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疟疾防控知识培训小结

疟疾防控知识培训小结

发布时间:2021-12-14 07:30:35

⑴ 幼儿园中班关于防治疟疾病的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担任护士的张敬泽妈妈联系 2、PPT课件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最近你们每天在入园的时候保健老师不光要检查你们的嘴巴还要检查你们的小手,每天保育员老师都要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是的,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幼儿园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班张敬泽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让她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张敬泽妈妈利用PPT课件讲解-- (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 (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 (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3、教幼儿正确洗手: (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2)、让幼儿集体练习。 强调:五步洗手(湿、搓、冲、捧、擦)和搓手的方法。 (3)、告诉幼儿什么时候要洗手:在吃饭前、入厕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绘画、玩玩具后、体育课和室外活动后、从外面回家后等)一定要洗手。 4、结束部分: 老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张敬泽妈妈教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手足口病,并且知道了怎样预防,还让我们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讲究卫生,就一定不会患手足口病。从而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谢谢阿姨!

⑵ 疟疾主动侦查小结

1.疟疾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疟疾是一种原虫为病原体的寄生虫,临床上以周期性寒颤,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根据临床表现,对疟疾做出正确诊断是疟疾控制策略中降低发病率,死亡率的基础。
2.用药方案:(1).间日虐的治疗:氯喹加伯氨喹:氯喹口服总剂量1200mg,第1日600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mg:第2,3日各服一次,每次300mg.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从服用氯喹的第1日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日1次,每次22.5mg,连服8日。此疗法也可以用于卵形虐和三日虐的治疗。
3.疟疾诊断原则和诊断标准A.原则;根据虐区住宿史,发病是有定期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脾大等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等结果,予以诊断。B;标准:按照《疟疾防治技术方案》的规定,凡具有下列3条者即可诊断为疟疾。
a.具有典型疟疾临床症状者。b:血检发现疟原虫(包括免疫学检查阳性)。c;疑似疟疾抗疟药试治有效者。、

⑶ 预防疾病的健康报告总结

1、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开展边境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调研,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机构和工作规范、基层防保组织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等阶段性研究工作,修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规范》,研究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考核标准》。

2、继续推进省、地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干部的科学管理培训工作;开展市(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完成实验室常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材料的编写,组织开展培训;继续推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工作,开展以案例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结合疾病预防控制重点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3、加强督导、检查,推进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专项资金执行效率,提高执行效益,促进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等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力度。进一步规范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加强疫情报告信息的分析利用工作,组织开展网络直报工作及新修订传染病报告卡使用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部门间传染病防治协调,充分发动群众,提高防病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新局面。

4、加强全国鼠疫监测和国家级鼠疫监测点建设,有效应对和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加强霍乱监测,坚持肠道门诊制度,大力开展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防止疫情的暴发。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及早发现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流感监测哨点的工作水平,逐步建立区域流感中心,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和应急预案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督导检查工作。继续加强对重点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保持在70%及以上;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85%及以上,开展耐药结核病以及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控制工作。做好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制定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

5、做好《艾滋病防治条例》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8—2010)年》发布后的贯彻工作,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措施。成立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争取到2008年年底,将全国50%的县级以上主管领导干部培训一次,落实“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2008年完成详细工作方案的制订,在流入地和流出地深入开展宣传,使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5%。进一步完善监测和疫情直报工作,加大对重点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在毒品危害严重的省区全面推进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2008年底将美沙酮治疗门诊数量扩大到300个以上。充分发挥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的作用,加大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干预力度。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建立健全艾滋病医疗救治管理体系,完善以就地治疗、家庭治疗、社区治疗为主的医疗救治体系和救治模式建设,继续做好抗病毒治疗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计划管理和资源整合工作,组织制订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监督与评估计划,整合监测、干预和治疗等各方面信息。

6、继续做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及其相关配套文件的制订,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完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制定,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加强常规计划免疫工作,建立和健全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进一步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加快“儿童免疫信息个案化管理系统”建设进程。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维持脊髓灰质炎监测系统正常运转和高敏感性,做好重点地区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制定脊髓灰质炎输入病例和疫苗衍生株病毒发生处理行动预案。提高处理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和疫苗衍生株病毒循环的应急能力。开展实验室脊髓灰质炎感染性材料的封存工作。制定并实施全国消除麻疹实施计划,继续开展重点地区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有效控制高发省份麻疹的流行。下发并组织实施“全国乙肝防治规划”,开展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2002年以来出生、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系统,做好流脑、乙脑疫情的监测,推进高危省份将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工作进程。

7、组织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条例》颁布后的宣传贯彻工作,突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血吸虫病疫情比上年下降30%以上。继续开展血防春查工作,加强对重点疫区省血防工作的检查指导。协调各部门将血防综合治理重点项目集中安排到重点疫区,发挥综合治理项目的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抓好国务院血防办血防联系点,摸索新形势下加强传染源控制和开展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模式。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应对洪涝灾害后的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的防控工作。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工作,改善中小学生急性血吸虫病感染比例较高的局面。

8、加强疟疾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和正规治疗,减少传染源,有效控制暴发流行。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报病意识和防治能力。加强边境地区和联防地区疟疾疫情信息和经验交流,继续做好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的实施。完成全国消除丝虫病总结评估和表彰工作,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消灭丝虫病认证的准备工作,继续加强对可能的输入性传染源和残存微丝蚴阳性者的监测,积极推广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康复指导和关怀照料工作。探索包虫病、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有效干预模式。

9、按片区、按地理类型进行农村改厕技术和管理的分类指导,特别是血防地区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提倡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修订农村“三位一体”沼气池厕所建设标准及“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1991)”。加强全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建设,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10、继续进行全国重点地方病监测、病情调查和综合防治工作。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全国碘缺乏病考核评估和尿碘监测试点工作,筹划“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实施十周年”纪念活动,对大骨节重病区进行病情调查和防治工作,修订相关标准,加强技术指导。

11198997455、继续推进《中国精神卫生法》立法工作进程,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预调查工作。加强精神卫生机构网络建设,研究贫困精神病人的救助政策。起草并上报《中国居民营养改善条例》,推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后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慢病控制政策研究,从政策支持、市场指导和群众教育三方面加强居民营养改善和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完成慢病防治规划。启动全国第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工作。加强肿瘤登记、危险因素控制和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对子宫颈癌、食管癌、鼻咽癌的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的指导。加强有效干预措施的推广应用和对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指导。实施糖尿病管理项目,扩大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试点。继续开展牙防先进县评选、规范口腔保健品的管理认证工作和伤害监测以及安全社区推广工作。

1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卫生防病工作开展。在抓好卫生创建工作的同时,继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参加爱国卫生活动。按照2008年全国爱国卫生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入夏前全面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整治活动。根据新的《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2008年底命名满三年的国家卫生城市(区)进行全面复查。按照《创建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对已有的国家卫生镇进行复核;对申报城、镇进行调研考核;加强对卫生城、镇日常监督管理;开展健康城市试点活动;抓好《病媒生物防治标准》推广工作;推广部分省市创建卫生村的先进经验。

⑷ 全国疟疾日的疟疾防治小知识

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一、疟疾的传染源
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二、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疟疾的流行与当地的温度、雨量是否适合蚊虫和疟原虫的发育、繁殖关系密切。疟疾流行的季节往往气候温暧、雨量较多,蚊虫能大量繁殖。
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疾抵抗力弱,当进人流行区时易感染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或带虫者进人非流行区时易传播疟疾。所以,人口流动容易造成疟疾的传播。
另外还可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贻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也可经输血传播。
三、疟疾的临床表现
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四、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
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治疗恶性疟使用蒿甲醚、双氢青蒿素疗效较好。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
3.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

⑸ 帮我写份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宣传预防疟疾的健康教育 主要写活动内容 和活动小结 活动评价

去疾病控制中心找.

⑹ 什么是疟疾知识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因为不是病毒,所以没有疫苗的啦

⑺ 疟疾培训总结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产生效果与目的!

⑻ 世界防治疟疾日的预防策略

首先是预防:“总统防治疟疾行动计划”帮助展开室内滞留喷洒以驱除致命蚊虫,分发可避免遭携带疟疾病毒的蚊虫叮咬的药物蚊帐,以及在妇女怀孕期间为她们提供预防医疗服务。其次是治疗:“总统防治疟疾行动计划”提供新型、高效药物,并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这类药物。“总统防治疟疾行动计划”与各国政府及其他捐助方合作,已帮助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15个国家迅速加强这些预防和治疗疟疾的措施。
在非洲以外地区,美国支持展开两项区域性疟疾防治行动,防止多重耐药性疟疾的出现:“亚马逊防治疟疾行动计划”(Amazon Malaria Initiative)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全部八个国家实施,“湄公防治疟疾项目”(Mekong Malaria Program)在东南亚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所有五个国家实施。
在计划实施的第三年,美国在非洲采取的疟疾预防和治疗措施使3200多万人受益。2008年,“总统防治疟疾行动计划”采购了640万顶以上的长效蚊帐,免费分发给孕妇和幼童;并采购了总计1560万份治疗疟疾药物。有600万所住房得到室内滞留喷洒,将近2500万有可能感染疟疾的人得到预防。

阅读全文

与疟疾防控知识培训小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互联网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论文 浏览:260
培训中心创建方案 浏览:31
市场营销名词意义 浏览:518
上海捷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65
思政部师资培训方案 浏览:712
大班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03
护士节服装促销方案 浏览:130
2013房地产策划方案 浏览:129
装修公司小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01
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结构是 浏览:629
药品终端营销方案 浏览:244
市场营销专业有资格证吗 浏览:408
市场营销策划及其特点 浏览:382
中山市市场营销调研 浏览:791
华为品牌营销策略 浏览:84
恒大营销品牌是干嘛的 浏览:847
职业培训运营方案 浏览:141
学校消防志愿者培训方案 浏览:974
17年市场营销5月考试答案 浏览:947
关于市场营销问卷调查 浏览:498