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鹏第2部导演作品《缝纫机乐队》开机,小人物追求梦想的故事是否还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近日大鹏再次导演作品,依旧是个小人物追求梦想的故事,《缝纫机乐队》是继《煎饼侠》之后大鹏的又一力作。要说《缝纫机乐队》这部即将上映的作品,免不了先提一下这位梦想家的主角。大鹏从很早就开始了主持的生涯,而《屌丝男士》这部喜剧作品让大鹏和他的合伙人高杉等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屌丝男士》符合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比较短小、在节奏上也比较快,很适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在生活中大部分人其实都很普通,都很“屌丝”,这样的作品还是比较能够为大众接受的。
在《屌丝男士》成功的基础上大鹏又拍了小人物的励志故事《煎饼侠》。现在已经不再是导演才能导演电影了,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算是作家跨行导演的先例,之后韩寒的《后会无期》、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作品的出现也是毁誉参半,而邓超作为一位演员和明星导演的《恶棍天使》也让大众比较失望,豆瓣评分不高。《煎饼侠》的出现在这些的铺垫下显得不突兀,而关于梦想的故事也一直是大家所喜爱的,在诺大的城市里有多少追梦者,电影中大鹏对柳岩说“胸是你自己的,你靠谁”更让大家对于柳岩改观,不少人面对这一幕不住泪目。
大家对于《煎饼侠》这部电影还是有不少赞美的,《煎饼侠》更有点像加长版的《屌丝男士》,可能在形式和时间安排上有些不足,但是几亿的票房足以证明大众对小人物追梦故事还是很喜欢的。这次大鹏再次导演《缝纫机乐队》,光从名字就知道这绝对是个励志的追梦故事。大家都是追梦人,很多人还是会很吃这一套,而大鹏对于喜剧能够把握自如,不难遇见这部电影一定能够赢得大众的笑声。
然而我想说的是,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为大众一直喜欢,一直拍这样小人物的故事很容易给大众造成形象定势,认为大鹏只会拍这样的东西,也会造成审美疲劳,一次两次可能大众会买单,但始终是不能够长久的。建议大鹏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剧特长,大胆的在题材、思想上发挥创新。
⑵ 上映四天票房破亿,《缝纫机乐队》会成为第二个《煎饼侠》吗
在网络上查看“大鹏”,他的头衔是:演员、导演、编剧、主持人、歌手,从《屌丝男士》被观众认识并熟知,到《煎饼侠》一举成为“十亿导演”,大鹏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的确是排在前的“演员和导演”。
为了宣传自己的新电影《缝纫机乐队》,大鹏最近接连上了两档热门综艺《蒙面唱将猜猜猜》和《脱口秀大会》。第二次以“蒙面歌手”的身份站上舞台,这次“复仇的裁缝”比两年前“漂亮男孩不说谎”要沉稳许多,一首《第一滴泪》以丝毫不逊色于专业歌手的水准惊艳全场,大鹏说是想让大家看到热爱唱歌的自己两年里的努力和进步;在《脱口秀大会》上,张绍刚称大鹏为“网络脱口秀主持第一人”,其早年主持中国第一档网络脱口秀节目《大鹏嘚吧嘚》的历史被不明所以的观众重新扒出。
这是大鹏少有人知的两个角色,但在其演艺生涯里却占据着关键的位置,若是以先后顺序排列,“歌手和主持人”要远远早于“演员、导演”,而且在早期担任主持人以及歌手时积累下的人生经验和生活素材,对其之后所拍摄的网剧和电影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要谈论《缝纫机乐队》,就要从大鹏心中始终存在的音乐梦想说起。
从“屌丝”走出的“十亿导演”
见到大鹏时,或许是经过了长时间地采访和录影,略显疲惫的他没有了大银幕里的精力充沛,也许是一直以来的人设和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对大鹏的印象保持在“只要他出现,就能带动起周围的气氛”这个设定中,所以在初见时,还是有些许的失望和落差。
现今已是“十亿导演”的大鹏在对待采访时还是会非常认真和谨慎,对采访者也是很有礼貌,没有任何所谓的“架子”以及刻意、做作的地方,在采访过程中,起初的失望也在大鹏的回答下慢慢消散。
大鹏是一个喜欢谈论梦想、表达梦想的人,是因为从上学至今的十多年间,他一直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在学校时,喜欢唱歌的他获得过不少的荣誉,有自己的原创作品,也组建过自己的乐队,但在离开学校后,却并没有沿着音乐的路向前走。
在加入搜狐后,大鹏成为了一名主持人,多档节目的成功令他在主持界声名鹊起,也在搜狐站稳脚跟,随后也陆续接到了多档卫视节目的邀约,在主持人行当里越闯越久。
作为一个非常感性且很喜欢表达的人,大鹏不会只甘于听别人倾诉或是引导别人去表达,慢慢地,重心开始向舞台剧和影视剧倾斜。自编自导的网剧《屌丝男士》迅速火遍网络,它出现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伴随着天然的优势和网剧对观众新鲜感及好奇心的准确把握,《屌丝男士》成为大鹏人生中里程碑式的一个作品。
⑶ 2017年上映的电影《缝纫机乐队》好看吗主要讲了什么
《缝纫机乐队》是一部由上海他城影业有限公司制作,大鹏执导,大鹏、乔杉、娜扎、李鸿其、韩童生、曲隽希等主演的电影,于2017年9月29日上映。
⑷ 缝纫机乐队里面的即兴合作会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是有许多“缝纫机乐队”的,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尊敬的,作为一个东北人,一个有梦想的东北人,怎么可能不被这种精神感动,尤其是用东北话喊出“大吉他!”的那一瞬间。喜欢消费梦想的影评扰乱了试听,但其实,看电影说到底还是要回归到最关键最原始的一点:你自己到底觉不觉得这电影好看,剩下其他的譬如各种理论各种分析都是虚的,就你看电影时心里泛起的那一丝涟漪是最真的。但我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是上了年纪,曾经玩过乐队的人,多半给了这部电影“笑中带泪”的好评。
但是就像剧中人们做的那些百日大梦一样,所谓的梦想,不正恰恰是因为它们的不现实才更显得宝贵,归根结底,缝纫机乐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而就像摇滚乐在今天的中国毫无出头之日的现状一样,谈任何梦想都显得奢侈而可笑——但如果你的内心也有那么一点点愚蠢的、非理智的、非功利的所谓“摇滚精神”的话,我相信你总能从中找到共鸣。
⑸ 缝纫机乐队票房多少
昨天,面对已经上映一个月票房4.4亿的《缝纫机乐队》,导演大鹏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为自己一个多月来的刷屏表示了一些歉意,但能走到现在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不过在大鹏的阐述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丝不服气,希望电影在网络平台上线之后能有更多人给予它“应有的评价和认可”,言下之意就是现在还不行呗。
作为大鹏导演的第二部电影,《缝纫机乐队》上映之初其实吃到的是《煎饼侠》留下的苦果,作为网剧《屌丝男士》的衍生品,《煎饼侠》以其雷人的剧情、粗糙的拍摄方式从真爱粉口袋中掏出11.6亿票房时也伤了观众们的心,《缝纫机乐队》上映之初的所有宣传中,底部评论全部是对《煎饼侠》的咒骂。
责怪是最容易让人产生负面想法且最容易蔓延的情绪,评论一出,大家都讨论《煎饼侠》当年是怎么坑自己的,几乎没什么人关注《缝纫机乐队》的好坏,面对这样的不利舆论,大鹏甚至在朋友圈发出“忏悔求原谅”的感慨。
加之同期上映的《羞羞的铁拳》自带开心麻花自《夏洛特烦恼》以来的高口碑光环,一路狂卷票房21.3亿,实质上加速了《缝纫机乐队》口碑、票房的双输。
直到很晚,一些人真正看了《缝纫机乐队》之后才开始出现大鹏所说“非常振奋人心的”情况,渐渐有了一些口碑,票房也有了一些小幅度的回升,但还是晚了,过了时间窗口,影响有限。
就青玉自身的观影感受而言,《缝纫机乐队》与《羞羞的铁拳》我都看了,如将两部片子直接比高低,我个人感觉《缝纫机乐队》更胜一筹,原因也并不是《羞羞》不行,而是其中有些梗确实处理的不到位,包袱也没有响,节奏比《夏洛》差了许多。
横向对比的话,《缝纫机乐队》自然甩出《煎饼侠》几条街。
⑹ 跑了三十几个城市为《缝纫机乐队》做宣传,为何效果不佳
先晒下票根,天天被说水军也是无奈
我的观点:
是妹子粉为妹子去的,片名的确一般,而且缝纫机乐队笑点在正片里,并不是在片花里。
缝纫机乐队适合曾经有梦想或者现在有梦想的人看,一种看了想哭,一种看了想笑。昨晚破亿的。虽然排片只是别人的四分之一,但是上座率还行
⑺ 电影《缝纫机乐队》讲述了什么故事
影片讲述摇滚青年胡亮散尽家财请来乐队经纪人程宫,组建“缝纫机乐队”,试图保住“摇滚公园”的故事。小城集安“摇滚公园”将被拆除,摇滚青年胡亮(乔杉饰)为了保卫公园,散尽海报家财请来了失败的乐队经纪人程宫(董成鹏饰),组建“缝纫机乐队”,试图保住“摇滚公园”。执着愚钝的胡亮,敷衍拜金的程宫、将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⑻ 《缝纫机乐队》最后有没有家强的身影
个人感觉有黄家驹的Beyond才是Beyond,Beyond成员黄家驹于1993年离世后,身为弟弟的黄家强,早前却公开表态:“没有Beyond了!” Beyond三子解体已成事实。黄家强、黄贯中和叶世荣虽然一直以Beyond之名延续家驹的音乐梦,自我看来就是打着Beyond的幌子圈钱而已。
2013年6月30日是黄家驹逝世20周年,Beyond成员黄贯中和黄家强却在微博掀起骂战。前Beyond经纪人发长文力挺黄贯中。黄贯中怒斥家强故意抹黑自己,骂战一再升级。
Beyond真正的灵魂是黄家驹,请黄贯中和叶世荣也是大鹏导演为了表现对Beyond一种情怀,请一个和请三个有什么区别?两人之间矛盾重重,目前不可能同台的至于以后谁有说的准呢?
⑼ 大鹏新片《缝纫机乐队》票房断崖式下滑,他到底做了什么让观众不再买账
看无脑黑和没看就黑的架势,应该是前期的狂傲得罪了某位大佬或者某几位大佬。导致这回影片质量虽好,但票房扑街。
⑽ 如何评价大鹏执导的《缝纫机乐队》
大鹏编导演的《屌丝男士》《煎饼侠》《缝纫机乐队》甚至包括他监制和主演的《父子雄兵》,从故事主题、影片风格到片中元素等都有一脉相承之处。《缝纫机乐队》比起大鹏前作,导演技法更加成熟,驾驭的场面也更大了,全片都蒸腾着一股“土燃土燃”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