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1世界地球日活动方案 世界地球日活动策划 世界地球日活动总结
很不错的东西,学校要组织团日活动,正好可以用上了。
共同爱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吧!
㈡ 世界日的“世界地球日”简介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地球日”诞生后20年中,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环境保护被提上了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问题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在许多重大的国际会议上,环境保护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如1989年召开的44届联大、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都讨论了环境问题,并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决议或宣言。这说明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有识之士都强烈的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会使社会的文明进程将受到巨大阻碍。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1990年的地球日活动组织者们决定,要使1990年的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性的地球日,以促使全球亿万民众都来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为此,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以1990年4月22日为目标日期,举行高级环境会晤,为缔结多边条约奠定基础。呼吁各国采取积极步骤,达成协议,以阻止和扭转全球环境恶化趋势的发展。同时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保护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政府,在本国举办“地球日”20周年庆祝活动。
庆祝“地球日”20周年活动的呼吁,得到了五大洲各国和各种团体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把4月22日作为美国法定的地球日,并呼吁公民积极投身到改善环境的行动中去。“1990年地球日”协调委员会主席丹尼斯·海斯事先拜访了伦敦、巴黎、罗马、波恩、布鲁塞尔等地的活动小组,并得到明确的答复,同意将1990年的地球日作为国际地球日进行纪念。亚洲、非洲、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积极响应,组织纪念活动。众多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学生联合会、青年发展与合作协会等,也都表示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地球日”20周年纪念活动。199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入数达几亿人。从那时起,“地球日”才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2008年,中国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与“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宣传口号一样,即“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其目的是向社会公众普及地学知识,加强全社会对地学的认识和有效利用,提高公众对资源国情的认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他在今天被誉为“地球日之父”。但实际上,“地球日”最早的发起人并不是他,而是美国一位政界名人盖洛·尼尔森(Gaylord Nelson)。1962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尼尔森,试图说服肯尼迪总统,进行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旅行,以引起公众注意保护环境,总统十分赞同这个建设性的意见。第二年秋,尼尔森与另外3名参议员,参加了总统这次“十分有意义的”旅行,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尼尔森又酝酿设立“地球日”。1969年夏,尼尔森和参议院的同事成立了一个组织,制定了纪念全国性地球日活动计划,并于同年9月初宣布了这件事,包括要在全美各大校园内举办环境保护问题的讲演会等。美国人民的反应极为热烈,令尼尔森也始料未及。
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于是,他前往首都华盛顿去会见了尼尔森。年轻的海斯谈了自己的设想,尼尔森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动他暂时停止学业,专心从事环保运动。于是,海斯毅然办理了停学手续。不久,他就把尼尔森的构想扩大,办起了一个在美国各地展开的大规模的社区性活动。举办“地球日”的主意就这样形成了。
他选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为第一个“地球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国各地大约有2000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
美国的1970年正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了出来,“阿波罗13号”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的失败,在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当时的美国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环保人士”凤毛麟角,他们只是列在字典里的单词,却很少能够被人所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次“地球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美国国会在“地球日”这一天休会,近40名参众议员分别在当地集会上讲话。伦特·杜贝斯、保罗·埃利希以及拉尔夫·纳德等美国的名流发表了演讲,阐明集会的重要意义。25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特区,10万人向纽约市第五大街进军,支持这次活动。
据统计,这一天全美有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人们举行集会、游行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画和图表,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它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如美国就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法规;1970年的地球日还促成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建,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就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
在第一个“地球日”成功举办后,各国的政府环保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地球日”也因此成为多个国家共同的环保纪念日。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地球日”,有全球141个国家、2亿人参与,成千上万的各项活动在全球各地展开。参与团体举办座谈会、游行、文化表演、清洁环境等活动来倡导“地球日”精神,并进一步向政府施压,期盼引发更多关注与政策的制定。据“地球日”国际协调员麦格拉尚说,140个国家的团体制定了与“地球日”有关的活动。这次活动的规模比20年前举行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大得多,很多国家把星期日(1990年4月22日)定为举行一周活动的高潮。
1990年4月22日这天,全世界有数亿人身穿蓝绿两色服装参加了“地球日”活动。他们为纪念“地球日”20周年,开展了捡拾废纸和塑料袋、严禁随地倒垃圾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提醒人们重视保护地球环境,制止生态恶化,使每一位地球居民都为悍卫地球环境、改善地球环境作出贡献。身穿蓝绿两色服装是表示为捍卫地球环境而行动的决心。
“地球日”这天,美国全国大约有1亿人把汽车放在家里不用,以防汽车排放出来的废气和其他有害的排放物散发到空气中去。在中国,当时李鹏总理在4月21日通过电视发表了环境问题讲话,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专题报道。从此,我国每年都进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2000年2月末,海斯接受中国的邀请,来中国参加了“中国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启动仪式。
在20世纪90年代末,盖洛·尼尔森和布鲁司·安德森(太阳能建筑师、作家、新罕布什尔州“地球日”组织者)共同为把“地球日”办成一个年度性、高水准的活动,创办了“美国地球日”组织。“地球日”网页于1995年开通。1999年“美国地球日”组织更名为“地球日网络”,成为一个面向全世界、推动每年“地球日”国际活动的组织。2000年的“地球日”,又是由盖洛·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领导,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在1970年“地球日”的基础上,加入了全球性的公众运动,并充分利用了网络这一新兴的信息手段,把各国人民的智慧和热情都聚集在了一起。在盖洛·尼尔森、丹尼斯·海斯和其战友们的努力下,今天的“地球日”已真正成为全地球的节日,提醒着人类保护地球、善待地球。
㈢ 2011世界地球日主题 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世界地球日演讲稿,手抄报,资料 世界地球日活动策划,方案,总结
哈哈,专门搜集的,复朋友们有福了制,不用到处找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e03a50100piyi.html
《2011世界地球日主题》
《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
《 世界地球日演讲稿,手抄报,资料 》
《 世界地球日活动策划,方案,总结 》
㈣ 关于我是环保小卫士世界地球日的班会课要讲什么
我们教室后面有两个垃圾桶,是用来给同学们放垃圾的。大家也知道保护环境,把垃圾扔到桶里去。但是,我们班的垃圾桶周围为什么还常常有垃圾呢?为此,我们的班主任费尽心思,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班会来教育我们。
班会开始了。班主会开门见山地说:“同学天天认真打扫教室,为什么还会给学校扣卫生分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可能是没扫干净。”也有的说:“可能是有些人乱扔垃圾。”但是,细心的女班长赖美沉思了一会,反驳说:“我每天放学后,都认真检查过值日生打扫过的教室,从来没发现过一片纸屑,没有一个粉笔头。我以人格担保,大家值时都是很认真的。”威严的正班长黄毅应和着:“平时,我也从未发现过一位同学乱丢垃圾。美术课和书法课后,同学们都能把碎纸屑,用剩的颜料和墨汁倒到垃圾桶里。”
话音未落,学习委员迫不及待地建议道:“如果有谁以前做得不好,现在当着大伙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就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老师补充说:“五分钟内。”
漫长的五分钟终于过去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承认。平时不大说话的纪律委员气质败坏地说:“那,大家相互揭发,看看到底有谁乱扔垃圾?”同学们面面相觑,大家都说:“没看见。”
老师幽默地说:“垃圾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又恰当落在我们五(2)班的垃圾桶旁边而绝不会掉进垃圾桶里面。”教室里哄堂大笑,气氛轻松了许多。“还是请长期坚守在垃圾桶旁的叶威说说,有调查就有发言权嘛。”班主任接着说。
平时沉默寡言的叶威,今天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不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老师,我知道。课间,同学们都会把垃圾扔进桶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样。细心的同学,会站在桶边,弯着腰,把垃圾送进垃圾桶。如果,有时候桶里的垃圾很满,被放的垃圾滚到地下,他们也会重新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到垃圾桶里。班上爱打篮球的那几位男生可就不一样了,他们把废纸揉成一个球,远远地瞄着桶,往里一抛,也不管他们的球有没有进篮。有时候,他们心血来潮看见第一次没投中,捡起来再投,还是不中,再捡起来一扔就看也不看地走了。也许是他们觉得无法面对失败吧。”
听了叶威的发言,大家都心服口服地点点头。从那以后,我们班再也没有被学校扣过卫生分。
㈤ 09年世界地球日的大学校园活动策划
在校园里可以弄一些关于地球环境、资源或着一些关于节能方面的知识问答,主要以有奖问答的形式展开。奖品要围绕环保这一主体选择发放
㈥ 如何做一个世界地球日的策划
背景资料: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国今年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地球日起源于美国。1969年,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美国各校园内举办有关环境问题的讲习会,并将次年的4月22日作为“地球日”。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将这一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热烈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当时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
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主题是如何改善全球整体环境。这次活动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球工业的不断发展,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由此带来的全球气候异常变化,正在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问题。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目前,世界环境问题越发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淡水资源污染等。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表明,20世纪90年代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2.4%的速度缩减,近10年来,全球消失的森林总面积达到9400万公顷。目前全球近二分之一的陆地表面和10亿以上人口受到沙漠化影响。在大气污染方面,从1965至199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翻了一番。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
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举办,以期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完)
㈦ 关于2011世界地球日“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活动策划。要新颖点的
这个主题就不对了还活动策划
你还是看一看,国土资部的活动通知吧
国土资厅发〔201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今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以下简称地球日)。地球日是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平台。为做好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围绕我部主要职能和中心工作,确定“十二五”期间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各地举办具体活动时,可以使用统一主题,也可根据内容增加副标题。
二、活动时间
为进一步提升地球日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延长宣传周期,从今年起,地球日活动从1天延长至1周,今年“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从4月16日(星期六)开始,至4月22日(星期五,地球日当天)结束。
三、具体要求
(一)积极参与支持部的活动。
活动周期间,部将围绕地热开发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服务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珍惜地质遗迹发展地质文化、参与全球“亿万绿色行动大募集”行动、少年儿童科普等方面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各承办单位要按照部的统一要求,做好具体策划和筹备工作,必要时请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给予配合和支持。
(二)组织开展各地纪念活动。
探索开展创意新、形式活、时间长、影响大的主题宣传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各自条件,策划开展一项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并要组织本地区地学类博物馆科研机构等科普场所开展开放日、主题宣传、互动实践、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面向地勘局、地调院及一线找矿技术人员,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邀请专家组织开展一场地质找矿理论、技术方法的培训会或讲座。
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在活动周期间要免费或优惠向全社会公众或青少年开放,要围绕地球日主题做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宣传活动,继续做好“三个一”活动,即一场专题展览,一场科普报告会,一个青少年互动活动。
(三)加强组织协调和媒体宣传。
加强与教育、科技、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级地质学会、土地学会、宝玉石协会等作用,联合有关高校、中小学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组委会以及企业,以通俗易懂、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宣传活动。
要认真细致做好地球日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安全保卫措施,制订预案,严防在活动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及群体性事件。地球日前后免费开放的单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好组织工作,根据需要适当控制、疏导人流。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手机等多种媒体渠道,采取制作专题节目、开展活动专栏、发送手机短信、实时交流互动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引导社会各界加深对国土资源工作的了解,发动全社会进一步关注、支持和参与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部将统一制作系列宣传海报和公益广告片,可通过部门户网站地球日专栏下载印发或联系当地媒体播放,宣传海报也可委托部宣教中心统一印制。
(四)加强信息反馈和总结。
请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部直属有关单位,在3月31日前将活动备案表报至部科技合作司,以便通过部门户网站统一宣传。
活动周结束后,请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部直属有关单位要及时总结本地区或单位的活动情况,5月10日前将组织开展活动情况(含图片)、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总结(纸件和光盘各一份),反馈给部宣教中心,以便及时汇编成册,相互学习交流。
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按照上述时间要求,就地球日活动备案表、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有关多媒体成果(纸件和光盘各一份),报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
㈧ 2010年世界地球日大学生活动方案策划
建筑并非具体的建筑学、而是一种抽象的形容。只有出众的样本才会在众多同类企业中将你的品牌衬托得更加鲜艳。上海维卡广告有限公司是专业的广告公司。先曝光,找一群媒体疯吵,最好针对你的秘方找个模糊的论点,正反方好好的吵。动静大了自然关注的人就多了。比如是否是你的祖传秘方领先欧洲医学界。更具鲜明形象性、艺术性和共识性。符号美是标志策划中最重要的艺术规律。或者由于品牌的吸引所表现出的一些特殊情感,有时,出色的创意是种因缘契合,灵光一闪,意念便成。反之,就算日思夜想,抓破头颅,也未可得,
㈨ 地球日建议书
建议书
罪恶的人类: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
举一个例子:我国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河流,但现在它已是鱼虾绝迹的污河,又为我们的地球母亲添多一道疤痕.这,不是给人类重重地敲响了警钟吗?
由此,我郑重地向仍未觉悟的人们建议: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倡导同学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某某某
某年某月某日
㈩ 世界地球日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
我国今年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是“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我们宣传善待地球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我们认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基本国情,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从而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人类生活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地球丰饶的资源和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繁衍生息。在增强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地球的索取日益变本加厉,不可再生的资源在迅速消耗,大片原始森林、矿产资源消耗巨大,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使地球上的水源、空气和土地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恶化,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人类面临着巨大挑战。
所有这一切都在向人类发出警示:人类在破坏地球环境的同时,也在毁灭着自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我们每位大学生都应该认识地球,爱护地球,崇尚科学,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们向全体老师和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行为,从我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保护绿色环境;
二、保护地球,不污染环境;保护生物,使生物与人类共存;使万物与环境谐美相处,创造生态平衡条件,美化地球,再造环境;
三、当前,我们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扰。我们应该做到:
1、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开始,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
2、大力节约资源。不使用或少用一次性饭盒、筷子等消费品,不浪费纸张。
3、使用环保电池,防止汞、铬污染、慎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4、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积极参与社会绿化美化活动,保护绿地花木。
5、提倡垃圾分类。清理“白色”污染,把废塑料袋打个节再扔进垃圾箱。
6、郊游及远足自备垃圾袋,做到文明出游;
7、节省用纸,必要时才打印,尽量双面使用,安排把废纸回收再生……
8、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
9、收集废铁、废纸等物品,使它们得到循环利用;
10、短途出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者以步代车。
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们呼吁大家认识地球,善待地球,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