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汶川512大地震十三周年,遇到地震如何逃生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然后双手抱头,这样跑到安全的地方。
202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3周年。13年,很短,现在看地震现场好像是昨天发生的。2008年的汶川8级地震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也是我们难以忘怀的记忆。在这场灾难中,有多少人丧生,亲戚哀悼,朋友哭泣,地震无情地夺走了新的生命。
其次,你要努力保持体力,这样才能在困期找到一条通道。接下来你要自救,找救援。如果不影响视力的话,就找一个光线和通风的地方找突破口。如果救援通道对你来说太难了,你需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在此期间,你可以找到一些可以发出清脆声音的物体,通过敲击来引导救援人员。
B. “铭记”,征集512大地震主题晚会活动的好点子!!
通过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活动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激发他们积极投身到四川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四川灾后重建中来,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新的发展格局,把四川建设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推动四川跨越发展,为建设富裕四川、和谐四川、文明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一)活动构成:
1、四川人民致世界人民和全国人民的感谢信;
2、“大爱无疆”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征文活动及图片展;
3、大爱无疆”—“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大型主题晚会
(二)晚会架构:晚会将循着时间、空间的线性顺序,分段(乐章)进行。
1、山河——震撼。作为序幕,此段表演将展现天府之国——四川雄奇秀美的山河所带给人类的震撼,并过度到地震给人类的强烈震撼节目形式:舞蹈、音乐、诗朗诵(原创)
2、国旗下的凝聚——全民同心、众志成城的凝聚精神。此段表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在这种凝聚力的氛围里,四川人民更加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灾难;《国旗下的凝聚》(原创)
3、感恩世界,感恩中国,重建家园——人间大爱的精神。此段表现人间大爱——四川得到全国各地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热情支持和无私援助及四川省委、省政府与全省人民一起感恩在心、积极进取的精神;
4、尾声——抗震精神将成为四川的精神财富。此段内融入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建国六十周年——因为有了过去六十年的积淀和正确的政策方针,国富民强了,国家和四川省才有从容面对这样巨大天灾的综合实力与自信;在经过汶川地震这样巨大灾难的洗礼,四川人民将把抗震精神进行升华,融入其后每一项工作中去,让天府之国更加美好,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让所有关心四川的友好国家和国际组织放心。
C. 以512地震为主题班会的主持人稿
请看新闻联播
D. 512 纪念汶川地震 活动策划 要详细内容 步骤
可以在全校组织一个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影展,还可以做一个缅怀逝者的仪式(就像堆蜡烛…………)
还有就是组织各班灾区的同学讲述自己的故事,搞成团日的形式也可以。当然也可以让大家讨论一下地震中体现出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他的暂时没有啊!
E. 纪念榆树地震活动策划书的范文
一、 活动主题
抗震救灾,有你有我——支持玉树
二、 活动背景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早上07点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玉树州州府结古镇附近的西航村(音)已经夷为平地,99%民房全部倒塌。强震再次震撼中华,截止目前,已经有四百生命在瞬间流逝、数万民众情况不明,有家难归。余震不断,灾情仍在扩大中。继2008年汶川地震后悲剧再次发生,举国关注。
灾难当前,相关领导已赶赴灾区,兰州军区驻玉树官兵也已展开自救。由于玉树经济落后,灾区目前缺乏各种物资,灾区人民需要一双手,把他们拉出废墟;他们需要一袋血,挽救濒临失去的生命;他们需要一顶帐篷,可供暂时栖身。此时此刻,国人当尽全民之力,救灾区民众于水火。
当同胞人民还处在灾害之中时,我们青海老乡还能做什么?我们全体同胞还能做什么?我们要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援青海玉树人民,展现自己的一份爱心,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弘扬作为武大学子自强弘毅的时代精神风貌。
当前中国红十字会向全国发出救助青海玉树地震募捐紧急呼吁,为此,我们倡议发起“抗震救灾,有你有我—支援玉树”的募捐赈灾活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和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一起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可以一起贡献绵薄之力,任何一个逝者的名字,都将被纪念;任何为赈灾做出的努力,也应该被铭记。凡捐钱捐物者,对于个人,我们都会将名字铭记在册,让更多人共同为之感动,让青海人民感受到来自全国同胞的温暖,让玉树坚持下去。
三、 活动目的及意义
活动时间紧急,目的是尽快的召集广大同学老师捐款捐物,我们将以最快的方式将捐得的现金和救灾物资发放至灾区,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尽一份绵薄之力。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除了救援及重建的资金,抢险器材、帐篷、衣服、被褥、食品、矿泉水、医疗用品、环境及饮水消毒剂等物资,都可以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让无数的情,拯救正在苦难中的同胞,让无数的爱,点燃这个国家继续前行的希望。让你我的关怀给灾区送去一丝温暖。
四、 活动时间
2010年4月15日至2010年4月21日
五、 活动流程
1、 在本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设定六个募捐点,定于中午11时至13时,下午17时至18时,由青海老乡会成员分组组织募捐活动,当日晚上将募捐全款汇总。
2、 暂定于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晚,举行以“抗震救灾,有你有我——支持玉树”为主题的慈善晚会,在现场的文艺演出中穿插募捐活动。
3、 联系武汉地区其他高校类似老乡会组织,在其他高校同时发起募捐活动。(已联系到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4、 联系各大校园媒体,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为本次活动做跟踪报道和监督,是本次活动的善款在完全透明公开的流程中全部捐助于青海省玉树自治州的受灾地区。(已联系长江商报,珞珈之音,武汉大学未来网)
六、 可行性分析
1、 我们是青海人,我不能磕长头,我不能堆玛尼石,我不能转到虔诚的经桶。在远方我只有一个干净的心为玉树祈祷,为家乡祈祷!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灾难,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承担。
2、 我们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时间完成本次募捐活动。
3、 已联系到长江商报,楚天都市报,珞珈之声,未来网等媒体。
4、 无需过多经费支持。
七、 预期活动结果
全部善款捐助于青海省玉树自治州受灾地区。全部物资捐助于湖北省红十字协会
“青海省玉树自治州地震”募捐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主题
抗震救灾,有你有我——支持玉树
二、 活动背景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早上07点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玉树州州府结古镇附近的西航村(音)已经夷为平地,99%民房全部倒塌。强震再次震撼中华,截止目前,已经有四百生命在瞬间流逝、数万民众情况不明,有家难归。余震不断,灾情仍在扩大中。继2008年汶川地震后悲剧再次发生,举国关注。
灾难当前,相关领导已赶赴灾区,兰州军区驻玉树官兵也已展开自救。由于玉树经济落后,灾区目前缺乏各种物资,灾区人民需要一双手,把他们拉出废墟;他们需要一袋血,挽救濒临失去的生命;他们需要一顶帐篷,可供暂时栖身。此时此刻,国人当尽全民之力,救灾区民众于水火。
当同胞人民还处在灾害之中时,我们青海老乡还能做什么?我们全体同胞还能做什么?我们要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援青海玉树人民,展现自己的一份爱心,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弘扬作为武大学子自强弘毅的时代精神风貌。
当前中国红十字会向全国发出救助青海玉树地震募捐紧急呼吁,为此,我们倡议发起“抗震救灾,有你有我—支援玉树”的募捐赈灾活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和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一起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可以一起贡献绵薄之力,任何一个逝者的名字,都将被纪念;任何为赈灾做出的努力,也应该被铭记。凡捐钱捐物者,对于个人,我们都会将名字铭记在册,让更多人共同为之感动,让青海人民感受到来自全国同胞的温暖,让玉树坚持下去。
三、 活动目的及意义
活动时间紧急,目的是尽快的召集广大同学老师捐款捐物,我们将以最快的方式将捐得的现金和救灾物资发放至灾区,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尽一份绵薄之力。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除了救援及重建的资金,抢险器材、帐篷、衣服、被褥、食品、矿泉水、医疗用品、环境及饮水消毒剂等物资,都可以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让无数的情,拯救正在苦难中的同胞,让无数的爱,点燃这个国家继续前行的希望。让你我的关怀给灾区送去一丝温暖。
四、 活动时间
2010年4月15日至2010年4月21日
五、 活动流程
1、 在本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设定六个募捐点,定于中午11时至13时,下午17时至18时,由青海老乡会成员分组组织募捐活动,当日晚上将募捐全款汇总。
2、 暂定于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晚,举行以“抗震救灾,有你有我——支持玉树”为主题的慈善晚会,在现场的文艺演出中穿插募捐活动。
3、 联系武汉地区其他高校类似老乡会组织,在其他高校同时发起募捐活动。(已联系到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4、 联系各大校园媒体,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为本次活动做跟踪报道和监督,是本次活动的善款在完全透明公开的流程中全部捐助于青海省玉树自治州的受灾地区。(已联系长江商报,珞珈之音,武汉大学未来网)
六、 可行性分析
1、 我们是青海人,我不能磕长头,我不能堆玛尼石,我不能转到虔诚的经桶。在远方我只有一个干净的心为玉树祈祷,为家乡祈祷!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灾难,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承担。
2、 我们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时间完成本次募捐活动。
3、 已联系到长江商报,楚天都市报,珞珈之声,未来网等媒体。
4、 无需过多经费支持。
七、 预期活动结果
全部善款捐助于青海省玉树自治州受灾地区。全部物资捐助于湖北省红十字协会
参考自:大学生精英论坛 http://bbs.172xiaoyuan.com/原文地址: http://bbs.172xiaoyuan.com/viewthread.php?tid=8736 。
F. 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策划(急)
消防安全演练,练习地震逃生,人员疏散等等
G. 最近要做学校的地震疏散方案,需要涉及哪些方面疏散线路和安全区域应该根据什么来确定
我去年组织了全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把疏散方案给你个样本:
襄州区中小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样本)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防震安全知识培训
(2)应急避震暨防踩踏室外演练
2、对象:全体学生。
3、时间:2013年5月 日(周几具体时间)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统一穿着校服。
五、演练组织机构设置
1、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 XXX 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XXX:负责指挥监督防震防火演练全过程。
XXX:负责协调演练中的各项安全事务, 人员调度。
XXX:负责安排各班级安全疏散路线,各岗位人员职责。
XXX:人员及伤亡统计。
XXX、XXX:后勤保障及救护。
XXX XXX:教学楼内安全指挥。
各班班主任: 给学生讲解防震、防火知识,正确的避震防火方法,引导学生按照疏散路线迅速离开教室,到达室外指定安全地点清查人数。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信号员:XXX
拍 照:XXX
集合点负责人:(1)学校操场: XXX (2)学校广场:XXX
六、各班级安全疏散路线和顺序安排:
1、X楼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和顺序:
A、按照X年级(X、X)班、X年级(X、X)班、X年级(X、X)班的顺序沿楼梯西侧下至一楼楼厅出西门-------学校操场集结。
B、按照X年级(X、X)班、X年级(X、X)班、X年级(X、X)班的顺序沿楼梯东侧下至一楼楼厅出东门-------学校操场集结。。
2、X楼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和顺序:
A、按照X年级(X、X)班、X年级(X、X)班、X年级(X、X)班的顺序沿楼梯西侧下至一楼楼厅出西门-------学校小广场集结。
B、按照X年级(X、X)班、X年级(X、X)班、X年级(X、X)班的顺序沿楼梯东侧下至一楼楼厅出东门-------学校小广场集结。
3、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各班要清点人数,统计伤亡情况,并将统计数据报告集结点负责人汇总填表,演练结束后集结点负责人向指挥部汇总交表。
4、集结点:
高年级学校操场:负责人 XXX
低年级学校小广场:负责人 XXX
七、教师安全岗位职责安排:
1、班主任职责:给学生讲解防震知识,正确的避震方法,引导学生按照疏散路线迅速离开教室,到达室外指定安全地点清查人数。
(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
(3)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各班清点人数,统计伤亡情况,并将统计数据报告演练指挥部汇总。
(4)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2、各楼层疏散组织人员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八、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襄州区XX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信号学校自己安排)。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了,保持镇静,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0秒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信号学校自己安排)。
4、第二次警报:学习进行应急疏散防踩踏室外演练。
(假想发生地震后,师生应急避险结束,开始有序疏散)。
(1)听到疏散信号后,所有参演教师按分工到指定位置(各楼梯转角、各楼层楼梯口均应有教师),任课教师或班长立即把门打开,任课教师指挥学生分组有序地按疏散路线疏散,教师在教师门口控制疏散速度,并保证学生以纵向2队撤离。
疏散过程中,前后学生应保持一臂间距,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消防疏散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窒息,弯腰避开烟雾)。
(2)在楼梯撤离时,应保证队伍靠两侧,留出中间应急通道(避开摔倒学生)。在撤离途中,如发现拥挤、摔倒,在摔倒或拥挤后面的学生或老师应大声喊:“站住”,同时停止不动,教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出后,再招呼学生按顺序撤出。
(3)到达操场的班级,班长迅速组织好本班队伍并清点人数,清点完毕后向演练总指挥报告。
学生全部撤离到操场,应急疏散防踩踏室外演练结束。总指挥长进行总结和安全教育,宣布全部演练结束。
H. 求一篇5.12地震策划书
“勿忘国难,珍爱生命”
512纪念汶川大地震系列活动
初步方案:
活动内容
1、缅怀汶川国难中同胞姐妹
2、以纪念为载体,以防灾减灾避灾宣传、知识普及为主。
3、以文艺表演为表现形式,辅以现场演习、演练。
活动时间
2009年5月12日
发起单位
临清市义工联合会
参与单位
共青团临清市委、临清市地震局、临清市消防大队、临清市交警大队、更多单位征集中…
活动计划
1、制作展板,当天在文化广场前侧设置,之后(5月13日)在政府综合楼东侧设置至月末。
①全面回顾汶川大地震的情况以及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抗灾难的勇气和决心,同时回顾临清人民在地震发生后给予灾区的支援和帮助(征集有关个人或集体援川的文字、图片资料)。
②系统地以展板形式,宣传在火灾、地震、水灾等重大灾难发生时,如何减灾避险,减少伤亡。
2、联合团市委、地震局、消防队、交警队等有关部门,当晚举办以“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为主题的公益晚会。暂定名“勿忘国难,珍爱生命”主题公益晚会。
3、邀请汶川地震发生后,临清赴川参与救援的代表到场,讲述在灾区的所见所闻,与观众分享救灾的切身感受。
4、联系美协书协的画家现场泼墨,谨做纪念。其作品捐赠给市博物馆。
5.征集演出义演人员,赞助单位。
6、联系市消防队官兵,现场演练表演及介绍逃生救生知识。以紧急疏散、消防演练等参与性较强的宣传教育活动。
7、现场散发纪念彩页传单,发放纪念章。
8、联系灾区需要救助的儿童,现场招募爱心人士,帮助结成救助对子。
热忱期待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和支持。
I. 要一篇以《医护》爱心为主题512汶川大地震为中心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发生后,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们牢记使命,救死扶伤,众志成城,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展示出崇高的职业精神,抗震救灾的行动闪耀出熠熠光辉。本文以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积极开展伤员救治工作为视角,展现新时代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
1 医护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Medical professinalism)是指医护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具有的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⑴因此职业精神不仅仅包括技术造诣,还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关怀和服务精神,有别于坚守职业行为底线的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升华,是内化守常的伦理准则。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就谈到:“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我国自古对医者有“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人命至重,贵逾千金”等道德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简论医德内涵》一文中指出,医生要有爱心、良心和责任心,要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想方设法是指对病人负责的态度,看好病是指医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这正是新时代医学职业精神的体现与要求。⑵ “
2 新时代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
2.1 利他主义精神
利他主义精神是医护人员职业精神的核心,它要求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地震发生时,医院坚持撤离中先病人、后医护人员的原则,对不能撤离的50台手术坚持完成,对无法撤离的ICU病房,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一直坚守岗位,病人在,医护人员在。震后,华西医院主动放弃自身利益,立即组织腾出床位上千张,免费收治灾区伤员,并积极与其它医疗机构协调,建立危重病人转入华西医院,轻病人转入其它医疗机构的转诊机制,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截至5月21日16时,医院接诊病人1900人,入院1160余人,现在院980余人,开展手术700余台。外派医疗队一支24人,在灾区一线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坚守岗位,连续十天十夜奋战在医疗第一线,淋漓尽致地书写着医务人员的利他主义精神。5月12日,都江堰市女孩贾正娇,地震被埋48小时后成功获救,15日被送入华西医院ICU病房。由于长时间被埋和挤压,她全身多处挤伤,尤其是双腿静脉不畅,贾正娇最担心的就是保不住自己的腿。医护人员给予她最精心的照料,用最先进的扫描仪为她作全面检查,不仅关爱她的健康,更重视维护她的利益与幸福。通过竭尽全力地救治,终于保住了她的双腿,这对于一个20岁如花般年龄的女孩来说,代表和体现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2008年5月19日,在沉痛哀悼“5·12”汶川地震遇难同胞之际,华西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庄严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将牢记使命,竭尽所能,救死扶伤,与灾区人民血脉相连,守望相助。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充分展示出医护人员的利他主义精神。
2.2 团队精神
医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决不是个人行为,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它需要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一个团队的亲密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集体力量的深度开发和展示。这里的团队不仅仅指单个科室不同岗位之间人员的合作,也包括多科协作联合救治危重病人的团队合作,还有跨国籍、跨省份、跨医院之间院内医疗团队的合作和院内团队与抗震救灾一线医疗团队的合作等。灾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员大多为病情危重的病人,医院立即抽调外科、内科、麻醉、ICU、感染、营养等方面的高级专家,集中精兵强将,组建多学科专家组,应对重危伤员的救治,极大地提升了伤员救治的质量,在来院的近2000名病人中,死亡人数为8人,死亡率4%。院内各个科室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例如,由于震后骨伤病人较多,按照医院的统一部署,将眼科的部分病房用来收治骨伤病人,由部分骨科的医生和眼科的护士组成新的团队负责眼科骨伤病人的救治工作。由于平时护理的都是眼科病人,接收护理骨科病人给眼科的护理团队带来的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为了配合医生做好工作,他们从护士长到普通护士都积极主动地向骨科护士请教,用最短的实践掌握了护理技巧,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5月14日起,先后有21支省外医疗队,280余名医护人员来我院支援,与我院工作人员一起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促进和保障了整体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5月16日,卫生部将“抗震救灾省外医疗队后勤物资供应中心”设在华西医院,由我院后勤团队保障省外医疗队在一线救治工作的物资供应,通过团队合作,使50多支省外医疗队能够及时地完成抢救任务。5月17日,通过技术支撑、远程联线,实现了我院医疗团队与战地医院医疗团队协同救治受灾病员,截至5月19日,已完成82例远程影像传输与会诊。
2.3 情感责任
灾后给病人造成的不仅是身体伤害,也给心里留下了沉重的心理创伤。医护人员在伤员救治的过程中,必须跟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稳定他们的情绪,给予他们心理援助。5月15日,医院全面启动灾后病人和灾区的心理干预机制,组成了一支由专家率领的600多人的心理干预队伍,深入各科室病房和重灾区开展工作,鼓励他们解开精神枷锁,勇敢面对现实。一位汶川县的伤员,从都江堰转入华西医院,家人杳无音信,几天未进食,绝望地看着医护人员。当医生告诉他昨天刚从都江堰一线回来后,才开始慢慢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并试着为他拨打了妻子的电话。当电话拨通,他听到妻子那熟悉的声音并了解到家人都平安时,突然挣掉了手臂上的绷带,并嚷着说饿了,要吃东西。医护人员为他高兴不已,完全做到了与病人同呼吸,共命运,悲患者所悲,喜患者所喜。一位来自汶川映秀镇的3岁小男孩,送到急诊科经过检查以后,并无伤情,但由于空转出来的时候是独自一人无法联系父母,小孩嚎啕大哭要找爸爸妈妈,医护人员立即扮演起爸爸妈妈的角色,至他妈妈被成功转移出来接他离开时,这个小孩与我们的医护人员已经生活了一个星期,并叫医护人员为爸爸妈妈。
2.4 献身精神
医护人员一旦选择了医学职业,就等于选择了奉献,就要具备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献身的精神。灾难发生后,我院在第一时间派出了医疗队奔赴一线,24个名额却人人都争着想去。有句话说,“慷慨就死易,从容就义难”,危急关头,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体现出医护人员崇高的职业精神。一位队员在自己的战地日记中这样写道,“夜深了,但我们仍能看到公路上来不及清理的巨石,没有塌方完的峭壁就悬在我们头顶。车子在崎岖狭窄的路上艰难的前进,余震仍不时地袭来,山上石头‘哗哗’滑落的声音也不时地传入耳里��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我们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救死扶伤的决心。几名博士后在给医院的请战书里这样写道,“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青年医务工作者,面对这一艰巨困难和严峻挑战,我们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真切希望能够冲锋在前,切实实践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废墟里伤者无力的呻吟,瓦砾旁孩子痛苦的哭喊,帐篷内大量等待救治的患者,雨夜中献血群众排起的长龙,都让我们难以平静,无法沉默、不能等待!我们坚决要求到抗震救灾的前线去。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待命��”。5月14日,我院发现5例创口芽孢病人,发生气性坏疽的可能性极大,病人立即被送到隔离病房,在隔离病房内,经过感染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所有感染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命体征平稳。
2.5 推进社会公平的责任
与一般病人相比,震后伤员是属于没有足够能力来保护他们自己利益的人群,可谓“弱势病人”⑶。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优质高效完成救治任务的前提下,将有效的医疗资源公平公正地用在伤员身上。华西医院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轻伤转出,重伤转入”的双向转诊机制,使每一位伤员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医护人员对伤员的救治全力以赴,尊重每一个生命,不受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财富等其他条件的影响,使每个伤员平等享受卫生资源或公正分配的权利落到实处。
3 结束语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仍有许多重伤员正从灾区或其他医院转运而来,住院医疗压力还将持续增加并维持一段时间。目前,医护人员们正顶住压力,全力以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在全国医疗同行的支援和配合下,以崇高的职业精神和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团队战斗力,顽强拼搏,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我们相信,这种职业精神不仅是体现在战时,更内化为每一名医护人员的行为做事的准则
J. 急求一份去地震灾区的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因为爱,为青海地震灾区募捐活动!二、活动背景: 2010年4月14日清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15日2时,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8000多人受伤,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截止14日18时00分,灾区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606次,其中4.0级以上4次。 这是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又一场地震天灾,此次青海地震又将给灾区的人民带来永生难忘的痛苦记忆。 我们相信有一种拥有叫做付出,我们知道有一种收获叫做奉献,我们渴望为生命赋予信仰,我们愿意让信仰付诸行动。送人灯盏,收留余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本策划书由“172校园活动网”整理)三、活动主办单位:
某某大学校团委学生委员会协办单位:172校园活动网
四、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配合灾区人民的重建工作,全力拯救灾难中的受难者,充分响应落实国家的号召与倡议,彰显我校学子的强烈责任感与同情心,突显某某大学师生的济世情怀,用行动传达无限的爱国情节,由校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伸出我们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用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付出,汇成爱的洪流;用我们共同的力量,为缓解灾区人民困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贡献微薄之力。
五、活动时间:
2010年4月15日—20日
六、活动地点:
某某大学各校区
七、参与人员: 全校师生八、活动流程:
1、为了便于老师们、同学们向灾区捐款,校团委、学生会,决定于4月15日—16日在各二级学院、各班内进行募捐。
(1)届时各二级学院要联系各班负责人,通知其募捐事宜。
(2)各班由班委在班级内部策划、组织募捐活动,工作人员要做好登记工作,并开出募款收据,所捐款项由班级负责人保管。
2、于4月19日下午16:30在某校区篮球场进行以各二级学院班级为单位(各班负责人为班级代表)进行募捐活动。
(1)由相关领导致募捐活动开幕词
(2)学生代表发言
(3)校园歌手大赛选手,配合当天的募捐活动,进行现场义演。
(4)募捐活动正式开始
工作人员将做好登记工作,并开出募款收据。我们将在募捐结束后,当场清点及公布捐款数额,并把所有捐款统一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放给受灾地区人民。
(5)募捐活动结束后,举行“心系灾区民众,秉承济世情怀”为主题的签名活动并合影留念。
(6)本次活动结束后,校团委将及时把捐款详细资料公布在校内网上,并将评选出五个先进集体,十名“爱心大使”。
九、活动募捐物资:
限于钱款
十、宣传形式:
横幅、海报、广播站、宣传单、展板、媒体等
十一、活动要求:
本次募捐活动采取自愿原则,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干预。
希望各二级学院团工委和各班团支部高度重视本次募捐活动,精心准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让所捐款项尽早送到灾区人民手中。
某某大学校团委学生委员会
2010年4月15日 参考自:172校园活动网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xiaoyuan/2010/0415/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