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期间保险公司(比如平安保险)推出免费保险,各位怎么看
疫情期间有着非常多的保险公司推出了免费保险,我认为这个行为其实是非常不错的并且也同样有着意义。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大家对于这样的保险公司也有着非常高的评价。比如平安保险也推出了这个免费保险,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保险行业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并且大家对于这样的免费保险也是感到非常感动的。
而我认为保险公司他们在疫情期间推出免费的保险其实也是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以及好评的,所以我认为这种也是营销的一种手段,但是我们更多的看到就是这些保险公司他们是真正为人们在考虑以及服务的。
Ⅱ 在单位工作,疫情期间保险依然跟平时一样交那么多钱
社保交费有些变化。那是人社部疫情期间为减轻企业负担而减免、减少单位承担的三险。
Ⅲ 阳光保险现在疫情期间怎么处理保单啊
疫情发生后,阳光保险第一时间发布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等应急服务方案后,同步完成线上服务升级,不断优化以“车生活”、“我家阳光”APP为主的各线上保单运营服务平台、以“一键赔”为主的线上理赔服务平台。同时,客服中心通过soho办公的方式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同时,减少了病毒接触风险,实现客户服务零接触。
Ⅳ 疫情期间乘坐的飞机增加的疫情保险那是什么是一个什么险
应该属于一种意外险吧,意思是如果你因为乘飞机而染上了新冠肺炎,保险公司会给你一定的赔偿或补偿
Ⅳ “互联网+”背景下保险营销模式探索
直播是形式,产品是内核。虽然销售的形式变成了直播,但消费者对于保险产品的需求却不会轻易改变。一方面,保险机构应加强直播保险产品管理,不得违反社会公德、保险基本原理及相关监管规定;另一方面,保险机构也需一如既往地对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等业务环节严格管理,为直播售出的保险产品提供不次于其他销售渠道的客户服务。
直播为卖货,带货方长远。卖货致力于短期出售保险产品,带货则旨在发挥主播对于保险产品的长期带动作用。因此保险机构应不仅仅在单场直播中“以保费论英雄”,还应持续优化场景聚焦、商品展示、咨询答复、主播导购、销售实现全流程,充分发挥直播中的情感、价值和品质效用,打造“引流→激活→留存→变现→裂变”的营销闭环。
直播正加速成为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也将迎来自身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另外值得期待的是,近期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通知,要求由该会下属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牵头起草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两项标准。随着技术赋能以及监管加码,直播或将为保险行业开启崭新而宽广的天地。
Ⅵ 疫情期间,阳光保险的保单怎么申请赔付
疫情发生后,阳光保险第一时间发布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等应急服务方案后,同步完成线上服务升级,不断优化以“车生活”、“我家阳光”APP为主的各线上保单运营服务平台、以“一键赔”为主的线上理赔服务平台。同时,客服中心通过soho办公的方式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同时,减少了病毒接触风险,实现客户服务零接触。
Ⅶ 阳光保险疫情期间怎么维护业务的
疫情发生后,阳光保险第一时间发布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等应急服务方案后,同步完成线上服务升级,不断优化以“车生活”、“我家阳光”APP为主的各线上保单运营服务平台、以“一键赔”为主的线上理赔平台。同时,客服中心通过soho办公的方式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同时,减少了病毒接触风险,实现客户服务零接触。
Ⅷ 我是一名保险销售人员,疫情期间都在家,我想建一个群,当主持人,怎么开头
那你就找一些有兴趣关注保险的人,然后拉她们进群,开头的话你就打招呼然后切入话题 你也可以用里德助手来发送相关信息到群里
Ⅸ 疫情期间保险减免政策有哪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为纾解企业普遍遇到的生产经营困难 ,人社部等三部门今年2月份对中小微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实施了减、免、缓三项措施。
7月21日 ,在人社部举行的2020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介绍 ,今年预计三项社会保险全年合计为企业减少成本1.6万亿元 ,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就有1.5万亿元 ,这意味着今年养老保险基金将少收1.5万亿元。
这会否影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针对社会的这一担忧 ,聂明隽强调 ,减免政策事先经过了反复研究、缜密评估和精确测算 ,“是以必须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为前提的”。他表示 ,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了比较可观的“家底” ,去年年底累计结余有5万亿元 ,“减免社保费不会影响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三项社保“免减缓”
全年将为企业减费1.6万亿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 ,实施社保助企“免减缓”行动以来 ,2-6月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5769亿元 ,缓缴431亿元 ,预计全年将为企业减费1.6万亿元。
南都记者了解到 ,为给疫情期间的企业纾困 ,今年2月人社部等三部门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 ,其中明确各省份可以对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保的单位缴费实行免征 ,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 ,也就是说免征政策可以执行到6月份。
不过到今年6月25日 ,人社部等三部门再次发文 ,决定延长上述政策的实施期限 ,对中小微企业的三项社保免征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12月底。
聂明隽表示 ,全年为企业减费1.6万亿元“规模空前”。“这里有一组对比数据 ,2015年以来国家先后六次下调社保费率 ,职工五项社会保险总费率从41%降至33.95% ,共为企业减费近万亿元。”他说。
他还说 ,这次减免政策除了1年释放出来的1.6万亿元“真金白银” ,若加上1-4月养老保险费率比去年同期降低的翘尾因素和全年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减费金额 ,今年三项社会保险总减费将达到1.9万亿元 ,“力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 ,将对助力企业走出困境、稳定和扩大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家底”可观
不会影响退休人员“钱袋子”
据聂明隽介绍 ,在为企业减费的1.6万亿元成本中 ,有1.5万亿元是企业养老保险费 ,这意味着今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将少收1.5万亿元 ,会不会影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钱袋子?
在发布会上 ,聂明隽回应了社会的这一担忧。他表示 ,得益于经济多年快速发展 ,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了比较可观的“家底” ,去年年底累计结余有5万亿元 ,“这里我想明确的是 ,减免社保费不会影响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他表示 ,减免政策事先经过了反复研究、缜密评估和精确测算 ,“是以必须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为前提的”。今年实施减免政策后 ,预计会有较多的省份出现当期收不抵支 ,但绝大部分省份都能通过动用历年结余确保发放。
“截至6月底 ,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77万亿元 ,预计到年底还能保持3.8万亿元以上的结余 ,此外还有2万多亿元的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 ,整体支撑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他说。
聂明隽表示 ,国家对各省确保发放的困难程度也进行了充分预判 ,对保发放困难省份将加大资金调剂和支持力度。
例如 ,今年基金中央调剂的比例提高到4% ,调剂金规模达7400亿元 ,跨省调剂1700多亿元。4月初下拨了一季度调剂金 ,6月中旬二季度的调剂金也全部下拨 ,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确保发放。对个别压力特别大的省份 ,在压实省级政府保发放主体责任的基础上 ,中央也将给予特别支持。
关注
不会影响今年基本养老金“16连涨”
今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实现“16连涨” ,人社部、财政部4月17日联合下发《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要求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确定 ,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 ,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养老金上调幅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2008年到2015年 ,养老金每年上调幅度都保持在10%以上 ,2016开始下降 ,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3年保持5%的上调幅度。
对此有学者向南都记者表示 ,考虑到今年经济社会面临的不利因素 ,5%已经不算低。但在经济增长放缓、疫情不利影响的背景下大幅减收企业养老保险费 ,又增加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势必令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承受更大的收支压力 ,这种压力在个别当期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更加突出。
针对今年各省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工作 ,聂明隽强调 ,减免养老保险费不会影响今年各省的养老金调整。在制度建设上 ,长期确保发放已有根本性制度安排。目前 ,全国已经有26个省份实现了规范的省级统筹 ,剩下的省份也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
“规范的省级统筹 ,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全省基金统一调度使用能力 ,确保全省养老金发放 ,还为下一步实施全国统筹打下良好基础。”他说。
南都记者发现 ,截至7月21日 ,全国已有25个省出台了本省具体的调整方案 ,多数省份已经明确要求新增养老金在本月底发放到位。“其余省份正在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组织实施 ,争取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聂明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