循环情况。 预防措施为: ①做好个人防护,在阳光下劳动时应戴草帽,穿宽大浅色衣服。 ②工地应备有开水或盐开水,常食咸菜等。 ③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上午早出工、早收工,下午晚出工、晚收工,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并有工间休息制度。 ④调整劳动力,对体弱者安排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中暑的先兆症状。 ⑤可因地制宜地搭一些草凉棚,以备工间休息,或利用树阴作为休息场所。 中暑是人在高温影响下而发生的体温调解功能障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组疾病。 中暑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汗出,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升高等。 (2)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升高,可达38.5 C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见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 (3)中症中暑 在上述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昏厥,昏迷,痉挛,高热。 中暑主要有四种类型: 1.日射病 多发生在烈日下或强烈的热辐射下劳动时,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剧烈呕吐,烦躁,昏厥,昏迷等。体温正常或稍高。 2.中暑衰竭 多见于老年人及不适应高温的人。起病急,早期表现为头痛,乏力,嗜睡,精神错乱,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以致循环衰竭,治疗不当则进入中暑高热。化验检查可见低钠血症。 3.中暑痉挛 多见于青壮年及已适应高温者。在大量出汗、因口渴大量饮水、常在较晚的时间里发生,患者感到四肢无力,肌肉痉挛疼痛,尤其是腊肠肌疼痛尤为明显。重者波及腹直肌、肠道平滑肌、隔肌,产生腹绞痛和呢逆。体温大多正常,但血钠和氯化物降低。 4.中暑高热 多见于老年人及原有慢性疾病者,先感头痛,头晕,全身无力,恶心,呕吐,晕厥,l~2天后即出现中暑高热。也可突然发病,高热,面色潮红,呼吸加快,脉搏加快,收缩压升高,严重者发生昏迷,心功能不全,肺水肿,脑水肿,肝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化验检查可见血清酶(SGOT、SGPT)增高,有蛋白尿,管型尿,低钠,低钾血症,酸中毒。 中暑的治疗方法有: 1.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可将病人移送到清凉通风处,给予含盐的饮料。如冷开水、绿豆汤、汽水、盐茶水等。 2.日射病或中暑衰竭者,轻症服用含盐饮料即可,失水较多时,应补充等渗葡萄糖静脉滴注;以低钠血症为主者,可给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重症低钠血症而又见水中毒者,可给3%的高渗盐水静脉滴注。 3.中暑痉挛轻症服用含盐饮料;重症给5%的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 4. 中暑高热可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支持疗法,治疗休克、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DIC等。 5.出现感染时,应当选用抗生素治疗。 正规医院看下吧
Ⅳ 何谓中暑中暑的三种类型及其处理原则分别是什么
中暑:
因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的对环境高温的轻度至重度反应。
中暑的三种类型:
中暑痉挛
中暑衰竭
日射病
处理原则:
速离高温现场到阴凉处。
松开衣服,吹风,凉水洗澡。
喝淡盐水、饮料、绿豆汤等。
口服人丹、十滴水,太阳穴擦清凉油。
使患者平卧,头、腋下、大腿根等部,用冷水、冰水或用白酒擦身,并吹 风。
用手导引人中、合谷、十宣等穴位。
及时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当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停降温, 以防虚脱。
有条件者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1000ml,肌肉注射氯丙嗪25mg。
Ⅳ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中暑(heat illhess)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以及无风的环境条件下,主要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I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heat cramp)、热衰竭(heat exhaustion)和热(日)射病(heatstroke,s
夏季防暑(16张)un stroke)。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较高。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核心体温(coretemperature)达41℃是预后严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中暑的诊断可根据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和劳动时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和(或)晕厥,并应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与热射病特别需要鉴别的疾病有脑炎、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疟疾;热衰竭应与消化道出血或宫外孕、低血糖等鉴别;热痉挛伴腹痛应与各种急腹症鉴别。 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车间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特别是中暑的早期症状。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车间就业禁忌症。
Ⅵ 99、如何预防中暑
夏日里,烈日炎炎,如果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或者室内空气不流通,过于闷热,体内的热量又不能向外散发,都有可能会引起中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预防中暑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风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选用淡盐水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Ⅶ 【+50起】求简单急救知识宣传材料
一、急救的常识 一、急救的目的: 1、保存生命 2、防止情况恶化 3、改善预后 二、急救的处理 人的身体系统中,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两个系统产生问题,很快就会死亡,因此,急救也就是通过处理使这两个系统能正常运作。 (一)、呼吸系统 1、正常成年人呼吸频率:8-20次每分钟,儿童越小,呼吸越快 2、成人正常呼吸状态:平静、表浅、有节律 3、快速评估病人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1)呼吸次数是否正常? (2)呼吸状态是否正常? (二)、循环系统 1、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心率:60-100次 2、脉动:可以在桡动脉(手腕处)、颈动脉(喉结左右两指处)、股动脉(大腿根中部,儿童常用),即使处于休克状态,颈动脉和股动脉也能摸到脉动 3、正常末梢循环:指甲红润,按压发白,松开之后,2秒可回复红润 4、快速评估病人循环功能是否正常: (1)脉搏次数正常吗? (2)末梢循环正常吗? 5、动脉出血:血喷出来;静脉出血:血从伤口流出;毛细血管出血:血从伤口渗出 三、急救优先原则 D(危险)、R(反映)、A(气道)、B(呼吸)、C(循环) 1、Danger危险 停、看、听、闻 大多数事故现场都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不要成为第二个遇难者。 2、Response反映 观察病人反映,呼唤并拍打病人肩膀,看是否昏迷。不要掐人中、拍脸、揪耳朵、摇晃身体。 3、Airway气道 压前额,抬下颌,打开并清理呼吸道 4、Breathing呼吸 侧脸将一侧脸颊放在病人鼻子上方,看肚子和胸廓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的声音,感觉是否有呼吸 5、C止血 急救优先原则目的是不要出现继发事故、检查情况是否危重、查看两大系统是否运转正常。 四、第二步处理 全身的系统检查,以发现需要处理的其他损伤或状况。如口鼻是否有黄水流出、眼眶、耳后是否乌青、肚脐是否发青。如发现问题,注意提醒医生。 二、常用急救处理 (一)昏迷 1、病人短暂昏迷、随后苏醒 如果出现在餐前,最有可能是低血糖 a、将病人平躺在地上,脚抬高,让血液往心脏流 b、喝糖水,吃饼干 2、昏迷,还有呼吸 将病人翻至稳定的侧卧位,抢救人员千万不能离开,有呕吐物及时清理,放置堵塞气管。 3、车祸、运动受伤昏迷 千万不要搬动伤员 4、昏迷、没有呼吸,比如触电 A、先断电 B、心肺复苏 a、压前额、抬下颌 b、深吸气,包住病人嘴,匀匀吹2口气,双手交叉,手臂垂直,用手掌大幅按压30下(在心窝和胸窝正中按压),做5个循环(大概五分钟),看看病人是否有反映,如无反映,重复1组5个循环。 (二)受伤出血 1、手被刀子划伤,大出血 a、保护好急救人员的手,不要被感染 b、直接用干净纱布、毛巾、纸巾压迫出血点10分钟以上,中途不要松开 c、抬高手臂,让出血点高于心脏位置 d、用绷带加压,不要随意用止血带止血,容易造成手坏死。 (三)插入身体的异物如何处理 1、插入身体的异物,只有小木刺可以拔,其他都不能直接拔 2、直接带着异物去医院 (四)内出血 如高空坠落的内出血 1、 安慰病人 2、 抬高下肢 3、 盖上毯子或衣服,防止出现低体温 4、 不要吃喝任何东西 5、 寻求医疗援助 (五)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1、给予吸氧或呼吸新鲜空气 2、安慰病人 3、舒适体味,坐下或半躺半坐,不要平躺 4、不要让病人过分活动,如上下楼梯 5、了解病史,帮助服药,测血压 6、警惕心脏停搏,随时准备心肺复苏 7、寻求医疗帮助 急救药:硝酸甘油,在舌下含服 (六)中风 1、中风的鉴别: A、一侧面部肌肉无力:可以通过龇牙、微笑来判断 B、一侧手臂无力:闭上双眼,抬高双手,不能双手同时抬高 C、说话不利索 注:CT是确诊脑中风的最好办法,同时建议查心电图和血糖 (七)中毒 1、 催吐 2、 给予足量饮水,然后催吐,直到吐出的水与饮入的水颜色相同。 3、 有些情况不能直接催吐,如腐蚀性物品。需要服用大量生鸡蛋清(5斤),然后催吐。 (八)蛇咬伤 无毒:无数靠近的小牙 有毒:一对牙印一前一后 1、 停止行走,防止扩散 2、 用纱布盖在伤口上 3、 绷带加压 4、 固定肢体 5、 搬运病人 (九)中暑 1、 中暑的原因:高温、闷热、脱水 2、 中暑的处理:降温、通风、补充水和盐 A、 将湿床单盖在病人身上,置于阴冷处 B、 风扇吹风或扇子扇 C、 补充口服补盐液 (十)冻伤 1、 保温和复温是关键 2、 最好的处理是用体温给病人复温 3、 不能直接放到温泉或温度较高的地方 (十一)抽风 1、 保护病人平躺而不是倒下去 2、 不要约束病人,如咬东西,扳直身体等 3、 不要往嘴里放任何东西 4、 很多情况,抽风一会儿就能过去,如果持续抽风,赶快拨打急救电话 三、与儿童相关的常用急救处理 (一)鱼刺卡住 1、 扒拉最后下筷子的地方,判断刺的大小 2、 如果是小毛刺,嚼馒头或面包,嚼两下随即咽下 3、 如果是大刺,赶紧到医院取出。 4、 不能用喝醋的办法化刺 (二)狗咬伤 注意:狗咬伤之后,得狂犬病死亡的概率为100% 1、 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10-15分钟 2、 消毒剂消毒(碘伏) 3、 开放伤口,不能包扎 4、 注射疫苗和抗病毒血清(后者如有必要才注射) (三)虫子进耳朵 1、 不要用手指掏 2、 转头,拉住耳朵,将进虫子一侧耳朵侧向光线处 3、 如无效,灌植物油后,去医院掏 (四)蜜蜂叮咬 1、 穿浅色衣服 2、 刮除毒针(不能拔除,防止毒液流入皮肤) 3、 预备脱敏药物 4、 随时准备心肺复苏 (五)烧伤烫伤 1、 深度: 1度:又红又肿又疼 2度:起水泡,哪怕只有一个水泡也是2度 3度:疼痛不明显,皮肤变黑 2、 范围 病人的1个手掌面积=1%的体表面积 3、 部位 以下部位的烧伤烫伤尤其需要注意 A、 手、脚 B、 生殖器、腋窝、腹股沟 C、 胸部、面部 4、 处理 A、 牢记DRABC B、 脱掉燃烧的或热的外衣 C、 不要试图剥离任何粘连在皮肤上的衣物 D、用流水冲10-20分钟 E、 不要触摸烧伤面或挑水泡 F、不要涂抹任何药膏(因为医院会进行烧伤面清洗,直接用生理盐水清洗,涂抹越多,清洗越困难,疼呀!) G、面颈或胸部被累及,应密切监测呼吸 5、 化学品烧伤:粉状化学品先用干布擦去 6、 眼部烧伤:如放鞭炮 A、 不要用手揉眼睛 B、 覆盖双眼 C、 是否有嵌入物或异物进入眼睛 D、挂看放鞭炮,请带上安全眼镜(劳保用品店有卖) 7、 化学品进眼 A、 不要揉眼睛 B、 直接用流水冲洗眼睛,注意不要波及另一只眼 C、 检查并覆盖双眼 (六)软组织损伤,如运动扭伤 R(休息)、I(冷敷)、C(压迫)、E(抬高) 注意先冷敷,24小时后,不出血,再进行热敷,涂抹红花油正骨水类药物 (七)骨折 1、 骨折的症状:疼痛 2、 急救重点:制动,因地制宜对骨折部分进行制动。如上肢骨折,用三角巾、领带等固定,下肢骨折,两腿绑一块儿制动。 (八)吃东西卡住气管 1、有意识、呼吸困难、还能咳嗽 a、鼓励咳嗽 b、拍打背部 2、有意识、不能咳嗽、不能发声、无呼吸: 腹部冲击法:从后侧抱住病人,双手相抱握拳,向上想内全力冲击腹部 3、无意识:病人平躺,坐腹部冲击法 4、小孩卡住: 倒提拍打背部或放在大腿上头冲下拍打背部 (九)鼻出血 1、坐姿,身体前倾 2、压紧鼻翼5-10分钟 3、不要擤鼻子 4、不要往鼻子里塞东西 (十)溺水 1、人工呼吸 2、心肺复苏 注意,溺水抢救的关键不是控水,而是心肺复苏 (十一)海洋生物蜇伤 1、 用海水冲洗,不能用淡水 2、 用醋冲洗伤口 3、 毛巾轻擦伤面 常用急救知识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突然发病的人,让我们手忙脚乱,有的病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如果我们懂得一些急救的常识,及时采取一些急救措施,会减轻病情,甚至可为医护人员挽救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1常用的急求方法 1.1人工呼吸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急救者位于病人一侧.托起病人下颌,捏住鼻孔。急救者口对病人口,深吸一口气,往病人嘴里缓缓吹气,待病人胸廓稍有隆起时,放松病人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有节律地(16-20次/分)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为止。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用于呼吸道无阻塞的病人。 (2)仰卧压胸法:病人仰卧,腰部垫枕使胸部拍高,上肢放在身体两侧,头侧向一方。急救者跪跨在病人大腿两侧,两手掌贴在病人胸部两侧下方,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向胸部上方压迫,然后放松,使胸部自行弹回而吸入空气。反复有节律地(16—20次/分) 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此方法适用于一般窒息病人,不适用胸部外伤者或同时需作心脏按摩者。 (3)俯卧压背法:病人俯卧,腹部垫枕.头向下略低,面部倒向一侧,一臂伸直,另一臂弯曲垫在头下(以防止口鼻触地)。急救者跪跨在病人大腿两侧.将手如仰卧压胸法一样,放置在病人背部两侧下方,用力压迫与放松,反复有节律地(16-20次/分)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此法适用于溺水者急救。 1.2胸外心脏按摩法让病人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稍后仰。急救者位于病人一侧,面对病人,右手掌平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压下,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60~80次/分)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2常见病人的急救方法 2.1触电对于触电者的急救,需做到及时切断电源并迅速原地抢救。 切断电源时,应利用现场一切绝缘物,如扁担、竹竿、木棒等迅速地把电器、电线挑开.以消除电流对人体的继续危害。切断电源后,要争分夺秒地在原地实施抢救。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就应该让病人仰卧。急救者先清除患者口内血块、呕吐物和假牙等异物.松开上衣钮扣.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已停止,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应作心脏体外按摩。触电常常出现假死情况。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要坚持到病人呼吸、心跳恢复以后,千万不可三心二意,停停做做,或急着送医院。 2.2溺水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立即清除其口腔、鼻腔内的水和泥沙等污物,拉出舌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将病人的双腿抱紧.将其腹部放在急教者肩部快步走动进行“倒水”。对心跳、呼吸已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并同时送医院急救,在送往途中切不可中断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2.3烫(灼)伤烫伤严重的,只在其局部盖上清洁的纱布.不要涂撤消炎粉、酱油等,以保证创面清洁.速送医院治疗。轻度烫伤的,局部用消毒纱布包扎即可。 强酸或强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然后分别用弱碱(如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弱酸(如食醋、氯化铵溶液)溶液中和。 如误服强酸、强碱.可立即食用蛋清、牛奶、稠米汤等粘膜保护剂,以保护食道和胃粘膜。经初步处理后,即送医院抢救。千万不可未经任何处理急着送医院。 2.4中暑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平卧,头部不要抬高,一般不要用枕头.然后解开衣领钮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额部,一面快速替病人通风。对于轻度中暑的病人。经过急救,一般会逐渐恢复.再吃点十滴水、仁丹等药物就可以了。而对于重度中暑的病人,除了上述急救外,还可采用冰块敷在头部、脸下和腹股沟处,同时给病人饮冷盐开水或清凉饮料。对不能饮水者应送医院急救。 2.5 心绞痛 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血管腔狭窄,造成心肌供血不足而产生心绞痛。心绞痛是发生在前胸正中、胸骨后部的一种不适感。典型的发作,多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生。病人自觉绞榨性剧痛,有时可放射到颈咽部或左肩与左臂。每次的发作时间为1分钟至数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片.可以很快缓解和停止。当冠状动脉较大的分枝完全或几乎完全阻塞时,相应的心肌得不到血液的供应而坏死,就会发生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时有胸痛,其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更为剧烈,与心绞痛不同的是没有一定的诱发因素,疼痛时间长,往往可持续几小时,甚至l一2天.范围也较广.可波及寿前胸与中上腹部。严重的.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不齐、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心绞痛发作时,应让其立即休息,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可缓解心绞痛。心肌梗塞急性发作时,应让其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尽快送就近医院抢救。 2.6中风 对发生中风的病人。应让其绝对安静卧床,松开领扣,头和身体转向一侧,以防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急送中风者至就近医院诊治是十分要紧的事,切不要长途跋涉舍近求远。以免因错过最有利的早期治疗时机而加重病情。 2 7 昏厥 昏厥通常是因为昏厥者受惊吓、站立过久、长期卧床突然起身而感到衰弱无力、眼前发黑、皮肤及口唇苍白、四肢发冷、出虚汗、失去知觉而昏倒。 当有人发生昏厥时,不要惊慌,应让其躺下。取头低脚高姿势的卧位,解开病人的衣领和腰带,但要注意保暖和安静。也可通过针刺人中、内关穴.同时喂服热茶或糖水。一般经过上述急救处理后.昏厥者能很快恢复知觉。如果无效.或是因大出血、心脏病引起的昏厥.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户外必备常用急救知识 一、 外伤止血法 如果是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断续像水珠样流出,不久会自然凝固止血,只要注意勿受污染即可。如果是静脉血管破裂时,血液流出缓慢,呈紫红色;如果是动脉血管破裂,血液急射喷出,呈鲜红色,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遇到这种意外情况时,在未得到医生治疗前,及时采取适当急救措施,一般可改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感染,甚至可能挽救生命。止血的方法可根据情况及条件,采取以下办法: (1)一般止血法。用于小伤口出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涂上消炎药,局部用消毒纱布包扎(也可采用创口贴直接包扎)。 (2)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部位,以断血流。压迫时间不宜过长。 (3)加垫绷扎止血法。此法是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绷带包扎,以增加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4)使用止血带法。止血带是一种特制的止血带子。临时用带子紧紧缠绕在肢体上,强压血管,中断血流的强度。这种方法患者会感觉到痛苦,时间太久,肢体会有坏死的危险。所以只有大血管破伤出血,用其他方法无效时才能用此方法。紧缠止血带时,要铺垫一些纱布、手巾等,以免勒伤皮肤。每隔1小时放松一次,不能过久。 此外,使流血部位抬高,可降低出血部位的血压,也能帮助止血。但时间不能太久,以免皮肤坏死。 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主要是吃了含有细菌毒素以及有毒物质的食品引起的。发病很快,病人有头痛、发烧、胃肠发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处理方法:来势凶猛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临时急救,让病人卧床休息,多灌凉开水、肥皂水或温盐水,并想办法让其呕吐。腹痛的可热敷,要注意保持温暖,不要让患者昏睡。如吐泻厉害时,可服用氯霉素等药物。 三、休克处理 所谓休克是指病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组织和器官微循环系统不良,于短时间内出现意识模糊、全身无力、额出冷汗、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瞳孔放大、脉搏微弱、呼吸浅快、大小便失禁、失去知觉等一系列全身循环衰竭症状。如不及时救治,有生命危险。休克的起因不一,要按具体情况处理。一般处理方法如下: (1)因出血引起的,要设法迅速止血。 (2)极度疼痛刺激神经引起的,要设法止痛或给以止痛药物,减少疼痛。 (3)因寒冷导致休克的,需注意保温。要让患者安静休息,尽量减少搬动,禁止惊吵。 (4)因神经受到冲击发生休克的患者,使其安睡一些时候,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睡时一般应头低脚高。脚部可高出头部约30厘米,以免发生贫血。 此外,根据情况对患者给以精神上的安慰,喝些热茶,嗅芳香氨醑或注射强心针,施行人工呼吸等进行抢救。 (5)脑贫血休克。因身体衰弱、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饥饿、恐惧等发生头昏、眼花、恶心、呕吐、出现冷汗、脸色苍白而突然昏倒。 处理方法:迅速地让患者头低脚高地睡,头要偏向一侧,以免舌头阻塞呼吸。头上敷热毛巾,嗅芳香氨醑,必要时要打强心针。 (6)脑溢血休克。面色泛红,口角流涎,呼吸发出鼾声,有时两眼瞳孔大小不一,突然昏厥。 处理方法:这种情况比较严重,要迅速使病人头高脚低地睡,不要翻动病人,注意保温,头偏向一侧,头上敷冷毛巾,可能时,把脚浸到热水里泡,立刻找医生治疗。注意不能用兴奋刺激药物。 (7)中暑休克。一般先感疲乏、头痛、头昏、呼吸急促、突然昏倒。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发生体温升高、四肢抽筋、呕吐、脉搏微弱,有生命危险。 处理方法:轻者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服,饮凉盐水,用毛巾冷敷头部及擦洗身体即可恢复。有高烧时,用物理降温,用凉水擦浴,并同时用降温药水氯丙嗪25~50毫克肌肉注射,或服十滴水。昏迷时,用氨水给患者嗅,或施人工呼吸法使其醒过来。 (8)心脏病患者休克。一般表现为疲乏无力、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突然昏倒等。 处理方法:暂时不要急于搀扶去医院,而应让病人稍靠或平仰在松软的座椅上或床上。将保健盒内的急救药,如:苏冰滴、速效救心丸或苏盒丸、益心丸等含服于口内,并让其休息。同时,立即请急救站的医生前来诊治。
Ⅷ 中暑前有什么反映吗~~
回答数:2
浏览数:15 怎样治疗中暑
问题补充:
我很容易中暑,甚至有时冬天也会中暑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治疗吗
提问时间: 2006-04-13 14:51:42 评论 ┆ 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网络知道知识人的观点
回答:藾藾网网
新手
4月13日 15:40 怎样预防和治疗中暑
长时间接受日光和高温,尤其是同时伴有高湿度、小风速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时,便可能出现机体热平衡功能紊乱,这就是中暑。发病早期往往有头晕、眼花、乏力、胸闷等先兆症状,这对诊断中暑有较大意义。中暑症状有头晕、头痛、乏力、口干、心悸、眼花、恶心、呕吐,大多数病人体温升高,甚至高达40~41℃。严重者出现肌肉颤动,甚至发生意识障碍、昏迷等。在高温环境从事强体力劳动者因出汗过多,可出现肌肉(尤其是小腿肚子的肌肉)痉挛疼痛。发现中暑者,应将其移至通风凉爽的地方平卧,松开衣服,对头部或前胸部做冷敷,给患者喝冷盐水,服人丹、十滴水,涂清凉油,或用刮瘀法。轻症的很快就会恢复,严重者可用冷水或井水按摩揩擦全身,用电风扇吹风降温,并口服大量含盐饮料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l000毫升。还应注意呼吸与循环情况。
预防措施为:
①做好个人防护,在阳光下劳动时应戴草帽,穿宽大浅色衣服。
②工地应备有开水或盐开水,常食咸菜等。
③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上午早出工、早收工,下午晚出工、晚收工,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并有工间休息制度。
④调整劳动力,对体弱者安排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中暑的先兆症状。
⑤可因地制宜地搭一些草凉棚,以备工间休息,或利用树阴作为休息场所。
中暑是人在高温影响下而发生的体温调解功能障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组疾病。
中暑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汗出,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升高等。
(2)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升高,可达38.5 C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见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
(3)中症中暑
在上述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昏厥,昏迷,痉挛,高热。
中暑主要有四种类型:
1.日射病
多发生在烈日下或强烈的热辐射下劳动时,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剧烈呕吐,烦躁,昏厥,昏迷等。体温正常或稍高。
2.中暑衰竭
多见于老年人及不适应高温的人。起病急,早期表现为头痛,乏力,嗜睡,精神错乱,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以致循环衰竭,治疗不当则进入中暑高热。化验检查可见低钠血症。
3.中暑痉挛
多见于青壮年及已适应高温者。在大量出汗、因口渴大量饮水、常在较晚的时间里发生,患者感到四肢无力,肌肉痉挛疼痛,尤其是腊肠肌疼痛尤为明显。重者波及腹直肌、肠道平滑肌、隔肌,产生腹绞痛和呢逆。体温大多正常,但血钠和氯化物降低。
4.中暑高热
多见于老年人及原有慢性疾病者,先感头痛,头晕,全身无力,恶心,呕吐,晕厥,l~2天后即出现中暑高热。也可突然发病,高热,面色潮红,呼吸加快,脉搏加快,收缩压升高,严重者发生昏迷,心功能不全,肺水肿,脑水肿,肝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化验检查可见血清酶(SGOT、SGPT)增高,有蛋白尿,管型尿,低钠,低钾血症,酸中毒。
中暑的治疗方法有:
1.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可将病人移送到清凉通风处,给予含盐的饮料。如冷开水、绿豆汤、汽水、盐茶水等。
2.日射病或中暑衰竭者,轻症服用含盐饮料即可,失水较多时,应补充等渗葡萄糖静脉滴注;以低钠血症为主者,可给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重症低钠血症而又见水中毒者,可给3%的高渗盐水静脉滴注。
3.中暑痉挛轻症服用含盐饮料;重症给5%的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
4. 中暑高热可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支持疗法,治疗休克、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DIC等。
5.出现感染时,应当选用抗生素治疗。
6.夏日到来,注意预防中暑的宣传。
揪错 ┆ 评论 ┆ 举报
Ⅸ 中暑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除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严重者应即送医院救治。
对重症中暑病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1、物理降温:可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安放冰袋,并用50%酒精擦浴。
2、药物降温:氯丙嗪、非那根各25毫克,加生理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3小时后可重复使用。如效果不好,可加用10毫克地塞米松。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日入水量需达3000毫升。
4、有循环衰竭时,应早期加用毛地黄药物。
5、有脑水肿时,及时应用脱水剂。重要的是加强宣传,大力提倡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发生中暑。
(9)中暑宣传扩展阅读:
预防中暑小妙招
1、多喝水
在大多数情况下,多喝水对身体总归没坏处。在高温时候,多喝水能够及时补充体内水分。或者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量的盐,这样能够帮助补充体内的钙等物质和一些微量元素,同时,能够预防中暑。
2、穿宽松的衣服
在炎热的夏天,穿宽松的衣服有助于体内的热量散发,同时也可以使汗液得到快速的挥发。
3、多吃蔬菜水果和补充蛋白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例如西红柿、西瓜、苦瓜,能够预防中暑。同时在炎热的天气,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可以多吃些鱼、蛋、豆类等食物。
4、常备防暑药品
在外出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包包内备上一些防暑降温的药物,例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等,在头晕时抹一抹,能够防止中暑。
5、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高温的天气,人的体力消耗较大,容易疲劳,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其他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使新的一天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能有效防止中暑。
Ⅹ 中暑是什么样子的大神们帮帮忙
长时间接受日光和高温,尤其是同时伴有高湿度、小风速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时,便可能出现机体热平衡功能紊乱,这就是中暑。发病早期往往有头晕、眼花、乏力、胸闷等先兆症状,这对诊断中暑有较大意义。中暑症状有头晕、头痛、乏力、口干、心悸、眼花、恶心、呕吐,大多数病人体温升高,甚至高达40~41℃。严重者出现肌肉颤动,甚至发生意识障碍、昏迷等。在高温环境从事强体力劳动者因出汗过多,可出现肌肉(尤其是小腿肚子的肌肉)痉挛疼痛。发现中暑者,应将其移至通风凉爽的地方平卧,松开衣服,对头部或前胸部做冷敷,给患者喝冷盐水,服人丹、十滴水,涂清凉油,或用刮瘀法。轻症的很快就会恢复,严重者可用冷水或井水按摩揩擦全身,用电风扇吹风降温,并口服大量含盐饮料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l000毫升。还应注意呼吸与循环情况。 预防措施为: ①做好个人防护,在阳光下劳动时应戴草帽,穿宽大浅色衣服。 ②工地应备有开水或盐开水,常食咸菜等。 ③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上午早出工、早收工,下午晚出工、晚收工,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并有工间休息制度。 ④调整劳动力,对体弱者安排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中暑的先兆症状。 ⑤可因地制宜地搭一些草凉棚,以备工间休息,或利用树阴作为休息场所。 中暑是人在高温影响下而发生的体温调解功能障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组疾病。 中暑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汗出,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升高等。 (2)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升高,可达38.5 C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见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 (3)中症中暑 在上述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昏厥,昏迷,痉挛,高热。 中暑主要有四种类型: 1.日射病 多发生在烈日下或强烈的热辐射下劳动时,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剧烈呕吐,烦躁,昏厥,昏迷等。体温正常或稍高。 2.中暑衰竭 多见于老年人及不适应高温的人。起病急,早期表现为头痛,乏力,嗜睡,精神错乱,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以致循环衰竭,治疗不当则进入中暑高热。化验检查可见低钠血症。 3.中暑痉挛 多见于青壮年及已适应高温者。在大量出汗、因口渴大量饮水、常在较晚的时间里发生,患者感到四肢无力,肌肉痉挛疼痛,尤其是腊肠肌疼痛尤为明显。重者波及腹直肌、肠道平滑肌、隔肌,产生腹绞痛和呢逆。体温大多正常,但血钠和氯化物降低。 4.中暑高热 多见于老年人及原有慢性疾病者,先感头痛,头晕,全身无力,恶心,呕吐,晕厥,l~2天后即出现中暑高热。也可突然发病,高热,面色潮红,呼吸加快,脉搏加快,收缩压升高,严重者发生昏迷,心功能不全,肺水肿,脑水肿,肝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化验检查可见血清酶(SGOT、SGPT)增高,有蛋白尿,管型尿,低钠,低钾血症,酸中毒。 中暑的治疗方法有: 1.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可将病人移送到清凉通风处,给予含盐的饮料。如冷开水、绿豆汤、汽水、盐茶水等。 2.日射病或中暑衰竭者,轻症服用含盐饮料即可,失水较多时,应补充等渗葡萄糖静脉滴注;以低钠血症为主者,可给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重症低钠血症而又见水中毒者,可给3%的高渗盐水静脉滴注。 3.中暑痉挛轻症服用含盐饮料;重症给5%的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 4. 中暑高热可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支持疗法,治疗休克、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DIC等。 5.出现感染时,应当选用抗生素治疗。 正规医院看下吧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