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国中,刘备入川时,庞统为何主动求死
在《新三国》中,庞统为了报答刘备的伯乐之恩,让刘璋背上了背信弃义的骂名,主动求死,刘备就以“还我军师来”这个为理由,发兵攻打刘璋。那么问题来了,庞统为什么要主动求死?以庞统的智慧,找个什么理由还不能让刘备出兵?
第三个就是庞统之死。在围攻雒县的过程中,庞统率众攻城,为流矢射死,时年三十六岁。由此可见,庞统之死纯属意外。而落凤坡这是庞统的埋葬之地。也就是说落凤坡是庞统时候才有的名字。
由此可见的是,庞统主动求死是电视剧的一个改编而已。我们看三国就是看看而已,没有必要那么当真,不是说,你一认真,你就输了。你说是不是?
② 凤雏庞统明明没有什么成就,为什么名气会那么大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当时人们并不认可。而庞统则不同,20岁按触庞德公会谈后,被对方夸为“南州士之冠冕”,名声大震。这种名声,孔明是没有的。
③ 庞统在东吴为什么不得重用是庞统的思想太前卫了吗
主要和庞统性格有关!
庞统和诸葛亮不一样,诸葛亮虽然恃才傲物,但他经常在外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也就是说诸葛亮很愿意对外宣传自己,所以年纪轻轻就知名天下。
不过,大家知道他,不是因为他的才华,而是都觉得他是在吹牛。所以,那个时候只有周围几个好友才认可诸葛亮的才华。 刘备听徐庶说诸葛亮有才华,亲自登门拜访,诸葛亮竟然闭门不见,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答应下山辅佐。可见,诸葛亮这个人很高调,并且从不隐藏自己的的锋芒!
可见,庞统当时虽然在士子中闻名,却还没有闻达于诸侯!
所以,当他护送周瑜的灵柩去江东的时候没有被孙权所重视。
当庞统后来辅佐刘备,名声鹊起被诸侯熟知的时候,已经死心塌地跟刘备,不可能去东吴了!
④ 庞统与诸葛亮合称“卧龙、凤雏”,在攻占成都庆功宴上他为何却被刘备赶走
作为君王,尤其是一向标榜仁德的刘备,在袭夺刘璋的领土之后,虽然说土地、人口增加了很多,可是却有违刘备一生遵循的原则,无论是从从君主的德行看,还是从对刘璋的信义看,都让人耻笑。这一举动,是军事上的成功,道德上的失败。而在信义丧失之后,刘备不但没有及时弥补缺失,反而大摆筵席,公开自己的真实内心,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占领成都的快乐,这怎么可以!在庞统和刘备的君臣奏对的时候,两个人尽可以袒露心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可是面对众臣,面对刚刚归降,人心不稳的刘璋旧部,就不能毫无忌讳了。
是以庞统一听刘备言语,立刻意识到刘备失言,于是出言阻止。刘备一时之间还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就不能高兴呢?现在正是高兴的时候啊。当然刘备是一位非常成熟的政治家,马上就明白了庞统的深意。可是作为领导,作为君王,刘备不能当众承认自己的过失。当庞统说“君臣俱失”,刘备也就笑着接受了。其实庞统哪里有错呢?只是为了让刘备找个台阶下,而故意贬低自己罢了。
⑤ 孔明被称为卧龙、庞统被称为凤雏,那司马懿的称号是什么呢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不难发现,里面的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称号。诸葛亮自号卧龙先生,庞统也有凤雏的称号,那么三国之中的最大赢家司马懿有称号吗?他的称号又是什么呢?三国之中能人辈出,水镜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水镜先生虽然有才,可却不愿理这俗世纷争。最后水镜先生给世人指了一条明路,"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在水镜先生的宣传之下,卧龙和凤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诸葛亮和庞统这等聪明人有着自己的称号,那么司马懿有称号吗?司马懿也是有称号的,他的称号就是冢虎。要说天地之间比较厉害的动物也就龙、凤、虎了。龙和凤分别被诸葛亮和庞统占了,司马懿就只能选这个虎作为自己的名号了。冢一般指的是坟墓,冢虎之意应当是就算了老虎来了,司马懿也能让他葬身在自己的手上。看来司马懿早就有了一统天下之心,只是时候没到,他隐藏起来罢了。
⑥ 庞统没怎么出谋划策,凭啥和诸葛亮齐名
庞统不远千里拜访司马徽,展现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司马徽极高的评语,使得他的名气能和诸葛亮一样高,在荆州一带的声望非常高,可见他本身能力素质过硬,但我觉得庞统之所以能和诸葛亮相较,主要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擅长的方面,诸葛亮擅长治理国家,而庞统擅长军事谋略,虽说庞统的功绩不多,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死的太早了,才能和抱负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庞统有名望,也有才干,如果能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发挥,他的成就可能不会比诸葛亮低多少,如果他没有死,他和诸葛亮连手也许真的能改变蜀汉的历史,但是英雄薄命,他死的太早,没有机会能展示自己的才能,对他也是一大遗憾。
⑦ 庞统在三国时代并没有建树,为何能于诸葛亮齐名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的名人,乱世出英雄,他们大多都身怀绝技。其中最为出名的应当是诸葛亮,诸葛亮被后代称为卧龙。可见他的才能被当时的人所认可,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下卧龙山,一生辅佐刘备,最终鼎立三国,虽然他最后没有完成蜀国大计,但是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仅如此,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大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仅是为了刘备生前留下的一个承诺而已。可见诸葛亮是多么得深明大义,恪守本分。而庞统也不差,他为自己的信仰,为自己的国家而奋斗,属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个人都是当世的英雄,值得被后代的人学习敬仰。
⑧ 孔明被称为卧龙,庞统被称为凤雏,那司马懿的称号是啥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不难发现,里面的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称号。诸葛亮自号卧龙先生,庞统也有凤雏的称号,那么三国之中的最大赢家司马懿有称号吗?他的称号又是什么呢?三国之中能人辈出,水镜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水镜先生虽然有才,可却不愿理这俗世纷争。最后水镜先生给世人指了一条明路,“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在水镜先生的宣传之下,卧龙和凤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司马懿
诸葛亮和庞统这等聪明人有着自己的称号,那么司马懿有称号吗?司马懿也是有称号的,他的称号就是冢虎。要说天地之间比较厉害的动物也就龙、凤、虎了。龙和凤分别被诸葛亮和庞统占了,司马懿就只能选这个虎作为自己的名号了。冢一般指的是坟墓,冢虎之意应当是就算了老虎来了,司马懿也能让他葬身在自己的手上。看来司马懿早就有了一统天下之心,只是时候没到,他隐藏起来罢了。
⑨ 庞统智谋不逊于诸葛亮,为什么会在落凤坡中了埋伏
庞统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顶尖谋士,在刘备手下为军队中郎将。因其才华过人,与同在刘备手下的诸葛亮被称为“凤雏”“卧龙”。在三国中,他们才华横溢,共同辅佐刘备,留下了一个个著名的故事。为蜀国与魏国,吴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庞统虽其貌不扬,但因其才华过人,已经远近闻名。人们用诸葛亮与他相提并论。庞统号“凤雏”,诸葛号“卧龙”,话说当年刘备吃了败仗,回到在荆州休整军队时候,大隐士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此一人,可安天下”。庞统的才华并不是名不副实,刘备一度龙凤兼得,为什么最后没有一统天下,而足智多谋的庞统却在 “落凤坡”中了埋伏,我想有以下原因:
庞统命丧落凤坡,可怜庞统一身才华,却最后落得如此下场,让后人哀其不幸。
⑩ 水镜先生弟子众多,为何只有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个敢自报家门
水镜先生是三国时期的得道高人,姓司马,名徽,字德操,河南禹州人。司马徽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是一个不世出的“伯乐之才”。司马徽一生并未辅佐过谁,闲云野鹤一样的人物,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差不多。他有一个著名的绰号叫“好好先生”,即不论人短,专论人长,万事皆好。一次有人告诉司马徽的儿子死了,他回答说“好”,妻子责备他儿子死了,怎么说好呢,他对妻子说:您的话也很好。“好好先生”后世被喻为不讲原则、谁也不得罪的人,其实司马徽的“好好”是一种境界,和庄子的“鼓盆而歌”境界差不多。存在即合理,没有什么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