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海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青海的旅游景点有: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祁连山、三江源等。
1、青海湖
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泰山顶峰的2倍。湖水最深处为32米。湖中有鸟岛(海西山、海心山,海西皮),三槐石和沙岛。
2、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距省会西宁西南27公里的湟中区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已有400多年历史。香火鼎盛,影响深远。全寺建筑格局与众不同由许多独立的佛塔,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和大经堂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尤为著名。
3、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乌兰县茶卡镇,蒙古语为“达布逊淖尔”,是青海省的主要盐产地。与国内其它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盐湖水域宽广,银波粼粼。漫步湖上,犹如进入盐的世界。
4、三江源
长江源头景色秀丽,几十米高的冰塔林耸入晴空,绵亘数十里,婉如一座水晶峰峦,千姿百态。黄河源头风光宜人,水草丰美,湖泊,小溪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江河源头是探险,考察胜地,在这里你会领略到那袒露无遗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之酶。
5、祁连山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
Ⅱ 湟源县羌风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湟源县羌风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是2015-08-07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湟源县城关镇明清老街7号。
湟源县羌风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30123310975276J,企业法人苗晓春,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
湟源县羌风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国内旅游、入境旅游;旅游资源、旅游景点项目投资、开发;旅游商品展览、旅游宣传、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策划、服务;旅游工艺品加工、销售;票务代理;酒店、宾馆预定;汽车租赁(上述经营范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湟源县羌风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Ⅲ 青海有哪些著名作家
青海的著名作家有龙仁青、梅卓、井石、曹有云、马光星等。
1、龙仁青
龙仁青,男,当代青年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这里也是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的家园)。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系青海作家协会理事。
1992年前后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锅庄》、长篇纪实文学《藏域春秋》(合作)、长篇纪实文学《仓央嘉措秘史》、小说《锅庄》、小说《情歌》、小说《鸟瞰孤独》、小说《奥运消息》、小说《光荣的草原》等。
2、梅卓
梅卓,女,1966年7月10日生,青海化隆人,藏族代表女作家、诗人,中共党员,青海民族大学中文系毕业。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部落》《月亮营地》,散文诗集《梅卓散文诗选》《土伯特香草》,中篇小说《佛子》、《青稞地》、《庄园》、《极地》、《月亮下的铜扣腰刀》等。小说集《人在高处》《麝香之爱》,散文集《藏地芬芳》《吉祥玉树》等。
3、井石
原名孙胜年,号煮字坊主。1953年9月出生于青海省湟源县一个叫纳隆的山沟里。1973年毕业于青海省卫生学校。2001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麻尼台》、《金梦劫》,散文集《花海采风录》(合集),散文随笔《煮字坊笔记1》, 《煮字坊笔记2》, 中篇小说集《湟水谣》,《古堡的主人们》等,长篇纪实文学《故乡故事》等。
4、曹有云
曹有云,1972年生于青海。诗歌作品在《十月》、《诗刊》、《诗选刊》、《作家》、《星星》诗刊、《绿风》诗刊、《扬子江》诗刊、《作家》、《青年文学》等刊发表,并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诗集《时间之花》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9年度卷,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诗歌曾获首届青海文学奖(青海省最高文学奖),首届《青海湖》文学奖,第三、四届青海青年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委员、青海省诗歌学会常务理事、青海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级研讨班学员。
5、马光星
马光星,1953年11月11日出生于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土族。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学创作研究室主任。主要作品有《塔尔寺的传说》(合著)、《中国各民族宗教神话大词典》、《果洛·朝霞如火》、《青海风俗简志》、《小白兔智斗百兽王》、《土族文学史》、《西海文探》等。
Ⅳ 西宁今年最火的美食,猜猜谁发明的
老西宁吃客提起酸辣里脊都会津津乐道一段童年记忆,亲戚或邻居家办喜事,人们早早地坐在炕上虎视眈眈地等着这道菜上来,当晶莹透亮的汤汁浇在刚刚出锅的干炸里脊上,立刻发出吱吱啦啦的响声,随即一股馨香扑鼻而来……酸辣里脊是青海老八盘中的一道招牌菜,小编也给大家讲一讲有关酸辣里脊的一段历史。
里脊是指所有动物脊椎两侧靠里的肉,这个部位的肉因活动量大,肉质细嫩,滋味鲜美,是动物身上品质最好的肉。把最好的肉裹上粉面用油炸透,再浇上酸辣的汤汁,要是不好吃,就对不起厨师们这个伟大的创意了。当然里脊也有甜口的,叫糖醋里脊,但青海人的正式宴席——八盘席上,从来都是酸辣里脊,这与青海人喜欢浓烈厚重的口味有关。同时,也与里脊这种菜肴在青海的传播有关。
很早以前,生活在青海这块广袤高原上的土著人,以放牧牛羊为生,他们的主食就是牛羊肉和青稞糌粑。因而,他们知道牛和羊身上的哪个部位最好吃。“牛吃肋巴,羊吃胸叉”,是说牛的肋巴骨和羊的胸叉肉最鲜美,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佳品。而对老年人,则捧上一根肥嫩的羊尾巴,因为羊尾巴肉质细腻,肥嫩柔软,最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
直到有一天,一些风尘仆仆的商人长途跋涉地来到了青海,他们在带来了新鲜奇特的商品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故乡别具风格的饮食习惯。于是,牛羊肉之外的鸡肉,猪肉,还有鱼和海鲜也慢慢地端上了青海人的餐桌。
最早到青海来的商人以山西人和陕西人为多。虽然同为西北人,饮食习惯大抵相同,多以面食为主。但人家的面食做得相对精致,花样也很繁多。青海人见识了人家们做的的面条、花卷之后,也慢慢见识了面粉在饮食中花样迭出做法,比如,把面粉揉成面团后放在水中搓洗,洗出面汁和面筋分别放到笼屉去蒸,蒸出金黄油亮又柔韧好吃的酿皮。再比如,把面粉搅成糊糊裹在肉上,裹在鱼上用油炸,炸出的肉和鱼就香得不同凡响。
以前,青海人没有炒菜的习惯,招待客人的宴席就是煮成大块的牛羊肉和烤熟的馍馍,如果做得精致点,就会在肉汤里放进去一些蔬菜,和肉块做成烩菜,称之为熬饭。自从这些牵着骆驼,赶着骡车的域外商人来到青海后,青海人见识了人家们待客的宴席。除了各种各样精致的馍馍外,还有不同口味,精心烹制出来的菜肴。这些菜肴融合了西北人讲究大气、实惠的气质,多以肉食为主,但做得颇为精致,色香味俱全,还讲究营养搭配。其中,裹着面粉炸出来的里脊肉便是所有菜肴中的佼佼者,是八盘席上的招牌菜之一。
宴席上的干炸里脊如此好吃,用滋味醇厚清香的湟源黑醋调制出的酸辣汤汁浇在里脊上面,更使里脊锦上添花,成为老少咸宜的酸辣里脊。而以甜咸为主的糖醋里脊,因不太适合本地人的口味,慢慢地淡出了餐桌。酸辣里脊占据了绝对的风头,成了八盘席中的铁定菜肴,而且,还逐渐成为了湟源县城的招牌菜。
当然,任何品牌的创造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湟源黑醋成就了酸辣里脊,但酸辣里脊成为众人推崇的品牌菜肴,则经历了很多优秀的厨师推陈出新、精益求精的改良精制过程。
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最早的山西商人王尕有,王尕有从遥远的晋中大地牵着骆驼来到青海,本指望贩卖本地的药材或畜牧产品挣钱,却发现,这里有丰富的肉类食材,上等的山货珍品,是开饭店做宴席的绝佳材料。而在此地的山陕商人和当地富户,因商业往来,或接待客户,需要一些档次较高的饭店或会馆。王尕有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需求,他审时度势,筹措资金,在湟源县城开起了第一家做宴席的饭馆——魁盛饭庄。魁盛饭庄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从不卖低档饭食,专门承包宴席。饭庄所经营的宴席,便是当时流行的八盘席,即有八个颇具特色的热菜,以本地丰富的肉食为材料,精心烹制后,渐成青海本帮菜。
八个热菜中,王尕有最拿手的便是酸辣里脊。他炸出的里脊金黄软嫩,酥脆可口,用湟源黑醋调制出的高汤,酸甜适合,麻辣鲜香。浇在刚炸好的里脊上,热气腾腾,鲜香扑鼻,不禁令人食指大动。久而久之,湟源饭庄的酸辣里脊出了名,人们到饭庄吃饭,其实是冲着酸辣里脊去的。
王尕有在湟源开饭庄几十年,苦心经营,终于将酸辣里脊做成了自己的招牌菜。然而,他已年老体衰,不能上灶掌勺了。好在,他精心培养了几个徒弟,其中一个叫马增海的是众徒弟中的佼佼者,已深得他烹制酸辣里脊的真传。王尕有决定将经营的魁盛饭庄交给马增海打理,自己告老还乡。
酸辣里脊成了西宁人最喜欢的美食
酸辣里脊要趁热吃,才能吃出那股又香又辣又脆又糯的味道。汤也要趁热喝,舀一勺冒着热气和油珠的酸辣汤送入口中,就会有一股甘甜温暖的抚慰顺着食管流入肠胃,使你浑身上下都舒服熨帖。绝想不到,在遥远的青藏高原上,竟会有如此热烈奔放又温和缠绵的汤。细嚼汤汁中的木耳、玉兰片和青辣椒,感觉它们也像三炸三熟的里脊肉一样,是经过厨师们精心调制过的食材,是美食美味的又一次升华。犹如第一次喝到里脊里的酸辣汤一样,不相信已经非常好吃的肉,竟会变得如此美妙。
八盘席,曾是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而湟源的酸辣里脊,不仅将这美好的记忆留存了下来,而且还发扬光大,变成了新时期西宁人喜欢的美食。
Ⅳ 游客青海湟源为何一再遭遇天价水
7月11日,针对网曝青海湟源小高陵地区高价出售“高氧水”(亦称为“富氧水”)一事,西宁市旅游局质量监督处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已就此向湟源县政府下发过专项整治督办通知。但该通知下发后不久,高价出售“高氧水”的事件再次出现。
随后湟源县政府对督办予以回应称,对4家供氧站分别进行了5000元的处罚。
注意到,湟源县的督办回复并未按省市旅游部门要求予以取缔或关停,而是仅做罚款了事。
西宁市旅游局质量监督处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网记者,如果网曝高价出售“高氧水”时间发生在7月5日以后,则表明市场乱象出现了反弹,只罚款而未要求商户停业整改是地方政府督办不利。这位工作人员表示,7月11日,西宁市旅游部门会下发二次督办通知,并表示会对湟源县政府进行问责。
Ⅵ 湟源县小高陵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湟源县小高陵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2018-06-14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领村委会办公室。
湟源县小高陵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30123MA758QM17C,企业法人赵忠金,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湟源县小高陵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经营,景区内旅游客运及相关配套服务;工艺品研发、制作、销售;会议服务;旅游宣传策划;旅游商品开发、销售;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景区游览服务;旅游项目投资;文化传播;猪、鸡、兔、鸭子养殖、销售;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籽、蔬菜、向日葵种植、销售;花卉种植;预包装食品零售;餐饮服务;住宿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通过爱企查查看湟源县小高陵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Ⅶ 湟源如何回应商家售“150元天价高氧水”
针对“旅游沿线150元高价出售高氧水”现象,青海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湟源县发改委物价检查所相关负责人7月17日表示,售卖单价150元“高氧水”属欺诈消费者暴利行为,现已全部取缔,该县正对沿线店铺不规范经营行为逐一排查。同时,县纪委监察委已介入调查,将对监管不力的单位、干部进行问责处理。
中新网7月11日报道称,湟源县小高陵地区存在高价出售“高氧水”现象。澎湃新闻从网友发布的消息发现,去青海旅游,客车至湟源县休整时,便会有“白大褂”上车以每瓶150元售卖“高氧水”,并声称可预防高原反应。购买后的游客搜索发现,网售价仅为25元一瓶。
上述宣传部工作人员称,湟源县人民政府于7月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相关部门近日将在全县范围内,对所有旅游市场购物场所开展全面排查,以及对市场营销秩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监管单位、干部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监管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县纪委,监察委目前已介入调查,将依纪依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处理。
Ⅷ 青海湟源牧校招生办怎联系
1 .招生技巧介绍法
是以学校综合实力来宣传学校的一种招生方法和招生技巧。比如,学校的管理、教学质量等实情向生源阐明。介绍法是招生宣传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招生方法和招生技巧。它要求招生老师能够融会贯通、条理清晰、语言优美地介绍学校的一切情况,对招生老师的口才要求较高,不能说了上句,忘了下句,语无伦次。
2 .招生技巧类比法
是通过与同类学校进行各方面对比,突出自己学校的优势进行招生的一种招生方法和招生技巧。运用类比法要求招生老师一定要了解同类学校的师资、教学、管理、服务、实训、校貌等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同类学校的优势和短处,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运用此法时要注意客观公正的评价,不得诋毁诽谤。
3 .招生技巧权威法
是利用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报道、权威人士的言行、政府部门的政策等进行宣传的一种招生方法工招生技巧。招生老师在宣传中,经常会借助一些有影响的报道、人士、荣誉提升自己的宣传力度,类似“明星效应”。权威法运用最好的方法还是让老师现场做宣传。权威法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真实感强,宣传效果较好。
4 .如何招生事实说服法
是招生老师用展示某种事实来说服生源,也就是讲事实摆道理的招生方法或招生技巧。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某些招生老师把已培训的沉重名单加以整理,宣传时,拿出来。有时,招生老师带着当地的在校生一同宣传,以此证明学校的实力。招生老师运用此法时,必须注意:展示的事实必须真实可靠,不能弄虚作假。
5 如何招生诱导法
是招生老师在招生中,巧妙地把生源所关心的事与招生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引起生源的兴趣,刺激生源上学欲望的一种招生方法。
Ⅸ 青海湟源怎样重现高原茶马互市
2018年6月15日,在西宁举行的2018青海・湟源“排灯文化旅游节”活动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湟源县政府副县长杜培文表示,将以排灯为媒,加快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步伐,推进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发展,重新演绎当年青藏高原上茶马互市的繁盛场面。
青海省湟源县早在唐宋时期即成为“南丝细之路”的重要驿站,湟源县城以西的日月山,盛唐时设立青藏高原首个“茶马互市”,清末民初成为西北重要的贸易集散地。昆仑文化、卡约文化、汉唐古堡、明清寺庙、唐蕃古道等文化遗产在这里交融,排灯、皮绣、刺绣、陈醋、藏貌制作、民间剪纸、根雕、石刻等民俗艺术集中展现。
湟源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贾存义说:“我们培养了排灯传承人和新一代民间艺人,整编有文字、图案和影像的资料宣传本,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对传统排灯进行挖掘保护和艺术革新。在各类活动中,把排灯艺术展销作为活动的主题内容,极大地推动了排灯艺术的传承发展。”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