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黑龙山宣传

黑龙山宣传

发布时间:2021-12-08 12:50:15

Ⅰ 杨重远的人物事迹

1927年夏,大革命失败后,陕北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杨重远受党的指示,继续留在石谦部从事兵运工作。
同年10月12日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石谦部近千人在清涧城举行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次日清晨,起义部队由唐澍、李象九、谢子长等率领挥师南下,15日到达宜川。杨重远领导的一个连和共产党员李瑞成、王振娃领导的两个连在宜川城内立即起义,接应清涧起义部队。在此之前,驻宜川之敌代旅长康子祥闻清涧起义部队南下,即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向杨重远、李瑞成、王振娃连发起攻击。杨重远、李瑞成、王振娃率部迎战。经过一昼夜激战,康子祥率部弃城逃跑,两支起义部队遂在宜川胜利会师。会师后,由于领导人在行动方针上意见不统一,加之后来指挥失误,在强敌进攻下,起义部队被打散。
1928年,中共陕北特委派杨重远利用社会关系去河北遵化,打入国民党第四十七军高桂滋部作兵运工作。任高桂滋部地下党军委书记,公开身份先是该军刘捷第三师的副官长,后为军部军需。杨重远同该部的共产党员黄子文、朱侠夫、陈一平、马汝骥、吴岱峰等人一起,在顺直省委的领导下开展斗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杨重远秘密发展了近百名党员,并在一些营连建立了党的秘密组织,后来,这些党员和进步青年参加了党所领导的晋西游击队和晋东平定县的起义,成为组建红二十四军的基干力量。
1929年,高桂滋部被蒋介石南调山东作战。1930年,又参加阎锡山、冯玉祥的反蒋战争,结果损兵折将,所剩不到4000人,于1930年8月退到山西平定,被张学良收编为陆军第十一师。杨重远在山东作战中身负重伤。伤稍愈后,即化装突破蒋介石军队的层层封锁线,于是年初夏到了天津,向中共中央北方局汇报请示工作。适值北方局委员乔国桢要到陕北巡视工作,李杰夫要去陕西任省委军委书记,北方局便派杨重远以探亲为名,护送乔、李去陕。杨重远护送乔、李安全到陕后,还应邀参加了在绥德黑龙山召开的陕北特委扩大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作兵运工作的经验。他还把自己的家作为出席会议的同志存放武器和文件的场所,受到同志们的赞杨。
1930年秋,杨重远回到高桂滋部,继续担任军需,并很快和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刘天章取得联系。这年冬,山西省委利用军阀混战刚结束的有利时机,决定在吕梁山区建立红军晋西游击队。杨重远受命参与筹建工作,担任省委驻汾阳联络站主任兼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到汾阳后,以开设骡马店作掩护,在离石、柳林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省委先后从太原兵工厂和高桂滋部以及农村,抽调了30多名共产党员作为游击队的骨干。这些同志都是由汾阳联络站护送转入到吕梁山区去的。
1931年春夏之交,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简称晋西游击队),在孝义、中阳、汾阳三县交界的大麦郊娄底村举行成立大会,杨重远任省委军委代表兼游击队党支部书记,拓克宽、黄子文分任大队长和政委,阎红彦任副大队长,大队下辖两个中队。这是党在山西地区创建的第一支工农武装。
游击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军事斗争。杨重远和拓克宽、黄子文、阎红彦一起先后指挥了中阳县留誉镇、孝义县储家皍、石楼县水头镇和老鸦掌等战斗,歼敌数百人,游击队迅速扩大到百余人,威震晋西。8月上旬,新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派国民党军第七十二师、焰兵团和地方武装共万余人“围剿”晋西游击队。这时,中共山西省委由于被叛徒出卖,遭到很大破坏,游击队和上级党组织也失掉了联系。游击队被困在山里,又失去兄弟部队的增援,处境极为艰险。为了解决队伍发展方向问题,杨重远和拓克宽于1931年8月28日在高山顶上主持召开队委扩大会议,决定坚决突围,西渡黄河,转移到陕北去打游击。在杨重远、拓克宽、黄子文等人的率领下,队伍冲破重重封锁,终于在1931年9月2日到达黄河边的中阳县三交镇,准备渡河。此时,全队只剩下30人,游击队胜利地渡过了黄河。
过河后,游击队进行了整顿。由于杨重远的出色工作和领导才能,在全队大会上,当选为游击队政委,阎红彦当选为大队长。以杨重远为首的新的队委会派人积极寻找陕北特委,以便能尽快同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游击队在到达安定县(今子长县)西区枣树坪时,找到了地下党员谢子长的哥哥谢德惠,通过谢德惠找到了中共安定县委书记马文瑞。马文瑞对晋西游击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立即向陕北特委作了汇报。不久,陕北特委指示游击队在安定、清涧、延川、延长、靖边等县开展游击战争。为扩充游击队的力量,陕北特委先后派了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参加了游击队。
游击队首先在安定地区开展活动,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政治影响迅速扩大。群众积极地送粮、送情报,并踊跃参军,使游击队很快扩大到六七十人。随后杨重远、阎红彦带领队伍转战安塞、保安(今志丹县)、靖边等县,歼敌百余人,缴枪近百枝,还第一次缴获了战马,成立了骑兵分队。他们将打土豪筹得的经费,除留一部分供游击队军需外,其余均上缴给陕北特委。
经过1个月的艰苦奋战,游击队打开了局面,威震陕北。为了扩大革命力量,杨重远、阎红彦重视做联合、团结和改造保运商货的武装(简称保运武装,又称土客)的工作。10月上旬,游击队先后与保运武装首领萧永胜、杨琪、师储杰等人率领的百余人达成协议,并约定成立执法队监督执行。同时由晋西游击队给萧、杨、师所部各队派去政治指导员。在杨重远、阎红彦等人的教育和帮助下,保运武装队员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后来不少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重远还十分注意瓦解敌军的工作,认真执行优待俘虏的政策。10月6日营盘山一仗,游击队取得了全胜,俘虏敌万宝山营和横山县民团三四十人,缴枪五六十支。杨重远亲自把俘虏集中起来,向他们宣传红军的性质和宗旨,指出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穷苦人的惟一出路。表示欢迎他们参加游击队,对愿回家者每人发给两块银元作为路费,还把伤员送往安定县城帮助医治。不少俘虏听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0月中旬,杨重远、阎红彦率领的游击队与保运装转战到安定县凉水湾时,接安定县委转来陕北特委的指示:避开敌人主力,必要时可转移到陕甘边去开展游击战争。游击队到过陕甘边的南梁,与刘志丹领导的部队会合。
两支部队会合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陕西省委对于会合起来的武装力量十分关注。
1931年10月30日,谢子长按照省委指示来到南梁。杨重远积极协助谢子长开展工作。部队经过整顿后,于同年冬,转移到合水县柴桥子。这时,陕西省委根据西北地区人民抗日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决定将部队改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任命谢子长为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杨重远为参谋长。抗日反帝同盟军成立不久,就于1932年1月5日在甘肃合水歼敌军两个连。
1932年2月12日,根据陕西省委新的指示,抗日反帝同盟军在甘肃正宁县三家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李杰夫任政委(李是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后叛变),杨重远任参谋长。同时,成立了中共陕甘游击队队委会,杨重远是委员之一,各大队成立了党支部。从此,陕甘边地区第一次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陕甘游击队决定以陕西的淳化、耀县、旬邑、宜君和甘肃的正宁、宁县为区域,开展游击战争。
杨重远沉着果敢,是个好参谋长。他把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无论是上下级关系,还是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他都处理得很好。他平时话不多,开会时也不轻易发言,但一讲就能抓住重点,为大家所佩服。每次作战,杨重远总是亲自观察地形、了解敌情,协助总指挥制定作战方案,指挥战斗。
1932年2月19日晚,游击队南下旬邑清水原、土桥原,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劣绅。谢子长、杨重远率部先后歼灭了耀县照金镇、宜君地区瑶曲镇等地的民团,还两次袭击正宁县城山河镇。4月下旬,谢子长、杨重远又率部打下旬邑县城,处决了反动县长。这是陕甘游击队打下的第一座县城。
战后,执行“左”倾错误的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被捕叛变)来到游击队巡视工作,对游击队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全盘否定,把由于作战经验不足,两次攻打山河失利的责任全部推到谢子长、杨重远身上,错误地批判斗争谢子长和杨重远等领导人,还撤了谢子长总指挥的职务,强令其离开游击队。
1932年春末夏初,敌人又向陕甘游击队发动了新的“进剿”。5月10日,中共陕西省委任命刘志丹为游击队总指挥。游击队在清水原集结后,召开队委会议,确定了粉碎敌人“进剿”的方针。在半个月内,杨重远协助刘志丹指挥游击队挺进数百里,经过5个县,大小9战,8次获胜,歼敌1400余人,缴枪1200余支,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游击队发动的“进剿”。
1932年7月23日,陕西省委派人担任陕甘游击队政委。他听不进刘志丹、杨重远等人的正确意见,指令推行冒险主义的进攻计划,致使游击队遭受重大损失,处境十分困难。
陕西省委为了扭转局面,8月底又派谢子长回游击队任总指挥。谢子长、刘志丹、杨重远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在照金地区设伏,歼敌400余。照金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士气。
1931年秋末,游击队两次攻打保安失利,被迫撤至甘肃合水县白沙川一带。敌人大军压境,游击队处境极端险恶,部分干部、战士情绪低落。杨重远和谢子长、刘志丹针对当时困难的局面,研究决定将游击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按照队委会的决定,游击队分成3路,杨重远和阎红彦、杨棋带领骑兵队到耀县照金一带活动。他们在照金以北老父岭打了大土豪,除将部分粮食和财物分给贫苦农民外,还为游击队筹得大批经费。10月下旬,杨重远、阎红彦率部返回南梁地区,接济留守在该地由谢子长率领的游击队和伤病员,受到战友们的热烈欢迎。随后,谢子长、杨重远率部挥师北上,在安塞县真武洞打了大土豪等,获马20余匹和大批烟土。谢子长和杨重远还将筹得的一批钱,派党员高鹏飞、强龙光、冯金福送往陕北特委和河北省委。
1932年12月上旬,杨重远、刘志丹、杨森分别率领各路游击队在合水县黑幕原、塔尔原地区胜利会合。此时,接到陕西省委的指示:根据党中央北方会议的决定,将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并令游击队开往宜君转角镇杨家店整编。12月中旬,杜衡以中央和省委代表身份来到游击队。杜衡到部队后极力进行宗派活动,污蔑杨重远、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等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逃跑主义”、“土匪路线”、“梢山主义”的错误,诽谤游击队领导人“有反革命阴谋”、蛮横地撤销子谢子长、阎红彦的领导职务,强令其离开部队。由于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杜衡被迫同意将杨重远、刘志丹留在部队,但对他们根本不相信,不分配重要工作。
1932年12月24日,杜衡在宜君转角镇召开军人大会,宣布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正式改编为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全军只有这一个团),杜衡兼军政委和团政委,王世泰任团长,郑燕清任参谋长,杨重远被降为团参谋处长,刘志丹被降为团政治处长。面对这种错误的打击,杨重远表现出坚强的党性,仍努力为党工作。
次年3月下旬,杨重远协助王世泰、郑燕清率红二团在铜川北面打开金锁镇消灭民团30余人,随后进入三原武字区,歼敌1个排。4月上旬,杨重远协助王世泰,南下渭北,消灭了淳化南村寨子民团后回到照金。4月中旬,又西出彬县,途中消灭了旬邑土桥镇敌河工队30余人。接着又在龙马、高村消灭彬县民团30余人。至此,杨重远参与创建的以照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已初步形成,东西50余里,南北80余里,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
照金根据地的建立,游击战争的开展,使敌人惊恐不安。陕西军阀于5月上旬急调3个团和6个县民团分4路“进剿”照金根据地。红二团根据省委的指示,由照金向西开进转移到外线,以打破敌人的“进剿”计划。
部队转移到旬邑县阳坡头时,遇到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刘志丹给第一支队干部、战士讲了话,鼓励他们积极开展陕北游击战争,并拨给一些枪支弹药,派杨重远去任政委。杨重远率一支队返回陕北途中,于1933年5月28日在安塞、安定交界之董家寺(安定属)与敌民团遭遇,缴获枪20余支。29日,因遭敌军两个连袭击,杨重远机智果敢,指挥部队反击,战斗异常激烈。杨重远在转移中腿部受伤,战友们背着他继续撤退到杨沟村。这时敌人又蜂涌追来,情况万分危急。在这生死关头,杨重远不愿拖累战友,命令同志们不要管他,立即撤退。他以断墙为依托,沉着地痛击来敌,掩护战友们安全撤走,然后对准自己的胸膛开了枪,英勇牺牲,时年39岁。
杨重远牺牲后,敌人将他的头割下来挂在安定县城门楼上“示众”,妄图借此吓倒革命群众。安定县的人民群众,热爱红军和共产党,都为杨重远的牺牲而悲痛。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烈士的头颅取下来送往城外,交给红军,秘密安葬。为了纪念杨重远,1934年底,中共陕北特委决定划出安定县的南区和延安、安塞、靖边三县各一部设立重远县。

Ⅱ 叶挺夫人是谁,她的一些信息

李秀文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60110/13020502.html

Ⅲ 没尾巴老李是什么

是一个传统故事。

没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的汉族民间传统故事在山东广为流传,流传故事相似的文字记载,见于清朝袁枚的《子不语》:“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浣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

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

他虽为龙,却是普通村民所生。因其出身姓李,而尾巴又被其父砍断一截而得名“秃尾巴老李”。 在山东,传说“二月二,龙抬头”即与秃尾巴老李有关;在黑龙江,传说船过江时必须有山东人才能开船,也是因秃尾巴老李爱护其老乡。

“没尾巴老李”的家乡

各地传说不一,遍布山东数十处地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就有即墨、莒县、文登、诸城四处,这正好说明山东人下关东十分普遍。在五大连池市我们还看到了黑龙山、黑龙庙和黑龙冰雕。

黑龙山是一座休眠期火山,海拔516米,山体由黑褐色的火山砾、火山渣组成,远远望去是一座黑色的山体,叫黑龙山确实十分形象。传说这是没尾巴老李休息的地方。在五大连池的岸边建有黑龙庙,这里供奉的神像就是黑龙王--没尾巴老李。

距离庙不远处有一冰雪溶洞,有冰洞和雪洞两部分。其中冰洞全长150米,深23米,洞内平均温度零下5℃,洞壁上低垂下来的各种形状的熔岩钟乳,晶莹的霜花遍布洞内。洞内人工修砌了各种冰雕,有企鹅、北极熊等。

这其中还有一条没尾巴的冰龙,标牌介绍:此龙是黑龙王,老家在山东。可见东北地区对没尾巴老李的敬仰和尊崇。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没尾巴老李

Ⅳ 请问“五大莲池”怎么解释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境内,荣获“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世界级桂冠和九项国家级称号,14座新老时期火山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课书”;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中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转换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26°00'—126°26'北纬48°34'—48°48'。这个神奇的地质公园,不仅在生态科学和地理物理发展史方面对人类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在自然美学和环境医学方面更具有独特的观赏和适用价值。

五大连池风景区

地球在长达46亿年的复杂演化过程中,为人类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五大连池就是第四纪火山活动给人类留下的一片珍贵遗产,这里山秀、水幽、泉奇、石怪、洞异,是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保健康疗、科学考察为一体的高含量、多功能、综合型国际旅游胜地,被誉为镶嵌在欧亚大陆桥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060平方公里的景区内矗立着十四座新老期火山,喷发年代跳跃很大,由史前的200多万年到近代的280多年前,是世界顶级资源。这里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状貌最典型的新老期火山地质地貌。14座拔地而起的火山锥,山川辉映,景色优美;石龙、石海、熔岩瀑布、熔岩暗道、熔岩钟乳、熔岩旋涡、象鼻熔岩、翻花熔岩、喷气锥碟、火山砾和火山弹等微地貌景观,千姿百态,被科学家称之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个汐水相连的如串珠般湖泊,是最新期火山岩浆填塞了浩瀚的远古凹陷盆地湖乌德林池而形成,五大连池也因此而得名。它是我国第二大火山堰塞湖,池岸曲线变化复杂,有收有放,景观效应极佳。这里的铁硅质重碳酸钙镁型的矿泉水,是蜚声中外的世界名泉,享有“神泉”、“圣水”的美誉,和法国的维希矿泉、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在民间已有上千年的医用、饮疗和洗疗历史,对康复疗养和人类的健康长寿具有神奇的功效。
五大连池已荣获两项世界级桂冠和十一项国家级荣誉。两项世界级桂冠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中国矿泉水之乡等。我们已开发七大观光区、八大奇观、一百多个景点。七大旅游观光区包括新期火山奇观观光区;世界名泉观光区;古火山生态观光区;火山堰塞湖观光区;火山熔岩冰洞游览区;龙门石寨科考探险区和火山民俗文化观光区。八大奇观有:雄峻陡峭的山巅火口;波澜壮阔的翻花石海;造型奇绝的喷气锥碟;霜花似玉的熔岩冰洞;碧水一泓的天池胜景;云雾蒸腾的石龙温泊;鬼斧神工的龙门石寨;景色如画的群山倒影。这里的四奇、四怪神秘而奇特,四奇是:水往西边走,车往上坡跑,三伏赏冰雪,数九长绿草;四怪是:喝水能治病,洗泉把疾消,熔岩赛火炕,石头水上漂。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为五大连池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六大自然环境:这里有世界上最纯净的天然氧吧;有世界上品位最高的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磁化矿化电荷离子水;有集保健、美容、医疗于一体的矿泉洗疗、泥疗区;有天然的火山熔岩台地——太阳热能理疗场;有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富有1000—3000伽玛峰值的火山地质全磁环境;有不受任何污染的纯绿色矿泉系列健康食品。由此形成了世界上综合条件最完善的自然环境理疗基地。神奇的火山环境还孕育着神奇的火山民俗文化,药王济世、秃尾巴老李大战小白龙的故事流传大江南北。游中华胜地,饮天下名泉,观绝世奇景,听神话传说,真是“走遍千山万水,风景这边独好”。[1]
与五大连池火山具有可比性的世界著名火山有美国夏威夷火山、印度洋中的留尼旺火山、法国的中央高地火山和东非裂谷乌干达境内的托罗—安科尔火山。相同的是这几座世界著名的火山与五大连池火山的岩浆都属基性,其火山活动方式均属于夏威夷式喷发,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地貌景观也基本相似。不同的是,这几座火山的规模虽然比五大连池火山规模大,但是,五大连池火山地貌更齐全、更集中、更典型。比如,在这几座世界著名的火山附近,均未形成火山堰塞湖,而且除法国中央高地火山区外,均未发现矿泉出露,喷气锥、喷气碟更是少见,仅在印度洋中的留尼旺火山区偶见个体矮小、发育形态不完整的喷气锥、喷气碟。相比之下,五大连池火山形成的山川辉映、水火相容的火山地貌景观更具特色,而翻花熔岩中发育完整、保存完好、多姿多态、数以千计的喷气锥,在世界上更是绝无仅有,可谓世界奇观呀。[2]

五大连池风景区
自然概况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距哈尔滨380公里,距黑河230公里。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有耕地35.8万亩、林地32.1万亩、草原5.73万亩,湿地15万亩。五大连池火山群是由远古、中期和近代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质地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少见的类型齐全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专家概括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典型性和美学性,是中国首屈一指世界著名的火山。五大连池矿泉水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有铁硅质、镁钙型重碳酸低温冷矿泉水,天然含汽,可饮可浴,健身治病;有偏硅酸、氡等类型矿泉水。享有“药泉”、“圣水”之誉。五大连池具有纯净的天然氧吧、独特的火山全磁环境、特效的药性洗泉、灵验的药用矿化离子水、神奇的火山岩太阳能理疗场等。中国著名火山学家刘嘉麒教授评价说: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融山、水、岩、泉为一体,是中国火山地貌景观最丰富、最精彩、历史记载最详尽、研究程度很高的最新火山区,堪称火山博物馆。

五大连池不仅火山与矿泉资源珍稀独特,更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从史前200多万年到近代280年,复杂多样的火山熔岩地貌和特殊的环境条件孕育发展了五大连池独特、丰富而又完整的火山自然生态系统。五大连池保护区内有植物143科428属1044种,其中有珍稀濒危植物47种,如石竹、钝叶瓦松、红皮云杉、野生大豆等。野生动物有55科121种,其中珍稀动物有麋鹿、黑熊、丹顶鹤、水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蝶类有7科80种,其中阿波罗蝶是世界珍贵的蝶类。五大连池生物多样性,在我国北方乃至北温带同纬度地区也极为罕见,更珍贵、更有价值的是它再现了地球生命由低等到高等演替、特别是火山熔岩上生命演变的全部过程,国际著名生态学专家刘书润教授称五大连池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天然史书。[2]
历史沿革
从1979年至今先后五次进行体制变革。1979年设立德都县五大连池镇;1980年省政府设立五大连池管理处,后改为五大连池管理局;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五大连池市;1996年5月撤县并市,在原五大连池市址成立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0年11月成立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即现行管理体制。根据省政府黑政办综〔2000〕89号纪要精神,赋予五大连池管委会县级政府职能,内设1部、1办、7局、1镇。
火山群
五大连池[3]地区火山群海拔高度为400米_600米,以火山锥的特殊结构、各种火山熔岩流动形迹、结满冰霜的熔岩隧道,以及冷碳酸矿泉而闻名于世。
五大连池火山群位于松嫩断陷盆地北端,其东北是小兴安岭断裂抬升区。五大连池火山群还处于北西向五大连池—科洛火山带上。区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石炭系千枚岩、片岩、白垩系及第三系的砂岩、第四系火山岩,并有华力西及燕山期花岗岩。
五大连池火山群有14个独立的火山锥和一系列盾状火山。火山锥和盾状火山形成于第四纪,而最近的火山喷发,则于公元1719年_1721年,发生在老黑山和火烧山。此次喷发溢流的熔岩在四个地方阻塞了区内的石龙江,形成了五个火山堰塞湖,最终形成“五大连池”。
老黑山和火烧山火山活动产物有熔岩、火山弹、火山渣、熔结集块岩、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岩石以富钾及部分含白榴石为特征。从岩石化学看,以较高的色率及全铁、MgO、CaO含量区别于响岩、粗面岩类,又以不含斜长石区别于碱性玄武岩类,一般沿用“石龙岩”命名。
地理位置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五大连池市、小兴安岭西南侧山前台地上,距北安市60公里。
旅游特色五大连池四周分布着14座火山体,以及一系列火山矿泉,构成独特而典型的火山景观,因而有火山博物馆之称。
最佳旅游季节黑河的气候特征是冬长夏短,低温冷湿,年平均气温0℃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零下4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1℃,最高达38.2℃。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的5月至9月。

黑龙山[4]
博物馆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坐落于风光秀丽的药泉湖南岸,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馆内设四个展厅,分别为综合展示厅、资料演播厅、书画厅和地方产品厅。综合展厅内设地学知识、世界火山、五大连池火山、熔岩集锦、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矿泉水、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开发、历史沿革有中、英、俄文说明的展板;演播厅随时放映五大连池风光片、科教片;书画厅内五大连池山水字画将带您进入火山艺术殿堂;地方商品展厅集中了带有五大连池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馆内专职解说人员的讲解让游客对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风土人情、火山文化等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对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规划、投资环境和企业信息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影像、文字、图片展示了五大连池火山地质构造形成、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发挥了科普教育、对外交流、宣传推介的重要作用。2004年年初博物馆被确定为中国地质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在校学生地质实习基地;2006年4月,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被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四部门确定为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博物馆先后成功接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各部委及省市领导、海内外名人及国内外游人达数十万之多。
五大连池是一本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是展示火山地质资源的窗口,是打开火山奥秘的金钥匙,是中外游客的立体导游图。
2自然地理
岩石学
五大连池黑龙山和火烧山的岩石成份非常特殊,它是一种富钾的碱性基-中基性火山熔岩。由于其色率

地质遗产
(40~55%)高于粗面岩和响岩类(35~20%),又不含有玄武岩应有的基性斜长石,所以它既不属于粗面岩和响岩类,也不属碱性玄武岩。因而日本地质学家小仓勉根据黑龙山、火烧山熔岩的形貌特征——状似“龙形”,将其命名为“石龙岩”。“石龙岩”这一地质名词已被国内外专家所认可,并已进入相关地质文献。
另外,形成钾质火山岩的岩浆一般都来自地幔,这种岩浆的上涌和喷发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环境相关联,五大连池火山区位于东亚大陆裂谷系的轴部,它的形成很可能是在裂谷作用下的地幔柱上隆产生的。因此,五大连池火山岩对探讨地球板块活动和岩浆演化都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监测当地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重要。
构造学
公园内的14座火山均分布在北东向和北西向连线的交汇处,构成了棋盘格子式的布局。经地质学家研究,14座火山锥有规律排列地现象,是由地壳深处的断裂所控制。五大连池地区北东和北西方向断裂非常发育,并以北东向为主,地球内部的岩浆沿着北东和北西方向两组断裂带的交汇处喷溢而出,形成排列整齐的火山锥。正是由于14座火山棋盘格式的布局,才引发了地质科学工作者对当地地质构造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地质学
公园内除以五个火山堰塞湖为主体的地表水以外,还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和矿泉水,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水文地质体系。可以与法国中央高地的维希矿泉水(Vichy water)相媲美的重碳酸盐——碳酸矿泉水的研究程度最高,在其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体现了复杂的矿水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原理。这对国内外成份复杂的同类矿泉水形成和演化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生态学

最新五大连池风景区地图
五大连池火山喷发之时,浓烟滚滚,满天飞石,灼热的熔岩流到之处尽是一片火海,植被毁坏殆尽,而且较长一段时间中寸草不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岩石开始风化,植被开始生长。
特殊的火山地貌格局铸就了五大连池独特完整的火山自然生态系统。区内植物有143科,433属,1100余种,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新期火山区的地衣苔藓群落、地衣蕨类群落、地衣草类群落、地衣灌丛、地衣疏林、苔藓落叶松林等奇妙地组合在一起;老期火山区形成了杂类草甸草原、灌丛杂类草甸、森林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低谷处形成了沉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小叶章苔草沼泽、小叶章杂类草甸。各种生态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统一的整体。五大连池地质公园是研究植物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化的最理想的生态学教学、科研基地。
3人文历史
五大连池的人类文明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乌德林的神山圣水是人类繁衍的风水宝地、是北方几个少数民族原始部落的发祥地,鄂伦春生活在山上,鄂温克在山腰,达斡尔和满族在湖畔河套。从东胡人到肃慎人,从商代演义文学到道教、佛教的世代言传,“北海眼”是一个共同的信息符号。陆地北海的“大海眼”绵延百里奔腾咆哮养育万物生灵,无数“小海眼”日夜翻花为民造福治病救命。人们对古湖恐惧中带着敬仰,尽管后来大海眼被新期火山填塞,但五个小湖和星罗棋布的池、泡、泉、溪无数的小海眼药泉仍在奔涌,人类对它的崇敬之情有增无减。
古往今来,每年北海眼“桃花水”刚落,人们来赶这里庙会,端午时节来此欢度药神日、圣水节,每当这时,山上古刹鸣钟、山下集市繁闹、牛马车、鹿拉勒勒车熙熙攘攘,烧香拜佛喝水洗泉的、赶集换山货的、采药卖药看蹦子戏听书的、算命的、贩卖牛羊马匹的、赛马比箭摔跤的应有尽有,不论是蒙古包、马架子、撮罗子还是拉哈辫的泥房子,不论是萨满治病还是“敖包祭”、“药泉祭”、“圣水祭”,不论驻守的官军还是运货的驼队,不论云游僧道还是四海百姓,北海眼“药泉”就是繁华和神圣的象征。是世世代代北方各族人民心中的海市蜃楼,人们可以不认识官府衙门,但都知道药泉在北海眼,在乌德林,在“乌云和尔东吉”。[2]
4旅游需知
门票:通票195元,包含景区内各个景点。
开放时间:每日上午8:00至下午17:00。
交通概况:哈尔滨火车站前的龙运客运站每天有班车直达五大连池景区,单程5小时;五大连池返回哈尔滨龙运客运站的班车每天都有,不过最好提前一天订票。游客也可从哈尔滨乘火车先抵达北安,6小时左右,然后再换乘汽车前往五大连池。

Ⅳ 五大连池有哪些疗养院

五大连池风景区现已辟为旅游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的综合型自然风景名胜区。主要游览点有:黑龙山、钟灵寺、药泉山、火山博物馆等风景点。

黑龙山黑龙山是五大连池的核心区,景观带总面积50平方公里,老黑山、火烧山地质形成年代距今280多年,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这里拥有世界火山所有的地质地貌类型保存完好,对研究地球物理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内新期火山喷发形成的裸露熔岩台地浩瀚无垠十分壮观,各种微地貌景观造型奇绝,火山、岩流、峡谷、泉湖、洞穴非常典型完美。

主要景点有老黑山、山巅火口、石海、仙女宫、火烧山、喷气锥碟。还有盆景园、石龙青苔园、五彩沙滩、火海遗迹、奇松园、火山弹、火口森林、揽胜峰、腾龙谷、火山天堑、岩浆溢出口、水帘洞、副火山、冬青园、桦林幽静、熔岩石龙、石海生灵、石花园、八卦湖、火烧山大峡谷、神秘潭、刀劈峡、火烧城堡、石猿、石熊、桦林沸泉等共59处。

药泉药泉山的矿泉久负盛名,这里的矿泉水治疗疾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药泉山下有南泉、北泉和翻花泉等,后在火烧山下又发现了“抗大泉”。其中南、北二泉用于饮疗,泉水清凉甘辛,具有助消化、止痛、镇静、安眠、利尿等功能,尤其对消化系统的溃疡、胃炎等疾病疗效良好。翻花泉用于洗疗,对于各种皮肤病最有疗效。

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每年都接待众多的海内外游人。他们不仅可以饱览这里的湖光山色,还可以畅饮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的矿泉水,享受到洗浴泉,带给人们的那种舒适与温馨。五大连池火山群,正以其奇异壮美的火山景观、波光粼粼的湖水,喷水吐玉的矿泉、新颖美观的疗养别墅,蜚声海内外,享有“火山公园”之美誉。

钟灵禅寺钟灵禅寺在火山口内,座落着闻名遐迩的庙宇——钟灵禅寺,火山口里建寺庙,这在世界上也是唯一的。钟灵禅寺常年香烟燎绕,每年吸引海内外无数的善男信女朝山拜佛,成为方园几百里佛教活动的中心。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于2003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馆内设四个展厅:综合展厅内设地学知识、世界火山、五大连池火山、熔岩集锦、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矿泉水、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开发、历史沿革和亲切关怀等展板;演播厅可放映五大连池风光片、资料片等;另设书画厅和地方产品厅。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是一本打开的火山教科书,博物馆是宣传五大连池风采的窗口,通过影像、文字、图表全方位展示了五大连池火山地质构造、形成、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和地方产品,内容丰富多彩。馆内设专职解说人员,让游客到风景区之后对风景区的景区景点、风土人情、火山文化等都能全面的了解,博物馆作为一个大众科普宣传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管委会正积极招商筹建集世界各地火山类型的国际性火山展览馆。

阅读全文

与黑龙山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师资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912
百度竞价推广计划方案 浏览:850
2015年度公司培训计划方案整理版 浏览:255
深圳披披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3
市场营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浏览:466
泉州市聚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76
美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浏览:841
设备培训组织方案 浏览:121
建设工程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567
2017年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608
华晨消防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839
市场营销学吴建安期末考点 浏览:869
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331
有关电子商务的填空题 浏览:601
网络营销的外文文献及翻译 浏览:117
毛笔书法教师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939
规章制度培训方案 浏览:619
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1
幼儿园游戏活动园本培训方案 浏览:850
中心校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