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畜牧业养殖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各类生活资料的需求也被激发出来。与之相应的畜禽养殖产业也由散户小规模养殖的方式转变为规模化的集约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能够明显提高养殖效率,并且可以在相同时间内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与此同时,畜禽大规模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基于此,广大养殖户朋友在改变养殖模式的同时,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预防和治理。以此,保证经济效益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健康相互平衡。
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位置迁移破坏生态环境
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养殖过程中改变养殖地区以及缩减养殖面积,造成污染扩大和养殖粪污无法有效处理,继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使用各种饲料添加剂和生长促进剂
为了避免畜禽发病,造成养殖损失;为了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等,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增强畜禽免疫力的做法相当常见。而过量的抗生素类物质残留在肉蛋类产品中,直接导致人类的身体免疫力降低、各种致病性细菌病毒的耐药性提高。
有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90%用在了食源性动物身上,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
改善这一状况我们能做什么?(预防和治理途径)一、国家在行动
1、我国已制订《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要提高抗菌药物科学应用与管理水平,遏制细菌耐药发展与蔓延。同时,国家农业农村部正式出台全面“禁抗”决定。
2、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第194号,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
3、我国也在加大科研力度组织实施重点攻关,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维护食品安全。
二、治理畜禽养殖----我们能做什么?
“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这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动物营养与保健,调整饲料营养设计,选用新型绿色添加剂产品。”刘宗平说。
而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改善养殖环境、建设“替抗”方案等,是降低饲料“禁抗”后对养殖业的影响,为人们提供质量好又安全的绿色食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最有效途径。
1、发展科学的养殖技术
不得不说,畜禽养殖是一门技术活!例如:养羊需要抓好秋膘及时配种;养鸡需要强制换羽并进行整群;养猪需要紧抓疫病防控等等。
科学养殖及关键在于(可能不全面,希望您的补充和指导!):
(1)科学选址
适合养殖的场址,能让养殖事半功倍!既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又便于养殖粪污处理、养殖产成品销售!
(2)改进饲料配方及加工方法
畜禽只有吃的好、吃的健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育肥效益、降低畜禽发病率等。
现阶段,国内主推的秸秆饲料广受追捧。究其原因,大家看看本号以往的文章便可得到答案!(微生物发酵秸秆饲料)
(3)优化养殖环境
许多的畜禽常见病都是因为养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风、光照、空气质量等因素导致的。例如:低温过低导致的雏鸡拉稀;
(4)科学管理养殖密度和周期
养殖密度是一定养殖空间内所能容纳的生物量的红线范围。超过这个限度,则养殖效益和投资成本成负相关!
(5)运用有效的生物调控技术
养殖环境绿化、物种多样化等,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有效的生物调控技术,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应用和发展的。我们在常规的养殖和种植过程中可以多多关注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发现,及时更新自己的养殖技术体系。只有这样,广大养殖户朋友的养殖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同时,根据一定区域内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的建立完整的养殖制度。让养殖效益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2020年的一场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步伐,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创造更多可能的开始!
无抗饲料时代的到来,必定是绿色养殖、绿色农业发展的最好助力!
『贰』 《关于发布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验方法的通知》(农牧发〔2001〕38号文)
楼上的大哥,这样的回答也用匿名啊,你的回答根本就不对,人家主要问的那些标准的具体的内容,你这样的回答内容网上很好查啊,晕!!
『叁』 中国畜牧网官网 畜牧养殖行业和畜禽养殖行业有什么区别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肆』 办养鱼养殖营业执照的申请的范文
一、具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土塘养殖的水面积应达100亩以上;水泥池养殖水面积应达15亩以上;场区内养殖池须有规范的编号。
二、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养殖用水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三、周围无畜禽养殖场、医院、化工厂、垃圾场等污染源,具有与外界环境隔离的设施,内部环境卫生良好。
四、布局合理,符合卫生防疫要求,进排水分设。
五、具有独立分设的药物和饲料仓库,仓库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六、养殖密度适当,并配备与养殖密度相适应的足够数量的增氧设施。]
七、投喂的饲料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料加工厂,并符合附件《出口食用动物饲用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的要求。
八、遵守国家有关药物管理规定,不存放和使用国家、输放国或地区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药物必须有标明有效成份,有用药记录,并严格遵守停药期。
九、有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书面的鳗鱼养殖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卫生防疫、药物、饲料等)。
十、有经过培训合格并在检验检疫局备案的养殖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养殖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须有不同人员担任,养殖技术员须凭出处方用药,药品由质量监督员发放。养殖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诚实守信,忠实履行职责;
(二)具备养殖、卫生防疫专业知识;
(三)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四)从事水产养殖工作两年以上;
(五)掌握和熟悉农业部公告2002年第235号、第278号和农业部《关于发布<出口鳗鱼养殖用药规定>、<出口鳗鱼养殖禁用兽药品种目录>的通知等国家有关规定。
十一、建立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及时报告制度。
十二、符合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要求。
-----
一、要求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填写或打印填写,文字工整、清楚。
二、表中需选择的栏目,请在“□”内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同时选择多项。
三、申请备案的养殖场应当按照规定,逐项如实填写,申请书一式3份。
四、需随申请书附以下资料:
(一)养殖场质量体系文件;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水产养殖证》复印件;
(四)养殖场平面示意图及彩色照片(包括场区全貌、养殖池、药房、饲料房、进排水设施等);
(五)养殖塘(池)分布示图及编号;
(六)水质检测报告;
(七)所用饲料的品名、成份、生产许可证号及生产企业;
(八)所使用药物(含消毒剂)品名、成份、批准号、生产企业、停药期清单;
(九)养殖技术员、质量监督员的资质材料。
以上资料一式2份,全部使用A4纸,并装订成册。
五、“养殖场地址”:养殖场地址应为企业法定地址,如果企业法定地址与养殖场所在地不在同一地点时,应同时注明养殖场所在地地址。
『伍』 养殖场管理制度
以养牛场为例:
一、场长职责规范:
1. 负责牧场全面工作,在公司规定的用人指数内,合理安排各岗位员工,在权限范围内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生产。
2. 负责监督执行牧场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3. 制订并实施牧场内各岗位的考核管理目标和奖惩办法。
4. 定期对所有技术人员和各岗位员工进行考评,根据考核成绩对员工予以适当的经济奖惩、教育或辞退。
5. 及时圆满地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定期向公司有关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6. 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对职工组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牧场整体生产技术水平。
7. 历行增产节约,努力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8. 安全生产、杜绝隐患。
二、技术员职责规范:
1. 参与牛场全面生产技术管理,熟知牛场管理各环节的技术规范。
2. 负责各群牛的饲养管理,根据后备牛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成母牛
的产奶情况,依照营养标准,参考季节、胎次、泌乳月的变化,合理、及时地调整饲养方案。
3. 负责各群牛的饲料配给,发放饲料供应单,随时掌握每群牛的
采食情况并记录在案。
4. 负责牛群周转工作。记录牛场所有生产及技术资料。
5. 负责各种饲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6. 掌握牛只的体况评定方法,负责组织选种选配工作。
7. 熟悉牛场所有设备操作规程,并指导和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
8. 熟悉各类疾病的预防知识,根据情况进行疾病的预防。
三、兽医职责规范:
1. 负责牛群卫生保健、疾病监控与治疗、贯彻执行防疫制度、制订药械购置计划、填写病例和有关报表。
2. 合理安排不同季节、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3. 每次上槽仔细巡视牛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认真细致地进行疾病诊治,充分利用化验室提供的科学数据。遇到疑难病例,组织会诊,特殊病例要单独建病历。认真做好发病,处方记录。
5. 及时向领导反馈场内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配合畜牧技术人员,共同搞好饲养管理。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6. 努力学习、钻研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普及奶牛卫生
保健知识,提高职工素质。掌握科技信息,开展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成熟的先进技术。
四、配种员职责规范:
1. 年底负责制订下年奶牛配种繁殖计划,参与制订选配计划。
2. 认真观察牛群,做好发情鉴定,适时配种,按规定时间做妊娠诊断。拟好停奶通知单,及时通知班组。
3. 做好奶牛产后监护工作,负责奶牛繁殖疾病的预防及诊疗。
4. 及时记录奶牛发情、配种、妊检、流产、产犊、治疗等技术数据,填写繁殖卡片。
5. 做好精液、药品的出入库记录和汇总,月底上报财务室。
6. 按时整理、分析各种繁殖技术资料,及时上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场内的各项工作有何想法,要及时与领导沟通。
7. 向职工普及奶牛繁殖知识,努力学习,掌握科技信息,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
五、资料员(兼统计员)职责规范:
1. 正确填写奶牛谱系,依照谱系的有关内容和规定,定期测量后备牛的体重、体尺,测定和记录成母牛泌乳月产奶量、乳脂率,并及时填写。
2. 负责奶牛各项育种指标分析、日粮营养分析和泌乳月分析。
3. 负责参加DHI报告牛只的采样工作,及时把数据输入电脑并做数据分析。
4. 负责牛群异动、产奶及销售、人员任用等各项数据的整理,于每月初4日前填写生产报表,上报公司。
5. 每月月底完成计件工资所需的数据统计。
6. 妥善保存各类原始资料。
7. 努力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实事求是,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六、核算员(兼保管员)职责规范:
1. 严格执行公司主管部门的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2.进出物资要严格检查质量、数量,各项记录及时完整,各种报表要及时准确,
3. 妥善保管和调用物资,先进先出,避免霉坏、变质及非正常损耗。注意防火、防盗。每月盘存,做到帐实相符,实事求是。
4. 如实记录各类饲料的进出库及奶牛饲喂情况,及时核算奶牛饲料成本。
5. 每月底根据物资周转周期及适当库存,按实际需要做好下月的采购计划,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6. 做好食堂伙食调整、管理饭票。把握伙食价格,做好非赢利性服务工作。
七、饲养员职责规范
总 则:
1. 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供应;经常刷试饮水槽,保持饮水清洁。
2. 熟悉本岗位奶牛饲养规范。饲喂保证喂足技术员安排的饲料给量,应先粗后精、以精带粗。勤填少给、不堆槽、不空槽,不浪费饲料。正常班次之外补饲粗饲料。饲喂时注意拣出饲料中的异物。不喂发霉变质、冰冻饲料。
3. 牛粪、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牛舍、运动场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夏不存水、冬不结冰。上下槽不急赶。坚持每天刷试牛体。
4. 熟悉每头牛的基本情况,注意观察牛群采食、粪便、乳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5. 配合技术人员做好检疫、医疗、配种、测定、消毒等工作。
A:犊牛岗位职责规范:
1. 注意观察犊牛的发病情况,发现病牛及时找兽医治疗,并且做好记录。
2. 喂奶犊牛在犊牛岛内应挂牌饲养,牌上记明犊牛出生日期、母亲编号等信息,避免造成混乱。
3. 新生犊牛在1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
4. 犊牛喂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
5. 及时清理犊牛岛和牛棚内粪便,犊牛岛内犊牛出栏后及时清扫干净并撒生石灰消毒。舍内保持卫生,定期消毒。
6. 喂奶桶每班刷洗,饮水桶每天清洗,保证各种容器干净、卫生。
7. 协助资料员完成每月的犊牛照相、称重工作。
B:育成牛、青年牛岗位职责规范:
1. 注意观察发情牛并及时与配种员联系。
2. 严格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
3. 保证夜班饲草数量充足。
C:成母牛岗位职责规范:
1. 根据牛只的不同阶段特点,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同时要灵活掌握,防止个别牛只过肥或瘦弱。
2. 爱护牛只,熟悉所管理牛群的具体情况。
3. 按照固定的饲料次序饲喂。饲料品种有改变时,应逐渐增加给量,一般在一周内达到正常给量。不可突然大量改变饲料品种。
4. 产房要遵守专门的管理制度,协助技术人员进行奶牛产后监控。
D:产房岗位职责规范:
1. 产房24小时有专人值班。根据预产期,做好产房、产间及所有器具清洗消毒等产前准备工作。保证产圈干净、干燥、舒适。
2. 围产前期奶牛临产前1~6小时进入产间,后躯消毒。保持安静的分娩环境,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破水后必须检查胎位情况,需要接产等特殊处理时,应掌握适当时机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3. 母牛产后喂温麸皮盐水,清理产间,更换褥草,请兽医检查,老弱病牛单独护理。
4. 母牛产后0.5~1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挤奶,挤出全部奶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速度不宜太快。第二次可适量增加挤出量,24小时后正常挤奶。
5. 观察母牛产后胎衣脱落情况,如不完整或24小时胎衣不下,请配种员处理。
6. 母牛出产房应测量体重,并经人工授精员和兽医检查签字。
7. 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等部位内的粘液,距腹部5cm处断脐、挤出脐带内污物并用5%碘酒浸泡消毒,擦干牛体,称重、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栏。如犊牛呼吸微弱,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八、饲料工岗位职责规范:
1. 严格按照饲料配方配合精饲料。饲料原料、成品料要按照不同品种分别摆放整齐,便于搬运和清点。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各类饲料机械,确保安全生产。
3. 每天按照技术员的发料单,给各个班组运送饲料。要有完整的领料、发料记录,并有当事人签字。
4. 运送或加工饲料时,注意检出异物和发霉变质的饲料。
5. 每月汇总各类饲料进出库情况,配合财务人员清点库存。
九、挤奶工岗位职责规范:
1. 服从班组长的工作安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2. 按照挤奶操作规程进行挤奶。严格执行牛奶卫生制度。
3. 注意观察上挤奶机的奶牛,发现患乳房炎牛只,不得上机挤奶,应及时通知班组进行特别护理和治疗。开始挤出的第一、二把乳汁、应用抗生素及停药后5天内的乳汁、血乳、病牛乳、初乳、末乳及变质乳要按规定单独挤,单独存放,严禁混进大罐。
3. 保持个人和挤奶环境的清洁卫生。
4. 爱护挤奶设备,注意观察使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十、乳室工岗位职责规范:
1. 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挤奶设备、制冷奶罐进行操作。爱护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正常运转。
3. 保持设备和环境的清洁卫生。按规定拆洗挤奶机、清洗制冷奶罐。输送牛乳的管道、奶泵、奶桶、奶车用前要消毒,用后要清洗。清洗水排入地下,严禁混入奶中。
4. 按规定计量每班次的产奶量和鲜奶出库情况,及时上报生产技术办公室。
十一、电工、维修工职责规范:
1. 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2. 严格按操作规程安全操作,不违章作业。
3. 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故障,如停水、停电。
4. 除工作时间外,因场内紧急工作需要应随叫随到。
5. 定时检修维护各种机械设备,保持设备完好性,不能耽误正常生产,不能跑、冒、滴、漏。
6. 完成场方交给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十二、司机岗位职责规范:
1. 爱护车辆,按时保养。保持车内清洁卫生。
2. 安全行驶,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驾驶,严禁飞车。
3. 经常检查车辆,确保运转良好,不耽误生产需要。
4. 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时间不干私活。
5. 合理安排出车计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驶成本。
十三、保安员职责规范:
1. 看好大门,监督、检查人员、车辆进、出场消毒操作。
2. 对持物进出场人员要询问清楚,检验相关手续,做好记录。
3. 负责全场的治安、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4. 上班时间要坚守岗位,不准私自脱岗、不准串岗聊天、睡觉、做游戏等有碍工作的事情。
5. 认真执行上下班的交接班制度。
6. 认真完成其它各自分管的工作。
十四、炊事员岗位职责规范:
1. 保证食堂环境和饭菜的卫生。按时开饭。
2. 非赢利性操作:公布菜价,每月底公布食堂帐目。
3. 接受职工监督,不断改善炊事水平。
4. 烧好茶炉。
5. 适当满足职工合理要求。
『陆』 如何充分发挥畜牧兽医站在当地的作用
为切实加强我省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改革畜牧兽医体系、加强动物防疫工作通知如下。一、健全市、县(市、区)两级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理顺体制,明确责任(一)根据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将市、县(市、区)两级畜牧兽医站改为监督管理性质的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市、县(市、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在同级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下,具体承担或受委托承担畜禽养殖、饲料、兽药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制订,指导畜牧业发展;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和动物疫病的控制扑灭;饲料、兽药、种畜禽的管理和畜产品安全监控;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及动物疫病诊疗组织的管理等职能。各地应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实行定编、定员,所需经费全额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二)现有市、县(市、区)两级畜牧兽医站中从事动物疫病诊疗和经营饲料、兽药、畜禽产品等的经营实体,要与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在人员、机构、财产上彻底分离,并改制为企业。凡是能够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职能都要尽可能转给企业承担。(三)实行乡镇动物防疫检疫派驻制度。按照执法主体在县,工作在乡镇的原则,由县(市、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对乡镇实行动物防疫监督和检疫派驻制。各地要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状况和防疫检疫任务的需要,在乡镇或按区域设立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派出机构,或派驻工作人员,其编制、经费均纳入县(市、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派出机构或派驻工作人员承担动物防疫监督和检疫的工作,并协助乡镇政府做好动物免疫和疫病扑灭等的组织工作。派出机构或派驻工作人员由县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管理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所在乡镇政府管理。具体由各市、县(市、区)政府确定。(四)严格把好人员的入口关。市、县(市、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原则上实行全员聘任制。市、县(市、区)政府及其农业、编制、人事部门要按照健全畜牧兽医体系,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参照《市、县(市、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派出机构或派驻工作人员配备参考意见》(见附件),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从紧核定人员编制。要制订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人员的具体录用标准,采取“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录用”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等程序,从现有市、县(市、区)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人员中优先招聘符合条件的人员,不足部分可在畜牧兽医类大专以上毕业生中公开招聘。凡是从现有市、县(市、区)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人员中招聘的,一般应具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助师级以上职称,具备聘用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人员、派驻工作人员一般实行两年一聘,连续两年考核为不合格的不得继续聘用。市、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具体制定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和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考核法,切实加强管理。二、深化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充分发挥动物疫病诊疗服务机构在畜禽防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乡镇畜牧兽医站要按照稳定队伍、深化改革的要求,整体转为动物疫病诊疗服务机构,继续从事畜禽疫病诊疗和饲料、兽药、畜禽产品等经营服务,使之成为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力量。(一)按“老人老法”的原则,切实解决好原在编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问题。2004年12月31日在编在职的人员,凡未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各地可以制定补缴的法,所需一次性补缴的费用,除个人按规定补缴外,其余费用由当地县(市、区)财政承担。省财政根据各地经济状况和财力情况,确定不同的标准给予补助。(二)乡镇畜牧兽医站改为动物诊疗服务机构后,其受委托承担的畜禽免疫、疫情普查、疫病扑灭、畜牧技术推广及培训、畜牧业生产和疫情统计等各种公益性服务,以及政府对其补助的各项费用可继续保持不变;也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动物疫病诊疗服务机构承担的公益性服务,付给合理的报酬,充分调动其参与公益性服务的积极性。(三)进一步深化动物疫病诊疗机构的改革。要研究制定动物疫病诊疗机构整体改制的优惠政策,鼓励工商企业、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动物疫病诊疗机构的员工参与改制。动物疫病诊疗机构改制后,优先获得“购买服务”的相应业务及经费,在一定的过渡期内原有的经费补助仍可予以保留。具体由各市、县(市、区)政府决定。(四)加强执业兽医队伍建设。各级动物疫病诊疗机构、畜牧业龙头企业、动物饲养场、畜禽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的执业兽医以及村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防疫体系的重要力量。省农业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使其更好地承担起动物疫病防治的工作。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要组织当地的动物疫病诊疗机构、畜牧龙头企业、畜禽专业合作社、民营动物诊疗机构的兽医队伍和村动物防疫员等力量,切实做好动物免疫、疫情普查和动物疫病扑灭工作。三、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畜牧兽医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畜牧兽医体系改革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事关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市、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通过改革,进一步强化动物防疫工作,增强对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等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后,各级财政用于畜牧兽医体系建设和防疫等畜牧事业的投入不但不能减少,而且还应有所增加。各级政府要切实保障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的落实,还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购买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到聘用人员要精干,购买服务的经费要保证,改变以往经费主要用来养人的状况。要切实增加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和动物卫生监督装备的投入。要充分调动动物疫病诊疗机构、畜牧龙头企业、畜禽专业合作社、民营动物疫病诊疗组织承担公益性服务的积极性,完善社会化的动物防疫体系。市、县(市、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经费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后,其检疫和其他管理规费应全额上交同级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在畜牧兽医体系改革中分流到企业去的人员,要衔接好养老、医疗保险关系。对自谋职业的人员,要参照当地同类人员的政策,给予一次性的合理经济补偿。附件:市、县(市、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派出机构或派驻工作人员配备参考意见二○○五年六月二十七日附件市、县(市、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派出机构或派驻工作人员配备参考意见市、县(市、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人员由各地根据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消费量情况,按照确保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工作的需要决定,其派驻乡镇或区域的派出机构或派驻工作人员按照畜禽养殖量、总人口数(与畜产品消费量正相关)配备。一般按每4万头猪、牛、羊等大牲畜饲养量配1人;每50万羽家禽饲养量配1人;每10万人口配1人的标准,汇总计算确定。
『柒』 龙虾养殖技术培训
龙虾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池塘水面不宜过大,适宜水面1~2亩,水深1~1.5米,具有完善的排进水系统和增氧系统;塘底略有坡度,无渗漏,并修好防逃设施。放养前必须清塘(干法)清除杂物、杂草,以免塘内留有敌害和病原体,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消毒。龙虾喜阴怕光,善于攀附爬逃,要求水体上有水生植物,约占水面1/3,可种植水草,如轮黑叶藻、菹草等,同时在塘底应设置有砖块、石块及竹筒等隐蔽物体供其栖息穴居。
二、虾苗放养。石灰水消毒待7~10天水质正常后即可放苗,对水温要求比较高,适宜的生长水温20℃~30℃,低于15℃时很少摄食。水体应保持高溶氧,溶解氧应在50毫克以上。水体透明度应在30~40厘米。pH值7.0~8.5。放养1.5~3.5厘米的虾苗,放养密度为4000~7000尾/亩。放苗时将盛虾苗塑料袋放置塘内30分钟后再打开,使虾苗逐渐适应塘内水温,有利于提高虾苗成活率。放养1个月左右,可适时放养50~250克/尾的花白鲢60~100尾/亩。淡水龙虾是底栖甲壳动物,适当混养中上层滤食性鱼类,不仅可改善龙虾的生长环境,而且可作塘内缺氧的指示鱼类。但不要混养肉食性和吃食性鱼类,以免影响龙虾生长。
三、投饵饲养。虾苗放塘30分钟后开始投喂饲料,前期以投喂煮熟黄豆打浆为主,再补少量的小杂鱼和螺肉等,投喂量为虾体重6~8%,分早晚二次投喂。依摄食习性傍晚占日总量2/3左右,采取定点与塘边泼洒结合。中期水温高、摄食旺盛,投喂量10%。后期投喂虾饵料,也可投喂些杂鱼、豆粕、麦麸、青菜等配合饲料各25%,日喂量随水温变化,灵活掌握。
四、日常管理。①强化水质管理,保证溶氧充足,水质清新。②高温季节防止虾浮头,增开增氧机。③水质过肥时用生石灰消杀浮游生物,全池泼洒。④注意巡塘,清除敌害生物、青蛙、蛇等。
『捌』 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养殖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
畜牧业主要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猪、羊、鸡、鸭、鹅、兔、蜂等家畜家禽饲养业和鹿、貂、水獭、麝等野生经济动物驯养业。它不但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
二、条件不同:
养殖业的条件:草场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类型较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潜力很大,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广大农民具有从事养殖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等。养殖业的类型很多,其中按饲料种类、畜种构成、 经营方式,可分为牧区养殖业、农区养殖业和城郊养殖业。
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是:自然条件适宜,即光、热、水、土适合各类牧草和牲畜的生长发育,草场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类型较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潜力很大,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广大农民具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等。
三、作用不同:
养殖业:①能经济地为人类提供优质动物蛋白食品。在动物饲养中,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较之陆生恒温的家畜、家禽能量消耗少,饲料转化效率高,产品中动物蛋白质含量也高。②能为工业提供原料,是医药工业、化学工业、饲料工业等的重要原料来源。
畜牧业: ①提供肉、奶、蛋类等动物性食品。 ②为工业提供羊毛、山羊绒、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 ③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 ④促进畜牧业投入品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⑤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 ⑥增加农民收入。 ⑦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
(8)有机畜牧业养殖知识培训通知扩展阅读:
大牧场放牧业和畜牧业的分布: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
依据畜牧业区划的分区原则与指标,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饲养技术、饲料资源、和社会需要以及民族习惯与生产特点等的地区差异的基础上,中国畜牧业划分为七个畜牧业地域类型区,即青藏高原区,蒙新高原区,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东海区,西南山地区,东北区。
『玖』 养猪的基本知识
在农村,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养猪的习惯。但在养猪这件事上,很多养猪户用的都是一些非常传统的老办法,比如说拿一些剩饭剩菜的喂猪,还有的人甚至去拿泔水喂猪,这样会伤害猪的肠道绒毛导致猪腹泻。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其实这样喂猪的方法并不怎么科学,也不是说光喂一些饲料猪就能不便秘,长的好,还有很多养育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和大家讲讲科学的生猪养殖技术要点。
一、做好记录和总结
有一些人养猪的话,就只是每天去喂一些饲料,做好消毒。重复这样的工作,直到把猪养出栏。并不是说重复的工作越多,就会越有经验,想要有经验,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总结,还有记录。
二、环境
养猪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做到规模化养殖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实用的养猪场,便于清扫。
三、饲料及便秘预防
喂猪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注意干净卫生,营养比较全面,只有好的饲料才可以让猪长得好不容易生病,夏季要多喝水,让猪多活动,从小喂食乳生康提高免疫力不腹泻,不拉稀,营养吸收好,增加产仔率。
四、免疫
养殖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有一些人会特别重视免疫,确实适当的免疫是可以预防很多大的疾病,但是免疫的话也不能次数太多了。切勿使用含抗生素的药物,以免引起免疫抑制,在饲料,营养,喂食乳生康和卫生上面下功夫,提升猪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五、仔猪
如果进行自行繁育的话,仔猪的照顾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断奶之后过渡的那段时间,只要把这段时间照顾好了,后面就简单了。
以上就是星星小编整理的关于科学生猪养殖技术要点的全部介绍,值得注意的是,断奶仔猪抵抗地较弱,怀孕母猪产生无乳情况时喂食乳生康解决无乳情况,提高仔猪和母猪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