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是什么
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是《最美逆行者》。
据央视新闻13日消息,9月17日,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最美逆行者》将在CCTV-1黄金档播出。该剧由七个单元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均根据此次全民抗疫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改编而成。
剧中,王志飞、刘威葳、杨志刚、萨日娜、史可、徐娇、成泰燊、马天宇、韩雪等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平民抗疫英雄群像。
他们中有瞒着做医生的丈夫,“逆行”前往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有正接受治疗却依然忘我工作的医院院长;有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社区医生;有为儿童患者构建“方舟童话”的方舱医院医生;有在最后时刻选择“逆行”留在武汉的婆媳,演绎出一个个充满力量与温度的逆行故事。
(1)宣传部抗疫扩展阅读
阿云嘎献唱主题曲《人民至上》:
近日,郭靖宇担任总编剧、央视出品《最美逆行者》官宣定档,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9月17日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电视剧《最美逆行者》主题曲MV燃情来袭。
阿云嘎演绎的主题曲,歌声加画面如此感人又有力量。时而是内敛深沉的低唱,时而是激奋人心的高歌。抗疫场景让人泪目,主题曲好听,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声线,出色的唱功,令人叹服。
B. 防疫与抗疫有什么区别
目前,对“抗疫”“战疫”,有的媒体加引号,有的不加,有的只给其中的“疫”加引号,究竟怎样做比较妥当呢?
“疫”指传染病,“防疫”指防止传染病,《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防疫”的词条。“抗疫”指抵抗传染病,“战疫”指跟传染病作斗争。这三种说法里的“疫”都指传染病,也可指这次流行的新冠肺炎,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因此,“防疫”“抗疫”“战疫”都不用加引号,也就是不用在两字或单独在“疫”上加引号。“防疫”“抗疫”“战疫”的意思很清楚,读者一看就懂。
但有一种情况,需要给“战疫”加引号。例如:
(1)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2)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1)跟(2)中的“战疫”,同时也指“战役”。也就是说,是利用谐音关系构成的修辞上的双关。这儿的“战疫”有特殊含意,所以宜加引号。这种写法意在表示,像打仗一样去战胜新冠肺炎。
媒体上的“防疫”一般没有加引号,或许因为“防疫”是个早就出现并进入工具书的词语,“防疫站”是人们熟悉的说法。也就是说,“防疫”早已成为一个固定的词,已经“词化”了,而“抗疫”“战疫”似尚处于词组阶段。待以后这两个词语在社会生活中用得多了,也会逐步“词化”,就不会有人加引号了。
有人提出,“战”后一般不出现“战”这一行为的对象,现在让“疫”来做“战”的对象,是一种特殊情况,所以应该给“疫”加引号,写成“战‘疫’”。
C. 这次抗疫中涉及到几个主体
涉及到国家医院和个人和一些管理机关。
D. 抗击疫情宣传语有哪些
1、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就是的防护。
2、每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回公民都是疫情防控链条上的一答环。
3、听从号召尽量待在家中,不串门不聚会,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人人皆防线,少出门,不扎堆就是做贡献。
5、人人皆防线,戴口罩,勤洗手就是美德的体现。
6、非常时期,不聚会,不聚餐,不出门,不是人情淡薄,而是健康第一,生命至上。
7、关键时期,待在家不外出,是我们的责任!
8、百姓支援政府打赢肺炎疫情方式是居家少出门。
9、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居家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10、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E. 有哪些抗疫宣传语比较好
1、“野生动物不要碰,病毒随时往你身上碰”对那些食用野生动物的人或擅内闯野生动物禁区容者,这样的横幅,无疑是最有力的回击。
2、“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这样的标语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在乡村最为常见。
3、“家有湖北返乡人,今年过节不串门,今年不往来,亲情依然在”,这样的标语张贴在农村家门口,随时可见,提醒每个村民注意防范。
4、少出门、少聚餐、勤洗手、勤通风。
5、发热症状及早看,自行隔离不传染
6、抗疫防控,从我做起
7、自我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
8、抗疫意识不可缺,防护措施记心上。
F. 首部抗疫题材电影武汉首映,这部电影的拍摄目的是什么
自从新冠病毒被发现以来,对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不少影响,尽管国内疫情情况在严加防控的措施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我们仍然要保持高度警惕。作为一部以抗疫题材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的拍摄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铭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应该铭记的职业。他们对于此次疫情所作出的贡献是我们应该永远牢记,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在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G. 弘扬抗疫精神内容
一是万众一心、同来舟共济源的守望相助精神。
二是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
三是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
四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
五是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是要有一种精神力量。回望历史,总有一种精神,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经万种磨难而历久弥坚。“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7)宣传部抗疫扩展阅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一直以来是我们的独特优势。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举全国之力,组织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军地医护人员紧急驰援。
组织26个省份对口支援,19个省市采取“一省包一市”方式,将大量医疗设备、人员、物资往湖北倾斜。
各省区市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及时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打造了一张严防死守的天罗地网,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防控局面。这种举国体制下的同仇敌忾、共克时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令世人动容。
H. 抗疫纪录片76天入选奥斯卡,你还知道哪些宣扬抗疫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
《同心战“疫”》也是一部宣扬抗疫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
2020年初我国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施了封锁全国的政策,在这漫长抗击疫情的几个月中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东北小伙做错列车在武汉担任志愿者;只要你平安回来,今年的家务我报了。这是丈夫对妻子的担忧;瞒着父母主动去武汉的女儿,体现了女儿的担当;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深深相拥,是医生夫妻忙碌时偶然相遇的惊喜……
1、制作精良
《同心战“疫”》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6集纪录片,真实的反映了在疫情之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情景,生动的讲述了普通人在参与抗击疫情的故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看法,非常感谢你能够读到这里,如果你有其他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和我留言交流。
I. 2020抗疫三部曲电影是什么
2020抗疫三部曲电影是《“疫"战》、《逆行出征》、《白衣天使》。
抗疫题材影视三部曲:坚持执行中宣部提倡“小、正、大"原则,小投资、正能量、大情怀。世界上人类的战争、瘟疫、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命的三大死亡线,也是考验人性的炼石。生命只有一次,在死亡面前检验了人的本性。
网络电影《“疫“战》、《逆行出征》、《白衣天使》三部曲,将以武汉、绥芬河、舒兰城市抗疫为背景,讲好中国卫线战线上的抗疫故事。
《战“疫”》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该片全面反映中国卫生防疫抗疫历史,展现中国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瞩目成绩,深入体现中国医务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J. 不负来之不易抗疫成功,武汉“封城”已一周年,对此你有何感触
不负来之不易抗疫成功,武汉“封城”一周年!实力属于我们!
武汉“封城”,改变的不只是武汉。全国抗疫,很快由此形成一盘棋:全国各省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举国上下都投入到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涓滴力量汇聚成大江大河,为战胜疫情构筑了坚实基础。
继续秉持抗疫精神,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方能不负武汉、湖北甚至整个中国此前为“战疫”做出的牺牲。
1月16日,记录武汉抗疫感人细节的纪录电影《武汉日夜》,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首映特别节目,1月22日,武汉“封城”一周年前夕在全国上映。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向我们证明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场疫情阻击战已经让抗疫精神深深烙刻进这座城市的记忆深处。2021年1月23日的武汉,大街小巷仍然热闹非常,大街上霓虹招牌闪烁,店坊里顾客络绎不绝。此前的跨年夜那天,许多武汉市民仍然像以往过年时一样,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来到江汉关大楼前,等待这座武汉的标志性建筑敲响2021年的钟声。一切似乎都没有变,一切都在好起来。
“封城”一周年,武汉没有倒下。相反,这场考验让武汉人民更加自信,更加坚强。我相信,全中国人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